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於我國服裝業應採取怎樣的市場競爭定位
我國的服裝業缺乏品牌性是個大問題,目前的市場競爭定位我認為仍然是品牌第一,高端消費為上。中國的服裝業在世界上都是物廉的代名詞。但在國內還是應該走大眾化的路線(指款型),因為有那麼多的消費人群,這么大的市場足以養活很多服裝企業了。擁有一流品牌服務大眾是俺對服裝業的期望。還沒考慮過這么有高度的問題,這有一個「為什麼要實施服裝品牌戰略的分析」希望能幫助你日前,中國服裝協會公布的中國服裝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但由於品牌缺乏致使中國紡織產品附加值低下。在我國生產出口的服裝中,95%是價值較低的加工產品,貼牌生產成了中國服裝產業主要的發展支柱,沒有一個叫得響的世界級品牌。這種最大服裝生產、出口國與無一世界名牌的品牌小國並存的現象,讓業內有識之士痛心疾首:中國服裝業如果再不轉變缺乏品牌實力的粗放型發展路子,有可能喪失對國內高檔市場的控制時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格局的發展趨勢,總體上為中國服裝實施名牌戰略帶來了有利的增長空間和追趕時機。目前,中國服裝業重點應放在結構調整上,爭取在高檔次產品方面有新的突破,占更大的比重。中國服裝行業要真正強大起來,必須創世界級品牌,藉助品牌可以形成具有無限活力的無形資產,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專家分析,中國服裝業沒有自己的世界品牌、大而不強的原因有二:一是企業經營者經營行為的短期化。目前服裝行業存在的定牌加工等貿易形式在短期內能夠使企業得到較大發展,只要訂單在手,就能穩賺差價,不必擔心銷路,也不必承擔首期設計和研發成本。但使用外國商標進行貼牌生產,一方面要交大筆的商標使用費,大部分利潤歸商標所有人,另一方面,為他人作嫁衣的結果是別人的牌子越做越大,自己的利潤越做越小,企業雖然有生產能力,卻沒有佔領市場和銷售的能力。二是對民族品牌的扶持不力。不僅我國本土自主品牌在各大商場難以見到,而且民族品牌專賣店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針對企業滿足於大量使用國外商標,安心做「洋加工車間」的現象,華東政法學院教授、知識產權法研究專家朱欖葉稱,國內企業急需轉變觀念,因為企業要長遠發展,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關鍵一環。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不僅可以在出口貿易中掌握主動權,還可以通過授權許可使用商標來贏利。貼牌企業賺得第一桶金後,必須考慮自我研發和設計,並在貼牌中謀求自我品牌的成長。如何加強對民族品牌的扶持,服裝界專家胡月提出,對民族品牌的扶持要有長遠觀點,政府應該通過引導商家開辟民族品牌專賣店的方式,給民族品牌一個亮相的機會,為民族品牌的深入人心提供一個窗口。世界一些國家為扶持民族工業,就採取開辟「地域品牌專賣」的辦法,促進民族品牌產業的發展。北京服裝學院的郭漸鴻先生則認為,國產品牌在國內確實受到不公平待遇,而那些僅在國外注冊,生產、設計、銷售均在國內的假洋品牌卻受到認可,這種崇洋媚外的觀念是很不利於民族品牌的發展壯大的。在國貿某著名服裝公司從事服裝設計的劉瑩小姐說:「我們不能永遠給別人做嫁衣裳,我們一定要有我們自己的品牌。」江蘇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閻承余表示,從長遠看,「假洋牌」不會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對於我國的服裝行業來說,民族品牌和民族工商業應該實實在在地聯起手來,既要學習外來品牌的先進觀念和經驗,也要相信自身的優勢,畢竟,民族品牌有著更完備的銷售終端,也比國外品牌更了解國內的消費者。知恥而後勇。有政府的支持,有企業的努力,中國服裝應該也一定能走上創世界名牌的路子, 中國擁有世界知名品牌服裝的那一天指日可待。【海峰補充】其實,服裝國內因為定位很好的例子不少。美特斯邦威、。。。。。。。。據我的個人感覺,可以向我們中國傳統的方向定位,現在全球國學熱,漢語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語言,世界都在看好中國,那麼中國的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世人關注的,唐裝、漢服等等。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最好。現在很多高檔次的唐裝一件都好幾千,而且還沒有地方買。我本人就是很喜歡中國的服裝。然後加上一些現代的文化氣息,效果會更好。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㈡ 中國男裝品牌前50名排行榜是怎樣的
中國男裝品牌前50名排行榜:七匹狼、勁霸、柒牌、利郎、海瀾之家、九牧王、森馬、才子服飾、羅蒙、太子龍、太平鳥、安踏、美特斯邦威、JNBY、波司登、李寧、雅戈爾、森所、單農、藍豹、金利來、皮爾卡丹、海螺、沙馳、洛茲、開開、恆源祥、傑克瓊斯、浪肯、利丹王、花花公子、虎都、邁雅、杉杉、威可多、皮爾卡丹、鄂爾多斯、魏橋、紅豆、夢蘭、北極絨、博洋、步森、才子、三槍、馬克華菲、利郎、意樹、報喜鳥。
3、勁霸
勁霸男裝股份有限公司自1980年創立之初,就一直秉持著「一個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得了」的核心價值觀,將自己的品牌發展方向緊緊鎖定在以茄克為主導的男裝領域,化繁為簡。
勁霸男裝用獨特設計終結了茄克的單調,以「款式設計領先」和「豐富版型經驗」獲得消費者良好口碑,並通過精湛領先的產品研發設計,強而有力的品牌運營管理,穩健齊備的專賣銷售體系,成為中國高級時尚茄克領先者,同時引領茄克及配套服飾的研發設計,讓休閑裝更時尚。
