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大全 » 各年代男裝
擴展閱讀
君太百貨女裝品牌大全 2024-11-25 09:17:04
designice女裝 2024-11-25 06:38:47

各年代男裝

發布時間: 2023-09-13 11:08:17

1. 西方男裝三件套法國風時期

15:02
我要評論
男裝三件套,是指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被國際社會接受的西服、西服背心及西褲。西服也稱西裝,從廣義上,顧名思義,「西」指「西方」「西洋」,具體講指歐洲或歐美,即西式的服裝;狹義上,在我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

1.17世紀60年代男裝三件套的誕生

社會背景

17世紀中葉,波旁王朝專制下的法國取代了荷蘭成為歐洲商業中心。路易十四親政以後(1661-1715),他獨斷專行,積極發展工業,鼓勵藝術創作,大興土木,指定人們如何吃穿住行,以窮奢極欲來彰顯他的權威。1672年創辦的雜志《麥爾克尤拉·嘎朗》,把法國宮廷新聞和時裝信息向公眾傳播,時裝畫也在這時出現和流傳,也就是從這時起,巴黎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時裝的發源地。男裝在這個時候由荷蘭風時代那種實用的市民性特徵一度朝著這種女性味很強的裝飾過剩方向發展。但到60年代以後,男裝又再復歸,出現了市民性的貴族服,這就是鳩斯特科爾(justaucorpr)、貝斯特(veste)和克尤羅特(culotte)所組合而成的男子套裝。

1.2款式描述

鳩斯特科爾(justaucorpr)意為緊身合體的衣服。由衣長及膝的寬大衣卡扎克(casaque,英語稱卡索克cassock,意為寬敞的外衣)演變而來。卡扎克本來是軍服,17世紀60年代-70年代被用作男子服,衣身寬松,分有袖和無袖兩種。後來逐漸從背縫合兩側收腰,在兩側取褶使下擺張開,後背縫在底擺處開禊,這開禊叫做森塔·本次(center vents),是為了騎馬時方便。到17世紀80年代,腰身更加合體,改稱鳩斯特科爾。這就形成了19世紀中葉以前的男裝基本造型。除了收腰和扇形地擴張下擺外,鳩斯特科爾的口袋位置也很低,整個造型重心向下移。袖子也是越靠近袖口越大,袖口上還有一對翻折上來的袖克夫。無領,前門襟密密麻麻排列著一排扣子,還裝飾有金緶子絲綢紐。鳩斯特科爾用料有天鵝絨或織錦緞,再加上金銀線刺綉十分豪華。

鳩斯特科爾雖然有許多扣子,但著裝時一般都不扣,極個別時候,偶爾在腹部扣上一兩個,這恐怕就是今天西服上的扣子一般不扣或只扣腹部的第一粒扣的原因。扣子在這里純粹是一種裝飾,其材料也非常華貴,有金、銀、珠寶等。

鳩斯特科爾裡面穿著貝斯特(veste,英語稱waistcoat),貝斯特是作為室內服裝和家庭服,外出或出席正式晚會時,一定要在貝斯特外面穿鳩斯特科爾。貝斯特初期為長袖,衣身較短,後逐漸變長(僅比鳩斯特科爾短一點),收腰身,後背破縫,前門襟與鳩斯特科爾一樣,裝飾許多扣子,只扣一部分。因鳩斯特科爾用料過於奢華,遭到禁止而變得樸素。於是,人們又把華美的面料用於裡面的貝斯特上。這種貝斯特主要流行於17世紀後半葉到18世紀初,後變成無袖的背心,改稱作「基萊」(Gilet),衣長逐漸變短,向現代西式背心發展。

與鳩斯特科爾和貝斯特組合的下體衣克尤羅特,長度與鳩斯特科爾下擺齊,或略長出下擺,在膝下用緞帶扎著。用料與上衣相同,但一般沒有刺綉裝飾。下面的長筒襪上有刺綉紋飾。

1.3棉的發展及印度花布的流行

17世紀後半葉,掌握著東亞貿易霸權的英國開始統治印度的棉產業,同時英國本土開始發展棉布工業。產業革命後,英國一下子凌駕於過去棉產業的先進國印度和秘魯之上,其機織棉布開始在世界市場上取代印度的手織棉布。

在17世紀男女都流行的奢華的室內服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是印度花布。17世紀初,歐洲各國激烈爭奪紡織業的貿易霸權,當時毛織物的主要生產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絲綢的主要生產國是義大利和西班牙。法國的絲織業在17世紀得以顯著發展,迅速超越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印度的印花棉布就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從亞洲傳入歐洲的。

