1. 清末民國服飾是怎麼發展的
作者:Zutto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1121064/answer/12422073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首先,你該明白【漢人不是漢族,晚清之前的記載的」漢服『』也不是漢民族服飾】漢人服飾並未消亡於明末清初,而是【旗人也不是滿族】旗人進入中原進行易服令導致明代衣冠體系崩塌,注意了,我說的明代衣冠崩塌而不是消亡,注意兩者的區別。清代長袍馬褂不是什麼人都穿,不是漢服愛好者所宣傳那樣所謂旗人入關中原,平民男子百姓易成長袍馬褂,關於清代易服可以看看清代的《輿服志》,自古以來都有《輿服志》這是由皇權頒布,規定了不同身份的人著穿樣式,規定顏色等級、服飾等級制度和禮儀,記錄著衣冠文化的規矩和變遷,有興趣可以去看輿服志。清代由於男從女不從的緣故,漢女服飾日常便服、吉服一直存續到民國時期,哪怕清中期旗民服飾互相影響,衣著還是區別,旗女日常衣著是長至足面兩側不開叉的袍子,漢民女襲明制以傳統的兩截衣穿打扮,上衣長至膝蓋的襖衫下著長裙。
----
清末民初「民族主義」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強調的是天下觀念的文化國家,天下觀念意識在漢朝形成,文化支撐的是經濟交流,加上另一個支柱是文化上的統一,此為漢之為漢的原因。兩千年來漢之為漢的精神一直維持到清末,然後才由民族主義的意識代替了天下觀念。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倒台,旗人被迫改漢姓、易服,清政府法定的衣冠體系崩潰,服飾等級制度廢除,旗、民沒有衣冠體系的約束,服飾陷入混亂,出現了許多穿奇裝異服的現象,像什麼男人穿女人服飾,女人穿男人的服飾,有的穿西服,有的人穿戲服,有的披頭散發,有的剪長辮為短發。這是漢人明末衣冠體系崩潰第一次服裝大變易。
1912年3月《申報》:當時出現了「中國人外國裝,外國人中國裝」,「男子裝飾像女,女子裝飾像男」,「妓女效女學生,女學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現象。封建王朝的滅亡,等級制度的消除,瓦解了中國堅如磐石的衣冠體制。民國迎來了一個長袍馬褂和西裝並行、服飾開放的時代。
《新女界雜志》:「近年來大家都不肯往這點上講究,也有女扮男裝的,也有仿妓女戲子裝飾的,也有學生仿流氓打扮的」
-----
民國元年,民國政府頒發了第一個服飾法令《服制》規定了常服、禮服等,這跟王朝衣冠制度不同,民國政府頒發的服飾法令《服制》除去了等級制度,無階級觀念的基本原則注入了服飾平等精神,再加上當時由於西方服飾傳入中國,同時帶還來了機器生產的洋布,揭示了中國傳統文明受到的沖擊,正式這種對外來服飾的接納,體現了人們的趨洋趨新觀念,促進了服飾交流與融合。
《服制》法令將燕尾服定為大禮服,西裝定為半正式禮服,然而當時上流社會的名門望族、知識分子普遍穿著的依舊是長袍馬褂,這也使得西裝與長袍馬褂並行於民初社交場合。20年代,由軍服服制改成的中西合璧中山裝誕生,成為中國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裝,很快,中國男子服裝演變成中山裝、短衣短打、長袍馬褂、西服局面。後來20年代末,國民政府頒布新的《服制條例》將國民禮服燕尾服廢除,而將袍、褂定為男子禮服。
-----
漢族女子服飾依然襲明制,以傳統的兩截衣穿特徵打扮,民初襖衫由長變短,窄而修長,下著長裙,當時還受日本影響,有些女子梳起了日本(西洋)發型,中日服飾混搭。清末民初,西裝、呢絨洋布進入中國,當時社會是以洋貨為時髦,特別是洋布、絲襪、皮鞋之類,因此助長了洋貨在中國傾銷。民初由於服飾等級制度廢除,當時衣著時尚先鋒,有兩類人是不可不提一是女學生,二是妓女,她們除了互相模仿外,還帶頭流行了男袍。【有些極端漢服復興者攻擊旗袍是妓女服,實際上妓女所穿的是男裝】清末民初,西裝、呢絨洋布進入中國,當時社會是以洋貨為時髦,特別是洋布、絲襪、皮鞋之類,因此助長了洋貨在中國傾銷。民初由於服飾等級制度廢除,當時衣著時尚先鋒,有兩類人是不可不提一是女學生,二是妓女,她們除了互相模仿外,還帶頭流行了男袍。【有些極端漢服復興者攻擊旗袍是妓女服,實際上妓女所穿的是男裝】
《清稗類鈔·服飾類》:同、光之交,上海青樓女子「有戴西式之獵帽,披西式之大衣者,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徒步而行,雜稠人中,幾不辨其為女矣。」
《清稗類鈔·服飾類》:光,宣間,滬上(行,亢居中)衏中人競效男裝,且有翻穿干尖皮袍者.然《路史.後紀》雲:「帝履癸伐蒙山,得妹嬉焉.一笑百媚,而色厲少融,反而男行,弁服帯劍.」此女子男裝之初祖也.
《海上繁華夢》妓女金菊仙出場,即以男裝亮相博得喝彩: 「身穿元色外國緞夾袍、二藍漳緞馬褂,足上平底緞鞋,淡湖色緞子套袴,頭上梳的是松三股辮子,元色長須頭辮線,好一個男子裝束,皎如臨風玉樹一般」
因女學、女權運動興起也反映到了服飾上,女效男袍是因為女子為與爭取男子服飾平等而穿的風氣,同時也是挑戰傳統倫理觀念改變千百年的兩截衣穿主流。
《新女界雜志》:「近年來大家都不肯往這點上講究,也有女扮男裝的,也有仿妓女戲子裝飾的,也有學生仿流氓打扮的」
《光復會見聞雜憶》:「(秋瑾)當時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的長袍(和男人一樣的長袍),頭梳辮子,加上玄青辮穗,放腳,穿黑緞靴。那年她三十二歲。光復會的年輕會員們都稱呼她為『秋先生』」。
《更衣記》: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女穿男袍在當時成為女性追逐的時尚,繼而推廣向全國。
北京的報紙載文:「如今的女子剪發了,足也放了,連衣服也多穿長袍了。我們乍一見時,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將來的男女裝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
除了女效男裝的流行以外,襖衫也產生變化,袖子流行倒大袖樣式下擺半圓形,同時上海還出現了旗袍馬甲,這個馬甲跟旗裝馬甲不同,無袖雙側不開叉,長至足面,是搭配倒大袖襖衫的長衣,因此被稱作為旗袍馬甲。除了女效男裝的流行以外,襖衫也產生變化,袖子流行倒大袖樣式下擺半圓形,同時上海還出現了旗袍馬甲,這個馬甲跟旗裝馬甲不同,無袖雙側不開叉,長至足面,是搭配倒大袖襖衫的長衣,因此被稱作為旗袍馬甲。
圖下為倒大袖襖裙和露出黃色袖管的旗袍馬甲。
後來,倒大袖襖衫和長馬甲合並演變了旗袍,旗袍在最初並非叫旗袍,而是長衫,長衣,長袍等,因為它也是和男子一樣的袍式,同年上海《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祺袍等等。後來,倒大袖襖衫和長馬甲合並演變了旗袍,旗袍在最初並非叫旗袍,而是長衫,長衣,長袍等,因為它也是和男子一樣的袍式,同年上海《民國日報》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議改稱「中華袍」,又有祺袍等等。
《申報》1931年1月11日李寓一的《新裝五年之一回顧》:「此衫子(即俗名旗袍)之變化,亦有線索可尋。初能毅然打破三百年來之裙制者,現已息影之黎明暉女士,創著旗袍馬甲以代裙。」
《良友》1940年第150期《旗袍的旋律》:「中國舊式女子所穿的短襖長裙,北伐前一年便起了革命。最初是以旗袍馬甲的形式出現的,短襖依舊,長馬甲替代了原有的圍裙。「
旗袍最初以旗袍馬甲形式出現,後來長馬甲與套在裡面的襖衫作一線縫,合並一起變成了「一片式"裁剪的長袍【據說這也是肩縫旗袍的來源】。,上海是中西合璧的城市,上海作為西方交流窗口,始終走在時尚的前沿,當時的旗袍受西方影響運用了西式風格,像荷葉邊、泡泡袖、蕾絲之類,後來40年代前後衣身還採用了立體剪裁【民國大多數旗袍一般是平面剪裁】。旗袍最初流行於上海後來影響了廣東、廣州、香港等地,再藉助報刊雜志和電影以及上流社會的時髦女學生、摩登女郎、電影明星的傳播,旗袍的流行更加廣泛,影響了全國,30年代便是旗袍的巔峰,同時還流行到了國外華人界去了,旗袍取代了兩截衣穿的傳統漢服成了女子標准服飾。【30年代旗袍的立領跟明代時期倒是有點相似,都是把自己的脖頸束縛的緊緊的】旗袍最初以旗袍馬甲形式出現,後來長馬甲與套在裡面的襖衫作一線縫,合並一起變成了「一片式"裁剪的長袍【據說這也是肩縫旗袍的來源】。,上海是中西合璧的城市,上海作為西方交流窗口,始終走在時尚的前沿,當時的旗袍受西方影響運用了西式風格,像荷葉邊、泡泡袖、蕾絲之類,後來40年代前後衣身還採用了立體剪裁【民國大多數旗袍一般是平面剪裁】。旗袍最初流行於上海後來影響了廣東、廣州、香港等地,再藉助報刊雜志和電影以及上流社會的時髦女學生、摩登女郎、電影明星的傳播,旗袍的流行更加廣泛,影響了全國,30年代便是旗袍的巔峰,同時還流行到了國外華人界去了,旗袍取代了兩截衣穿的傳統漢服成了女子標准服飾。【30年代旗袍的立領跟明代時期倒是有點相似,都是把自己的脖頸束縛的緊緊的】
