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思維訓練題
六個少年ABCDEF按正六邊形圍坐著,另一個少年G則用毛巾蒙上眼睛坐在正中間(所以G什麼也看不到)。他們每個人頭上都被戴了一頂帽子,其中四頂白帽子,三頂黑帽子。
由於被G擋住了視線,周圍的六個人每個人都看不到自己正對面的人戴的什麼顏色的帽子。每個人也都看不到自己頭上戴什麼顏色的帽子。
現在讓ABCDEF六個人猜自己戴的什麼顏色帽子。
一開始,六個人誰也沒猜出來,都在沉思。這時,坐在中間的G說話了:「我戴的是白帽子。」
請問:G是如何推理的?
第一步
AD兩個人是互相看不到的。
假設AD都是白帽子,那,AD都能看到BCEFG五個人里2個白帽子、3個黑帽子。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黑帽子一共3個,所以AD就都能立即猜到自己頭上是白帽子。所以,AD頭上不可能都是白帽子。
假設AD都是黑帽子,那,AD都能看到BCEFG五個人里4個白帽子、1個黑帽子。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白帽子一共4個,所以AD就都能立即猜到自己頭上是黑帽子。所以,AD頭上不可能都是黑帽子。
所以,坐在周邊的六個人都沒有猜出來,說明AD頭上應該是一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誰白誰黑不知道。
第二步
坐在周邊的六個人都沒有猜出來,說明AD頭上是一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BE和AD是一樣的,BE頭上應該是一頂白帽子、一頂黑帽子。CF同理。所以,G知道大家都猜不出,G就知道周邊的六個人戴著3個白帽子、3個黑帽子,所以G知道自己頭上應該是白帽子。
『貳』 老師讓6名學生圍坐成一圈,另讓一名學生坐在中央,並拿出七頂帽子,其中四頂白色,三頂黑色。然後蒙住七名
白色。可以自己畫一個等6邊形,中心就是那個一直蒙著眼的學生。做一些排列的嘗試後你會發現,只有當你對面被擋住視線的那個同學帽子和你是同一個顏色的時候,你才能判斷出自己帽子的顏色。如果兩者不一樣,那麼他們兩個能看到的就是3個黑2個白,無法判斷自己的顏色。而要實現兩者一致的條件,只有中間的同學戴白帽子
『叄』 七頂思考帽還是六頂思考帽為什麼有人告訴我是七頂呢分別是那幾頂啊
如果是討論思考方法,平行思維法是6頂帽子--白帽、紅帽、黑帽、黃帽、綠帽或青帽及藍帽子.其中白帽: 資料與信息;紅帽: 直覺與感情;黑帽: 邏輯與批判;黃帽: 積極與樂觀;綠帽: 創新與冒險;藍帽: 系統與控制。
『肆』 六頂帽子思考法是什麼
六頂帽子思考法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維」的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
六頂思考帽是一個操作簡單、經過反復驗證的思維工具,給人以熱情,勇氣和創造力,讓每一次會議,每一次討論,每一份報告,每一個決策都充滿新意和生命力。
六頂思考帽是德·博諾博士在創新思維領域的研究成果,一經發表便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4)七頂帽子評課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流程:
1、白帽:陳述問題。
2、綠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黃帽:評估該方案的優點。
4、黑帽:列舉該方案的缺點。
5、紅帽:對該方案進行直覺判斷。
6、藍帽:總結陳述,做出決策。
『伍』 什麼是六頂思考帽思考法
六頂思考帽思考法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或者說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
它提供了「平行思維」的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強調的是「能夠成為什麼」,而非 「本身是什麼」,是尋求一條向前發展的路,而不是爭論誰對誰錯。運用德博諾的六頂思考帽,將會使混亂的思考變得更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
(5)七頂帽子評課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六頂思考帽思考法的優點
1、培養不同的思考方式。人的思維有一些障礙和誤區,很多都是由習慣性思維造成的。這種思考方式第一個好處就是能克服習慣性思維,培養不同的思考方式。
2、引導注意力。不同的人思考的方向會不同。六頂思考帽子思考法是一個集體性的思維,它最大的好處是引導注意力,使集體的思考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個方向。
3、便於思考。眾人都朝一個方向思考,想的都是一件事情,這樣既便於思考,也便於交流。因為一開始就是在一個方向上努力,所以關鍵是怎樣在這個方向上把問題看深、看透。
4、計劃性思考,而非反應性思考。這完全是一個主動的,按照計劃有所安排的思考,而不是碰到一件事後的突然反應。這種思考方式更適合於為了某一個事實或事件而進行群體性、小組性或集體性的思考。
『陸』 什麼是六頂帽子分析法
應該是六頂思考帽吧。。