總之,17世紀以後東方的貿易和殖民地的開拓等這些與遙遠的異國之間的關系,給歐洲時尚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來自亞洲的棉織物及其印染技術使歐洲人的服飾原材料開始沖破地域局限,同時,歐洲的服飾文化也通過殖民地向世界各地傳播。

2.18世紀的男裝三件套

17世紀的男子三件套到18世紀逐漸向近代男裝發展。

2.1社會背景

18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歐基本主義的進程。產業革命是從與服裝有直接關系的紡織業開始的。1733年,簡·凱伊發明了飛梭;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多軸紡紗機;1769年理查·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18世紀初,由於化學的進步,出現了色數豐富、水洗不掉色的耐水性染料,這大大豐富了衣料的後加工手段,木版印染這種新型產業應運而生。這些技術上的革新,使英國被稱為「世界的工廠」。然而在文化藝術方面,法國仍是西歐的中心。

2.2款式描述

1760年,男上衣開始去掉多餘的量,衣擺不那麼向外張了,緩解緊束的腰身,變得實用多了,這種上衣稱作夫拉克(frac,英國稱frock),其最大特點是門襟自腰圍線起斜著裁向後下方,這是向下個時代的燕尾服邁出的第一步,也是現在晨禮服的始祖。

有立領或翻領,後開契,衣身兩側自袖窿起有公主線,前門襟的扣子一個也不扣,袖子為兩片構成,袖長及手腕,袖口露出襯衣的褶飾,翻折上來的袖克夫消失,但固定袖克夫的那幾粒扣子作為裝飾被保留至今,現在的男西服的縫制技術這時已基本形成。用料仍為絲綢,到1780年,英國出現毛料夫拉克,這種樸素、實用的夫拉克成為男裝的定型,英國也確立了男裝流行的主導權。裡面的貝斯特縮短到腰圍線或略長一點,貝斯特的袖子也沒有了。出現了現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萊」(gilet)。這種由夫拉克(frac,英國稱frock)、基萊(gilet)和克尤羅特(culotte)組成的三件套,在路易十六時代稱作夫拉克·阿比埃(frac habillé),作為上流社會男子的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紀。{page_break}

3.19世紀的男裝三件套

3.1社會背景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許多歐洲國家都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追求革命統一和獨立的運動不斷發生,人們開始鄙視宮廷貴族豪奢的惡習和貴族特權,轉而追求簡潔和樸素的古典風格,這加速了男裝擺脫象徵貴族身份的封建枷鎖,朝著平民化的方向邁進的步伐。與以前相比,這一時期的男裝款式變化最大的是人們對男性風度審美趨向的理解:即男性服裝更重視面料、裁剪、工藝而不是裝飾,逐漸取消服裝上過剩、繁瑣的裝飾,這一審美理念已相當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意識,人們開始追求服裝的合理性、舒適性和運動機能性。19世紀初,在拿破崙執政的帝政時期,宮廷男服裝飾豪華,色彩艷麗多變,從整個服裝發展趨勢看,普通的男士服裝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富麗豪華,開始趨向簡約。在英國,男士服裝採用羊毛或昵製成,質地精良,裁剪技術比較成熟,裝飾考究,斯文端莊,上衣下擺從腰部成弧形向後下方彎曲,越往下衣擺越窄,最後垂至膝關節處,同18世紀初向外張開的褶狀衣裾截然不同,用長褲替代了短褲,男士服裝朝著男性質朴、精幹、威嚴、瀟灑的方向發展。

19世紀初至中期,盡管在歐洲各國之間不斷有沖突,社會不安定,但這些年仍是工業及全社會繁榮發展的時期,在上層階級中,服裝上的奢華仍隨處可見。到50年代,歐洲的主要國家以及美洲的美國等國家都很富有,人們都穿著講究,舉止優雅。法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它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拿破崙三世及其皇後過著奢侈的生活,整日沉醉於社交界,對服裝及其講究,對當時歐洲各國的流行影響很大,引導著時尚的發展。男女都有很多不同的服裝組件被認為一天中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和作用的基本組件,一天中要換幾次裝束。男士服裝變得正式和程式化,面料趨向厚重,顏色趨向沉穩,形成幾種固定的裝束組件。同時,由於工業化的發展、機器的發明、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不僅貴族能穿上昂貴奢侈的服裝,人數和財富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也開始有能力享受,時尚逐漸被更多人接受。一般資產階級的男服仍以夫拉克、基萊和龐塔龍的組合為基本樣式,以不那麼顯眼為高雅,新的市民社會中紳士們理想的審美觀開始形成。