不同時期旗袍的特點也不同,民國時期旗袍是按年代分。另外現在所指的「盤扣」,一般都是指扣尾盤成格式花樣的布扣(如下圖),而這種布扣正式民國旗袍興盛起來之後在旗袍上發揚光大的,在清代或之前的布扣,絕大多數都是簡單的一字扣。不同時期旗袍的特點也不同,民國時期旗袍是按年代分。另外現在所指的「盤扣」,一般都是指扣尾盤成格式花樣的布扣(如下圖),而這種布扣正式民國旗袍興盛起來之後在旗袍上發揚光大的,在清代或之前的布扣,絕大多數都是簡單的一字扣。
30年代《服制條例》將旗袍將視為女子禮服,除了旗袍還有裙褂。30年代《服制條例》將旗袍將視為女子禮服,除了旗袍還有裙褂。
------
裙褂最初源頭源於明代,具體點就是披風紅裙,披風源於明代男子服飾,明中期被女子接受所流行,明代披風主要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對襟直領,男女通用,另一種是對襟豎領,女性專用,明末到清初大多稱為氅衣,清代在男裝外褂的影響下,同樣是對襟的女性專用的披風逐漸具有了禮服或吉服的性質,披風流行的巔峰期是在康乾時代,其後保留為禮服,日常極少著穿。由於披風和清代男子的外褂相似,所以當時把女性披風也稱為「褂」。江南一帶稱呼為披風,而南粵等地亦用「褂」來稱呼披風,與紅裙合稱「褂裙」或「裙褂」。
《六十年來妝服志》:「婦女的禮服,最普通者,曰披風、曰紅裙。披風比於男子的外套,也是吉服則作天青色,而素服則作元青色,不得有異色。披風之內襯以襖,那就盡你愛用什麼顏色,便用什麼顏色了。披風也像男子外套的作對襟,長可及膝。有兩袖,極博,以我幼時所見,大概以藍緞而綉以五彩或夾金線之花。六十年以上對於披風上的裝飾,我不知道了。但未嫁的閨女,不得穿披風。
到了晚清時代,女太太們踵事增華,披風上除補服以外,還有平金的團花,以及水浪形的金邊,她們稱之為『水腳』,此種裝飾,北方官太太們頗為提倡。披風上有短領,可以點綴各種珠寶。披風亦似男子的外套,從紗的一直可以穿到皮的,但皮毛的翻穿,似近日的女大衣,卻是沒有過。
紅裙也有種種花樣,大紅之裙,加以百襕,有的還裝以各種飄帶。有一時代,裙幅上裝以無數的小銀鈴,行一步輒丁令作聲。但此種裝飾,都為年輕少婦為之,年老者穿紅裙,亦頗素樸。」
裙褂是一脈相承倖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傳統服飾,裙褂定製到完工起碼要一年多吧,價格貴死。另外,還有一種一脈相承倖存下來的傳統服飾—襖褲。裙褂是一脈相承倖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傳統服飾,裙褂定製到完工起碼要一年多吧,價格貴死。另外,還有一種一脈相承倖存下來的傳統服飾—襖褲。
科普一下傳統服飾的定義,傳統服飾的「傳」即傳承,有歷史淵源的一脈相承,「統」就是統一制式。
------
襖褲是襖裙去掉裙子的裝束,襖裙去裙流行褲裝普遍大概是在光緒年間,襖褲褲腿各自分開,釘環系帶,下端褲口平直,褲腿常鑲花邊裝飾(下圖為襖褲)。襖褲跟旗女裝有區別的,襖褲這種裝束有些人很難分清和旗女裝的區別,我來科普一下,襖是漢女日常裝束之一,襖衫的長度最長也就在膝蓋上下,兩側開衩至腰。旗女裝的日常袍一般長至足面,兩側不開衩,那叫襯衣,還有一種款式叫「氅衣」,這是外衣不能單穿,一般穿在襯衣的外面,氅衣兩側開衩至腋下,一般是富貴人家日常裝束或者民間禮服。
《更衣記》:襖子有「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之別,鑲滾之外,下擺與大襟上還閃爍著水銀盤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釘著名喚「闌干」的絲質花邊,寬約七寸,挖空鏤出福壽字樣。這里聚集了無數小小的有趣之點.....長襖的直線延至膝蓋為止,下面虛飄飄垂下兩條窄窄的褲管,似腳非腳的金蓮抱歉地輕輕踏在地上。鉛筆一般瘦的褲腳妙在給人一種伶仃無告的感覺。
光緒年間,婦女流行穿褲,穿裙遂漸減少,由於清末日常流行褲裝,裙子就被作為禮服使用【下面的資料反映當時裙子穿著情形】,後來民國時期受西方裙子影響,中國傳統圍系的裙子演化為套穿裙子。
《南北看》:「清末民初,裙子是婦女們的禮服,嫡庶之分,就在裙子上。還有喜慶大典。正太太,姨太太一看就可以看出來,正太太都是大紅綉花裙子,姨太太只能穿粉紅、胡色和淡青色的裙子,除非有了顯赫的兒女,大婦賞穿紅裙子才能穿」
《更衣記》:出門時褲子上罩的裙子,其規律化更為徹底。通常都是黑色,逢著喜慶年節,太太穿紅的,姨太太穿粉紅。寡婦系黑裙,可是丈夫過世多年之後,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細褶是女人的儀態最嚴格的試驗。家教好的姑娘,蓮步姍姍,百褶裙雖不至於紋絲不動,也只限於最輕微的搖顫。不慣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來便予人以驚風駭浪的印象。更為苛刻的是新娘的紅裙,裙腰垂下一條條半寸來寬的飄帶,帶端系著鈴。行動時只許有一點隱約的叮當,像遠山上寶塔上的風鈴。晚至一九二零年左右,比較瀟灑自由的寬褶裙入時了,這一類的裙子方才完全廢除。
服飾的變遷取決於社會生活條件和環境改變的程度,所以鄉村及一些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服飾變遷遠遠落後於經濟發達地區和城鎮。襖褲這種裝束以前鄉村挺常見,有些老人也是這種打扮。由於風俗原因,不同地域審美趣味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服式,那些漢裝甚至和其他民族服飾也很相近。
鳳陽漢裝<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3350" data-rawheight="2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50"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客家人客家人
<img src="https://pic4.mg.com/_b.jp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jpg"><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
民國末年由於政治原因,香港與中國大陸分開發展,從此兩地衣飾樣貌差異漸大,審美與主流服飾亦大為不同。共和國建國初破四舊土改運動使傳統文化失去生存土壤,關於服飾不管是裙褂、褂袍、旗袍、女子長衫等漢服及傳統習俗都代表封建、腐朽、沒落的文化范疇;西服則代表西方資產階級,所以那時候人們思想意識上認為不能穿,穿了的後果你懂的。這種土改運動使民國政府確立的服飾制度盪然無存,中山裝、軍裝遠比任何款式流行【據說尼姑、和尚也被易成中山裝】,社會服飾高度統一,中國進入了「灰藍黑綠」的時代,這個時代一套中山裝或軍裝就能讓你面對所有的場合,使得社會失去服裝體系化的認知。
改革開放之後迅速被西方、日韓服飾審美佔領【喇叭褲、蝙蝠衫、蛤蟆鏡等】。復興的旗袍傳統韻味全無,如今本朝旗袍已然面目全非多,改革開放外來時裝的沖擊下殘存的本土傳統服飾及審美被淘汰並打上「老土」的標簽。【漢服復興者搞出來的所謂「漢服」也好不到哪裡去,比旗袍還low】。沒有受到土改運動影響的南粵地區,裙褂、男褂袍是倖存下來了,香港、台灣等地那帶女子禮服選擇要麼是旗袍,要麼是裙褂,男穿西裝或褂袍。後來03年「漢服復興」運動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更亂上加亂,簡直胡來。
改革開放之後迅速被西方、日韓服飾審美佔領【喇叭褲、蝙蝠衫、蛤蟆鏡等】。復興的旗袍傳統韻味全無,如今本朝旗袍已然面目全非多,改革開放外來時裝的沖擊下殘存的本土傳統服飾及審美被淘汰並打上「老土」的標簽。【漢服復興者搞出來的所謂「漢服」也好不到哪裡去,比旗袍還low】。沒有受到土改運動影響的南粵地區,裙褂、男褂袍是倖存下來了,香港、台灣等地那帶女子禮服選擇要麼是旗袍,要麼是裙褂,男穿西裝或褂袍。後來03年「漢服復興」運動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更亂上加亂,簡直胡來。
