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搭配 » 旗袍不過膝蓋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羽絨服和棉衣的哪個好 2025-01-12 08:22:10

旗袍不過膝蓋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6-03 00:36:22

Ⅰ 關於旗袍的問題

我和你年紀差不多。我前幾天剛在網上買了一件270元的旗袍給我女朋友,她以前也沒穿過旗袍。買回來試了下還可以。
建議你買淺些顏色的短旗袍,女孩子穿上去還是挺時尚的,很好看!我幫她買的是紫色加白色的短旗袍。我買的是M碼的。我女朋友稍微胖一些也可以穿得下的,原來還擔心小了呢。網上一般賣的M碼三圍規格是,腰:71 胸:85 臀:92 裙長:97CM
. S碼是前面數據每項減少3.
你女朋友穿S碼的是完全可以了的。另外網上買的旗袍一般都是後面開個拉鏈改良式的,如果要買傳統盤扣的那還是訂做好,但是貴,一般都要700以上。
總之按你的要求在網上買是可以的,300左右的旗袍面料還行吧,就是工藝方面沒有訂做的手工好啦。
具體有什麼不知道的還可以問我。

Ⅱ 傳統旗袍過膝蓋還是不過

傳統旗袍都是比較保守的,是過膝蓋的。現在電視上看到的旗袍,一般都是改良過後的旗袍。

Ⅲ 走旗袍秀會損傷膝關節嗎

只要膝蓋和腳平行。且膝蓋不超過腳尖就行。不會的。可以帶上隱形護膝防止膝蓋受傷。我們專治膝蓋20多年了。

Ⅳ 民國時候的旗袍下擺有沒有膝蓋的

有的,那時已經出現改良的了

Ⅳ 旗袍過膝是什麼意思

我看旗袍過膝看起來是大方移重,活波可愛的。

Ⅵ 正式晚宴穿旗袍必須要過膝蓋嗎

既然是正式的晚宴,那就不能穿的太過於休閑,不然顯得對主人家不尊重,不過膝的旗袍也可以,但不要給人一種你在逛街的感覺,做一個優雅點的發型會加分不少。

Ⅶ 錦緞旗袍的寓意是什麼

一、旗袍的色彩

年齡大些的,面料顏色稍深些,款式適當寬松一些,以體現莊重華貴;中年女性宜選擇色彩明快、富麗高雅的面料,以體現典雅大方;年輕女性則選絢麗多彩的顏色和活潑俊俏的款式,以體現青春活力。

二、旗袍的款式與尺寸

穿著一定要特別合身,過緊行動不便,而過於寬松又難以顯現女性的形體美。微胖的人不適合穿裙子太短的旗袍,可以選擇旗袍長度是中長款的,一般是在膝蓋以下。

三、旗袍的領口與人的臉型

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女士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女士適合穿無領的。

四、旗袍的面料

盡量不考慮人造絲和純滌面料,因為非常容易起靜電。

五、穿旗袍搭配合適的飾品

著裝的搭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一定要記住,旗袍的飾品搭配千萬不要「喧賓奪主」。項鏈、手鐲、耳環(墜)、胸針、披肩等也要根據旗袍所定,注意整體的「配套、和諧」。

(7)旗袍不過膝蓋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旗袍的樣式及特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等。雖然旗袍款式千變萬化,最主要的還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

Ⅷ 短裙不過膝蓋什麼意思

如果是學校里還是什麼比較呆板 嚴肅的地方說的話, 應該就是在膝蓋下面

其他說的應該說膝蓋上面了

不過膝蓋. 又不知道是長不過還是短不過 長不過膝蓋就是膝蓋以上. 短不過膝蓋就是膝蓋以下

Ⅸ 穿旗袍走街上會不會怪怪的 長度膝蓋以上

既然想穿旗袍,想是時尚的人,怎麼會介意長度在膝蓋以上,現在這樣長度的褲子不要太多哦,而且這種短旗袍的款式也挺多的。

Ⅹ 旗袍開衩在左和在右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
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從滿族婦女的服裝到流行長久的各款旗袍,首屆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展出的旗袍系列,使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記錄其上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思想史。
旗袍原是滿族婦女服裝,本世紀二十年代初,漢族婦女開始穿著。一千多年來,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中國女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旗袍也保持著這種特色。
旗袍表現曲線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旗袍馬甲」。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一九二六年,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成為現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後兩年,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
開衩時高時低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在傳統與現代、維護傳統的「善」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脫離原來的樣式,變得經濟便利、美觀適體。
文革也革旗袍的命
但是,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旗袍被說成「四舊」、「封、資、修」。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狀。
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原來單調的黑、灰、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消失三十餘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範文海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旗袍成為一種中西合璧、具有海派風格的女性服裝,成了中國婦女的國服。」
中國的民族服裝服飾難以計數,僅在本屆博覽會展出的就有三千四百多套。盡管民族服裝很美,但由於縫制復雜,穿著煩瑣,很多人已不再穿著。但旗袍卻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日益受到青睞,成為中國一道流動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