3.2款式描述

夫拉克在造型上延續了上個時期那種大翻領寬駁頭,前片從腰節處橫向切斷的燕尾服樣式,1810年左右,後下擺變短,腰身變低。下肢的衣服有兩種,一般資產階級以龐塔龍為主流,但保守的人們、宮廷貴族則穿緊身的克尤羅特。龐塔龍造型也隨時代氛圍和個人嗜好的變遷,時而瘦得貼腿,時而又肥肥大大。1811至1815年,紳士們晚會上的正裝是用絲綢做的緊身克尤羅特,下面穿白色高筒襪,上身穿高價的絲綢做的夫拉克和富有裝飾性的基萊,頭上編著發辮。克尤羅特後來隨著充滿貴族趣味的第一帝政的崩潰和其豪奢的宮廷生活之結束,而退出歷史舞台。基萊作為在樸素色調的夫拉克和單色的龐塔龍的組合中增加一塊明快色的衣服,這時顯得十分重要,領子和駁頭造型與以前無多大變化。

總的來說,男士服裝在19世紀已變得程式化,款式上的變化不再顯著,隨著流行在領型、肩型、口袋和扣子等細節處進行風格的變化,並在實用的功能上不斷改進。男士服裝越來越講究內涵,因此裁剪和製作技藝越來越受重視。由於穿著者們的生活越來越走向戶外以及人們穿著觀念向舒適化的轉變,服裝也慢慢地向休閑舒適的方向發展。

2.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是: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朴和實用。

中國五六十年代,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朴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

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2)各年代男裝擴展閱讀:

列寧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列寧裝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

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3. 中國各朝代的服飾是如何演變的

1、商周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2、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秦漢服飾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便於騎射活動。

3、秦漢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

4、隋唐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

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

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齊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

5、宋

宋代漢服大致有官服、便服、傳統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

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

6、明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

7、清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裝,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裝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3)各年代男裝擴展閱讀:

受西方服飾影響:

或許有人會以現代女性服裝中的旗袍為例,來證明中國女裝也著重表現人體的自然美,其實,這種旗袍是在本世紀上半葉受西方服飾審美趣味影響的結果,直至光緒年間,旗袍還不是目前的式樣。

傳統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現與突出人體美的西方女性服裝完全不一樣。

和西方服飾藝術不同的是:中國服飾藝術不是突出人體美,而是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裝飾美,即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

從中國清朝以前的服裝款式來看,遮蔽人體的寬袍大袖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主流。即使某些人的形體很美,這種服裝也不去展現這個美的形體。

4. 西裝演變歷程大揭秘

西裝的 歷史

西服,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至今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男士在各種場合的日常衣裝。

西服之所以長盛不衰,不僅著裝效果能體現出大方簡潔、端正、挺括、工藝精緻感和合體貼切性,並且穿著者的年齡跨度大,適宜於老中青三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而想了解西服文化,就不能不重溫一下西服的 歷史 。

西服的始祖:1690年,究斯特科爾

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究斯特科爾首創西服,其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長褲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1829年,龐塔龍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的革命者把長褲「龐塔龍」作為對貴族那緊身的半截褲「克尤羅特」的革命來穿用,最初龐塔龍的褲長只到小腿肚,後來逐漸變長,1793年長到腳面。到十九世紀前半葉,褲腿時而緊身,時而寬松,與傳統的半截褲並存。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男褲完成現代造型。

誕生於休息室的現代西服:1853年,拉翁基·茄克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上層 社會 ,有許多禮儀講究,特別是夜裡的社交活動,男士必須穿燕尾服,需舉止文雅談吐不俗。晚宴過後,男士們可以聚在餐廳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這里,才可以抽煙、喝白蘭地、開玩笑,也可以在沙發上躺卧,這時那筆挺的緊包身體的燕尾服就顯得不和時宜。

於是,一種寬松的無尾茄克就作為休息室專用的衣服登上 歷史 的舞台,這就是「拉翁基·茄克」,約產生於1848年前後。

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這種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於休息或郊遊、散步等休閑時穿用。十九世紀後半葉,這種茄克上升為男裝中一個重要品種。

四十年代的「軍服」:1940年,跨肩式西服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崇尚威武的軍人風度,無論男裝還是女裝,都流行軍服式。

