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大全 » 漢服發展史男裝
擴展閱讀
紅色婚紗搭配男裝 2024-09-18 19:29:03

漢服發展史男裝

發布時間: 2021-06-02 16:05:15

㈠ 漢服的歷史發展

漢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的簡稱,漢服自商周至明朝,幾千年式樣從未中斷,但清朝建立後強行剃發易服,漢人服飾從此消失。清朝滅亡後,近代也有人倡議恢復漢服但由於國情時代背景等因素只停留在口頭。2001年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漢服復興成為可能。2002年2月14日陝西網友「華夏血脈」(趙軍強)在新浪歷史論壇發表了《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圖)一帖,是中國當代第一次以「漢民族服飾」為主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漢民族服飾的起源、特性和剃發易服歷史。此文被轉載到海內外多家網站和論壇上,三年存續期內點擊量超過30萬,喚醒了一大批有識之士投身於民間漢服復興,該文為漢服運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是漢服運動的理論基石,該文標志著中國現代漢服運動的開始。今天漢服這個叫法就是「華夏血脈」首先提出的,漢服就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的簡稱。
20
評論
分享
舉報

㈡ 漢服發展歷程

漢服的發展歷程應該是從清代就開始了,那時候人們就非常喜歡漢服,所以大家應該提倡中國的歷史。

㈢ 從古至今服飾的演變過程

1、春秋戰國 · 深衣袍服

春秋戰國之交,「百家爭鳴」的社會環境對服飾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時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 ——深衣。

在春秋一直到漢代,曲裾深衣,直裾深衣是深衣的主要款式。深衣承接上衣下裳,是一種根據禮制而制定的衣服,所以一直以來都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採用圓袖方領,以示規矩,意為行事要合乎准則;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擺線以示處要公平。

漢服文化:

傳統服裝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

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㈣ 漢服的起源及發展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間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漢服是華夏、漢民族的文化象徵。

漢服的「漢」字和漢人的「漢」是一致的,這個詞意義的外延也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問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它不僅繼承了漢族優秀的織染綉刻等工藝,而且還是中國「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重要體現。

在後來的各個由漢民族統治的朝代里均以著漢衣冠繼承周宗漢法為國家大事,《周易·系辭下》中的「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的意思就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天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唐朝、宋朝、明朝,漢服的樣式在不斷的更新和演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漢服所代表的華夏、漢民族的文化內涵與禮儀體制。

在《馬王堆三號墓遣冊》中,有著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這當中的「漢服」就是特指漢朝人們所穿著的服飾以及它背後所包含的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等文獻里所記載的冠服體系。《新唐書·蠻書》則記載著:「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這里的「漢服」就是指漢人穿著的服飾。

《遼史》:「遼國自太宗人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後、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一方面說明了漢朝之後漢服作為漢民族的服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所改變和發展,一方面說明了遼代皇帝對於漢服禮儀文化的重視。

《清碑類鈔》:「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漢服,令俱禿發。」1626年,明天啟六年,清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逝世後,其子皇太極即位,在所統治的區域里禁止人民穿著漢服,並且嚴格要求其剪掉頭發,改成後金的辮子頭。也就是說,清在人關以前就已經開始禁止漢服的流行,以便為其日後一統中原提供治理樣本。可見,漢服在一定程度上是漢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滿清政權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發,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從此,在經歷漢朝創始、唐宋發展、明代重置的漢民族傳統服飾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更有意思的是,袁世凱稱帝之前天壇祭天的時候,他以及身邊人都是身穿漢服舉行儀式的。拋開袁世凱的政治陰謀不談,另一方面則說明了漢服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雖然在滿清統治的兩百多年中弱化了,但它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始終沒有真正退出歷史舞台。

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圍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自2003年漢服復興運動開始,能工巧匠們嚴格遵照古人遺留下來的漢服來仿製、革新一批「現代化」的漢服。作為華夏文化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運動由最開始的很少一部分群體發展到很大一部分群體都在共同努力,社會各界,不管是醫生、老師、公務員、學生群體、還是商人,都有喜愛漢服的「同袍」(現特指漢服活動參與者),存我國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等地,漢服已經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奇裝異服」,而是在漢服同袍的努力下,了解到了這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很少再有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同袍們了。

現在,不僅是漢服同袍漢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就連他們周圍的人也深受影響,他們開始接受、喜愛自己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他們開始不畏懼陌生人眼光,勇敢地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就如同日本人穿著和服走在街頭一樣尋常。喜愛漢服的不僅僅有漢族人,很多少數民族也知道了解漢服,也成為了漢服同袍,這至少說明了漢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強大的。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㈤ 漢服的歷史