傳統服飾真正消亡的原因毀在建國初「灰藍黑綠」時代,如今傳統服飾只在部分地區、鄉村倖存,後來漢服運動更是亂來,據我所知所謂「漢服」就是X朝X代不同審美趣味和形制一鍋亂燉+日韓影視元素審美七拼八湊出的,沒有衣著場合規則,更是違背服飾發展史理論,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更談不上是漢民族服飾,更不是傳統服飾,必須是共同遵守的著裝系統才能叫民族服飾。傳統服飾真正消亡的原因毀在建國初「灰藍黑綠」時代,如今傳統服飾只在部分地區、鄉村倖存,後來漢服運動更是亂來,據我所知所謂「漢服」就是X朝X代不同審美趣味和形制一鍋亂燉+日韓影視元素審美七拼八湊出的,沒有衣著場合規則,更是違背服飾發展史理論,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更談不上是漢民族服飾,更不是傳統服飾,必須是共同遵守的著裝系統才能叫民族服飾。
----
衣冠,在古時是人的第二張臉,象徵著社會扮演的角色與地位。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穿衣從來就是個政治問題,與統治者緊密相連,辛亥革命清政府倒台,最後一個封建衣冠等級制度廢除,終結了自古以來服飾等級制度,也結束了貴族服飾制度,由於清政府統治者階級終結,衣冠體系崩潰,後來隨之來的是新的服飾制度,再加上外來西方文化帶來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使得人們在選擇服飾上不再受階級觀念身份高低的選擇,而是從審美,時尚的角度出發,其後迎來了「文明新裝」時代,同時吸取西方文化促進了中國社會發展,最直接的改變莫過於男人剪辮、女人放足,身份等級制度的廢除也引發了服飾變化【由於接觸不到新思潮的偏遠鄉村地區,大多數還是舊制】。受西方民族主義的影響、服飾開始變革,經過這關重要一環,民族,民族服飾便出現了。下文的「漢服」就是指漢民族服飾,這里的漢服指的哪些款式,應該不用我解釋了。
三十年代《三江縣改良風俗委員會補充規則》「苗瑤侗人之衣裙,應一律改用漢服,以資節省,而一觀瞻」
民國服飾發展真的特別豐富,最特別的是旗袍,旗袍是新女性形象構建的一種時代性標識。幾百年以來漢人衣冠,男穿袍女穿裙,男子強女子弱,社會地位上男女有別,明確地強調男尊女卑的觀念來壓迫婦女。
為葚事 ,兩截衣,女人不與丈夫齊。
百凡事體須卑順,不得司晨啼母雞。
清末女學、女權興起,裙子不再是需要的東西了。唐宋明清這幾百年以來實行衣冠等級之治的王朝社會,男女在著裝方面界限森嚴,所謂「男女不通衣裳」,規定男女服飾角色的不同。清末民初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效男袍這種挑戰傳統衣冠觀念使女子著裝觀念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如果沒有西方打開國門,女學女權不會存在,女效男袍也不會存在,旗袍也不會存在,說起旗袍,我便想起它的高貴,它的性感,它的溫婉,一步一步婀娜多姿。
2. 有關晚清至今服飾變化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飾、內臣服飾,其樣式、等級、穿著禮儀真可謂繁縟。就連日常服飾,也有明文規定,如崇禎年間,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襖,紫花布衣,白布褲、藍布裙,白布襪、青布鞋,戴皂布巾,裝扮成老百姓樣子出面活動,然也印證了當時平民百姓的衣飾。明代婦女服飾規定民間婦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綉。袍衫只能用紫綠、桃紅及淺淡色,不能用大紅、鴉青、黃色。帶則用藍絹布。明代的衣衫已出現用鈕扣的樣式。明代婦女的鞋式仍為鳳頭加綉或綴珠。宮人則著刺上小金花的雲樣鞋。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國(指漢族)衣冠束發裹足者,重治其罪。」清代又實行逼令剃發易服,按滿族的習俗制度實行剃發改服。服飾制度堅守舊制,尤其在男子服飾上,保持滿族特點而延續極長的時期。盡管清代三令五申廢除明代服飾,然其官服上的補子仍採用了明朝的樣制。命婦冠上所綴的金鳳、金翟也仍承前制。清代的官服等級 差別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頂子、花翎和補服上所綉的禽鳥和獸類。若排列名次可從皇帝開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親王、奉恩將軍、公主、駙馬等皇族宗室戚屬。異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員,未入流的品官,以及進士、舉人、貢生、監生、外郎蓍老、從耕農官。此外還有一等、二等、三等藍領侍衛、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嚴格區別。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政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族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越來越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方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女子則上襖下裙。之後,商業貿易日漸昌盛,洋貨大量傾入,羽紗、呢絨、洋綢、花布等充斥市場,使傳統的服飾穿著有所變動。外國衣料因價廉漸為人所歡迎,費工費時,工藝考究的滾、鑲、嵌、綉等傳統手工藝漸漸為衰落,西方縫紉方式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女性的時裝,由於縫紉精製、款式合乎時代潮流,影響尤大。風行於本世紀二十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樣式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尚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經過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從20世紀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讓女性體態與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仿效,幾乎成了二十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意,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現代服飾。市場上服裝種類多不勝數,前衛的、保守的、亮麗的、成熟的、朴實的、奢華的···祥你想要的就能找得到。作為消費者,捷你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認識現代服裝的特點,看看自己的喜好是否符合這個時代的趨勢。信息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 各種元素瞬息萬變,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絕大多數人已經無緣再穿上繁復的服裝了,功能性強、無時間界限的衣服才是最佳的選擇。同時,人們不再固執地用價格來衡量服飾的美與否,人們的觀念在轉變:其實"美"與價格這個因素無關,固有品質散發出的美感才是最實際的。廉價的服飾也有其吸引人之處,像在平凡的服裝中恰當地加入一些很基本的流行元素(珠片、刺綉、格子等),組合成的結果往往令人驚喜。 在我看來,現代人似乎愛上了中庸之道,對服裝的要求只是"平常",稍微帶有一點流行的感覺就行了,不要太前衛,也不要太守舊。衣服穿在身上最主要是讓人看著舒服,不顯得突兀--這也是建立在流行的基礎上的。對於流行,大眾追求的是新比例而非新概念,是繼之前的衍生而非獨創。現代人的服裝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形象由主人來設定。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品味來塑造自己的角色。漸漸地,服裝上已經沒有階級的差別了,貴婦或女僕都可能鍾愛牛仔褲和夏奈爾套裝。總而言之,在方便省時之餘能讓人身心都感到舒適,強化效果而使人突出正面(漂亮)形象--這就是現代服裝的特點。
