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清明節的諺語
1、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2、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3、清明有霧,夏秋有雨。
4、清明霧濃,一日天晴。
5、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
6、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7、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
8、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
9、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10、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11、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12、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13、清明蒜不在家,數伏蒜不在地。
14、清明前後一場雨,好似秀才中了舉。
15、稻怕寒露一夜霜,麥怕清明連放雨。
16、清明宜晴,穀雨宜雨。
(1)男裝清明節活動語擴展閱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民間諺語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說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見各地。
『貳』 寫清明節人們活動的好詞佳句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寫了當時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卧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紙鳶鳴半空。(土番)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這首五律有如廣角鏡頭,攝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書生們瀟灑的游春,空中風箏爭鳴,鳥雀啄食(土賁)間祭品。哀歡相映,這真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節日。不過,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樂游賞的風氣也已形成。
唐詩人顧非熊的一首《長安清明言懷》詩道盡其間關系: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掃墳塋的習俗已經合二而一了。時值三春大好時光,清明墓祭這種戶外活動業已具備冶遊的條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來,這種風習還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視作迷信,作為者心裡也免忐忑,祭掃先塋則不,行此舉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許多理由,怎麼做也都心安理得。於是,北方便荷擔挑盒,南方便行船載酒,熱熱鬧鬧地上墳去。
清明節對聯: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
三月光陰槐火換;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馬上紛桃雨;喜見樹前鬧杏花。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槐火光陽春替換;杏花消自雨傳知。
睹物思親常入夢;訓言在耳猶記心。
山清水秀風光好;月明星稀祭掃多。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
禁火今年逢節早;飛花鎮日為誰忙。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
春風已解千層雪;後輩難忘先烈恩。
有胸中韜略無窮 流水夕陽千古恨;
春風落日萬人思 落花殘日幾多愁
有關清明節的詩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明節詩歌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並在此時心。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遊客趨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餘吹拂輕灰。
清明節詩歌
《清明速寫》
太陽離開東方的懸崖已經很久
風在樹枝上打滾,我們看見
雨燕像一塊海綿,在空氣中
吸吮著昏暗的水聲
我們走上山野,去完成活著的人
一項應盡的義務,迎面擁抱我們的
是千姿百態的愛,無形的手
這使得我們,更加孤獨
我們來到這生的邊緣
在一片幽暗的心情里,舉杯飲淚
為自己而哭,利用對死者的回憶和悲痛
而他們說:活著,你們已經足夠
《祭魂》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風景一片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彷彿為了溫暖
彼此靠近
這些靈魂安謐無聲
在各自的匣子里
緬懷曾經走過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無法得到的愛情
如今身子已被鋸過
被雕刻過,油漆過
不同於先前
聽呵,鞭炮聲不絕,像許多人用手
猛擊擺著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
我們將各種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後一把收起
發出同一種聲音
哦潔白的骨灰,道德的極品
這些靈魂已不再使用
語言、動作和眼睛
他們早把生命打掃干凈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們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們時長時短的回憶
今天我們帶來的
糕點與水果,貨真價實
在他們看來,如同夢中的一個人
在做各式的夢
間接的事物,豐美的幻想
吃吧,這就是生活
觸手可摸
穿過火焰,這些靈魂如鳥
已經安巢,在一個自足的匣子里
不分春夏秋冬;他們開始懊悔了
這些久被禁錮的靈魂
多麼渴望如粉塵
在天地間,如風中的雨水
或樹間篩落下來的光線
看哪,輕煙四起,我們看見
真摯的懷念,已漫成大霧
一年一度,在台階上
在草坪間,這些匣子
被我們所崇拜,被淚水所揩擦
而香燭像我們的悲哀
逐漸燃成灰燼
彼此靠近
彷彿為了溫暖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風景一片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叄』 清明節的諺語