漢服:

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

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5)漢服發展史男裝擴展閱讀:

起源形成: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 周禮參考借鑒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

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

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

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

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 。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扎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

㈥ 中國漢服的歷史演變

不同朝代的漢服也都不盡相同,各個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致明確的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有嚴格形制規定;吉服是節日或喜慶場合所穿,形制規定不嚴格,一般較為華麗;常服則是平常穿著較為正式的服裝;便服則是在家居、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所穿的服裝。

據古代學者的描述,「漢服」在晉朝時間已經深受異族影響,「全用胡服」,並且遂相承襲:「中國(中原)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中國(中原)衣冠之亂,自晉五胡,後來遂相承襲,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上古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

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且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屬傳說時代,史書記載未必符合現實,未能確定漢族先民是否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

夏商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除交領外,西周至戰國時期還流行矩領。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帶固定,腰帶以帶鉤系結,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袍、襜褕兩種。還出現了襦裙。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繞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穿上後下?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三重衣」。

由於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漢代初期,襦裙只作平民日常所穿,貴族一般不會單穿,而要在外加上直裾袍或曲裾袍,漢獻帝時女子好為高腰襦裙。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晉末,婦人流行內衣裲襠套在交領襦裙之上。

南北朝時出現衣在裙外、在衣上束上腰帶的襦裙,下裙多為間色裙,並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

隋唐五代時期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唐代流行齊胸襦裙和高腰襦裙,常會配上披帛,晚唐至五代出現訶子裙,是在上襦外加訶子,外穿大袖罩衫或半臂,還有去了上襦只穿訶子配大袖罩衫的穿法,大袖裙襦也是當時女性禮服。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流行齊胸襦裙。除齊胸襦裙外,這時期的仍有高腰和中腰襦裙,上襦低胸。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 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披帛,又稱「披子」,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

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最常見的是對襟襦裙以及只穿內衣和裙再外加褙子,也有把對襟上襦穿成交領者。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元朝

元朝時期漢人的服飾也受到了他族服飾文化的影響,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繼承於元代的腰線襖。元代後期至明代漢族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明確區分「國服」和「胡服」。

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

明代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開始於顯眼處使用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在顯眼處用扣子。

㈦ 漢服裳 袴的朝代發展史_

網路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4] ,源自黃帝制冕服[5]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6]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7]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9-10]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名稱記載
關於漢服的記載數量繁多,僅列出部分: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牘:「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漢書》:「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漢服 (64張)
[11-12]

《蠻書》:「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3]
《新唐書》:「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13]
《遼史》:「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14] 「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後、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15]
《東京夢華錄》:「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16]
《清稗類鈔》:「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漢服,令俱禿發。」[17]

歷史發展
主詞條:冠服制度、剃發易服、漢服運動

起源形成

漢服活動 (4張)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18] 。「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19] 周禮參考借鑒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20]

漢服運動 (6張)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21] 。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扎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22] 。

服飾結構
主詞條:右衽、寬袍大袖

基本結構

漢服美女 (56張)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37] ,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38] 。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39] ,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40] 、裋[41] 、深衣[42] 。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43] ,袖口稱為祛[44]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交領右衽
衽形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滅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另外一種作為「交領」補充的是「直領」和「盤領」。直領就是領子從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來,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這種直領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經常運用。盤領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一個款式,領型為盤子狀的圓形,也是右衽的,在右側肩部有系帶,在漢唐官服中採用,日常服中也有盤領款式[10] 。

褒衣廣袖

漢服運動 (9張)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准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
「袖寬且長」是漢服禮服袖型的主要特點,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點,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主要有這幾種用法:參與日常體力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關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貴族禮服多用寬廣大袖,宋明時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10] 。

系帶隱扣
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
漢服騎馬
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另外一種是腰間的大帶和長帶子,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有象徵性意義,象徵著權力。漢服的大帶與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寬。[10]

