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旗袍設計有什麼特徵
旗袍設計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㈡ 旗袍的分類以及特點有哪些
1、按開襟分類
襟形是相對於開襟的旗袍而言,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無襟。
2、按領型分類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一下八種樣式。一般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水滴領、竹葉領、馬蹄領等。在選擇旗袍的時候,領型也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脖子短的女性不適合選擇高領,對於脖子較長的女性來說,幾乎沒有什麼限制,選擇的范圍相對廣很多了。
3、按袖口分類
旗袍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等。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來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著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多選後三種,而年長的則大都會選擇長袖。
4、按衣長分類
傳統的旗袍一般都為長旗袍,但如今短旗袍也流行起來。對於具有身高優勢的女性來說,長旗袍穿著高雅大方,短旗袍穿著則性感嫵媚。對於個子稍矮的女性來說,在鞋的搭配上建議高跟鞋拉長腿型的視覺效果,短旗袍是最佳的選擇。
5、按擺型分類
旗袍的擺型分為寬擺、直擺、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袖大、鋸齒擺等。
6、按開衩分類
旗袍開衩分為高開叉、低開叉。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7、按滾邊分類
滾邊是旗袍上的一個亮點,雖然說白了只是用縫紉機在旗袍邊緣縫上一條細線。但是如果有心對比一下沒有經過滾邊的旗袍與經過精緻滾邊過的旗袍,就會知道它在提升旗袍氣質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多麼巨大。
8、按扣型分類
盤扣的種類多樣,有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蝴蝶盤扣、吉字扣等等。
在與旗袍面料色彩的搭配上,如果是單色面料的旗袍,就選擇與該面料不同的顏色,起到突出和點綴的作用;如果是花色面料,就選用單色面料做盤扣,此時盤扣作為「綠葉」陪襯。此外,盤扣造型也要根據不同的旗袍紋樣搭配,其原則是要與面料紋樣相協調,,不能過分平淡,也不能過分出跳。
9、旗袍的特徵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
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多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㈢ 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什麼區別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立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郁;「京派」風格則大氣恢弘,矜持凝練,但免不了官派風范。 海派 海派文化完成於20世紀30年代,海派服飾也在30年代達到輝煌燦爛的頂峰,而海派旗袍則在30年代的海派服飾中一統天下。現代旗袍,或狹義的旗袍,就指海派旗袍。 近代上海的開埠,「中體西用」、「西學東漸」,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飾的兼收並蓄。當時不僅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絨衫穿在旗袍外,更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則有荷葉袖、開衩袖等。 到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結構更趨向西化,一反傳統的有了胸省、腰省和裝袖、肩縫,甚至加入墊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舊式的大襟和繁瑣的裝飾則逐漸消失了,旗袍面料中面部、呢類、 莎羅應有盡有。某一段時間旗袍流行「透、露、瘦」,於是就採用鏤空織物和半透明的化纖與絲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種既穩定又變化無常的時裝。