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大全 » 元朝服飾男裝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動態裙子搭什麼鞋子 2025-02-01 14:24:46
怎樣疊牛仔褲不佔地方 2025-02-01 13:23:06
校服女生領結怎麼系 2025-02-01 13:22:55

元朝服飾男裝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08 22:02:14

① 元朝服飾歷史悠久,它們都有什麼特點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汗國,滅西夏、金之後,其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要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為「質孫服」,據古籍記載,天子的質孫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種,夏服有15種 。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

② 元代服裝是什麼樣的元朝官員在著裝上有什麼講究

元朝大宴期間,天子,這就是所謂的「至善服」。據古籍記載,元代的服飾以服飾為主。官員和學者的日常服裝大多是緊身衣。此外,在元朝的盛宴期間,天子的所有官員都必須穿同一顏色的衣服,稱為「至善服」。根據古籍記載,天子所穿之孫的款式繁多,而天子所穿之孫的款式則各不相同。冬季員工服裝的特點是什麼?元代的衣服主要是衣服。官員和學者的日常服裝大多是緊身衣。

蒙古人有自己的特點,不要求漢族人剃頭發,也不要求漢族人戴頭發。那麼,元朝統治者的習俗是什麼呢?在元朝建立初期,許多官員穿著與前一王朝漢族人相同的衣服,以及蒙古少數民族的衣服。雖然衣服是按照以前的傳統,但人們的衣服主要是「直曬衣服」,這是短衣服,又窄又窄。生活有很多方面。這種衣服很方便從馬上上下。元代的衣服主要是衣服。官員和學者的日常服裝。

③ 元朝服飾的介紹

元朝在入關後一直沒有定式服制。直到元英宗,公元1321年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服裝上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

④ 元朝的官服長啥樣

官服分顏色從唐朝開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緋袍。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只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品級。清代官服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用絳色;外褂在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隋統一全國,一方面推行漢族已經形成的的服飾制度,另一方面也難以擺脫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隋煬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將相各服其服。下令不準百姓服黃色衣裳,從此黃色也了皇帝專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由於當時絲織業的發達,審美觀念的獨特,所以當時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制富於變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頗為流行,女服色彩艷麗。五代十國享祚日淺,服飾大體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作變化。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漸趨繁縟,也曾經多次修改。但與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創新,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朴、潔凈、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男子上身以圓領長袍為主,以季節不同而服涼衫、紫衫、毛衫、葛衫、鶴氅等。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襇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襇更多。南宋時期,「服飾亂常」,也尚北服。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飾仿照先秦時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飾則仍是披發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發為蒙古族裝束。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

⑤ 元代服裝是什麼樣的

元代男子服裝,以長袍為主,仍採用唐宋式樣,較遼服大。官服用龍蟒緞衣,以龍爪分等級。

元代婦女服飾,也以袍服為主,上下一致,南北相同。左衽為多,袖口較緊窄。袍服裡面一律穿套褲,兩只褲腿單獨分開,上端各釘一條帶子,穿時系在腰上。山東鄒縣李裕庵墓出土的服飾中就有這種實物。

⑥ 元朝的服飾什麼樣子

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飾:
冕服:
天子袞冕服。
皇太子袞冕服。
公服:行禮時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層主要服裝.

⑦ 唐宋元明清服飾

唐朝女d子i衣裙顏色豐o富多彩,以8紅、綠、紫、黃色最為2流行,如時人b所雲z「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e藕絲裙」、「折腰多舞鬱金裙」等,衫、襦、襖、裙上x多有織文2和綉文5,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綉羅襦,雙5雙3金鷓鴣」、「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0銀鵝各一m叢」。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a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n的感覺是恢復中1國的風0格。 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q體上d沿襲唐代樣式,一p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7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g塞在腰帶上o,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k大m夫v多穿一r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3衫,袖子v大y大i的,袖口l、領口w、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j再戴一y頂方5桶形的帽子h,叫做「東坡巾s」。 明代的男裝,大z人p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f長1衣,頭上q戴四方3平定巾p,一s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k。 這個k時候出現了v一e種六8瓣、八u瓣布片2縫合的小i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仆7役所戴的,但是因為5戴起來很方1便,所以4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a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d袖的袍子o,一p般婦女z只能穿桃紅、紫綠及y一n些淺淡的顏色。平日8常穿的是短衫長5裙,腰上d系著綢帶,裙子w寬大m,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8尾裙、月8華裙等。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4袍和馬a褂,袖端呈馬x蹄形是歷i代不z曾見0過的。長0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y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x擺有兩開o衩(古時稱「缺褲」),四開s衩和無g開p衩幾o種類型。清初馬d褂採用天b藍色。乾隆時以5玫瑰紫為0佳,清末1深絳(赤、大j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漢族婦女i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m袖衣和長6裙;乾隆以8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a日6寬,再加雲x肩,花樣翻新無f可底止2;到晚清時都市婦女e已g去裙著褲,衣上r鑲花邊、滾牙4子g,一c衣之b貴大l都花在這上k面。滿族婦女v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r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1期主要用於n宮廷和王x室。清代後期,旗袍也c為7漢族中5的貴婦所仿用。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e襟和對襟等幾c種不u同形式。與q其相配的裙或褲,以1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k藝h手4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6鑲、滾、綉等為2飾,史書6記載「……鑲滾之q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x欄干g、牡丹3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f衫一l裙……鑲滾之s弗加倍,衣身居十q之l六4,鑲條居十d之y四,衣只有六8分2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6後很難拆改。又j有將羊皮做襖反5穿,皮上y亦加鑲滾,更有排須雲f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a……」清初滿族婦女i與s男人z的裝扮相差不b多,不v同之d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h垂辮。滿女v不j纏足不a著裙,衣外坎肩與i衫齊平,長0衫之b內0有小o衣,相當於i漢女a的肚兜,衣外之s衣又f稱「烏1龍」。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b述共同特點外,不o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0比2較鮮明。 h┃⊥w\g猢dfīeb酣慳cy×w\