紋飾配件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綉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紋章布料
布料
主詞條:錦、絹、綾、羅、帛、布、棉、麻、紗
漢服布料自黃帝以來主要有薴麻和蠶絲兩種[45] ,總稱為布帛[46] ,分別由典枲、典絲執掌[47] ,另設掌葛徵收做葛布的薴麻。葛布又稱為夏布,是喪服、祭服以及深衣的布料[48-49] 。夏布中的細密者稱為紵絲。夏季服葛麻紗羅、冬季以絲綿充絮,[50] 故稱為冬綿夏葛、夏紗冬縐。至東漢時,海南雲南開始興起棉花的紡紗織布[51] 。布帛根據紡織工藝、經緯組織可細分為錦、綾、羅、絹、紗、綈、綃、縐、綢、緞等等。秦漢時期,除齊紈、魯縞享有盛名外,尚有吳綾、越羅、楚絹、蜀錦等名品。後來北宋朝廷在東京設「綾錦院」網羅了很多蜀錦織工為貴族製作禮服,從而形成宋錦。明代建都南京,又形成了雲錦。織金、錦、羅、綾是最昂貴的織物[52] ,冕服用青羅衣、赤羅裳、赤羅蔽膝製成。圓領袍官服則皆用綾。官服胸背就是用雲錦中最精美的妝花緞製作。

布帛類別
用途
非物質文化遺產

夏布 喪服、祭服、朝服、深衣、冠冕、巾帽 榮昌夏布、萬載夏布
錦 蜀錦袍、蜀錦纏頭、蜀錦袴、錦半臂、袞龍袍、翟衣、飛魚服、胸背、刻絲花羅衣、墨綠地妝花紗蟒衣、明代蔥綠地妝花紗蟒裙、駝色纏枝蓮地鳳襕妝花緞裙、柿蒂窠過肩蟒妝花羅袍 蜀錦、宋錦、雲錦、緙絲
羅 紅羅蔽膝、白羅大帶、白羅中單、白羅方心曲領、紅羅銷金袍帔、明羅地刺綉百子女夾衣、薄羅衫子、羅襦、羅裙、黃羅銷金裙、青羅抹帶、羅襪、羅帕 杭羅、吳羅織造技藝
綾絹 青綾裙、黃絹袴、白絹襪、白綾襖、鳳鳥花卉紋綉淺黃絹面綿袍 雙林綾絹、路橋拷絹
紗 香雲紗衫褲、黃紗地印花敷彩絲綿袍、素紗禪衣 香雲紗染整技藝
綢緞 丁香綢直身、銀紅綢直裰、紫潞綢襖兒、漳絨夾襖、淺駝色四合連雲紋暗花緞裙、褐色纏枝四季花卉紋暗花緞裙、醬色方格紋暗花緞斜襟夾襖 潞綢、濮綢、繭綢、漳緞、天鵝絨
綿 羅地「信期綉」絲綿袍、朱紅菱紋羅曲裾式絲綿袍、西漢印花敷彩紗絲綿袍、素絲綿袍 餘杭清水絲綿製作技藝
棉 青布厚棉道袍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魏縣土紡土織技藝、魯錦織造技藝
三纈 夾纈花羅裙、絞纈絹、狩獵紋夾纈絹、綠地十樣花灰纈絹、明夾纈絹 藍夾纈技藝、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邳州藍印花布
金飾 織金金線、銷金、印金、描金、綉金、簇金綉、圈金、羊皮金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綉 黻衣綉裳、羅地龍鳳虎紋綉、絹地茱萸紋綉、鳳鳥踐蛇紋綉秋衣、花鳥綉夾衫、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 蘇綉、湘綉、蜀綉、粵綉、甌綉、高平刺綉、寧波金銀彩綉
絲線 緙絲線、綉線 蘇州花線製作技藝
周禮就規定有染人從事印染,並設置了專門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員負責「掌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漢服傳統印染分為礦物染和草木染。[53] 礦物染原料包括硃砂、石黃、空青、石青、胡粉、蜃灰、炭黑。傳統草木染材料包括:靛藍、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檗、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牙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54] 。
夾纈、蠟纈和絞纈是漢服印染中獨特的印花工藝[55] 。隋煬帝曾命令工匠印製五彩夾纈花羅裙,用來賞賜宮女及百官的妻母。灰纈是唐代以降的蠟染替代品。藍草染成的灰纈布料叫做藍印花布,古時稱為葯斑布。周禮還設立了「典婦功」、「縫人」等職負責刺綉。《周禮·畫繢》中說:「五采備,謂之綉。」按不同地區的傳統習慣,形成了不同風格特點的綉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四川的蜀綉和廣東的粵綉,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綉[56] 。
紋章
主詞條:十二紋章
冕服
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漢服中的紋章與漢人意識、認識中的天形地象、陰陽八卦、無形無色、吉祥圖案等各類文化符號緊密像通用。
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雲:「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57] 。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官服章紋,有鶻銜瑞草、雁銜綬帶、地黃交枝等名目[58] 。明朝文武官公服有用以標明品級的補子,補子以動物為主,如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氵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59] 。民服上則有以動物源性單獨構成圖案的,並且與官服圖案中的動物有所區別,其中最主要的即是十二生肖。另外,漢服的圖紋常選用八卦圖。
漢服的紋飾上喜歡採用帶有吉祥寓意的圖紋。如「六合同春」、「五穀豐登」、「錦上添花」等圖案。同時,依據不同的場合,也會選擇不同的紋飾。如新婚婚服和戀人互贈的辛無傷往往採用鴛鴦為主的圖樣,如「鴛鴦同心」、「鴛鴦戲水」等;壽誕則往往採用「松鶴長壽」、「鶴獻蟠桃」、「龜鶴齊齡」等意味著長壽的圖案[60] 。

