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搭配 » 拍照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北方哪個地區衣好賣 2025-02-13 17:41:59
縮水的褲子如何還原 2025-02-13 16:22:03
沃爾瑪超市文胸品牌 2025-02-13 16:18:39

拍照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9-19 10:18:25

㈠ 人像攝影時,什麼顏色的服裝能夠更好的拍出美感

引言 :在人像攝影時,如果想把人物拍得更好看,首先要畫上精緻的妝容並且要學習一些攝影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色彩的表達能力,選擇顏色適合攝像的衣服,在拍照的時候才能夠讓照片看起來更加的美觀時尚。拍照的時候拍照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色彩艷麗有個性的顏色,這樣才能夠有足夠的美感。

三、紫色搭配同色系

在人物攝影的時候,個性色彩的服裝才能夠體現出時髦的感覺。這張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模特身著紫色的包臀裙,搭配了同色系的紫色絲襪,整體感覺非常個性時尚,而且在鏡頭下模特的皮膚被襯得十分有光澤感。有光澤感的紫色特別適合拍照的時候穿著,因為這種紫色在鏡頭前的表現力非常好,能夠拍出明星般的時尚大片。

㈡ 機動車年檢站外檢拍照,冬季帶什麼手套

機動車年檢。需要進行外檢拍照,那麼在冬季非常凍手,最好帶一個能露出手指的這樣的手套,能夠禦寒。

㈢ 手拿鞋子拍照,覺得手不好看,帶哪一種手套

既然這樣的話
那你可以讓別人代勞的嘛
反正也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了
只要事後跟人道謝了就行了

㈣ 延時攝影小貼士

導語 :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無數有關如何使用不同相機進行延時攝影的教程, 相信它們都能對您有所幫助。 以下是這些教程中從未出現過的拍攝小貼士,在此與您共同學習。

1. 使用魔術貼固定快門線

使用快門線對延時攝影來說有兩大重要作用, 首先一般快門線都內置的定時功能讓你省去了計時拍攝的繁瑣;其次,它將您的手從相機快門上解放出來,減少了可怕的機身抖動。 但如果你只是隨意得將快門線纏繞在三腳架上,或者連接以後就肆意地把它扔在一邊就不管不顧,那麼哪怕是一陣微風都可能通過晃動快門線從而導致相機的輕微震動,這就違背了我們使用快門線和三腳架的原本目的。

我的解決方案: 我將快門線用一塊一塊的魔術貼固定在三腳架上, 這樣就避免了過長的快門線在風中晃來晃去或者纏繞住拍攝者的胳膊。

2. 攜帶記事本

或使用手機做筆記。 總之,你得有個載體可以隨時記錄點東西,諸如相機設置參數之類的。我個人習慣使用Evernote手機軟體, 這個軟體可以讓手機與電腦中信息同步。 這就像隨身攜帶了一個攝影資料庫一樣。 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攝影筆記,我習慣將在每一次拍攝過程中學習到的東西記下來,當遇到相似的拍攝狀況,只需要查看一下以前的拍攝筆記即可。

這是我從高爾夫運動中養成的一種好習慣,它同時也很適用於我的攝影工作。

3. 下載Google地圖到您的手機

這個技巧可能並不適用於任何情況,但我仍然大力推薦它。如果你打算徒步旅行到一個景點拍攝,或者要拍攝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那麼你絕對需要將谷歌地圖下載到手機上。這樣即使你失去了手機信號,你也不需要依賴網路提供的地圖。 GPS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

4. 攜帶一隻小巧的紅色燈

這是一個適用於夜間拍攝的貼士。 在黑暗中拍攝顯然很難,這盞燈小小的燈可以提供快門開啟時間以外的微弱照明。 這個小工具在拍攝星星的情況下尤其有用,因為只有將光污染降到最低的.情況下才能誕生出最好的天文攝影作品。 紅色在黑暗中非常顯眼,並且對相機感測器的影像最小。

5. 娛樂

除非你是那種一次使用9台相機拍攝的專業攝影師,否則你肯定會面臨漫長的等待時間。所以准備一些娛樂設備肯定是沒錯的。 我一般會准備一隻iPod、一台充滿電的手機可以玩游戲、寫博客、看看體育新聞等等。 如果你喜歡填字游戲,當然也可以攜帶一些。 延時攝影說白了就是一個等待的游戲。