⑧ 求元代蒙古族貴族服飾圖片,要清晰的

成吉思汗: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9dc3cf5860d48495800a18a5.jpg
忽必烈: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b258f5c4d7accbb68326ac2e.jpg
元代蒙古貴族服飾:http://www.nmgtrip.com/sszy/2008/200802/sszy_20080205135351.shtml
http://hist.cersp.com/tsls/UploadFiles_2966/200612/20061225222645390.jpg

⑨ 元朝官員服飾介紹 元朝官員在著裝上有什麼講究

一、元代統治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故在服飾上有嚴格規定,元代服飾特點,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蒙族的質孫服飾,另外一種類型是漢族服飾,保留唐宋遺制。

二、元代官員服飾的主要類型:(一)質孫官服制,是元代的蒙制典型的官服。具體的如下圖;

⑩ 中國各朝各代官服圖片和簡介

樓上答得基本正確!

中國古代各朝的統治者所尊崇的顏色各有不同,據文獻記載,傳說黃帝時期尚黃,夏代尚青,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黑色作為最尊貴的顏色,「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凡重大的慶典、祭祀活動皇帝必須穿黑色衣服.

夏商周服飾

http://www.e-museum.com.cn/dmsa/finery/fin/63844.shtml

秦代服裝

秦人以綠、紅、紫、藍四色為主要流行色,其中綠色最受歡迎,白、黑色很少.秦人很注意上下衣及袖口、領口的色彩相異和搭配。如綠色的上衣,下身穿天藍或粉紫或紅色的褲子;紅色的上衣,下穿深藍色或淺綠色的褲子;綠色的長衣,鑲著朱紅色的領和袖口;紅色的長衣,鑲著綠色或粉紫或天藍色的邊緣。這種顏色的搭配採用強烈、鮮艷的對比色,顯得明快、熱烈,生機盎然。

另外,服裝的等級色彩不是很明顯.例如,軍官和士兵的服色沒有明顯區分,軍官中將軍與中下級軍官之間也無嚴格界限。他們身著的鎧甲由政府統一發放的,所以同一兵種、地位相同的士兵穿的鎧甲的形制和顏色比較一致,即:鎧甲片為褐色,甲帶為紅色。其他的衣服,則因為秦代並不統一發放,而因人而異.

http://www.e-museum.com.cn/dmsa/finery/fin/63862.shtml(秦漢服飾)

唐代服飾

官服的確是從唐代開始分顏色的: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

http://www.m16.cn/008-ysdl/01-yisu/fz004.html
http://www.huanghan.net/read.php?tid=4605&uid=693

宋代服飾

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朴、潔凈、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

http://www.86760.com/db_picture/200504/08/1112930596901295.jpg
http://ls.nje.cn/qixia/WYK/new_page_18.htm

元代服飾

元朝地域遼闊,種族混雜,各種文化交相輝映,既有農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有西亞伊斯蘭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這就造成了元朝服飾的多樣化。

http://hist.cersp.com/tsls/200612/4997.html
http://www.boxuege.com/pa001/001/0000000463.html

明代服飾

朱元璋統一天下,明代開始整體上大致恢復漢人衣冠,從唐代吸收了胡人習慣以後,發展出的漢人衣冠。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http://www.ppwy.cn/html/new/7438_1.htm
http://www.boxuege.com/pa001/001/0000000462.html
http://www.boxuege.com/pa001/001/0000000468.html

清代服飾

清代官服以頂戴花翎顯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

http://www.boxuege.com/pa001/001/0000000481.html
http://www.boxuege.com/pa001/001/0000000475.html

清代補服、補子——清朝補服,也叫「補褂」,為無領、對襟,其長度比袍短、比褂長,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凡補服都為石青色。是區分文武官官職品級的主要標志。 清官共分九品十八級.文官綉飛禽,武官綉猛獸(所以才有成語衣冠禽獸)。

http://fashion.qqread.com/luxury/sc/r03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