足衣首服
足衣
主詞條:舄、履、屨、屐、靴、鞋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61] 。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62] 。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南粵筆記》記載:「枹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韌,可作屐,曰枹香屐。潮人刳之為屐,輕便而軟,是曰潮屐。」又說「粵中婢媵多著紅皮屐,士大夫亦尚屐。沐浴乘涼時,散足著之,名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63] 。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64] 。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潮州木屐、杭州合村綉花鞋製作技藝[65] 、邳州綉花鞋、邳州麻編鞋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66] 。
首服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花絲鑲嵌工藝的金釵珠花步搖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主要的頭飾有帽、巾等。帽主要有紗帽、風帽、笠帽等,巾主要有綸巾、網巾等。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通用的主要有冕、弁、襆頭等。漢代時有職位的人一般都會先包幘後戴冠,而平民則只包幘不戴冠,喜慶時用白色縑巾(紗)裹頭,平時只戴小帽、草帽。唐朝以帽為主,以白縑巾裹頭襆發。宋代則出現了鐵線襆頭,同時馬夫戴折翅襆頭,當差人戴直角襆頭,而平民則是夏季戴涼笠、竹笠,冬季戴深檐帽塵帽[67] ,宋元時期的頭巾種類繁多,如圓頂巾、方頂巾、琴頂巾、紗巾、綢巾、東坡巾、程子巾、山頂巾等。明朝時期帽的種類繁多,且因人而異[68] 。
女子的首服主要由副、編次。發髻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10] [61] 。漢族婦女有八大首飾之稱,分別為簪、櫛、釵、華勝、步搖、金鈿、珠花、勒子(額帕)。狄髻是八大首飾的金銀組合飾品。其中宋元時期除了發髻等飾物外,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即戴冠[69] 。頭插梳篦自漢代即有記載。南朝婦女就愛在髻上插飾梳櫛。唐朝婦女流行廣插釵梳。北宋宮中婦女多在飾冠上安插白角長梳,後來傳至民間,有高髻插梳之飾。宋詞曰:髻鬟雲樣梳。明代女子盛裝頭上插滿釵梳。漢族婦女還有戴絹花的習俗,所謂「寶髻簪花花」。明朝孔府在大庄設佃戶花庄,一年四季專供孔府擺設和夫人、小姐插戴,演習宮女的冠戴裝束絹花。花絲鑲嵌是漢族特有的首飾工藝,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以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和北京花絲鑲嵌工藝為代表[70] 。

色彩配飾
配飾
漢族人裝飾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還有配飾如蔽膝、披帛、襪、帔、香囊(香包)、劍、綬、印、笏、牙牌、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10] 。腰飾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綬、佩魚、佩牌、佩帶飾等飾物[71] 。儲藏漢服的傢具被稱為衣篋,掛漢服的衣架稱為衣桁[72] 。

配飾

非物質文化遺產


佩印
揚州玉雕、北京玉雕、象牙雕刻、金石篆刻


中國結

佩劍 龍泉寶劍鍛制技藝
香包
慶陽香包綉制、徐州香包、雁塔結繩香囊

首飾 北京花絲鑲嵌工藝、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金銀細工製作技藝、北京絹花工藝、常州梳篦、瓊海東坡笠
裝飾紋樣
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採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圖案
鞋簪配飾
的表現方式,大致經歷了抽像、規范到寫實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簡煉、概括,抽像性強烈。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圖案日趨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紋樣布局嚴密。明清時期,已注重於寫實手法,各種動物、植物,往往被刻畫得細膩、逼真、栩栩如生,彷彿直接采擷於現實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處理,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2] 。
色彩
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陰陽五行信仰。有「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黃土」[73] 、「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羽青謂之黻,五彩備謂之綉。……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74]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75] 的記載。
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74] [76-77] 。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纁【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南北朝以後公服的色制:朱、紫、緋、綠、青,如唐代為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78]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纁】。
傳統對服飾色彩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階層分界。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只有天子權貴們才能穿用。古代漢服的色彩以深色為貴,淺色次之,因此正式的禮服常使用深沉的織綿圖紋,而一顏色為主色調,裝飾以鮮艷華麗的刺綉。平民常服則多用淡色[9] ,因而有黔首、白丁、青衣、青衿、青衫、赭衣之稱。