六頂思考帽是管理思維的工具,溝通的操作框架,提高團隊IQ 的有效方法。 六頂思考帽是一個操作極其簡單經過反復驗證的思維工具,它給人以熱情,勇氣和創造力,讓你的每一次會議,每一次討論,每一個決策都充滿新意和生命力。這個工具能幫助我們:
●增加建設性產出
●充分研究每一種情況和問題,創造超常規的解決方案。
●使用「平行」思考技能,取代對抗型和垂直型思考方法。
●提高企業員工的協作能力,讓團隊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任何人都有能力進行以下六種基本思維功能,這六種功能可用六頂顏色的帽子來做比喻:
白帽子
白色是中立而客觀的。代表著事實和資訊。中性的事實與數據帽, 處理信息的功能;
黃帽子
黃色是頂樂觀的帽子。代表與邏輯相符合的正面觀點。樂觀帽, 識別事物的積極因素的功能;
黑帽子
黑色是陰沉的顏色。意味著警示與批判。謹慎帽, 發現事物的消極因素的功能;
紅帽子
紅色是情感的色彩。代表感覺、直覺和預感。情感帽, 形成觀點和感覺的功能;
綠帽子
綠色是春天的色彩。是創意的顏色。創造力之帽, 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的功能;
藍帽子
藍色是天空的顏色,籠罩四野。控制著事物的整個過程。指揮帽, 指揮其它帽子,管理整個思維進程。
但我們往往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戴哪頂帽子。一個團隊的成員常常在同一時刻戴著不同顏色的帽子,因此導致我們的大量思想混亂,相互爭吵和錯誤的決策。 「六頂思考帽」思維方法使我們將思考的不同方面分開,這樣,我們可以依次對問題的不同側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考慮。就像彩色列印機,先將各種顏色分解成基本色,然後將每種基本色彩列印在相同的紙上,就會得到彩色的列印結果。同理,我們對思維模式進行分解,然後按照每一種思維模式對同一事物進行思考,最終得到全方位的「彩色」思考。 一個典型的六頂思考帽團隊在實際中的應用步驟:
1、陳述問題事實(白帽)
2、提出如何解決問題的建議(綠帽)
3、評估建議的優缺點:列舉優點(黃帽);列舉缺點(黑帽)
4、對各項選擇方案進行直覺判斷(紅帽)
5、總結陳述,得出方案(藍帽
『柒』 評課的方法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有人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個等邊三角形,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恰好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任何的一個頂點得不到重視,那這個三角形就不平衡。這無疑是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形象地表現了這三個目標的相互依賴的關系。反映了這三個目標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個目標的達成,一節課顯然也就不完整了。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有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 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取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真正懂得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它相關的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並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相關的學科中去,解決相關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掌握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它為各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說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知識、傳授知識、運用知識的媒介。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還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數學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課學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側。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主要看教師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0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入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總之,課堂評價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只有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保護教師的課改積極性,正確引導課改走向深入。
