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大全 » 唐服男裝圖片
擴展閱讀
怎樣做一個生日帽子 2025-01-23 13:41:51
怎麼做吊帶裙子 2025-01-23 13:35:24
美杜莎褲子品牌怎麼樣 2025-01-23 13:35:23

唐服男裝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1-03 07:28:10

Ⅰ 請問柳夢璃穿的衣服是哪朝衣服,仙4是哪朝背景,還有能說一下漢服唐服宋服的特點嗎,最好有圖片,哪種漂亮

本人不是游戲迷,但是偶爾看過圖片。柳夢璃穿的衣服是只能說是漢服衍生物,非要說是哪朝的話,只能說是本朝的==。。至於仙4的背景,你覺得有朝代么?我想是架空吧?

然後,是漢服。首先要確定,漢服的漢,是漢族的意思,不是漢朝的意思。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系帶有時兼用帶鉤,但是並非只有交領才是漢服,還有少部分是盤領(圓領)、對襟、豎領子等。

若你想問的漢朝時候服飾的特點,我只能說一部分,因為不同用途的服裝有不同特徵。「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袑「的風格,足下為歧頭履。腰間束帶。至於通裁的袍服,西漢時穿用不普遍,至東漢時才漸成風氣,後來轉入制度化」以上部分來自沈從文先生的服飾史。西漢的典型的女子深衣,以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最為精美(閣下若歷史課有聽的話一定會看到的),男子深衣以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的出土實物及木俑衣著較為典型。

唐朝服飾:唐朝的服裝比較多類型。男裝比較流行的是圓領袍(也成為了官服),隱士野老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普通百姓只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和褲。男子冠服流行的是襆頭(制出於北齊,定型於隋唐)。唐朝的女裝富有時裝性,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唐初到唐末經歷了小袖到大袖的過程(附有演變過程的漫畫圖片一張),當時還流行在襦裙外披一條長巾子,叫「披帛」,這時,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然後當時還流行穿胡服和女扮男裝。

宋朝服飾:宋朝男裝主要是承襲唐朝式樣。女裝一改唐風,講究瘦長,以顯露身材之苗條。新式的旋襖(褙子)、胡服等,新穎大方素雅。除官員的公服以外,民間一般服裝更多地實用復雜而調和的色彩。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著雖不及唐時華麗,卻配色大膽,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由於清明掃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孝裝」,以一身縞素為美。

漢服現在流行的女裝款式有曲裾、襦裙、襖裙等,各有各的特點。

曲裾顯腰,不過現在的曲裾大多是現代曲,並且,曲裾為禮服,平常時間穿著不是很方便。

襦裙有很多種類,有對襟和交領之分,有高腰、齊胸、齊腰之分。現在商家賣的高腰襦裙大多是齊胸。對襟襦裙里邊一般穿的是抹胸或者背心什麼的,抹胸比較容易曝光(溫馨提示)。襦裙是最適合夏天穿的漢服女裝。不過化纖神馬不太好啊。

襖裙,大多商家做的不太好看,不過有做的好的(避免變成廣告,就不點了)襖裙特點是端莊,缺點是顯胖,冬天穿不錯。

以上信息,歷代服飾特點多取自沈從文先生的《中國服飾史》,觀點取自本人大腦,不許模仿……

Ⅱ 各個民族的服飾特點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

傣族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

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

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

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拓展資料

民族服飾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獨有特色的服飾,也可以稱為地方服飾或民俗服飾。

在一些民族國家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在日常的時間雖然多以西裝打扮為主,但在節慶、宗教儀式、國家典禮和其他正式的場合中,則會以民族服飾打扮出現,通常在服飾上的一些裝飾品中可以推斷出穿戴者的婚姻狀態、社會或宗教地位等。

民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包括製作原料、紡織工藝、印染工藝、刺綉工藝、圖案紋樣、色彩表現、飾品工藝、文化價值等因素。

2008年,共15個民族的民族服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內蒙古發布中國首個民族傳統服飾地方標准——《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准。

2014年,由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承擔的財政部專項「中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傳統生產工藝與技術保護工程第八期少數民族服飾」項目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制衣原料、編織、印染、鞋帽、衣服、飾品等製作的獨特性工藝進行調研。

例如,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的古傳統民族服飾是漢服。相傳為黃帝發明,西周起漢服已具基本性質,到了漢朝已經全面完善並普及。這一時段直到明末清初,漢族人著漢服到漢朝已有幾千年歷史。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古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既有交領右祍又有直領圓領,袖子分為廣袖、小袖、胡垂袖等。

漢服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

從此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於清廷的「十從十不從」政策,古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

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古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中國許多少數民族和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鑒傳承了古代各個時期漢服的特徵。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而漢服又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Ⅲ 唐朝女子服飾對和服的影響

