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大全 » 民國男旗袍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電工絕緣手套多少錢 2025-02-13 02:45:40
衣織好怎麼藏線頭 2025-02-13 02:44:44
南京哪裡可以鑒定皮帶 2025-02-13 02:38:44

民國男旗袍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1-27 06:27:22

1. 天津哪有拍民國風格寫真的就是五四女學生校服,旗袍,秀禾裝什麼的。

一、青春型(包括淑女型、活潑型)
風格:表現青春朝氣和旺盛的生命力服飾宜天藍、玫瑰色
白色:飾物選擇木質、水晶亮麗品
動作;扭動身體,雙手舉起,跚跳、抬腿、滑稽
發型:打毛假彩發,不刻意盤發,追求自然發揮
構圖:大膽創新,該切即切
二、前衛型(也稱酷型或叛逆、男孩性恪)
風格:冷酷、誇張、壓抑
場景:深秋落葉、破院殘壁、山頂干枝、破爛倉庫
膠片:反轉負沖、黑白高反差、粗顆粒、蒙片
服飾:細帶路臍,金屬緊身,豹紋圖案
發型:蓬亂漂染,唇線分明,口紅亞光
動作:誇張豪放,不掩飾拘謹
三、瀟灑型
風格:隨意舒展
服飾:垂披拖掛,隨意休閑
妝容:立體、時尚、清淡亮彩
動作:形體放鬆、柔中帶剛
四、端莊型(年齡35-50)
風格:展示文化、知識、涵養、品味、身份
服飾;職業裝、正規,質地好
動作:從容和緩,典雅大方,神彩奕奕,慈祥和諧
妝容:接近生活,掩飾缺陷,

2.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2)民國男旗袍圖片大全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3. 求幾張動漫圖片,要民國時期男的穿長衫的,只要男的不要女的

這樣可以么?

4. 有沒有那種民國初年的黑白情頭,我在找一堆情頭,男的旗袍眼睛黑白圖片,女的旗袍然後圖片也是黑白的

以前的人比現在的健康,沒有那麼多疾病,就是不太平,現在假貨太多了,

5. 求旗袍的民國風動漫圖片。

6. 男朋友喜歡旗袍馬褂這種民國婚紗照

旗袍是中國的國粹,而中式婚紗照旗袍禮服也越來越受到新人們的追捧。
旗袍興起於民國,流行於民國,已經成為那個時期的一個標志。
現在的旗袍又在原有色彩與款式的基礎上,豐富了內容。
旗袍的色彩
旗袍的色彩直接影響著新娘身著旗袍時的美麗。
推薦幾款顏色:大紅色,能夠顯示出新娘的穩重大方,比較適合年齡稍大的新娘。
玫瑰紅:如果你的膚質比較好的話,襯以玫瑰紅更能讓你顯示出一種青春俏麗的感覺,所以這樣的顏色比較適合膚色比較好的年輕新娘。
深紅:代表沉著穩重,所以比較適合穩重有涵養的知識女性。

7. 民國時期旗袍的改良與演變過程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8. 0.85寬幅縫一件民國男士長衫要幾米布料

要看紙樣和面料門幅。一般針織的面料門幅1.60米 針織面料是按公斤算的 。 普通的針織 面料 做長衫的話 估計要用 2米5 估計要用0.8公斤。定做面料 估計不行 量太少。買庫存的話估計在50元/公斤 我是專業人士哦

9. 民國時期的旗袍

長衫 長袍馬掛

10. 我是現代男人,我為什麼喜歡穿民國長衫

復古情懷?
可知,終南山裡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有錢老頭,穿著素紗漢服,曲水流觴、清談而論,重現魏晉之風!
要玩復古,還得是有錢才能玩出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