其特點是用厚而寬的墊肩大膽地誇張和強調男性那寬闊、強壯的肩部,與之相呼應,領子、駁頭以及領帶也都變寬,前擺下角的弧線也變得方硬。褲子寬松肥大,上襠很長。

英國田園式的流行:1982年,田園式

八十年代是一個復古的年代,隨著世界經濟一度復甦,西方傳統的構築式服飾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視。

人們在穩重的傳統造型中追求無拘無束的休閑氣氛,以在寬松舒適的休閑味西服中尋找傳統美的感覺。從此,休閑西服日漸興盛。

西裝,幾乎可以說是男性服裝王國的無冕之王,經典且優雅,成為紳士穿在身上的名片。特別是在重要場合中,成為最佳著裝之選,例如婚禮、商務、宴會等場合。幾百年來,風起雲涌,滄海變桑田,西裝卻始終經久不衰,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我帶你一起走入西裝的前世與今生,去一探究竟!

關於西服的起源

西裝又稱「西服」「洋裝」,來源於歐洲,是一種舶來文化。

那麼,西裝又起源於哪裡呢?主要有兩種說法:

民間版:西裝的結構源於北歐南下的日爾曼民族服裝。據說當時是西歐漁民穿的,他們終年與海洋為伴,在海里謀生、著裝散領、少扣、捕起魚來才會方便。它以人體活動和體形等特點的結構分離組合為原則,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體的服裝縫制方法,並以此確立了日後流行的服裝結構模式。

皇室版: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

西裝定製的聖地

——薩維爾街薩維爾街(Savile Row),位於英國倫敦,是定製西裝(bespoke)的發源地,是世界男裝的工藝典範。百年來,身著一套薩維爾街的定製西裝成為世界各國權貴、富商、明星的身份象徵。

看了西裝的演變 歷史 ,不知你是否對西裝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還等什麼,為你心儀的那個挑選一套西裝吧~

5. 西裝的發展歷程是怎樣

第一階段是古典西裝時期

這個時候西裝的特徵是以立體幾何結構觀念裁割布片,然後縫製成衣。

「究斯特科爾」(justaucorps)是最古老的西式男裝常服,大約存在於1670-1770年。

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服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這段歷史的證人是——大名鼎鼎的牛頓

第二階段是禮服西裝時期

「男裝禮服」(frock coat)是西裝禮服的正統標本,大約存在於1770-1870年。

十九世紀前半葉之前,歐洲男士貴族之間都是流行半截緊身褲,叫做「克尤羅特」。後來法國大革命,人們流行穿長褲「龐塔龍」來表示對貴族的反抗。

到十九世紀後半葉,褲腿基本上變得寬松,形成了現代西裝褲的樣式。

這段歷史的證人是——大名鼎鼎的安徒生

第三階段是標准西裝時期

「袋型常服」(sack suit)是標准化的西裝,流行於約1870-1970年。

這段歷史的證人是——大名鼎鼎的愛迪生

第四階段是休閑西裝時期

"拉翁基·茄克"(Lounge Jacket)是休閑西裝的起源,於1850年起存在至今。

西裝發展歷程中其中也不乏一些「非主流」的發展趨勢,例如:

四十年代的「軍服」:1940年,跨肩式西服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崇尚威武的軍人風度,無論男裝還是女裝,都流行軍服式。

自1940年前後起,男裝流行Bold look,所謂「Bold」是大膽的意思,其特點是用厚而寬的墊肩大膽地誇張和強調男性那寬闊、強壯的肩部,與之相呼應,領子、駁頭以及領帶也都變寬,前擺下角的弧線也變得方硬。褲子寬松肥大,上襠很長。

英國田園式的流行:1982年,田園式西服

八十年代是一個復古的年代,隨著世界經濟一度復甦,西方傳統的構築式服飾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視。七十年代末的倒梯形西服這時又回到傳統的英國式造型上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人們在這個傳統造型中追求舒適感;**放鬆量較大,駁頭變大,扣位降低。單件上衣與異色褲子的自由組合很受歡迎。人們在穩重的傳統造型中追求無拘無束的休閑氣氛,以在寬松舒適的休閑味西服中尋找傳統美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英國用粗花呢製作的「田園式」非常時髦,從此,休閑西服日漸興盛。

6. 古時各個朝代男子服飾的名稱。

1、自古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就是這種。
2、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朝、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常見的宋太祖、明太祖畫像中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注意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圓形小扣系緊。
女裝在早期和男裝類似,也穿深衣,後來則以襦裙為主。
漢族各朝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7. 20世紀40、50、60年代的男裝特徵以及代表圖片