3. 宋元明清服裝資料和圖片
一、男子服裝
襴衫:兩宋時期的男子常服以襴衫為尚。所謂襴衫,即是無袖頭的長衫,上為圓領或交領,下擺一橫襴,以示上衣下裳之舊制。襴衫在唐代已被採用,至宋最為盛興。其廣泛程度可為仕者燕居、告老還鄉或低級吏人服用。一般常用細布,顏色用白,腰間束帶。也有不施橫襴者,謂之直身或直綴,居家時穿用取其舒適輕便。
帽衫:士大夫交際常服,一般是頭戴烏紗帽,身著皂羅衫,束角帶,登革靴。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烏紗帽,此種帽式在隋唐即已出現,唐代杜佑《通典》載:「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後復制白紗高屋帽,接賓客則服之。大業年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以烏紗帽漸廢,貴賤通服折上巾。」唐時紗帽被用作視朝聽訟、宴見賓客之時。而宋時儒生亦戴,樣式盡可隨己所好,一般以新奇為尚。除帽衫之外,還有初為戎服,後成官員便服的紫衫;有舉子服用、女子亦穿的涼衫,或稱白衫,再後演變為喪服。
裘衣:是由羊、兔、狐、獺、貂等動物皮毛製成的皮衣。《晉書·郗超傳》即有「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的敘說,唐宋詩詞中屢見,如蘇軾詞中「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等,其中一種華美的貴重裘衣,謂之鶴氅(早年鶴氅據傳為真鶴羽製成),前後開衩,以便於騎馬。
襆頭:作為宋人首服,應用廣泛。不過唐人常用的首服襆頭至宋已發展為各式硬腳,其中直腳為某些官職朝服,其腳長度時有所變。據說起源於五代,《幙府燕閑錄》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腳上翹。四方潛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蕉葉之狀,合抱於前。偽孟蜀始以漆紗為之。湖南馬希范二腳左右很長,謂之龍角,人或觸之,則終日頭痛。至漢祖始仕晉為並州衙校,裹襆頭兩腳左右長尺余,橫直之不復翹,今不改其制。」兩邊直腳甚長,確為宋代典型首服式樣,有「防上朝站班交頭接耳」之說,不一定可信,我們可以將它作為一種式樣予以辨認宋代服飾形象。另有交腳、曲腳,為仆從,公差或卑賤者服用。高腳、卷腳、銀葉弓腳,一腳朝天一腳捲曲等式襆頭,多用於儀衛及歌樂雜職。另有取鮮艷顏色加金絲線的襆頭,多作為喜慶場合如婚禮時戴用。南宋時即有婚前三日,女家向男家贈紫花襆頭的習俗。
幅巾:此期重新流行。在官員襆頭逐漸演變為帽子時,庶人已不多戴,一般文人、儒生以裹巾為雅,因可隨意裹成各式,於是形成了以人物、景物等命名的各種幅巾。如桶高檐短的「東坡巾」,還有「程子巾」、「逍遙巾」、「高士巾」和「山谷巾」等。
朝服:宋代官員朝服式樣基本沿襲漢唐之制,只是頸間多戴方心曲領。這種方心曲領上圓下方,形似纓絡鎖片,源於唐,盛於宋而延至明,在明代王圻《三才圖會》中有圖示,後面應為長長的絲絛。黃色仍為皇帝專用服色,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時即是黃袍加身而稱帝的。下屬臣官,三品以上多為紫色,五品以上多為硃色,七品以上多為綠色,九品以上為青色。上朝時多佩魚袋,唐代時即作為出入宮廷的證件魚符,起始於秦代傳達命令時從中剖成兩半的虎符,宋代已作為顯示等級的標志了。帶鉤仍應用廣泛,其中不乏精緻之品。
需要單獨說明的是,依宋代制度,每年必按品級分送「臣僚襖子錦」,共計七等,給所有高級官吏,各有一定花紋。如翠毛、宜男、雲雁細錦,獅子、練雀、寶照大花綿,寶照中等花錦,另有毬路、柿紅龜背、鎖子諸錦。這些錦緞中的動物圖案繼承武則天所賜百官紋綉,但較之更為具體,為明代補子圖案確定了較為詳細的種類與范圍。
勞動人民服式多樣,但大都短衣、緊腿、縛鞋、褐布,以便於勞作。其工商各行均有特定服飾,素稱百工百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有小兒子著白虔布衫,青花手巾,挾白磁缸子賣辣菜……其士、農、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香鋪裹香人,即頂帽,披背。質庫掌事,即著皂衫角帶,不頂帽之類,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繪數百名各行各業人士,服式各異,百態紛呈。另有僧侶服、衙役服、兵服等,在此章文字部分從略。
金壇南宋周瑀墓內出土三十餘件男式衣裳,是難得的形象資料,如圍裳、開襠夾褲、圓領單衫和漆紗襆頭等。
二、女子服裝
宋代婦女服裝,一般有襦、襖、衫、背子、半臂、背心、抹胸、裹肚、裙、褲等等,其中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尤盛行於女服之中的一種服式。
背子:以直領對襟為主,前襟不施襻紐,袖有寬窄二式,衣長有齊膝、膝上、過膝、齊裙至足踝幾種,長度不一。另在左右腋下開以長衩,似有遼服影響因素,也有不開側衩者。宋時,上至皇後貴妃,下至奴婢侍從、優伶樂人及男子燕居均喜服用,取其既舒適合體又典雅大方。
襦:短襦之式最遲在戰國時即已出現,多系在裙腰之內。此期有由內轉外的趨勢,猶如今日朝鮮人所穿短襦,不系裙腰之中。
襖:為日常服用衣式,大多內加棉絮或襯以里子,比襦長,且腰袖寬松。
衫:衫為單層,以夏季著之為主,袖口敞式,長度不一致,一般質以紗羅。宋詩中:「薄羅衫於薄羅裙」、「藕絲衫未成」、「輕衫罩體香羅碧」等詩句繪其質地之美。
半臂:原為武士服,因袖短而稱之為半臂。唐女喜服,宋代男子著於內,女子著於外。
背心:當無袖,即裲襠。連同半臂、背子等皆為通對襟,此間區別為半臂加袖長可成背子,半臂去袖則為背心,與某些裲襠肩處加襻有所不同。
抹胸與裹肚:主要為女子內衣。二者比之,抹胸略短似今日乳罩,裹肚略長,似農村兒童所穿兜兜。因眾書記載中說法不一,如古書中寫為「襪胸」,尚有抹胸外服之說,可以確定的是這兩種服式僅有前片而無完整後片。以《格致鏡原·引古月侍野談》中記「粉紅抹胸,真紅羅裹肚」之言,當是顏色十分鮮艷的內衣。
裙:是婦女常服下裳,在保持晚唐五代遺風的基礎上,時興「千褶」、「百迭」裙,形成宋代特點。裙式修長,裙腰自腋下降至腰間的服式已很普遍。腰間系以綢帶,並佩有綬環垂下。「裙邊微露雙鴛並」、「綉羅裙上雙鸞帶」等都是形容其裙長與腰帶細長的詩句。裙式講「百迭」者,用料六幅、八幅以至十二幅,中施細襇,如詩中形容「裙兒細褶如眉皺」。裙色一般比上衣鮮艷,其中「淡黃衫子鬱金裙」、「碧染羅裙湘水淺」、「草色連天綠色裙」、「瑈藍衫於杏花裙」等寫出絢麗多彩的裙色。從「主人白發青裙袂」和「青裙田舍歸」等詩句中又可看出考年婦女或農村勞動婦女多穿深色素裙。宋女裙料多以紗羅為主,有些再綉繪圖案或綴以珠玉,「珠裙褶褶輕垂地」記下裝飾。裙式中還有以裙兩邊前後開衩的「旋裙」,因便於乘騎,初流行於京都妓女之中,後影響至士庶間,再發展為前後相掩以帶束之的拖地長裙,名曰「趕上裙」。
褲:漢族古褲無襠,因而外著裙,裙長多及足,勞動婦女也有單著合襠褲而不著裙子的,應為之褌。宋代風俗畫家王居正曾畫《紡車圖》,圖中懷抱嬰兒坐在紡車之前少婦與撐線老婦,皆著束口長褌。所不同的是,老婦褲外有裙,或許是因為勞動時需要便利,因此將長裙卷至腰間。這種著裝方式在非勞動階層婦女中基本沒有。除此之外,宋女還有膝褲與襪子,「一鉤羅襪素蟾弓」不僅示出襪料,而且表明了宋代女子的纏足之習,《兩宋名畫》中雜劇人物也留下纏足形象。鞋子講究紅色鞋幫上綉花,且作風頭形的式樣,勞動婦女多數著草鞋等平頭、圓頭鞋。天足,以便於耕作等重體力勞作。
蓋頭巾:方五尺左右,以皂羅製成。為女子出門時遮面,後以紅色紗羅蒙面,作為成婚之日新娘必著首服,此習慣一直延續到近代。
花冠與佩飾:花冠初見於唐,因採用絹花,即可把桃、杏、荷、菊、梅合插一冠上,謂之「一年景」。男女皆可戴,周密《武林舊事》記正月元日祝壽冊室,有詩戲曰:「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葯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東京夢華錄》記:「公主出降,有宮嬪數十皆真珠釵插吊朵玲瓏簇羅頭面。」《夢梁錄》中也記「飛鸞走鳳七寶珠翠首飾花朵」一類發飾。還有「白角長梳,側面而入」等具宋代特色的發飾等。
