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穿旗袍做禮儀應該注意什麼
1.要根據自己的身材、氣質去選旗袍
肩膀圓溜,腰細,臀部豐滿,脖子長,胸部大小要合適,個頭適中1.60-1.70米,是穿旗袍的最佳身材。當然手臂粗的,可以穿中袖旗袍;腿粗,穿過膝的。脖子短的選短領。
2. 根據自己的膚色挑選顏色,皮膚白皙的可選范圍很廣
膚色偏黃色:適宜穿粉紅、桔紅等柔和的暖色調衣服。
皮膚黃棕色:適宜穿藍調或淺藍色服裝。皮膚黝黑:宜穿白色、淺灰色、淺紅色。
3.穿旗袍場合
比如日常生活,就不要穿長旗袍,最好是及膝蓋的。
其次,年紀長或出席隆重的場合,穿過膝,長一點的旗袍。
年紀不大,平常的話,短一點無所謂。
4. 穿上旗袍後,女人言談舉止要溫雅,要不然就很煞風景
5. 發型、絲襪、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配件,都要與旗袍搭配
② 體姿禮儀中對站姿、行姿、坐姿、蹲姿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1、站姿要求:
身體舒展直立,重心線穿過脊柱,落在兩腿中間,足弓稍偏前處,並盡量上提。精神飽滿,面帶微笑,雙目平視,目光柔和有神,自然親切。脖子伸直,頭向上頂,下鄂略回收。
2、行姿要求:
行走時,必須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腳以外的各種要領。走路使用腰力,身體重心宜稍向前傾。跨步均勻,步幅約一隻腳到一隻半腳。
邁步時,兩腿間距離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時要走成一條直線,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擺與腳的動作協調,呈現優美的韻律感;穿褲裝時,宜走成兩條平行的直線。
3、坐姿要求:
精神飽滿,表情自然,目光平視前方或注視交談對象。身體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雙膝並攏或微微分開,雙腳並齊。兩手可自然放於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4、蹲姿要求:
下蹲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腿向下蹲,前腳全著地,小腿基本垂直於地面,後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女性應靠緊雙腿,男性則可適度的將其分開。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後腿支撐身體。
蹲姿注意事項
不要突然下蹲,蹲下來的時候,不要速度過快。當自己在行進中需要下蹲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不要離人太近,在下蹲時,應和身邊的人保持一定距離。和他人同時下蹲時,更不能忽略雙方的距離,以防彼此「迎頭相撞」或發生其他誤會。
不要方位失當,在他人身邊下蹲時,最好是和他人側身相向。正面他人,或者背對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禮貌的。
不要毫無遮掩,在大庭廣眾面前,尤其是身著裙裝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無遮掩的情況,特別是要防止大腿叉開。
③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發,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3)什麼是旗袍坐立行舉表擴展閱讀: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④ 旗袍的特色
旗袍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它的存在與發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與社會環境下完成的,對旗袍的這種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們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並以此作為我們改良現代生活方式(特別是現代服飾)的基礎。
其中旗袍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服飾,風行於20世紀20年代,在當代也是眾多女性推崇的對象。它不但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的體現女性優美的身姿和流暢的線條.作為中國女人獨有的福音,旗袍的設計是隨著時代變遷和情趣愛好的演變而變化的,在個過程中,強調民族因素成了人們首先要把握的重點。 旗袍穿著特色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穿著特色
旗袍的特徵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多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旗袍樣式分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⑤ 贊美旗袍的句子有哪些
贊美旗袍的句子有:
1、一直都覺得旗袍最能凸顯東方女性的神韻,穿上旗袍的女人總會多一份神秘,一份優雅。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剪裁得體的旗袍把女性凹凸有致的身軀勾勒的恰到好處,而那做工精緻的盤花扣又傳達出古典的雅緻,再沒有哪種服裝能像旗袍那樣集女性的端莊溫婉與性感魅惑為一體。
⑥ 旗袍怎麼穿
旗袍怎樣穿好看一些?夏天想穿旗袍,如何能穿出優雅的感覺?這兩個問題題主是連在一起問的,我理解的是題主想問夏天旗袍怎樣穿好看一些並能穿出優雅的感覺?根據我所理解的問題試著嘗試做以下解答,若有錯漏之處,還望各位指正。
夏天想把旗袍穿的好看,第一步就是要根據自身體型特徵來選擇合適的旗袍。個頭高挑身材標準的女性穿旗袍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挑選長短款;而個頭嬌小的女性則建議更多地考慮短款旗袍;身型豐滿或者微胖的女性也不要擔心,旗袍是以合身為美,中長款的旗袍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腿部贅肉較多的女性不建議選擇短款旗袍。一般夏天因為氣溫較高一般是短款旗袍最受歡迎,其次是中長款旗袍。
選擇旗袍穿出好看的效果還需要考慮旗袍的花色款式。夏天一般以淺色系旗袍為主,但也不盡然全是這個標准,可以視場合而定。一般靚麗色彩的旗袍比較適合需要吸引人注意力的場合,而日常辦公室穿著則可以考慮純色或格子旗袍。夏天除非是晚會之類場合需要,一般都不宜深色系旗袍。
不管夏天穿的是短款旗袍還是中長款旗袍,一雙無色透明長絲襪是必不可少的搭配。夏天穿絲襪一可以防曬避免嬌嫩肌膚被灼傷,二可以將腿部一些疤痕之類遮掩掉起到遮瑕作用,三可以提亮部分女性腿部肌膚黯淡的膚色。而一雙淺色系亮皮尖頭細高跟鞋的搭配不但可以讓女性顯得更為高挑時尚,還可以起到顯襯美腿的作用,讓穿旗袍的女性走路時更顯婀娜優雅的身姿。
最後還需要強調一點,儀態動作對於提升一個人的氣質來說非常重要。旗袍本身就是非常內斂講究內在氣質美的服飾,配合女性坐立行走的禮儀規范動作,會讓女性更顯優雅氣質。當然,不得不提一點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氣質哦。
⑦ 旗袍的起源是怎樣的 [民風民俗]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也稱中式旗袍。其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這種比例非常適合胡人胸部較平、臀位較低、上身較長的體形特點。旗袍傳達出現代的胡人主義思想和胡人獨特的韻律之美。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為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為「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⑧ 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女性服飾.旗袍是左襟壓右襟還是右襟壓左襟
左襟壓右襟。
旗袍是中國傳統的服飾,有兩邊衣襟的穿法,一直以來都是左襟疊蓋在右襟上面穿搭,因為衣襟是朝右開,所以被稱為右衽,在穿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穿錯了。
旗袍一般都是比較緊身的,所以在穿搭旗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行為舉止文雅,不要做大幅度的動作,包括走路、吃飯、喝水等,都要溫文爾雅,整體的氣質才能和旗袍協調起來。旗袍適合身材苗條、凹凸有致的人穿搭,像身材比較臃腫的人是不適合穿搭的,會更顯身材臃腫。
旗袍保養注意事項
旗袍如果不穿了要用衣架(寬寬的那種)把旗袍掛起來,注意肩部要撐妥當。在掛進衣櫥前,還要記得放上防蛀用品。
另外絲綢衣服要勤換勤洗,脫下後切勿擱置。穿著絲綢衣服時不要貼身,避免過多的汗液浸蝕衣服,使衣服變色、變質、破損。穿著絲綢服裝也不要在席子、藤椅、木板等粗糙物上睡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損和並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