『捌』 六頂帽子思考法各種顏色代表什麼
1、白色思考帽:白色是中立而客觀的,思考的是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2、綠色思考帽:寓意創造力和想像力,具有創造性思考、頭腦風暴、求異思維等功能。
3、黃色思考帽:黃色代表價值與肯定。從正面考慮問題,表達樂觀、滿懷希望、建設性的觀點。
4、黑色思考帽:運用否定、懷疑、質疑的看法,合乎邏輯的進行批判,發表負面的意見,找出邏輯上的錯誤。
5、紅色思考帽:紅色是情感的色彩,可以表現自己的情緒,還可以表達直覺、感受、預感等方面的看法。
6、藍色思考帽:控制和調節思維過程。負責控制各種思考帽的使用順序,規劃和管理整個思考過程,並負責做出結論。
『玖』 通過《給孩子的五頂學習帽》,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什麼呢
介紹一下這「五頂帽子」:
第一頂是紅色的帽子,代表情緒自控力。因為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用很大的精力發脾氣、郁悶,或者跟家長發生情緒對抗,那他是沒法學習的,是學不進去的。你表面上看到他坐在寫字台前學習,其實他在生氣。
最後一頂是黑色的帽子,代表學習抗逆力。學習抗逆力講的是孩子有時候會遇到低谷期,該怎麼應對。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教會孩子換一個角度,用另外一種思維方式去看待同一件事情。思維方式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相信如果了解這五頂帽子之後,對孩子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拾』 什麼是七頂帽子法
不知道你是不是要的是這個
◎什麼是六項思考帽法
由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醫學博士,劍橋大學醫學博士愛德華·德·波諾創立的六頂思考帽,是一種思維訓練課程。德·波諾認為,思維的最主要困難在於混淆不清。我們想要在同一時刻做太多事情,希望情感、信息、邏輯、希望和創造力一股腦地出現,就好像同時要控制幾個球。當我們還沒有總體目標而要採取行動時,會不知所措。當我們試圖一次做太多事情時,會出現混亂。很多時候,當我們努力考慮某件事情時,思想會在同一時間被分成幾個不同的方向。
六頂思考帽法給我們提供基本的框架來考慮行動,教我們一次只集中精力考慮一個問題和方向。六項思考帽能夠豐富我們的思維,幫助我們想得更豐富、更綜合。
◎為什麼要使用六項思考帽法
簡化思維,讓思考者一次只做一件事。思考者可以不用同時照顧情感、邏輯、資料、希望和創意,可以分別處理它們;
此法可以讓思考者自由變換思維形態;改變別人的行為而不會引起別人不快;減少人際沖突,促進合作;
如果在一個單位里,每個人都了解這種思維的游戲規則,把它當成一種共同的語言,它顯然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用.六頂思考帽適用於個人和團體。
◎如何應用六項思考帽法
六頂思考帽還可以組合使用,如白帽與紅帽、黑帽與黃帽、綠帽與藍帽等。
1. 戴帽
六頂思考帽由六頂帽子組成:
藍色帽子:控制帽。藍色是天空的顏色,代表冷靜,代表思維過程的控制與組織。控制其他帽子的使用;
綠色帽子:創新帽。綠色是草地的顏色,代表創意、創造性和想法;
黃色帽子:正面帽.黃色是耀眼的正面顏色,代表樂觀,包含期望和正面思想;
黑色帽子:反面帽。黑色是陰沉的顏色,考慮事物的負面因素,對負面因素的注意、判斷和評估;
紅色帽子:情緒帽。暗示憤怒、狂暴與情感,代表情緒上的感覺、直覺和預感;
白色帽子:客觀事實帽。中立而客觀,代表客觀的事實與數字。
在討論問題時,主持人可以請會議成員戴上某種顏色的帽子或者請某些成員在幾分鍾之內使用某種帽子。
比如,當會議針對某個問題形成行動計劃以後,可以讓參加會議成員戴上黑帽,從反面想想會產生什麼問題。
當需要用事實來說明某個問題時,可以戴上白帽,用數據、事實進行思維。
當思路受到局限,停滯不前時,可以帶上綠帽,表明需要有新觀點、新思路了。
在自己要表明觀點的時候,發信號給別人——我正在戴什麼帽子思考,使別人知道你的角色。
發信號給自己一一我正在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戴上某種顏色的思考帽子時,就意味著自己在扮演著這頂帽子所表明的角色。一旦摘下所戴的帽子,這個角色就不存在了。
2. 摘帽
你戴上某種帽子發表完自己的觀點後,就要摘下這頂帽子。如當你帶著自己的情緒發言後,就要把紅帽摘掉。
3. 換帽
一旦建立了這個游戲規則,我們可以要求進行思維的轉換。例如,可以建議一個同事摘掉一頂帽子,戴上另一頂帽子。這樣,在思維轉換時不會冒犯別人。比如,剛才我們戴著黃帽講了很多正面的東西,現在,戴上黑帽,可以對這個問題從負面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