當時官宦貴婦服飾上常有當時應景的花紋,據邵伯溫《河南邵氏聞見錄》記:「張貴妃又嘗侍上元宴於端門,服所謂燈籠錦者。」上元燈節時服燈籠錦,其它四時節日也穿著與之相配的服裝與飾品,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寫道:「靖康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幡、燈球、競渡、艾虎、雲月之類……」女詞家李清照曾寫:「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也寫道:「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均在寫景之中同時描繪出了宋時年節之日的應時飾品。當時,婦女仍飾面妝,但其程度遠不及唐,只是如歐陽修詞中:「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或《宋徽宗官詞》中「宮人思學壽陽妝」等。至於包括女式衣裳、衣料、被褥在內的實物資料,福州南宋黃異墓內三百餘件遺物最有參考價值。
明代服飾改革中,最突出的一點即是建國後立即恢復漢族禮儀,調整冠服制度,太祖曾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包括服飾在內的更制范圍很廣,以至後數百年中都留有影響,但由於明王朝專制,因此對服色及服飾圖案規定過於具體,如不許官民人等穿蟒龍、飛魚、鬥牛圖案,不許用元色、黃色和紫色等。萬曆以後,禁令鬆弛,一時間鮮艷華麗的服飾遍及里巷。
明代冕服除非常重要場合之外,一般不予穿用,皇太子以下官職也不置冕服。朝服規定很嚴格。另有皇帝常服,一般為烏折上巾,圓領龍袍。
一、朝服
朝服以袍衫為尚,頭戴梁冠,著雲頭履。梁冠、佩綬、笏板等都具體安排,如下圖:
明代官服上還縫綴補子,以區分等級,似源於武則天以袍紋定品級之始。明代補子以動物作為標志,文官綉禽,武官綉獸。袍色花紋也各有規定。盤領右衽、袖寬三尺之袍上綴補子,再與烏紗帽、皂革靴相配套,成為典型明代官員服式。補子與袍服花紋分級簡表如下:
以上規定並非絕對,有時略為改易,但基本上符合這種定級方法。明世宗嘉靖年間,對品官燕居服飾也作了詳細規定,如一、二、三品官服織雲紋,四品以下,不用紋飾,以藍青色鑲邊。冠帽以鐵絲為框,外蒙烏紗,冠後豎立兩翅,謂之忠靖冠。三品以上金線緣邊,四品以下不許用金。1966年蘇州虎丘發現明王錫爵夫婦合葬墓,隨葬品中即有「忠靖冠」實物,這件為黑素絨面、麻布里,冠上五道如意紋,自雙側盤及冠後,紋上均壓金線。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件雲紋緞官服,領、袖、右衽、袍襟下沿處均用花累緞鑲邊,前後各綴龍紋緙絲補子一塊,可作為當時官服的真實式樣來參考。
二、民服
明代各階層男子便服主要為袍、裙、短衣、罩甲等。大凡舉人等士者服斜領大襟寬袖衫,寬邊直身。這種肥大斜襟長衣在袖身等長度上時有變化,《閱世編》稱:「公私之服,予幼見前輩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表裡皆然。」衙門皂隸雜役,著漆布冠,青布長衣,下截折有密襇,腰間束紅布織帶。捕快類頭戴小帽,青衣外罩紅色布料背甲,腰束青絲織帶。富民衣綾羅綢緞,不敢著官服色,但於領上用白綾布絹襯之,以別於仆隸。崇禎末年,「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襖、紫花布袷衣、白布褲、藍布裙、白布襪、青布鞋、戴皂布巾,作民人裝束以避難」。由此可以斷定,這種化裝出逃的服式,即為最普遍的百姓裝束。
首服:其中有「四方平定巾」,為職官儒士便帽。有網巾,用以束發,表示男子成年。據說為明太宗提倡,因以落發馬鬃編織,用總繩收緊,也得個「一統山河」的吉祥名稱。另有包巾、飄飄巾、東坡巾等二十餘種巾式,多統稱為儒巾。帽子除了源於唐襆頭的烏紗帽之外,還有吉名為「六合一統帽」的,俗稱瓜皮帽,為市民日常所戴,這種帽子一直延用至民國,甚至於20世紀後半葉仍有老者戴用。另有遮陽帽、圓帽等約十五種帽子。
履:明人足服有多種質料與樣式,如革靴、布底緞面便鞋等。江南人多穿蒲草鞋,北方人多穿牛皮直筒靴。另外,據葉夢珠《閱世編》記:「松江舊無暑襪店,暑月間,穿氈襪者甚眾。萬曆以來,用龍墩布為單暑襪……」說明了輕細潔白的棉布更加被廣泛地使用了。
因為明代繪畫界興起肖像畫,並出現了以曾鯨為代表的肖像畫家,所以留下了為數不少的人物寫真畫。如《葛一龍像》、《王時敏小像》、《徐渭像》,還有無名氏畫的《朱元璋像》等,成為繪畫作品中最為可靠的明代服飾形象資料。
第三節、女子冠服與便服
自周代制定服飾制度以來,貴族女子即有冕服、鞠衣等用於隆重禮儀的服飾,因歷代變化不大且過於繁瑣,前幾章中未作說明。明代規定嚴格,又有明式特點,而且距今年代較近,資料比較豐富、准確,故將其作為女子服飾的一部分。
一、冠服
大凡皇後、皇妃、命婦,皆有冠服,一般為真紅色大袖衫、深青色背子、加彩綉帔子、珠玉金鳳冠、金綉花紋履。
帔子:早在魏晉南北朝時即已出現,唐代帔子已美如彩霞。詩人白居易曾贊其曰:「虹裳霞帔步搖冠。」宋時即為禮服,明代因襲。上綉彩雲、海水、紅日等紋飾,每條闊三寸三分,長七尺五寸。其具體花紋按品級區分如下:
蹙金,是用捻緊的金線刺綉,使刺綉品的紋路皺縮起來,唐代杜甫即曾寫過:「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這種金線綉至明代更加精美,顯現出耀眼的光彩。除冠服應用蹙金綉以外,其它衣物也多施以彩綉。
二、便服
命婦燕居與平民女子的服飾,主要有衫、襖、帔子、背子、比甲、裙子等,基本樣式依唐宋舊制。普通婦女多以紫花粗布為衣,不許用金綉。袍衫只能用紫色、綠色、桃紅等色,不許用大紅、鴉青與正黃色,以免混同於皇家服色。
背子:明代背子,用途更加廣泛,但形式與宋大致相同。
比甲:本為蒙古族服式,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好加以金綉,罩在衫襖以外。後傳至中原,漢族女子也多穿用。明代中葉著比甲成風;樣式主要似背子無袖,亦為對襟。比後代馬甲又長,一般齊裙。
裙子:明代女子仍是單獨穿褲者甚少,下裳主要為裙,裙內加著膝褲。裙子式樣講求八至十幅料,甚或更多。腰間細綴數十條褶,行動起來猶如水紋。後又時興鳳尾裙,以大小規矩條子,每條上綉圖案,另在兩邊鑲金線,相連成裙。還有江南水鄉婦女束於腰間的短裙,以及自後而圍向前的襕裙,或稱「合歡」。明代女子裙色尚淺淡,紋樣不明顯。崇禎初年尚素白,裙緣一二寸施綉。文徵明曾作詩曰:「茜裙青襖誰家女,結伴牆東採桑去。」看來,只要不是違反詔令,用色盡可隨其自便。關於服裝尺寸的標准,民間常有變異,盡管某些是反復出現,但仍能摸索出一條規律。例如上衣與下裳的比例,大凡衣短則裙長,衣長則裙闊。衣長時,長至膝下,去地僅五寸,袖闊四尺,那裙子自可不必多加裝飾。而衣短顯露裙身,則須裙帶、裙料、裙花顯出特色,這種變化在歷代服飾流行趨勢中,都顯而易見。原因在於人們著裝力求在對立之中求得統一,而有些服飾長短、大小、寬窄的比例能夠基本上符合黃金分割率,假如各部位平分秋色,勢必顯得呆板、少變化,當然也就違背了服飾美的規律。
明代女裝里還有一種典型服裝,即是各色布拼接起來的「水田衣」。這作為出自民間婦女手中的藝術佳品,至今仍可隨處見到,被稱為「百家衣」,不過已多為兒童縫作,而且主要是被、褥了。
頭飾:此時講求以鮮花繞髻而飾,這種習慣延至民國。今日農村姑娘還時常摘朵鮮花,別在頭上,以領略大自然的風采。除鮮花繞髻之外,還有各種質料的頭飾,如「金玉梅花」、「金絞絲頂籠簪」、「西番蓮梢簪」、「犀玉大簪」等,多為富貴人家女子的頭飾。年輕婦女喜戴頭箍,尚窄,老年婦女亦戴頭箍,則尚寬,上面均有所裝飾,富者鑲金嵌玉,貧者則綉以綵線。其樣式似從宋代包頭發展而來,綜絲結網,此時發展為一條窄邊,系扎在額眉之上,謂之「貂覆額」,上露各式發髻。另外,1996年浙江義烏市青口鄉白蓮塘村出土的金鬏髻(發髻罩)、1993年安徽省歙縣出土的金霞帔墜子,上有鏤空透雕鳳凰祥雲,都說明了明代女子的頭飾及其它佩飾,整體造型美觀,工藝精湛。
關於明代女裝與童裝的參考資料,還可以翻閱明人小說與唐寅、仇英等明代畫家的人物畫。