㈢ 服裝行業的市場分析(包括對競爭對手狀況、市場發展趨勢、目標客戶群體的分析)
2014年第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事件達到11例,並購金額就達到了2.23億美元,並購金額超過了2013年全年。紡織服裝行業作為一個基礎的輕工業行業,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在金融危機後,它的穩定回報再一次吸引了投資界的注意,並購規模曾在2011年出現大幅度增長。2013年以來,服裝行業庫存高企,使得許多服裝行業陷入困局,紛紛通過調整經營策略進行轉型升級,其中借力資本市場也成為一種重要手段,這也將促使2014年紡織服裝行業並購規模將呈爆發式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01-2009年,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比較冷清。在9年間的並購總金額為8.5億元。從2010年開始,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開始加速,2010年為389萬美元,2011年上升為3.01億美元,2012年為1.40億美元;2013年為1.76億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金額就達到了2.23億美元。
從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件數來看,也是呈加速上升的趨勢。2001-2009年,平均每年為1件,2010年上升為8件,2011年上升為15件,2012年為8件,2013年上升至15件。2014年第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並購案例數就達到了11件。這些數據再一次證明紡織服裝行業作為一個基礎行業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從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平均並購金額來看,2010年為614.83萬美元,2011年爆發式增長至2153.07萬美元,此後連續下降,但是在2014年第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平均並購金額又迅速回升至2481.67萬美元。可以看出,紡織服裝行業的平均並購金額並不大,在1億元左右。這是由行業的性質所決定的。紡織服裝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固定資產的投入要求不是很高。
㈣ 中國男裝品牌前十名都是哪些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一位:勁霸男裝
勁霸男裝專注茄克35年,它用獨特設計終結了茄克的單調,從而成為中國高級時尚茄克領先者,同時引領茄克及配套服飾的研發設計,讓休閑裝更時尚。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二位:柒牌男裝
柒牌集團始終堅持「創享中華時尚演繹美好人生」的企業使命,以「柒牌男裝比肩世界,中華立領風行天下」為企業願景,秉承「以客戶為中心,誠信感恩、創新馭變、拼博進取、協同共贏」的價值理念,演繹柒牌「比肩世界男裝」的品牌形象。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三位:才子男裝
才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3年,坐落於福建莆田,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服裝公司,涉及襯衫、西服、夾克、T恤、毛衫、西褲、休閑褲等全系列產品,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擁有2000多家專賣店。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四位:七匹狼男裝
七匹狼品牌創立於 1990年,是中國男裝行業開創性品牌,恪守「用時尚傳承經典,讓品牌激勵人生」的企業使命,在立足於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極挖掘的同時,將西方流行時尚元素融於自身設計理念,並致力於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創意產業的契合。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五位:利郎男裝
利郎集團,由王氏三兄弟——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始創於1987年,於國內首倡「商務休閑」男裝概念,經過20多年探索,已發展成為集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中國商務男裝領軍品牌。現公司旗下擁有品牌:利郎LILANZ、子品牌L2。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六位:九牧王男裝
九牧王男裝集面料版型工藝為一體、理性、質感、嚴謹、做工精細,注重細節及每一道工序,品質完美。有設計感、講究搭配、版型合體、國際化、流行、現代,是一種紳士個性的表達。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七位:太子龍男裝
在男性族群新文化的進程中,升華自己的性格魅力和人生涵義,這種將21世紀中國男性自信與豪放的個性、深刻而博大的人文精神進行全面地詮釋的舉措,「太子龍「品牌文化匯入了「龍」的精神和「龍」理念中,取得了中國男性群體時尚消費生活的代言人地位。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八位:虎都男裝
