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梁山伯與祝英台文言文 求原文和翻譯...(重點在於原文..)
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故事基本內容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貿阝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貿阝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裡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祝員外將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於善卷後洞的草橋結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
英台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聖,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才高學富,而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台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台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意.三年後,梁山伯要繼續去餘杭游學,而祝父因英台年屆及笄,不許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捨,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摺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於梁山伯,並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台學成回家後,豈料其父母已將英台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餘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得知英台已聘馬氏後,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後,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台上前祭弔,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後,彩虹高懸,有二隻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於天地之間.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② 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
中國民間故事很多,包括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西湖龍井的傳說、孤兒當皇帝、扎董丕然、諾施與龍女、幺豆歹與蒙施彩貢奏、癩哈蟆姑爺、、琛姑娘與瑙姑娘、、喬妮、、兩兄弟、狗找主人、、猴子螞蚱之戰、、嘀嘀鳥的歌、、螞蚱蹬雀蛋、、梭雲的故事、魯班造傘的傳說、和尚升天、誇父逐日等。
下面列舉幾個經典的:
1、牛郎織女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但是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得以在天河上相會。
2、白蛇傳
《白蛇傳》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3、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朝時,秦始皇徵發八十萬民工修築萬里長城,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剛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發修建長城了,勞役繁重,不久後他因為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遠在家中的孟姜女久久不得丈夫音信,時值深秋,孟姜女親手縫制了棉衣准備帶給丈夫,歷盡千辛萬苦才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屍骨,這一對可憐的夫妻終於得以相見。
4、梁山伯與祝英台
東晉末年,某大戶人家小姐祝英台(樂蒂飾)渴望前往杭城求學,無奈父親不允,以致英台茶不思飯不想,憂郁成疾。未久,英台想出妙計,假扮郎中闡明小姐病因,終於令父親點頭同意。在求學途中,假扮男裝的英台巧遇風流倜儻的梁山伯(凌波飾)。二人相談投機,結伴通行。
三年同窗,英台和山伯結為好友,情深意篤,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英台心中漸漸萌生對山伯的愛意。無奈礙於身份,不忍道破實情。某日,英台為父親苦苦催還,只得告假還家,由此演出十八相送的經典戲碼。雖是這般試探與暗示,那愚訥的心上兒卻沒能了知心意,一別成了永遠。
5、誇父逐日
上古神話故事。傳說誇父威猛好勝,乃與太陽追趕競走,總追不上,路上又累又渴,喝光了黃河、渭水仍然不夠,再往北邊大澤去找水喝,卻渴死在途中。他隨身的手杖棄置在地上,後來長出了一片桃林。
③ 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共載多少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共載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梁祝》講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裝往杭城求學,巧遇梁山伯結為兄弟,同窗三載,情誼深厚。祝父催女回家,英台走之前向師母吐露真情,托媒許婚山伯,又在離別時,假託為妹作媒,囑山伯早去提親。山伯趕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將英台許婚馬太守的兒子馬文才,兩個人在樓台相敘,見婚姻無緣,不勝悲痛。山伯回家病逝,英台聞耗,誓以命殉,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轎繞路至山伯墳前祭拜,剎那間風雷大作,墳地崩裂,英台縱身一躍落入,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舞。
④ 四大悲劇愛情故事
在我們中國,有著四大悲劇 愛情 故事 ,很感人。下面這些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四大悲劇愛情故事。
四大悲劇愛情故事1:梁祝化蝶
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
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