清明節氣的陰晴雨雪與對未來天氣及年景有一定預示的諺語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
◇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
◇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
◇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
◇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雲)
◇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節氣的風對未來天氣及年成好壞也有一定預示,農民極為關心,因此,在民間流傳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諺語。比如:
◇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肆』 茅台酒迎清明節做活動的廣告詞
中國茅台酒,專供領導和亡靈。
『伍』 清明節祝語
1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洗樹梢潤小草,問候送去關懷到,放棄憂傷煩惱消,生活向前錦綉程。清明節,願一切安好,快樂來到。
2清明時節祭祖先,心頭思緒已萬千。佇立墳頭淚漣漣,緬懷往事情無限。黃花清酒放墓前,焚香數支訴祈願。九泉之下享平安,後代蒙澤福綿綿。
清明節簡訊
3風涼雨綿綿,清明哀連連。青煙到天邊,涕淚泣墓前。焚香寄思念,一片情漫漫。悲傷不能言,心中車輪轉。只願永平安,生者福無限。
4清明節來到,掃墓不可少,祭奠祖先,人人到,做個孝子孫,倍倍顯得親,永遠不忘懷,齊心去祭拜,清明踏青後,朋友去郊遊,一起樂悠悠。
5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陸』 清明節活動感言一句話有哪些
1、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不會忘記,也不會離去,為了身邊的,離去的,好好努力,好好珍惜。
2、清明時節來掃墓,中華民族重孝道;清明節時去踏青,人和自然相和諧;緬懷先賢學感恩,孝敬親賢世代傳;踏青出遊親自然,感念春天新氣象。
3、生命,其實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逝去的終究已成過去,不必沉寂在過去。無需感慨生命之無常,無常才是真。好好活著,才是最好。
4、已經擁有的不要放棄,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已經失去的留作記憶,內心追求的必須努力。清明時節,願生者健康,逝者安息,緬懷過去,祈福未來。
5、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更懂得愛和珍惜。所以,我們活著的人,都要好好善待和把握與人相處的日子,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柒』 清明節有什麼活動四字詞語
九原可作——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稱墓地;作:起,興起。設想死者再生。
墓木已拱——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後指人死了很久。
一抔黃土——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冢中枯骨——冢:墳墓。墳墓里的枯骨。比喻沒有力量的人。
自掘墳墓——掘:挖。自己的所作所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墳墓一樣。比喻自尋死路。
柴毀滅性——柴毀:因極度哀痛而骨瘦如柴。舊指因居父母喪過度悲痛而身體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趙儋《右拾遺陳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純孝,遂廬墓側,杖而徐起,柴毀滅性,天下之人,莫不傷嘆。」參見「哀毀骨立」、「柴毀骨立」
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為莊周契友。惠死後,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後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掃墓望喪——掃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謂酷吏必當有惡報,指日可待。語本《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後歲余,延年果敗。
殺衣縮食——「殺」念shài。猶節衣縮食。明·寧濂《故麗水葉府君墓銘》:「家雖貧,殺衣縮食,葬宗黨十餘。」
懸門抉目——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夫差聽信讒言,不從忠告,反賜之劍命自殺。伍員臨死,曰:「樹吾墓上以梓,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以觀越之滅吳也。」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後以「懸門抉目」為烈士殉國的典故。
贏金一經——謂留下滿筐的金銀,不如傳授一經。贏,通「籝」。典出《漢書·韋賢傳》:「賢四子;長子方山為高寢令,早終;次子弘,至東海太守;次子舜,留魯守墳墓;少子玄成,復以明經歷位至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顏師古註:「今書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滿之
椎理穿掘——殺人埋屍,發冢盜墓。泛指行凶作惡。
椎牛發冢——亦作「椎牛發冢」。殺牛盜墓。謂為盜無所不為,窮凶極惡。
墓木拱矣——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後指人死了很久。
一掊土——抔:用手捧東西。一捧黃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椎埋穿掘 ——殺人埋屍,發冢盜墓。泛指行凶作惡。
『捌』 清明節祭語名言
阿彌陀佛
說些世俗的話,對亡者沒有什麼好處
不如為亡者念阿彌陀佛佛號,還可以超度亡者,為亡者行善積德和放生還可以給亡者修福報。
何必把力氣和時間花在對亡者沒好處的事上呢?
『玖』 清明節的廣告詞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明節!
覺得怎麼樣,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改成
多情自古傷離別
『拾』 清明節寄語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所以謂之清明。」清明在中國,是一個很奇特的日子: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它既代表著萬物的生,又緬懷著故去的亡。所以,清明對中國人,真的非常重要。春天的生機中緬懷生命的逝去,愛的追思取代了死的悲傷,在芳草的清香雅緻中,讓愛穿越陰陽兩界,成為逝者與生者的心靈交流之橋。
愛建學校
一年一班:楊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