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系香港虎都集團在中國泉州獨資興辦的一家國內知名大型服裝企業,注冊資金一億港元,虎都工業園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融合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秦漢建築風格,現代先進的內飾,大氣天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西褲生產基地以及五大男裝生產基地之一。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九位:雅戈爾男裝
在品牌發展過程中,雅戈爾集團提出了「堅定、提升、發展」的方針,在充分發掘區域市場的前提下,加速品牌高相關度市場的多元化計劃實施,形成核心品牌結構,採取多渠道或多形式的品牌運作方法和策略,推進品牌國際化。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十位:波司登男裝
波司登男裝作為波司登品牌延伸重點項目之一,自2004年面世以來,在競爭激烈的男裝市場中起跑迅速。目前波司登男裝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包括直營專賣店在內的營銷終端近1000家,銷售網路覆蓋全國。
㈤ 中國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為什麼一個泱泱大國不能成為世界品牌大強、品牌強國?服裝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國服裝企業必然要走向國際化、全球化、品牌化運營時代,中國服裝企業在國際舞台為什麼不能用同一種聲音說話?請問中國服裝企業家們你們都准備好了嗎?請問中國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有人認為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人認為是設備與信息現代化;有人認為是管理;人才;渠道;資金等等。我認為中國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資源最優化配置、產業鏈的最優化整合。 第一、在品牌理念上進行高度統一。民族文化的統一化、國際化是品牌強國的思想保證。13億人向世界傳遞同一個聲音:「中國是服裝大國,更是品牌大強、品牌強國」。品牌宣傳有統一口徑,為什麼各大民族品牌面對國際競爭就沒有統一******?如何化解企業家利益最大化與民族品牌整體利益最大化之間的矛盾?攘外必先安內,國家、民族應樹立企業典範,從宏觀上積極引導服裝企業向良性發展,為走向世界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二、對產業鏈各環節進行高效整合。由於服裝原材料、紡織技術、生產基地、人才結構、資金運作、服裝信息等分布不對稱,資源沒有得到最優化配置,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優化產業鏈。在原材料方面:政府對西部地區及主要原材料基地進行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正確引導原材料的種植、培育工作,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點對點合作、確保紡織業良性發展。在紡織技術方面:優化全國重點紡織產業基地,如對廣東、浙江、福建、江蘇、上海等主要紡織基地資源重組,縮短與原料基地的距離,與原材料基地建立點對點的供銷合作關系。在人才教育方面:對全國紡織院校、服裝院校進行重組兼並,按照服裝行業產業鏈分工進行教育細分,劃分專業紡織院校、服裝設計院校、服裝品牌策劃院校等,有針對性為服裝產業基地提供優秀專業化人才。在勞動輸出方面:在省與省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勞動力輸出大省建立點對點的合作,可採用就近設廠、合資建廠的方式,充分將勞動力與生產要素緊密結合起來。在資金運作方面:推動服裝大中型企業上市,引導和鼓勵企業兼並、收購和重組,從而擴大國內服裝大型企業品牌效應,增強國際競爭力。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引進國際一流信息化人才,購買國際一流技術,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徹底解決信息化落後的現狀。在管理方面:加快現代化企業機制轉型,從家族企業向企業家族轉變。通過對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深度整合,加快服裝產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快速運轉。 第三、走規模效益化之路。中國的服裝生產規模全球最大,如何深度整合,快速提高效益是關鍵,******思想、完善經濟體制、發展服裝產業新模式,加快產業升級,從粗放型向集略型快速轉型,切實將規模與效益相結合,實現產業集群化向產業國際化轉變。
㈥ 服裝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是哪部分
服裝的款式和銷售
㈦ 我國服裝行業1.優勢2.劣勢3.竟角落力要求有案例300字 急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服裝行業的競爭呈單一化特徵,導致我國服裝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差,抗風險能力較弱,主要表現為:(1)產品線單一。企業往往採取「大批量、低價格」的策略參與競爭,款式單一、工藝簡單、價格低廉。(2)流程單一。許多企業僅負責其中的簡單加工這一低利潤環節,而能夠涉及前期面料研發、款式設計、打樣製版等高利潤環節的企業數量還相對較少。(3)自主設計和創新能力較弱。我國大部分品牌服裝企業的服飾風格不鮮明,絕大部分設計都是跟隨歐美、韓國等國的潮流。