6. 寒冷天氣拍攝時注意保暖

需要保暖的不僅是你還有你的裝備。 多穿幾件衣服,多到在屋內會熱得出汗的程度;在離開屋子的時候,再穿上一件外套。記住,延時拍攝不會讓你有機會到處走動溫暖自己,你將一坐下就是在原地靜待幾個小時。 我建議大家購買防寒狩獵手套,這樣你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輕松將手指部分露出來靈活地更改相機設置。

至於你的裝備,在便利店購買常見的暖寶寶然後將它們撕開後放在相機包內,再將你所有的備用電池也放在相機包里。

㈤ 一般新聞攝影記者的裝備

一台單反相機,三支鏡頭,焦距涵蓋16-200,至於具體型號參數,就不贅述,當然是越貴越好。相機選什麼其實不重要,如果錢不是問題,誰不願意買專業型號?關鍵是技術要扎實,我有個NB同事,10年前用美能達300,加一支俄羅斯500mm折反頭,照樣拍甲A。只是現在幾乎所有的攝影記者都在用專業相機,普通相機在新聞現場很難取得競爭優勢,別人30張已經拍完了,你只能按三次快門的話,的確很惱火。

有些細節,很多人,包括攝影記者都不見得在意:

每天早晨睡醒,要保證至少有一塊相機電池是充滿電的。

即使你的閃光燈用的是充電電池,也要在攝影包里放上4節或者8節5號鹼性電池

閃光燈電池要4節一組,用專用的電池盒放好。

如果你有不止一個儲存卡,把他們統一收納到專用的盒子或是里夾子里,不要單獨放在攝影包外面的小包里。

采訪的時候,備用的儲存卡放在上衣胸前的口袋裡或是腰包里。不要放在牛仔褲的屁股兜里,那裡有可能已經背你的攝影包磨破了。

攝影包里放一個讀卡器,還有驅動光碟,很多縣城的網吧裝的還是WIN98

如果有空間,攝影包里應該再放兩三個可以包住你相機的塑料袋、一包紙巾、一個小巧明亮的手電筒和一個指南針。

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放一條毛巾,有毒氣的時候,不是每個消防隊都為記者提供防毒面具,到時候可以拿來浸濕擋一擋。

在攝影包里放幾塊士力架,那東西保質期很長,在城裡的時候不要吃,城裡到處可以買到可以補充體力的東西。

冬天要有一副一面有膠粒的防滑手套。

為手機配一個質量過硬的耳機,采訪的時候把手機別在腰間,置於振動。

在去采訪的路上,再次檢查儲存卡、電池。

下車之前曝光模式、白平衡設置、感光度、對焦模式應該已經設置好,閃光燈已經裝到了相機上(如果不用,你可以不開電源,但是想用的時候再去從攝影包里掏,你一定會錯過畫面)