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國傳統風格的服裝稱為「唐裝」,「唐裝」應當是中式服裝的通稱。而唐服又代表了繁榮,豐蘊。 由於唐朝採取開放政策,對西域、吐蕃等對和服衣冠服飾的兼收並蓄,使唐朝服飾的奇葩開得更加鮮艷奪目。由於當時對外開放,與此同時日本和服在樣式上基本沒有改變,也說明了唐服對和服的影響的重要性

Ⅳ 為什麼我看唐朝的電視劇,從來都沒見過唐朝人穿唐裝

你說的「唐裝」,並不是真正的唐裝。
告訴你,和服模仿的是漢服。
唐裝原意指代唐代的漢服,一種是傳統的襦,裙裝,這種風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時期,基本上是沿襲了自東漢以來華夏婦女傳統的上衣下裳制。與現代的唐裝概念明顯不同。
絕大多數的國人都把這種源於「唐人街華人的中式著裝」的滿裝馬褂誤認為是「唐朝的服裝」。
在中國經濟處於上升時期的當前,「唐裝」的興盛似乎可以看做中華文明復興的一種徵兆。然而撇開它背後宏大的象徵意義,「唐裝」本身其實是一個頗模糊的概念,關於這個名詞的內涵?時裝界有多種表述,如「華服」、「中裝」等。很多人對「唐裝」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華之大,唐代以降,豈無裝可穿? 其實,真正唐代人穿的長袍大袖,甚至離人們更近的明代袍服(兩者其實是同一事物),並非不太可能重迴流行。「長袍大袖」只是現代的人們對「古裝」的模糊認識(從夏商周時期一直到明末的傳統中國人的穿著主體款式是「交領右衽,隱扣系帶,褒襟廣袖,峨冠博帶」,其中,「褒襟廣袖,峨冠博帶」僅為禮服特徵,而「交領右衽,隱扣系帶」的特徵則為禮服、常服所共有),也就是說,真正的唐裝除了作為主體款式的禮服外,還有作為補充的「窄衣窄袖」的常服。 這些服裝自唐以來就有「漢服」或「漢裝」的正式稱謂(意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或「漢族的民族服裝」),經歷將近四千年,一直自成體系,一脈相承,並深遠影響了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其中,日本的「和服」(漢服中的深衣款式),朝鮮(韓國)的「韓服」(漢服中的襦裙款式)便是漢服在這些國家的正常延續。真正的「唐裝」的「寬衣大袖」的禮服更適合於祭祀、成人禮等莊重場合,而其「窄衣窄袖」的常服則更適合於勞動耕作及日常場合。隨著自互聯網發起,以都市青年白領階層為骨乾的「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真正的唐裝(漢服)在現代人們的視野中也並非「遙不可及」,源於外國人眼中的「唐人」而定義的「唐裝」一詞,正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置疑。
漢服,即華夏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此不能與「唐裝」、「和服」相混合。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范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比如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知識分子及各階層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里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所謂「漢人」的名字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漢人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所以,後來"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
漢服影響
·中國北魏鮮卑族:改穿漢服 漢服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 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 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 改鮮卑姓氏為漢姓。首先從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為元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記)」。還規定鮮卑族的八個大姓與漢人頭等貴族崔、盧、李、鄭四姓門第相當,鮮卑八個大姓以外的貴族也規定了品級。使鮮卑貴族也和漢族一樣實行門閥制度; 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鼓勵鮮卑族按門第與漢人結婚。孝文帝還率先做起,納漢族大姓的女子做後妃並為他的五個皇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時把公主們嫁給漢族大姓。盡管遭到一部分鮮卑貴族的阻撓和反對,孝文帝的改革最終得以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 ·日本服裝:和服 和服,在日本稱為「著物」或者「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服裝。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長上衣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志。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服裝:朝服 唐代時期,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後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襆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後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後翟衣樣式。而現代朝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襬十分寬大、蓬鬆。 ·越南服裝:越服 越南古稱交趾(中國稱作「安南」),西元968年,丁部領(丁環)建立丁朝(大瞿越國),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兩年後(970年)自稱皇帝。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試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著之弁冠、兗服來看,與明朝宗藩服飾如出一轍,不過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顯得小一號而已。以漢族帝王的正式禮服——冕旒兗服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滿清占據中國之後的兩百多年間,與中國南疆山水相連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著明式衣冠,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照片和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明確的反映出這一點,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1898年駐雲南府(今昆明)的法國領事方蘇雅(AugusteFrancois,1857年8月20日—1935年7月4日)所著龍袍的照片,被許多人誤認為是古代皇帝的龍袍或者中國戲曲中的裝束,實際上,方蘇雅所著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從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無二。
滿族人做的混賬事,我也不想多說了。
剃發易服——是愚昧、野蠻的統治者造成的文化災難,是中華文明史上的污垢,也是漢族人的奇恥大辱,被奴役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