形制類型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形制
長短
領形
服名

上著 無袖衣/短袖衣 直領 半臂、裲襠、比甲
短衣 交領、圓領 襦、短襖、衫子、裋褐
長衣 交領右衽 袿衣、襜褕、曲裾袍、絳紗袍、深衣、朱子深衣、道袍、直裰、大襖

直領對襟 褙子、披風、鶴氅
圓領/盤領 圓領袍、帽衫、涼衫、皂衫、襕衫、蜀衫
下著
袴、袴褶、帷裳、裙、馬面裙、襕裙、褌、犢鼻褌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復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閑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顧名思義是分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並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為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
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頭,兩截穿衣」成了傳統女子的服飾特點的描述[10] 。
漢服的款式以交領(兼有圓領、直領)右衽為主要特點,無口、系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動,飄逸靈動。而交領有衽是貫穿始終的靈魂所在。漢服的裁剪方法一直採用平面裁剪。沒有省道和肩斜,且用料一般都大於覆蓋人體的最小需要,所以無論是秦漢的大袖衣還是明朝的大袖衫,其袖長遠遠長出手臂,袖肥甚至在穿著後寬到及地。不同時期,也有袖肥窄小的,便於勞動[9] 。

服飾文化
文化內涵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後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沿襲四千多年。冕服是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與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後六服相加不僅象徵天之大數十二,也分別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別代表了漢服的兩種基礎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衣裳制

天子六服[79]

天/乾

三辰(日月星)

裘冕

袞冕

鷩冕

毳冕

絺冕

玄冕

深衣制

王後六服[80]

地/坤

五行(木火土金水)

褘衣

揄翟

闕翟

鞠衣

展衣

褖衣

孔子在姬姓魯國衣逢掖之衣,來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長居宋國則冠章甫之冠[81] 。「章甫之冠」指的是一種殷冠,周朝叫委貌冠或緇布冠,治理朝政所冠[82] 。莊子則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劍服[83] 。因此儒服又成為後世的道袍。因此儒服和劍服成為華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漢服基本服制。

屬性
服名
他名
服制
首服


儒服(士大夫之服)
逢掖袍
深衣
緇布冠(玄冠)


劍服(武士之服) 短後衣 袴褶(小袖短衣大袴) 武冠(惠文冠)、曼胡之纓

㈧ 漢服的發展歷程

起源形成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 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扎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後世發展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代之初,大體沿襲了秦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斷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斷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士農工商皆可穿著。

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
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志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發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發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復。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朴、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袍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發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發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發式較前簡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統帽和四方平定巾。

剃發易服
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州的統治,實行「剃發易服」,服漢衣冠、束發者治重罪。滿族入關後,下令漢族剃發易服,「衣冠悉尊本朝制度」。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攝政和碩睿親王諭:「各處城堡著遣人持檄招撫……有雖稱歸順而不剃發者,是有狐疑觀望之意,宜核地方遠近,定為限期,屆期至京,酌量至京,酌量加恩,如過限不至,顯屬抗拒,定行問罪。」此後清廷多次就剃發易服頒發諭旨。

南宋女墓出土滾邊窄袖褙子
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 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再次頒布剃發令,要求「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盡行剃發」,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江陰人民奮起抵制,堅持抗戰三個月,城破,全民死戰,男女老幼無一投降。嘉定民眾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斗爭,受到清兵的殘酷屠殺,演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慘劇。當時中國廣大地區,由於明朝末年封建統治者對農業、手工業的摧殘,以及官軍對農尺.起義的進剿,已經造成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滿目瘡痍的景象。隨著這種殘酷政策相繼而來的,便是改冠易服。清廷再次用政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有些鄉間農民,因不知朝廷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要被剝得全身精光,並且以能保全性命為幸。由此可見,改易冠服與剃發令一樣,都是通過強制辦法推行的。

漢族長期的抵制斗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也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㈨ 中國漢服發展歷史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