清代在服飾制度上堅守其本民族舊制,不願意輕易改變原有服式。清太宗皇太極曾說:「若廢騎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尚左手之人何以異恥!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變更之理,恐後世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人俗,故常切此慮耳。」由於滿漢長期混居,自然互為影響,到了乾隆帝時,有人又提出改為漢服,乾隆在翔鳳樓集諸王及屬下訓誡曰:「朕每攻讀聖謨,不勝飲懍感慕……我朝滿州先正之遺風,自當永遠遵循……」後又諭以「衣冠必不可以輕易改易」。由於滿族統治者執意不改其服,並以強制手段推行滿服於全國,致使近三百年中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
清代男子以袍、褂、襖、衫、褲為主,一律改寬衣大袖而為窄袖筒身。衣襟以鈕扣系之,代替了漢族慣用的綢帶。領口變化較多,但無領子,再另加領衣。在完全滿化的服裝上沿用了漢族冕服中的十二章的紋飾。只是由於滿裝對襟,所以前襟不另綴補子,而是直接綉方形或圓形補子於衣上,稱之為補服。補子圖案與明代補子略有差異。
袍、襖:因游牧民族慣騎馬,因此多開衩,後有規定皇族用四衩,平民不開衩。其中開衩大袍,也叫「箭衣」,袖口有突出於外的「箭袖」,因形似馬蹄,被俗稱為「馬蹄袖」。其形源於北方惡劣天氣中避寒而用,不影響狩獵射箭,不太冷時還可卷上,便於行動。進關後,袖口放下是行禮前必須動作,行禮後再捲起。清代官服中,龍袍只限於皇帝,一般官員以蟒袍為貴,蟒袍又謂「花衣」,是為官員及其命婦套在外褂之內的專用服裝,並以蟒數及蟒之爪數區分等級,如下簡表:
但民間習慣將五爪龍形稱為龍,四爪龍形稱為蟒,實際上大體形同,只在頭部、鬣尾、火焰等處略有差異。袍服除蟒數以外,還有顏色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而下屬各王等官職不經賞賜是絕不能服黃的。袍服中還有一種「缺襟袍」,前襟下擺分開,右邊裁下一塊,比左面略短一尺,便於乘騎,因而謂之「行裝」,不乘騎時將那裁下來的前裾與衣服之間以鈕扣扣上。
補服:形如袍略短,對襟,袖端平,是清代官服中最重要的一種,穿用場合很多。補子圖案根據《大清會典圖》規定如以下簡表:
按察使、督御使等依然沿用獬豸補子,其它諸官有彩雲捧日、葵花、黃鸝等圖案的補子。
行褂:是指一種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的短衣,俗呼「馬褂」。如跟隨皇帝巡幸的侍衛和行圍校射時獵獲勝利者,綴黑色鈕襻。在治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的人,綴黃色鈕襻。綴黃色鈕襻的稱為「武功褂子」,其受賜之人名可載入史冊。禮服用元色、天青,其它用深紅、醬紫、深藍、綠、灰等,黃色非特賞所賜者不準服用。馬褂用料,夏為綢緞,冬為皮毛。乾隆時,達官貴人顯闊,還曾時興過一陣反穿馬褂,以炫耀其高級裘皮。
馬甲:為無袖短衣,也稱「背心」或「坎肩」,男女均服,清初時多穿於內,晚清時講究穿在外面。其中一種多鈕襻的背心,類似古代裲襠,滿人稱為「巴圖魯坎肩」,意為勇士服,後俗稱「一字襟」,官員也可作為禮服穿用。
領衣:清代服式一般沒有領子,所以穿禮服時需加一硬領,為領衣。因其形似牛舌,而俗稱「牛舌頭」,下結以布或綢緞,中間開衩,用鈕扣繫上,夏用紗,冬用毛皮或絨,春秋兩季用湖色緞。
披領:加於頸項而披之於肩背,形似菱角。上面多綉以紋彩,用於官員朝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色面料,邊緣鑲海龍綉飾。夏天用石青色面料,加片金緣邊。
褲子:清朝男子已不著裙,而普遍穿褲,中原一帶男子穿寬褲腰長褲,系腿帶。西北地區因天氣寒冷而外加套褲,江浙地區則有寬大的長褲和柔軟的於膝下收口的燈籠褲。
首服:夏季有涼帽,冬季有暖帽。職官首服上必裝冠頂,其料以紅寶石、藍寶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素金、素銀等區分等級。因常有變異,而且冠頂質料無礙服飾形象,不予詳述。官員燕居及士庶男子則多戴瓜皮帽,帽上用「結子」,以紅色絲繩為主,喪儀用黑或白。清末,以珊瑚、水晶、料珠等取而代之。帽緣正中,另綴一塊四方形帽准作為裝飾,其質多用玉,更有的以翡翠珠寶炫其富貴。這種小帽,即為明時六合一統帽,《棗林雜俎》記:「清時小帽,俗呼『瓜皮帽』,不知其來已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之前。」
朝珠:這是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一種標志,進而形成高貴的裝飾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蜜臘、象牙、奇楠等料為之,計108顆。旁隨小珠三串,佩掛時這邊戴一串,那邊戴兩串,男子兩串小珠在左,命婦兩串小珠在右,另外還有稍大珠飾垂於後背,謂之「背雲」,官員一串,命婦朝服三串,吉服一串。貫穿朝珠的條線,皇帝用明黃色,在下則為金黃條或石青條。
腰帶:富者腰帶上嵌各種寶石,有帶鉤和環,環左右各兩個,用以系悅、刀、艄、荷包等。帶鉤上以玉、翠等鑲在金、銀、銅質之內為飾。
鞋:公服著靴,便服著鞋,有雲頭、雙梁、扁頭等式樣。另有一種快靴,底厚簡短,便於出門時跋山涉水。
清代男子服飾分階層觀之,主要為:
①官員:頭戴暖帽或涼帽,有花翎、朝珠,身穿褂、補服、長褲,腳著靴。
②士庶:頭戴瓜皮帽,身著長袍、馬褂,掩腰長褲,腰束帶,掛錢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眼鏡盒等,腳著白布襪、黑布鞋。
③體力勞動者:頭戴氈帽或斗笠,著短衣,長褲,扎褲腳,罩馬甲,或加套褲,下著蓬草鞋。這種服式延續至20世紀下半葉。
4. 清朝宮廷女子的便服特點及圖片
清朝入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起,共歷十一帝,統治二百七十六年.隨著清朝的建立、強盛、衰落及滅亡,直接牽動著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漢人的強烈抵制,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所謂「十不從」的對策,這才使剃發易服的民怨得到緩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在清王朝統治的200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後,列強侵入,我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以沖擊和影響.從服飾的發展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可以說,這是一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服飾大變革.
清朝男子的服飾分為禮服、吉服、常服和行服.
禮服包括朝服、朝冠、朝帶、朝珠、端罩、袞服等等.朝冠和朝服是大朝、大祀時穿的。大朝就是朝會.清朝沿襲明代的朝會制度,每逢皇帝繼位、大婚、冊立皇後和元旦、冬至、以及萬壽節(皇帝生日)的日子,皇帝就穿朝服,百官文武也都按品級穿朝服.
皇帝的朝服是明黃色,披領及袖用石青色,祀天時用藍色,朝日用紅,朝月時換成月白色,領及袖的邊緣用片金,冬季用海龍紫貂滾邊,兩肩、前後綉正龍各一,腰帷有行龍五條,右衽一正龍,襞積前後九條團龍.上衣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下裳綉宗彝、藻、火粉米四章.期間以五色雲布列空隙,下幅用八寶平水.龍袍有棉、夾、紗、裘四種,隨季節寒暖更換.
朝冠.冬冠是用薰貂和黑狐皮製作的,冠體為圓頂呈斜坡狀,冠周圍有一道上仰的檐邊.冠頂共分三曾,用四條小金龍攀附如支撐,冠體上綴朱緯,頂上加金累絲鏤空金雲龍嵌東珠寶頂.夏冠用玉草或藤竹絲編制,冠形呈圓錐形,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正面裝飾小金佛,前後有東珠22顆,頂上加金累絲鏤空金雲龍嵌東珠寶頂.
朝帶.共有兩種,一種是帶上有龍文金圓板,一種則是龍文金方板,帶色為黃色,大典禮用圓板.帶上飾紅藍寶石、綠松石,每具圍帶有東珠五顆,珍珠20顆.另外還結有佩囊用來裝刀子、取火器等物件.方板帶為祭天地、日月十束用.祭天的帶飾青金石,祭地的束帶飾黃玉,朝日時用珊瑚帶,朝月則束白玉帶.吉服帶和常服帶也有方板和圓板,裝飾珠玉雜寶並無一定,隨皇帝任意去用。行帶是用牛皮製的,錦金花紋和明黃色為明黃,比一般常服帶要寬些.