在競爭單一化格局下,面向品牌運營商提供服務的企業難以分享價值鏈中的高附加值業務,客戶資源極度分散,缺少能夠將眾多品牌商進行集中的優勢企業。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為了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必須加速產業鏈升級,突出差異化競爭,向產業鏈的高利潤環節拓展。
隨著競爭的加劇、國家政策的鼓勵,我國服裝行業目前已經呈現出整合、調整和提升的趨勢,進入更加復雜的經營競爭格局。傳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渠道銷售、外包服務以專業細化形態繼續發展;而品牌經營使服裝製造商和經營商將淡化傳統的設計、製造和銷售模式,品牌復合運作和品牌商業模式將成為品牌運營的軌道。
近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加速調整、升級的趨勢已逐步顯現,具體如下:
(1)「設計時尚、款式多變、價平、量少」日益成為服裝企業成功的基石
服裝行業對流行趨勢極為敏感,服裝款式和流行趨勢轉換較快;服裝行業越來越顯現出設計時效性強、產品周期短、趨勢變化快等特點,需要不斷採用新的面料、工藝和款式來生產符合消費者偏好的產品。另外,因當前社會價值觀多元化而導致潮流動向多變且難以把握,且服裝時尚理念的深入使得消費者更追求個性化,故「設計時尚、款式多變、價平、量少」逐漸成為品牌服裝企業的經營新趨勢,這既能滿足服裝市場上顧客的差異化需求,也能有效地控制庫存商品數量。
(2)以快速反應為核心的運營體系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重要趨勢
「快時尚」(Fast Fashion)已經成為服裝行業重要的盈利模式,其核心在於快速周轉、提高附加值、提高有效供給、降低庫存、提高正品銷售率。「快時尚」每一款服裝的生產數量都很少,這樣不僅減少單款的陳列,同時人為製造稀缺,帶動購買欲,降低每款庫存時間。這類快時尚服飾始終追隨當季潮流,設計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櫥窗陳列的變換頻率甚至達到一周兩次以上,每年生產的服裝款式是一般企業的3-4 倍。
「快時尚」興起更加縮短了流行周期,同時要求縮短從設計到產品上市的周期。從服裝的消費習慣來看,如果品牌商能先於競爭對手將當季服裝面世,則初期上市的新款服裝價格最高;2-3 周後,其他競爭廠商出現類似的產品上市,品牌商由於已經以最高的價格銷售了大部分存貨,則可將剩餘服裝以不同幅度的折扣進行銷售,從而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
因此,對於品牌商而言,服裝快速上市能保障其獲得最高的收益;流程縮短的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保密性,從而降低被競爭對手抄襲的可能。這要求品牌服裝企業具備很強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採取快速、多款的「快時尚」運營模式。
㈧ 中國服裝業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現狀:
日益增大的庫存壓力。
2.缺乏自主的設計風格 服裝設計是中國服裝企業普遍的軟肋。
3.業專業人才匱乏 深入過服裝行業的人才會清楚的意識到,服裝行業整體人才隊伍(生產管理、設計、營銷、廣告等)非常貧乏。
㈨ 服裝行業如何面對同行競爭
細節決定成敗這個是經常在說的話,而且在生活也處處充滿了細節的故事,雖然是一個小小的事情,但是也會影響整個事情的發展,所以在服裝行業, 服裝經營的每一個細節也都會影響到服裝成功,所以做好服裝經營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讓你擁有更多的錢賺。
首先第一個細節:做好售前、售中、售後服務 服裝行業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今天新款剛上市,沒到一個星期就可以到市場上看到很多仿版的服裝出來,中國生意人是個復制能力特別強的群體,服裝的款式、面料可以復制,但唯獨復制不了的是專賣店畢竟服裝行業還沒有家電行業發展成熟,只要肯學習,帶著學心習的心態,將學到的好的經驗通過轉化、創新,再移植到專賣店的管理上來,很快在同行中就會脫穎而出。
其次第二個細節:門店促銷 品牌服裝店促銷是專賣店利用各種溝通方式、手段向消費者傳遞商品(或服務)與專賣店信息,實現雙向溝通,促使消費者對企業及其產品(或服務)產生興趣,開品牌服裝店賺錢嗎好感與信任,進而做出購買決策的活動。
再次第三個細節導購培訓 很多品牌服裝店投入大筆資金將店面裝修得富麗堂皇,同時以相當豐富的商品作為吸引顧客的主要手段。而每逢銷售情況不佳、顧客減少的時候,降價促銷就成了經營者提高業績的利器。這種情況下,確實有很多的過客被其吸引。但是在消費者較有品味提升的現在,當消費者身臨其境時,店面的裝潢和較低價格已不在是吸引顧客上門的關鍵。顧客所感受到的服務態度將決定著他們是否再次光臨。 仔細觀察分析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和品味。善用銷售技巧,再加上令顧客怦然心動的服務,這才是零售業制勝之道。
最後第四個細節門店管理 沒有良好的品牌服裝店管理上述說的那些就是空談了;專賣店生意是好還是差,這一切都要歸結於專賣店管理是否得法。專賣店管理主要是對人和事的管理,對人的管理則是對專賣店人員每天需做的事進行管理;對事則是包括專賣店的環境、櫥窗、商品陳列、收銀、退換貨物等的管理;可以說管理無大事,關鍵在於細節,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