擺線高低來回更迭、稍不留神便會落伍,這種時髦確實是需要「追趕」才能及的。時尚是商業的催化劑,作為商業化大都會的產物,海派旗袍不僅順應社會心理,更切合商業利益。 京派 京派旗袍是旗袍家族中的大家閨秀,任風雲變幻,世風搖擺,它自巋然不動。 相 對於「海派」的開放與創新,「京派」就顯得矜持守舊一些。旗袍的「京派」自是指區別於海派,不為流行所動的傳統樣式。一方面北京的地理位置當時並不有利於 西洋文明的引入;另一方面,舊的官僚軍閥又阻礙它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包容,京派旗袍總是守著它固有的宮廷范,不肯跟風。 京派旗袍的特點不是中西合璧的艷麗,而是本位本土的拙樸。旗袍款型通常平直寬肥,有大襟、面料偏厚重,可單可夾。印花面料比海派要少,花色也未受到西方的影響。相反,旗袍的裝飾卻比海派來的豐富。 海派旗袍由於特別顯示女性身段,因而服裝在於表現人而非衣服本身。京派旗袍衣身的寬大使得人體退居第二位,所以在裝飾上就不得不考究起來,服裝以繁復和刺綉紋樣或織紋為美,充分展示旗袍自身的魅力。 「京 派」和「海派」各有千秋,「京派」猶如名門閨秀,「海派」猶如摩登女郎。「京派」是古典,「海派」就是時尚,「京派」是矜持,「海派」就是浪漫。但隨著歷 史變遷,具有現代特點的「海派」逐漸成為主流。海派旗袍的廓形一直流傳至今沒有什麼改變。中國婦女的傳統形象也與之緊密相連,難以割離了。
㈣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
㈤ 旗袍分為哪幾派
旗袍的四大流派
一、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來自魔都上海。包羅萬象的氣度,妖嬈艷麗是這一流派的定位。
海派旗袍強調女性身段,更加在於表現人,而非衣服本身。海派旗袍的圖案則以繁復的刺綉紋樣或花紋為美。
海派旗袍的最大的特點在於對傳統樣式與西式服飾的兼收並蓄。肩袖的設計越來越大膽,並且開始量身定製。有的旗袍在使用較軟的墊肩來襯托女性的美,在當時被稱為"美人肩"。花紋樣式也是多彩選擇,面料選擇也變得豐富起來。
當時,不僅流行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絨衫穿在旗袍外,在領型上更採用洋裝中的翻領、V領、荷葉領,袖型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出現荷葉袖、開衩袖等。後來也出現了一些半透明的或者鏤空與旗袍相結合,種類逐漸繁多起來。從30年代開始,海派旗袍的款式改良前衛大膽,旗袍長度也不斷在變化,就連領型上也採用洋裝中的翻領、水滴領、荷葉領,袖形變化也很多,完美的把東方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的化身給展現出來。
二、京派旗袍
京野孫派旗袍,起源於北京,生在皇室,造就了京派旗袍的矜持內斂的個性。它帶有官派作風,宮廷味道濃郁。
將旗裝進行收腰設計,吸收漢族服裝的立領,左右兩面開叉,便有了京派旗袍。
色彩上多選黑色,棕色等偏凝重的色彩,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國女性服飾特色,所以服飾上的款式則是平直寬肥的款型,寬寬的緄邊,內斂淳樸。
京派旗袍的滾邊非常的寬,長度過膝,比較保守,袖口也是。在花紋樣式上選擇的也是一些傳統的牡丹、梅蘭、青瓷等。顏色方面也是沉穩大氣、非常端莊的色系,不會太艷。京派旗袍獨有一種端莊傳統在裡面。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魅力。
在服飾的面料選擇上,則多以傳統綢緞為主,偏厚重。而在印花面料上運用的比較少,在花色圖案的設計上也未受到西方的影響,或許就是這份固執的拙樸才讓她在眾多旗袍中顯得與眾不同,不過,如今京派旗袍一般作為高級定製款。
三、蘇派旗袍
在江南水鄉誕生的蘇派旗袍,與京派和海派個性完全不同,她溫婉柔情,有著標志的美人兒,精緻的圖案刺綉讓她擁有傾國傾城的面容。蘇綉 精緻,蘇派旗袍是「吳門畫派」,將中國最傳統的戲曲和旗袍合而為一。
清朝建立以後,滿漢融合,旗袍逐漸漢化,越來越精緻講究,領口、衣襟、袖口邊緣開始鑲綉花紋,旗身也開始綉制當時流行的花卉和吉祥圖案。於是,蘇綉旗袍應運而生。
蘇派旗袍,以精緻秀麗為特色,面料多用優質軟緞、素縐緞等,刺綉圖案尤為豐富。梅、蘭、竹、菊、牡丹、月季皆可綉,針法活潑多樣,綉工細膩,色彩雅潔。融合吳門畫派的手繪藝術,書畫之美融入服裝,讓蘇派旗袍從骨子裡透出一種優雅韻味。
蘇派旗袍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創新,比如在大襟上既有斜襟、琵琶襟、雙開襟等。近年來,精緻秀麗的蘇式旗袍受到了不少年輕女性的喜愛,幾乎每個年輕女子的衣櫃里,都不可或缺的有著一件刺綉精美的蘇式旗袍。
蘇派旗袍,就像是溫潤的流水。乍見之下平平無奇,一旦凝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像不斷涌現的水花與驚喜,讓人聯想到雨巷的姑娘,游園的杜麗娘......