如果是突發事件,下車之前把所有的鏡頭蓋摘下來,包括鏡頭後蓋。

任何一張儲存卡都不要拍滿,留下二三十兆的空間。

養成從取景器里看拍攝人物的習慣。

采訪的時候,不要試圖去看相機背後的屏幕,除非你對自己的曝光一點信心也沒有。

一台小數碼相機,你會發現很多情況下它比大傢伙管用,買一個合適的腰包。

到戶外用品店買那種上下兩件的雨衣,下雨的時候也可以飛快的奔跑。

吉尼富有一種相機專用的防雨罩,挺不錯的。

為拍攝的每一個事件、題材建立單獨的文件夾,註明你看得懂的文件名。

所有你不願意刪掉的照片,都要保留原始文件,發稿用復件。

刻錄備份光碟,同樣內容刻兩份。

除了光碟,再置辦合適的移動硬碟,為電腦里的原始圖片再做一個備份。

永遠不要從儲存卡上剪切照片。

關於攝影包及其他
單肩背的攝影包可以放得下你所有用得上的裝備,但是它容易滑落,很多人擠在一起拍照的時候,會變成你最大的障礙和累贅。如果你的確是鍾情於它,請把你的相機手柄超上側放在包里,這是相機可以被最迅速掏出來的姿勢,不要擔心鏡頭卡口,還沒有聽說過卡口因此歇菜。
現在流行的裝備是雙肩包+攝影腰帶,相機掛在肩上或是脖子上,閃光燈和第二支鏡頭放在腰間,備用電池、閃光燈電池盒及其他零碎放在腰包里。如果你不想花大價錢(樂攝寶那個不便宜)買這個勞什子腰帶,就弄個合適的腰包外加一個長頭口袋,也不錯。
外國出的(其實也是中國人做的)攝影包,除了價錢貴,背在身上顯得比較洋盤之外,做工、用料的確非常棒,但是國產的吉尼富、日華等等,現在也都不錯,一些專業型號,在防塵、防水、耐用度、功能上並不比洋貨差。
攝影包要那種帶有防雨罩的,外兜足夠大(可以放下相機充電器),內部隔板厚實、堅挺、組合自由度大,搭扣可以單手快速解開的,不推薦象白金漢、JEEP那種用皮帶扣的(另外價錢太貴)。
不喜歡攝影背心,尤其是印著諸如「中國攝影家協會」「EOS」之類的,其實比較讓我覺得煩惱的是,我會經常忘記把儲存卡或是閃光燈電池放在了哪個口袋,著急換卡的時候,麻煩的不得了。

㈥ 為什麼拍照都要戴白手套,拍出來好看嗎

拍照不都戴白手套。戴白手套是拍婚紗才需要。主要婚紗都是白色,不戴手的部位與衣服反差太大。看上去不那麼協調

㈦ 專業戶外攝影所需要的裝備

背上背包去旅行,是每一個人的願望。走在路上,可以學到很多,看到很多。經常有朋友問我驢行中,需要穿什麼帶什麼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戶外旅行基本裝備一覽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3、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4、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2、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3、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4、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3、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2、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3、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4、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5、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2、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3、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4、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5、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6、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7、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8、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9、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0、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1、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2、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3、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4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5、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6、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7、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8、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19、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至於價格嘛就請你http://www.gzfreecamp.com/啦
出行寶典:旅途對付雨天的小知識

1、將地圖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頂袋,並作好防潑水處理。

2、若有戴眼鏡,請先戴一頂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視線較佳。

3、遇雨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湯雞再穿就來不及了。

4、雨具以兩截式雨衣為宜,雨褲用吊帶支撐可防止下滑。

5、雨具永遠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側袋、頂袋或主袋頂部。

http://travel.sohu.com/
http://tour.sina.com.cn/
http://travel.21cn.com/
http://www.fjta.com/
http://travel.tom.com/
http://www.cctv.com/travel/index.shtml
http://travel.163.com/
這里頭說的很詳細了哦....