哥特藝術風格與服飾: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紀的一種建築風格,很快這種風格便影響到整個歐洲,而且反映在繪畫、雕刻、裝飾藝術上,形成一種被譽為國際哥特風格的藝術形態。 這種風格主要的表現是建築上的"銳角三角形",同時也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例如:在男女服飾的整體輪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現出銳角三角形的形態。 巴洛克藝術風格與服飾: 巴洛克藝術風格原本是指17世紀強調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的建築風格,也因此牽動影響到當時藝術全面性的變革。 "巴洛克"的字義源自葡萄牙語,意指"變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為脫離規范的形容詞。巴洛克雖然承襲矯飾主義,但也淘汰了矯飾主義那些曖昧的、鬆散的形式。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風格"一詞,來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 「巴洛克」藝術與服裝: 藝術上的變化也引起了服裝款式上的變化。從服裝的外形線上可以看出受巴洛克影響的曲線條,尤其是17世紀早期的服裝。文藝復興之後帶來的思想解放,古典建築理論的發現.古希臘和羅馬紀念性建築的發掘和測量。導致了對古典雕塑和裝飾藝術的崇拜。隨著新權貴的出現。以及他們對古代帝王的物質和享樂生活的發現和嚮往.使古典藝術成為附庸風雅的華麗外衣.並目趨雕琢和繁瑣。由於巴洛克藝術風格原本是指17世紀強調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材料的建築風格.也因此牽動影響到當時藝術全面性的變革。巴洛克雖然承襲矯飾主義。但也淘汰了矯飾主義那些暖昧的、鬆散的形式。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巴洛克風格」一詞。是指代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巴洛克在富麗堂皇中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的氣勢雄偉、生氣勃勃、色彩艷麗、線條優美、富麗豪華的風格,使其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宮廷貴族中得到大力提倡。巴洛克風格作為一種主導風格.把人類精神從古典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使其沉溺於無邊無際的、令人神往的夢幻之中。1.巴洛克服裝風格的形成之一:17世紀的男裝 在17世紀的頭二十年裡,男裝仍延續著16世紀末的特徵。男裝的裝束由以下內容構成:襯衣(shirt)、緊身上衣(doublet)、夾克(jacket)、寬松短罩褲(tfunk hose)以及及膝的短褲(breeches)、威尼斯短褲(venetians)。人為化的造型和裝飾仍然存在。如松垂和鼓脹的寬松短罩褲(trunk hose)。有男性主宰的社會變革。體現出男性對自身的自信,男人通過「超越自然」的服裝樣式.折射出「大男子主義」的豪邁和擴張感。 自然風格的出現:這一時期的服飾特點是減少過去人工製作的襯墊、框架和填充物,使衣服向著較為自然的形態發展。上衣肩部已不見文藝復興時期的橫寬和襯墊效果。代之而來的是溜肩。整體效果是由僵硬變得柔和,由緊縛變得寬松,由支立或膨起變為下垂或自然合體,兩性對立的造型被男女裝統一的胖乎乎的外形所取代。領子、袖口和褲角開始用大量絲帶和花邊作為裝飾,代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金、銀、珠寶。2.巴洛克女裝 17世紀早期。女裝仍流行車輪狀的裙撐(farthingale)。後來逐漸地,裙撐在前身部分變得平坦。整體的服裝外形變得平緩、柔和和渾圓。領子開得很低,圓領。在西班牙和荷蘭,裙子在腹部處用鯨骨拉長為一個僵硬的u形。裙袍的外側仍很寬松。在吊袖下有合體的袖子,整個袖子看上去一層一層的。ruff輪狀領變得更加龐大。30年代末後,盡管裙撐仍在西班牙宮廷里逗留,但在歐洲大部分國家它都過時了。一種全新的樣式代替了它。 自然傾向的產生:這一時期女士穿戴,裙子仍是女服裝飾的重點,衣裙松垂、多褶、曳長,比文藝復興時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革命後的浪漫氣息。更顯出女性自然的嫵媚。女性除了外邊的羅布以外。還要穿三條不同顏色的裙子(即襯裙、內裙和外裙),以代替有礙身體活動裙撐架。下裙穿多層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來使下體顯得鼓大。以增添體積感和層次感。 巴洛克女裝(1635) 巴洛克女裝(1637)自然形象的恢復(1660—1680年的女裝):這一時期。服裝上不論是整體造型還是局

8. 近百年來男裝時尚都有哪些變化

男裝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