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四大悲劇愛情故事2:白蛇傳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 傳說 ”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 典故 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於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四大悲劇愛情故事3: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四大悲劇愛情故事4: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遠古神話,是我國十大古代愛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
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淮南子·外八篇》中說,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葯,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猜你喜歡:
1. 中國古代愛情悲劇故事
2. 紅樓夢讀書筆記31篇
3. 感人古代愛情故事
4. 《紅樓夢》2000字讀書筆記
5. 《紅樓夢》讀後感300字左右
⑤ 古代的樂府雙璧是指
「樂府雙璧」指的是《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這兩首詩歌都是敘事長詩,以其深刻的社會思想意義和極高的藝術成就,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明人胡應麟《詩藪》中說:"五言之贍,極於《焦仲卿妻》;雜言之贍,極於《木蘭》。"《木蘭詩》又名《木蘭辭》,是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漢代古樂 府民歌傑作之一,也是現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省)的一樁婚姻悲劇。
《孔雀東南飛》原為民間歌曲,可能經過後代文人的加工潤色。故事敘述漢末建安年間,一個名叫劉蘭芝的女子,美麗、善良、聰明而勤勞。她與焦仲卿結婚後,夫妻倆互敬互愛,感情深摯,不料偏執頑固的焦母卻看她不順眼,百般挑剔,並威逼焦仲卿將她驅逐。焦仲卿迫於母命,無奈只得勸說蘭芝暫避娘家,待日後再設法接她回家。分手時兩人盟誓,永不相負。誰知蘭芝回到娘家後,趨炎附勢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兒子。焦仲卿聞訊趕來,兩人約定"黃泉下相見",最後在太守兒子迎親的那天,雙雙殉情而死。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折疊意義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木蘭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⑥ 《梁祝》的作曲是誰呀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梁祝》講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裝往杭城求學,巧遇梁山伯結為兄弟,同窗三載,情誼深厚。祝父催女回家,英台走之前向師母吐露真情,托媒許婚山伯,又在離別時,假託為妹作媒,囑山伯早去提親。山伯趕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將英台許婚馬太守的兒子馬文才,兩個人在樓台相敘,見婚姻無緣,不勝悲痛。
山伯回家病逝,英台聞耗,誓以命殉,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轎繞路至山伯墳前祭拜,剎那間風雷大作,墳地崩裂,英台縱身一躍落入,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舞。
這個曲子的誕生過程就是:
根據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愛情故事的基調來創作的曲子,聲聲入人心,每每聽到該曲調都會不由得讓人想起那則驚天地的愛情故事。因此,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也成為了中國交響樂的經典之一。
很多人都在贊嘆他們能夠將梁祝一曲刻畫得如此生動的時候,作曲家何占豪卻認為,這首歌能如此深歡迎這不光光是他和陳剛兩個人的功勞,更是廣大民眾的功勞,因為想要根據越劇來創造這樣基調的曲子,還是要感謝我們的父輩,因為他們創造了越劇,才讓今天的我們有靈感,有機會用到這樣的曲調。對此,有很多網友感嘆,原來這才是神仙之間的相互配合啊。
⑦ 杭州四季青有哪些服裝批發市場 日版韓版風格的男裝比較集中的 。
1,一般是500~1000左右。
2,都有。
3,砍價也是分市場的,老杭派和老市場砍價現象會多點,精品的幾個市場一般都不砍價的。交易也很簡單,拿貨付錢,沒有基本上沒有賒賬,除非你和某個商鋪交易多年且交易量特別大,有可能賒賬做。
4,四季青開網店的一般集中在四季星座,這棟樓以作網店為主。
⑧ 杭州男裝品牌有哪些
杭州男裝
韓國ZIOZIA
中國總代理:杭州希依
杭州男裝
凱萊露喜
中國總代理:浙江凱萊
杭州男裝
太子龍
浙江太子龍服飾有限
杭州男裝
TOI&MOI
杭州湯米時裝有限公
杭州男裝
GOOD LUCK GLAD
台商獨資杭州帝皇時
杭州男裝
沙龍世基
杭州沙龍-世基服飾有
杭州男裝
ANTLP美洲羚
杭州美洲羚服飾有限
杭州男裝
速寫CROQUIS
杭州江南布衣服飾有
杭州男裝
哈雷納金狐狸wo
杭州哈雷納金狐狸服
杭州男裝
UB
杭州帝皇時裝有限公
杭州男裝
斯蒂文S&V
杭州斯蒂文服飾有限
杭州男裝
馬尼爾MANIER
中國運行商:馬尼爾服
杭州男裝
奧拉瑪AOLAMA
西班牙奧拉瑪貿易有
杭州男裝
XEE
杭州利沃貿易有限公
杭州男裝
VMENGF
⑨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神話故事嗎
是。
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跡佐證。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愛情所感染。
其故事
祝英台女扮男裝往杭城求學,路遇梁山伯結為兄弟,同窗三載,情誼深厚。祝父催女歸家,英台行前向師母吐露真情,托媒許婚山伯,又在送別時,假託為妹作媒,囑山伯早去迎娶。
山伯趕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將英台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兩人在樓台相敘,見姻緣無望,不勝悲憤。山伯歸家病故,英台聞耗,誓以身殉,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轎繞道至山伯墳前祭奠,霎時風雷大作,墳墓爆裂,祝英台縱身躍入,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雙雙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