㈧ 外出攝影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開展攝影創作,有許多事情需要加以認真的考慮,特別要注意寒冷對攝影者本人以及對照相機、電池、膠片的影響。
在寒冷的地區搞攝影創作,首先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攝影者的衣著要視寒冷的程度而定,一般宜穿鴨絨服,電熱襪和一件厚毛衣,頭上宜戴帶耳蓋的鴨絨帽。雙手宜戴絲或棉布製做的夾手套,外加厚鴨絨無指手套。鴨絨手套要用繩帶系在背包的兩個袖口上,以便隨時脫下,僅戴絲手套拍攝。特別是鼻尖、耳朵,手指等暴露部位最易凍傷,要格外注重保護,要經常揉搓,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強防寒能力。
在嚴寒氣候下,要避免照相機經受太大太快的溫度變化。當從室內走到室外,相機突然暴露在寒冷中,機體內熱氣中的潮濕成份就會馬上結霜或凍住,金屬快門容易發生故障,鏡頭也容易開膠,出現龜裂現象,就會給攝影創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者應事先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不拍照時,應把相機帶在身上,揣在懷里,只在拍攝需要時,才從懷中取出。從室外進入室內時,由於室內有暖氣,又會在鏡頭、取景框以及在膠片上出現熱氣冷凝而「出汗」的現象,造成金屬機件生銹而失靈。從戶外回到室內後,不要立即取出照相機,須待溫度接近室內溫度時,方可取出,這樣才不致使照相機的部件失靈。
在取景或拍攝時,要注意不要讓冰凍的金屬部分與臉部皮膚直接接觸,也要注意不要將氣呼到相機上。呼吸造成的水氣會凍傷或粘掉皮膚,也有可能使相機上的取景器或鏡頭受潮而結上一層薄冰,影響拍攝。
在冬季搞攝影創作應特別注意保護卷片。因為在寒冷的室外,膠卷會因受凍而變脆。容易裂口、折斷或猝然撕破,膠片上的進卷孔往往成為裂縫起點。因此,往相機里裝卷時,最好在室內進行。如果需要在室外上卷,應事先把膠卷帶在身上,裝在衣兜里預暖。換用膠卷時,可在背風處取出,盡快裝好。在拍攝時要特別小心,不論是撥動光圈,還是搬動快門搬手,都不可動作太快或用力太猛,以免部件受損或使膠片斷裂。在寒冷的冬季,氣候比較乾燥,膠卷及相機都容易產生靜電,靜電釋放現象會使膠片上出現無法擦掉的曲線斑紋。此種現象通常出現在進卷或退卷時,最好的克服辦法是,進卷退卷時動作要柔和、緩慢,循序漸進,不要突然用力。在冬季拍攝的膠卷,特別是彩色膠片要盡快沖洗,因放置久了密度會降低,就像曝光不足一樣。
在低溫環境下,電子快門相機所用的電池由於受凍,供電能量往往降低,甚至失效不能供電,致使無法拍照。在外出拍照時,攝影者的懷內需另備用一副電池,與相機內裝的冰冷電池替換使用,若無備用電池,可把相機內的電池取出置於懷內貼身處,接受一定體溫保暖後再裝用。在不拍照時,可把照相機藏於衣服內,借體溫使所裝的電池保持適當的溫度,需要拍照時,才拿出照相機。
冬季攝影與春夏秋季有很大的不同。冬天的光線比較柔和,照度比較低,在曝光時應防止不足。在正常的情況下,冬天的曝光應比春秋兩季開大一級光圈,比夏季開大二級光圈,或快門速度降低一至二級,在拍攝雪景時更應防止曝光不足。
冬季天氣寒冷,適合拍攝的光照時間又短,只有四五個小時,對風光攝影來說,不僅要在外面冒寒受凍,還得抓緊時間迅速行動,才不致誤了可以拍照的寶貴時間。尤其是遇到嚴寒天氣,還會因溫度太低,造成照相機電子和機械部件失靈,以至快門不能開啟,只能眼看著大好的景色而不能拍攝。因此,嚴冬外出攝影,照相機要事先放到大衣或棉衣里,不到拍攝時就不要將照相機拿出來,拍攝時看準光線方向和取景角度後,眼明手快,迅速從衣服里取出拍攝,操作時也須格外當心,動作要放慢,拍攝完畢要立即放回衣服內。
為突出大雪紛飛的效果,攝影的快門速度要放在1/60秒以下,而且還要選深暗的景物作背景,這樣才能鮮明地顯示出白色的雪花和雪花飛落的痕跡。還需將照相機置於傘下或有遮擋的地方,以免鏡頭落上雪花,影響攝影效果。萬一落上雪花,應立即用脫脂棉或鏡頭紙將雪花輕輕地擦掉,或用氣刷清除,但不能用嘴去吹,因為嘴中吹出來的是熱氣,會使雪花很快溶解而結成冰霜粘在鏡頭上,這在寒冷的環境下是很難除掉的。
在冬季拍雪景,濾光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拍攝彩色照片,藍天下的白雪,反射著大量的紫藍光線,對膠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會使彩色片嚴重偏藍,潔白的雪變成了近似藍色的雪。實踐證明,在鏡頭前面加上一塊雷登81B或雷登81A濾光鏡較好,它能防止彩色片上出現過冷的藍調子,使色彩得到改善。拍黑白照片則需要在鏡頭前加上一塊2號黃濾色鏡或綠濾色鏡,這樣就可改善一下反差,特別是能增大雪與陰影部分的反差。如果加上一塊偏振鏡,則可以排除冰雪上的某些景物的反光。
在冬季開展攝影創作,三腳架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於冬季光線較弱,使用快門就不能速度太高,何況有時畫面要求景深較長,要縮小光圈拍攝,加之還有使用濾光鏡等諸多因素,更要增加曝光時間。如不使用三腳架,很可能因手持照相機不穩,造成畫面模糊。

㈨ 尼康那個原創攝影手套干什麼用的啊

手套的拇指,食指部分可以取下,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可以不用全部脫下手套便可以操作相機拍攝!!
厚度方面不是很厚重,大概兩個1元硬幣的厚度!!

㈩ 戴白手套照相機有什麼用

照相時戴白手套,它的作用是保護相機,尤其是手不要摸到鏡頭上,避免留下手印,相機是高檔物品,保護相機的外觀,不要把手上的油漬貼在相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