朝珠.清朝統治者信奉佛教,冠上飾的佛頭和項間懸的朝珠,都顯然是受了佛教的影響.按清代冠服制度,君臣、命婦凡穿朝服或吉服必須胸前掛朝珠.朝珠是由一百零八顆東珠串成,還有佛頭、紀念、大小墜等裝飾混雜期間.一般是典禮和祭祀時懸帶.
吉服.也稱彩服,一般用於典禮.如慰勞將士、受俘、賜大臣飲宴、及祝壽等活動.吉服冠.冬天用海龍、紫貂皮製成.冠形似朝冠,上綴朱緯,冠頂為滿花金座,上銜大珍珠一枚.夏日用玉草或藤竹絲製成,用紅紗綢襯里.吉服的端罩是冬天穿的外套,用紫貂皮製或黑狐皮製的,滿語稱」褡忽」.形式為圓領、對襟、平袖、袖長至腕、衣長至膝下,對襟有紐扣五個,毛朝外穿的寬松式裘皮服.皇帝祀天壇及元旦時各處行禮,隨從官員也都要穿褡忽,下著貂朝裙.
常服.也稱燕服,閑居時的便裝,清朝皇帝有時在內廷召見臣下,也穿燕服.常服的冠是用紅絨結頂,論其價值才合清朝銅錢幾百文,但去非常尊貴,皇子皇孫用紅絨結頂冠作為禮服,貴族則只有近支的親王、貝勒,蒙皇上賞賜才可以常戴,大臣也偶爾有蒙賞戴的,但不準作常戴,如編撰明史的張廷玉曾蒙黃瓜地特旨,准於元旦日戴紅絨結頂冠,當時人以為是莫大的恩寵,常服褂子用石青色,左右開裾,衣飾花紋並無一定,可自行選擇.
行服.行服是皇帝出巡、行幸、或出征時穿的,衣服的顏色和紋飾沒有嚴格規定冠的形式如同常服冠,用黑狐或黑養皮、青絨製成,夏季用藤竹絲,頂和梁都用黃色,前綴一枚珍珠,行褂是石青色,馬褂,長度與坐姿取齊,兩袖的長度至肘.
清代男子一般服飾
⑴馬褂:長袍或長衫配馬褂、馬甲,腰束湖色、白色或淺色長腰帶,後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通穿的服裝.馬褂長僅及臍,左右及後開楔,袖口平直(無馬蹄袖端),形式有袖長過手或袖段至腕、對襟、大襟、琵琶襟諸式.
⑵馬甲:馬甲即背心、坎肩,也見緊身.馬甲為無袖的緊身式短上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0襟、大襟和多紐式等幾種款式.除多紐式無領外,其餘均有立領.
⑶袍、衫:清初款式尚長,順治末減短至膝,不久又加長至腳踝.袍衫在清中後期流行寬松式,有袖大尺余的.<京華竹枝詞>說:」新式衣裳誇有跟,極長極窄太難論,洋人著服圖靈便,幾見纏躬不可蹲」.反映了清末服裝款式變化的趨向.這時袍衫面料的使用也打破常規,出現逆反現象.諺語有」有理者無里,無里者有里」之說,正反映當時服裝變異之風尚,已經突破常規,預示著中華服飾文化,即將進入一個變遷的新階段.
⑷襯衫:襯衫穿於袍衫之內,襯衫的形狀與長衫相似,也有上面不用二袖,上半截用棉布,下半截用絲綢,在腰部相逢接而成的,成為」兩截衫」.顏色初尚白,後一度流行玉色、蛋青色、油綠色或白色鑲倭緞、漳絨邊的.
⑸短衫短襖:有立領右衽大襟與立領對襟兩式,與褲子相配,外束一條腰裙,是一般勞工人民的服裝式樣.南方農民夏穿牛頭短褲,即傳統的犢鼻發展而來.長褲於褲腳鑲一段黑邊.北方人穿長褲,用帶子將褲腳在髁骨處扎緊,東夏都如此.冬天的套褲,上口尖而下口平,不能蓋住腿後上不部及臀部.
清朝冊立皇後分兩種,一是皇帝行大婚禮後冊立的;一種情況是皇帝在繼承皇位前已婚,繼位後將原嫡福晉冊封為皇後.皇帝的大婚禮非常隆重,選皇後議婚時,要經翰林院寫冊文、禮部選金冊、金寶、備辦禮物,選定吉日,再差使臣到皇後家納彩禮.清人記述光緒的大婚禮。在給皇後的彩禮中,有不少衣著穿戴的物件.如帽圍一九一匣,領圍一九一匣,各色綢緞九尺(三匣)各色福覆一九一匣等等.
皇後冊封時穿的禮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頂是三層,每層一顆大東珠,珠下一隻展翅金鳳,帽周圍有金鳳七條,嵌有貓金石、珍珠等.帽後垂金翟,上面裝飾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顆.戴在項前的金圈稱為金約.胸前貫珠下垂,總計珍珠三百二十四顆,間以各種珍寶.左右耳飾各三具,每具金龍銜二珠.皇後的朝珠是三盤.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後綉兩條立龍.下幅綉八寶平水,襞積(衣褶)下綉萬壽萬福字文,除去前後二條立龍,上面還有正龍四條.再一種在腰間綉四條行龍,下幅綉八條行龍,無字文,無平水.朝袍也有三種,都是明黃色,披領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馬蹄袖,不是傳統的水袖.三種朝袍的差別主要是有無襞積,和龍的形態不同,朝裙,上織金壽字緞,下為石青行龍緞,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紗織成.太皇太後皇太後的冠服與皇後相同.
皇貴妃的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朝裙、龍袍、龍褂與皇後基本相同,差別僅是冠的裝飾珍珠樹不同.冠的翟尾(步搖)的垂珠少一百一十顆.金約的垂珠也少一百多顆,此外無差別.皇貴妃以下尚有妃、嬪二等,妃的朝冠頂是兩層,只有兩東珠兩金鳳,上端銜貓眼石,珍珠數比貴妃的少,翟尾垂珠比貴妃少十六.此外朝服、朝褂、龍袍、朝裙等均與貴妃相同。嬪.朝冠兩層,無金鳳,以金翟承東珠兩顆,翟尾垂珠較妃減少十六.朝褂則與妃同.朝袍和龍袍都不是明黃色,用的是香色.
清代女子一般服飾
⑴旗髻:系指兩把頭、大拉翅等滿族頭髻.據<閱世編>記載:」順治初,見滿族婦女辮發於額前,中分向後,纏頭如漢裝包頭之制,而加飾其上,京師效之,外省則未也.」<舊京瑣記>中記載:」旗下婦裝,梳發為平髻,曰一字頭又曰二把頭.」平髻就是將頭發自頭頂中分為兩綹,於頭頂左右梳二平髻,二平髻之間橫插一大扁方,余發與頭繩合成一綹,在扁方下面繞住發根以固定之.外觀頭頂像一字,也像一柄如意橫插於頭頂上,因此,有兩把頭、一字頭、如意頭種種稱呼.在道光以後,婦女以雙架插發髻,挽發如雙角形,曰架子頭.清咸豐以後,旗髻逐漸增高,兩邊角也逐漸擴大,上面套戴一頂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素緞、青絨、青直徑紗做成,是為」旗頭」或」宮裝」,俗謂」大拉翅」.在旗頭上面還要再加插一些絹制的花朵,一旁垂絲滌.
⑵馬褂: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長)、舒袖(袖不及手臂長)兩類。衣身長短肥瘦的流行變化與男式馬褂差不多.但女式馬褂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
⑶坎肩:又名緊身、搭護、背心、馬甲,為無袖短身的上衣,式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數種,多穿在氅衣、襯衣、旗袍的外面。
⑷褂襕:為婦女們在春秋天涼時穿於袍衫之外的長坎肩.這種坎肩系圓領、對襟、直身、無袖、左右及後開氣、兩側開氣至腋下,前胸及開氣的上端各飾一個如意,周身加邊飾,兩腋下個綴有兩根長帶,身長至膝下.
⑸襯衣:清代女式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氣、五個紐扣的長衣,袖子形式有舒袖、半寬袖兩類,袖口內再另加飾袖頭,是婦女的一般日常便服.
⑹氅衣:與襯衫款式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襯衣無開氣,氅衣則左右開氣高至腋下,開氣的頂端必飾雲頭;且氅衣的紋飾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在領托、袖口、衣領至腋下相交處及側擺、下擺都鑲滾不同色彩、不同工藝、不同質料的花邊、花、狗牙等.尤以江南地區,俗以多鑲為美.
⑺圍巾:穿襯衣和氅衣時,在脖頸上系一條寬約二寸、長約三尺的絲帶,絲帶從脖子後面向前圍繞,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內.圍巾一般都綉有花紋,花紋與衣服上的花紋配套.