四、粵派旗袍
最不像旗袍的旗袍
粵派旗袍又叫廣派旗袍,被稱為「最不像旗袍的旗袍」,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粵派強調露、亮、奇,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在廣東、香港習慣稱旗袍為「長衫」。
在港粵因為旗袍與男裝長衫相似,並也將之稱為「長衫」。
後來旗袍長衫就變成了女性的普通裝束,她們會穿著旗袍買菜做飯,操持家務,頌迅鏈更把長衫當作上班的日常服。
旗袍樣式,有張愛玲說的「刺目玫瑰紅印著粉紅花朵,嫩綠昌攜葉子印著深紫」。也有十分簡約,常常是單色無圖案,無緄邊盤扣的長衫。
在婚宴,或者比較重要的場合,會定製花樣稍微繁雜些的旗袍,這些特稱為「飲衫」。
㈥ 旗袍的特點是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1.特徵
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2.工藝特點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3.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
4.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5.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6.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㈦ 旗袍越來越受人們喜愛,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的風格有什麼差異
我國旗袍的流行是從清代的後期開始的。人們根據自己的審美開始對旗袍進行改良。比如加入了立領和開衩,然後又根據當時的審美觀點將腰部改細,清朝後期改良的旗袍叫京派旗袍。京派旗袍給人一種端莊傳統的感覺,在裡面有一股成熟的魅力。民國初期旗袍受西方影響,由平面裁剪到立體裁剪,形成了民國旗袍也叫海派旗袍。
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在風格上存在的差異是在於兩者的注重點不同。海派注重藝術,京派注重文化。海派旗袍以展現曲線美而備受追捧,京派旗袍是寬松的風格。可以說京派旗袍是一個過去,而海派旗袍是一個未來,共同豐富了旗袍的文化發展歷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海派旗袍成為了現在主流。各種文化的相互交雜融合,旗袍的款式也變得更加的豐富,它們之間也在互相借鑒、互相影響。
㈧ 京派和海派旗袍的區別
兩中旗袍只是產地不同,在規制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二十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旗袍款式多樣,分類方法也各種各樣,有:面料分類、工藝分類、款式分類、季節分類等。
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方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圓襟以及無襟。
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復雜,要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縫合的襟只作為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效果上更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扣,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紐。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因為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領型樣式有:企鵝領、鳳仙領、無領 、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旗袍的每一種領型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樣式。在選擇旗袍的時候,領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因素,脖子短的女性不適宜選擇高領,對於脖子較長的女性來說,沒有什麼限制,選擇的范圍要廣很多。
旗袍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等。
以前的人們主要是按天氣變化來決定旗袍袖的類別,現在的女性著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多選後三種,而年長的則大都會選擇長袖。通常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寸,中袖越有十六寸,短袖長十寸。
傳統的旗袍一般都為長旗袍,現如今短旗袍也流行起來了。對於具有身高優勢的女性來說,長旗袍穿著高雅大方,短旗袍穿著則性感嫵媚;對於個子稍矮的女性來說,在鞋的搭配上,建議穿高跟鞋有拉長腿型的視覺效果,短旗袍是最佳的選擇。
旗袍的擺型分為寬擺、直擺、 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袖大、鋸齒擺等。
日常的旗袍穿著多以寬擺和直擺為主,禮服擺和魚尾擺用於婚宴、酒會、出席活動等特定場合。
旗袍開衩分為高開叉、低開叉。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一生酷愛旗袍的張愛玲回憶道:「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滾邊是旗袍上的一個亮點,雖然說只是用縫紉機在旗袍邊緣縫上一條細線。但是如果有心對比一下沒有經過滾邊的旗袍與經過精緻滾邊過的旗袍,就會知道它在提升旗袍氣質上起到的是點睛之筆。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步驟,但它有著自己的講究與搭配方法。比如:最佳的滾邊材料是真絲軟緞,而且滾邊的顏色必須要求素色。但是滾邊的類型就很多了:寬滾邊、細滾邊、單滾邊、雙滾邊。不同的滾邊類型,契合了不同類型的旗袍。
盤扣的種類多樣, 有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蝴蝶盤扣、吉字扣等等。
在與旗袍面料色彩的搭配上,如果是單色面料的旗袍,就選擇與該面料不同的顏色,起到突出和點綴的作用;如果是花色面料,就選用單色面料做盤扣,此時盤扣作為「綠葉」陪襯。此外,盤扣造型也要根據不同的旗袍紋樣搭配,其原則是要與面料紋樣相協調,,不能過分平淡,也不能過分出挑。
㈨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看過《邪不壓正》的朋友一定對裁縫巧紅和朱局長情人唐鳳儀民國時期的經典服飾——旗袍影響深刻吧。以下便是對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的起源、變化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國時期的女性服飾——旗袍。
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唐鳳儀的著裝充分展示了民國時期,旗袍在中國女性中的地位,唐鳳儀可以說八面玲瓏,風情萬種,但成熟背後缺依然有一顆少女的心。同時唐鳳儀妖嬈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襯,女性將旗袍優美的線條充分展現出來,旗袍將女性特有的嫵媚體現的淋漓盡致。
裁縫巧紅的著裝著代表的是民國時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著。那種普通女性穿的長袍和男性的長袍都體現了中國在當時大眾的含蓄之美。長袍將男女身體的大部分都包圍起來,沒有旗袍的妖嬈,沒有旗袍的開衩,但在當時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服飾。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經出現,旗袍便成為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服飾,並在隨後的發展中衍生出豐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長袍發展而來