⑻裙子:主要是漢族婦女所穿,滿族命婦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時期,漢滿服裝相互交融,漢滿婦女都穿.清代女子穿的裙子有百褶裙、馬面裙、干裙、魚鱗裙、鳳尾裙、紅喜裙、玉裙、月華裙、墨花裙、粗藍葛布裙等等
⑼雲肩:為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物,清代婦女在婚禮服上也用.清代江南婦女梳低垂的發髻,恐衣服肩部被發髻油膩沾污,故多在肩部戴雲肩.
⑽一口鍾:又名斗篷,為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滿語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長短兩式,領有抽口領、高領和低領三種.男女都穿,官員可穿於補服之外,但蟒服不許用.行禮時須脫去一口鍾.
嘉慶以後,女子服裝了無生氣,變化甚少,襖裙似乎成了唯一的,花巾一九一匣女裝,與男子長袍相仿。這種波瀾不興的慘狀,才女張愛玲曾發過如下感嘆:「我們不大能夠想像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麼時裝可言!」
在物質生活中,衣冠服飾是衣食住行之首,它最顯著、最充分地表現人們的身份地位,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衣冠服飾上有極其強烈的反映,這在中外概不例外,在中國又與禮制相結合,並成為禮制的重要內容。歷代王朝都以「會典」、「律例」、「典章」或「車服制」、「輿服制」、「喪服制」等各種條文頒布律令,規范和管理各階層的穿衣戴帽,從服裝的質料、色彩、花紋和款式都有詳盡的規定,不遺瑣細地區分君臣士庶服裝的差別,違者要以僭禮逾制處以重罰,這是華夏族的傳統。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說明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就以衣冠禮儀的美譽「華夏」作為族稱,這既有重視儀容的方面,也包括用服裝區分尊卑貴賤這一套規章制度,使森嚴的等級管制深入到穿衣戴帽,在華夏文明中形成衣冠之治的傳統,這是中國服飾制度的特色。
所以清王朝對明朝服制的變更,對華夏族的衣冠形成沖擊,卻從未動搖華夏族的衣冠之治,因為在華夏族的衣冠之治中,衣冠服飾不僅僅是生活的消費品,也是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這是物質的也是身份、地位的社會待遇,所以衣冠之治實際上是衣冠之別,有關種種穿靴、戴帽、著裝、佩飾的煩瑣規定,莫不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細部,維持森嚴的階級統治。所以清王朝服飾變更的是形制,而不是它的實質性內容,而形制也是為了壓抑和淡化漢人的民族意識,加強清人的統治。正是因為如此,清王朝繼承、強化了華夏衣冠之治的傳統,並摻進民族壓迫意識,形成清代的服飾制度。這也意味著當清王朝統治走向衰微,民族矛盾上升到一定地步,必然要在服飾方面再起風波。
5. 清末民初,新舊交替的年代中婦女都是如何穿衣服的
中國的電視劇,尤其是拍攝那些清末民初的電視劇,更尤其是涉及到清末民初婦女形象的電視劇,它們展現給觀眾的,都是真實的嗎?
其實,那個時代是中國第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但當我們圍觀真實的清末民初婦女新裝後,我們會發現,原來現在描述那時候的電視劇,確實都在撒謊。
照片上女郎的著裝恰恰反映了這一時期女子服飾發展變化的情形。到20年代初期,旗袍開始出現並且逐漸普及,30年代旗袍便相當普及,成為中國女裝的代表了。
6. 清末時期的服裝的特點
女的應該是旗袍。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20年代初時旗袍20年代初旗袍開始流行並吸收歐美服裝的特點,突出了女性的曲線美,成為中國對世界服裝文化的一大貢獻。從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擺部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變化:袖子從寬到窄,從長到短;下擺從長到短,再由短到長,完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
男的方面:西裝雖已在中國落地生根,但國人也開始將其與中國傳統的長袍馬褂進行融合,創造出一種中西合壁的穿著來:綢緞長袍、西服褲,頭頂圓形禮帽,足上是一雙烏黑油亮的牛皮鞋。當然,這樣的裝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時尚,如一些國民黨的要員、大商人、大銀行家等等
7. 清代女裝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清朝服飾是歷朝歷代中最特別的一位,清朝服飾的審美特徵與風格並不是旗人入關而發生突然的轉變,而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清朝服飾的元素本身就是繼承明朝,包括紋樣,有興趣可以找找明後末期的禮服吉服等,那時紋樣上已經有繁瑣化的趨勢,到了清朝發展到極致,我們所熟悉清代服飾上的補子、四合如意雲紋、團花、壽字紋以及海水江崖等等都是繼承明朝,清朝女裝注重裝飾,是歷朝歷代中最繁復的,同時促使刺綉、鑲滾等傳統元素技藝發展至頂峰,服飾紋樣華麗而繁復,反映出清代服飾審美趣味。最明顯還是女裝的變化,清中葉以來旗、民(漢人稱作民)各有仿效,至後旗女效仿漢裝盛行,日常便服從樸素趨向華麗。晚清時期中國流行刺綉風潮,以多鑲為美,服飾上領、袖、襟都會有多種的滾邊綉花,反映出絲織染綉技術的進步,當時旗人受了很重的影響,除了風格被漢化以外,有些旗裝吸取漢裝特徵袖子變得肥大,甚至還有了漢裝才有的立領。主觀評價一下,按照我的審美,並不太喜歡清代女裝。漢族女性衣服袖口變得很寬,衣服好像都有肥胖感。衣服上花邊多,還喜歡掛金銀鏈子的裝飾品。城裡姑娘們很多把裙裝換成褲裝。滿族女性就是旗裝花盆底(就是後來演變成了旗袍的)。清末的服裝很是混亂,向著中西結合一路飛奔。我還是更喜歡明朝及之前的衣服一些。
8. 清朝女裝的特點是什麼
清朝女裝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
旗人衣裝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史書記載「……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干、牡丹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衫一裙……鑲滾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後很難拆改。又有將羊皮做襖反穿,皮上亦加鑲滾,更有排須雲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9. 這種褂子叫什麼名字好像清末時期很流行這樣的服裝啊
那是那個時代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穿的長衫啊,民國的時候最為流行,魯迅的小說里的人物孔乙己就是死要面子的人,也弄個破長衫來穿嘛!看民國時期的人物魯迅朱自清都是穿的這種衣服,當然有你說的霍元甲和陳真了!現在穿這種衣服走在大街上會被人當作瘋子,呵呵!
10. 清朝不同階層的人群服裝特點
清朝不同階層的人群服裝特點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朝紡織染色工藝最發達的朝代,但也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朝代,皇親貴族、士官達人與普通民眾的服飾有著鮮明的特點,層次差距甚大。那麼中國清朝服飾,不同階段的人群服飾有哪些特點呢,通過一組圖片來欣賞下吧。
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 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清代男裝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在我國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一節中,記述了一段內容「那日寶玉本來穿著」一裹圓的皮襖在家休息,忽聽賈母要來,便去換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這里說明「一裹圓」,是休閑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賈母的到來,必須換掉便裝,改著正式穿戴。滿清時期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衣服上的佩飾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著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簽,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
男裝中以褂最為盛行,馬褂是滿清男子四種制服之一。四種制服為禮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馬褂即行服。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後,軍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叢考·馬褂》記「凡扈從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戰裾,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馬褂做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在乾隆年間,有翻毛皮馬褂,為貴族服用,官職人員著褂在胸前背後綴有補子叫「補褂」。馬褂又名「德勝褂」。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為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清代女裝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史書記載「……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干、牡丹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衫一裙……鑲滾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後很難拆改。又有將羊皮做襖反穿,皮上亦加鑲滾,更有排須雲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清朝有哪些文化
小說
清朝小說以曹雪芹等著《紅樓夢》被認為代表。《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晚清譴責小說均有很大影響。
詩歌
清朝詩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不大。早期,納蘭性德的《飲水詞》為後人稱頌。
乾隆帝酷愛作詩,但很少有佳作。被成為「詩界革命」的詩歌改良運動產生於戊戌變法前後,其代表有黃遵憲的詩,其餘如譚嗣同、唐才常、康有為、黃遵憲、蔣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
京劇
京劇源於明朝的崑曲和京腔,形成於乾隆、嘉慶年間。京劇之名始見於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而成,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
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繪畫
清代的'畫壇由文人畫佔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在藝術形式上翻新出奇,並涌現出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濤的山水花鳥畫,中期的「揚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吳昌碩的仕女花鳥畫及楊柳青、桃花塢和民間年畫均對後人有很大影響。
建築
清朝皇帝熱愛修建園林,數三山五園最為著名。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也是十分奢華,圓明園擁有150多座精美的宮殿、台閣、寶塔等建築。前後經歷一百五十餘年,耗費白銀約二億兩。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帝賜給皇四子胤禛的。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乾隆在位期間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同治時欲修復圓明園,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官僚、軍閥巧取豪奪的毀滅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