旗袍本不是漢服,而是旗人的長袍,原本滿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來的旗袍有關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長袍,其外部呈長方形,圓領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兩腋部分明顯收縮。長袍下部開衩,下擺寬大,長袍長可掩足。旗人的長袍從上到下由整塊衣料剪成,顏色較素。清代中葉,旗人的長袍除圓領外,還出現了狹窄的立領,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時寬大,而且長袍的下擺一般多垂至腳踝。
有清一代,旗人長袍的造型線條以直線為主,不用曲線,給人平直硬朗的感覺。而且,長袍上下一體,使得線條比較流暢,長袍能夠蓋住腳,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蓋在袍擺之下,因此當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後,腰線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長,使穿著者顯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們頭上常戴高大的「如意頭」、「耷拉翅」假髻,更顯得嫵媚多姿。
但是,畢竟寬大、厚重的長袍沒有曲線的展示,還是給很多愛美的女性帶來頗多不滿。隨著民國的建立,服飾也成為時代革新的一個標識,男性服飾出現中山裝,女子從滿人的長袍中發現了女性服飾之美,擯棄寬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審美趣味,便誕生了旗袍。這種新式服裝,大膽地體現了女性體態的曲線美。
旗袍的流行,始於上世紀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寬大、平直的特點,對寬大直腰(無腰身)的滿人長袍進行收腰的設計,縮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其次,旗袍的長度減短,滿人穿長袍,往往腳上穿著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長袍的下擺要蓋住鞋底,而漢人穿平底鞋,沒有高高的鞋底,頭上也沒有高大的發髻,旗袍的下擺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後的旗袍不僅可以凸顯身體曲線,旗袍的開衩還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歡迎。再加上上世紀20年代正好是女權運動興起的時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發、天乳、上女學、婚姻自由等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之後,她們競相身著旗袍,讓看慣了旗人長袍、漢族婦女對襟衫以及襖裙的中國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過多久,女性紛紛效仿,她們扯上一塊布料,不一定是高檔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縫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貼合身體的旗袍。
不過,旗袍的出現,也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當時的旗袍,袍身寬松,廓形平直,袖身縮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紀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女性服飾風格,女子的襖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襖),清末貴族婦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國初年在女學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裝」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結合倒大袖的風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紀20年代,在一些關於宋慶齡的圖片中,就有她穿著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記錄。1923年12月21日,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前往廣州嶺南大學演講,她穿著黑綢緞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圍著一條格子圍巾,襟口、袖口處都綉著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宋慶齡在治喪期間,穿的喪服是黑色長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翻看當年的照片,會驚奇地發現,旗袍在每一個穿著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絕對沒有後來制服的松垮感覺。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飾,千人千樣。
2、旗袍變化多端
民國時期,女性旗袍呈現出變化多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旗袍的下擺長短、腰身寬窄、領口樣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變化。
先說領口樣式。先是時興低領口,繼而流行高領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蟬翼的旗袍仍必須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以示時髦。後來領口高到直抵齶下,繼而至耳。而後盛行低領,領子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不要領子,也是一種時尚。
旗袍下擺長度時長時短。長時蓋過腳面,走起路來衣邊掃地,短時則在膝蓋略上些。上世紀30年代旗袍流行長下擺,長可及地,蓋住腳面,被形象地稱為「掃地旗袍」。
長旗袍一般配高領,衣領緊裹脖頸,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穿著旗袍,也不改高聳的姿態。再配上高跟鞋,長旗袍將女性的身材襯托得亭亭玉立。考慮到旗袍貼身而穿,行動有所不便,於是旗袍開始開衩,尤其是高開衩正好解決了貼身行動不便的問題,而且高開衩在女性走動時,隱約露出白皙的大腿,散發出撩人的姿態,非常性感。
上世紀30年代旗袍大衩逐漸流行。所謂大衩,當時也僅僅是衩高過膝,盡管如此,這種旗袍還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擊。不過,裸露小腿的旗袍並沒有絕跡;後來旗袍開衩到達臀部,而且腰身也變得緊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過大開衩流行幾年後,又漸漸回落。
旗袍袖子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時而長過手腕,時而短至露肘,最後變成無袖。
當時旗袍的第二個特點是與西式服裝結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對襟旗袍。上世紀30年代末期,還有一種改良旗袍,旗袍借鑒西式服裝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專指服裝方面的獨特設計)。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變得適體。改良旗袍的出現,使玲瓏突兀的女性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另外,荷葉袖、開叉袖等西式服裝的裝飾元素也被大量採用。
這種融合西方風格的旗袍可以與各式服裝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領、袖處還加以搭配毛皮飾邊,這些都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穿法。
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隨著旗袍的發展,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准。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