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是什麼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
(1)盈利空間較小
我國服裝出口價格今年來有所上升,而這一變化是在生產成本上升、商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綜合因素下出現的,可以說服裝出口高增長是以數量快速增長、利潤持續走低的高消耗為代價的。
(2)行業繁榮與虧損企業增多並存
虧損和瀕臨虧損的企業有所增加,約占行業總數的20%左右。企業間的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從質檢總局對10個省、市的77家企業的77種產品質量抽查情況來看,產品抽樣合格率只有70%。
(3)服裝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堪憂
名牌產品的模仿、抄襲、假冒偽劣現象仍相當嚴重。
(4)國外品牌試圖控制產業鏈
後配額時代給我國服裝業帶來商機,也帶來了危機。國際貿易保護的大棒會頻頻舉起;根據中國服裝協會專業委員會的調查分析,國內高端市場幾乎全被國外品牌所佔領;從國際市場看,走出國內品牌很少。
㈡ 中國服裝業行業。哪個城市比較發達些。
沿海城市周邊的鄉鎮很多
隨著人力成本上升,服裝行業慢慢的向內陸轉移
風險在於應收款的問題,投資門檻較低
㈢ 服裝行業公司有哪些
服裝行業公司有很多,在查詢公司商業信息的網站可以比較方便的查詢,一直使用天眼查查詢公司,可以分類查詢,在天眼查網站底部有快速鏈接,企業名錄里有服裝/服飾專項。更簡便的方法是在搜索欄直接輸入服裝就可以進行搜索,會顯示出大量本行業公司,可以通過地區、企業狀態等內容進行篩選,查詢想找的公司很方便。
㈣ 中國的服裝產業的大多分布在那些城市
深圳是全國時裝的潮流前沿,也是全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基地;杭州也是華東有名的服裝基地;剩下的:北京、上海、溫州、廣州、東莞、福建也有一些服裝企業,但最多最密聚的是深圳、廣州、杭州這幾處。
㈤ 現在國內,服裝行業企業發展比較好的,是哪些城市
目前國內服裝行業主要有幾大城市:南京、杭州、上海、武漢、廣州、鄭州。
㈥ 服裝生產企業有哪些成本構成
服裝加工行業的成本構成
直接工人工資 +製造費用(包括車間管理工資、機械設備折舊、維修、車間用水電費等)
㈦ 中國的服裝生產基地分布在哪
中國針織服裝生產基地: 1,石獅: 以生產運動服裝,童裝,西褲而著名 2,無錫: 有梭織服裝企業1051家,針織服裝企業629家 3,惠州: 中國男裝生產基地,至2003年底,該市有3000餘家服裝企業,較具規模的服裝企業有1000多家。 4,常州: 有服裝企業800多家; 6,中國鞋業集群:廣州、溫州、福建 7,中國皮衣集群:穿上華麗皮裝的浙江海寧 8,中國羽絨服集群:高郵、常熟 (1-25) 9,中國牛仔服集群: 廣東的增城新塘、中山大涌、順德均安,開平市 , 江蘇常州, 山東淄博 10,中國童裝集群: 北京、上海、廣州;環市、織里、鳳里,石獅。 11,中國內衣集群: 潮汕、鹽步 ,常州。 12,中國休閑裝集群: 福建泉州 ,石獅 13,中國褲業集群: 泉州、廣州、鄭州,石獅,
㈧ 中國的服裝廠都集中在那一帶
東莞,寧波,製造業比較發達。廣州,上海,深圳,服裝外貿公司較多。我國服裝產業日益向集群化發展,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三角洲三大經濟圈為輻射中心。
在服裝主產區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福建省等地,圍繞著專業市場、出口優勢、龍頭企業形成了眾多以生產某類產品為主的區域產業集群。
舉例如河北容城的襯衫,山東諸城的男裝、即墨的針織服裝,江蘇金壇的服裝出口加工、常熟的羽絨服,浙江省杭州的女裝,寧波、溫州的男裝,嵊州的領帶、織里鎮的童裝、楓橋的襯衫。
還有平湖的服裝出口加工,福建省晉江、石獅的休閑服,廣東中山的休閑服,南海的女士內衣,虎門、深圳的女裝,大朗的毛衣,均安、增城、潮州的婚紗晚禮服、江西共青的羽絨服等等。
這些服裝產業集聚地產業鏈完善,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體,人口、企業和產業的集聚促進了區域經濟迅速發展, 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日益增長。
先後6批133個紡織產業集中的縣市區、鎮試點地區中,共有35個服裝產業特色名城鎮,其中福建省8個,江蘇省8個,浙江省6個,廣東省5個,山東省河北省各2個,上海市、江西省各1家。
㈨ 服裝製造行業
中國是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和生產國。近幾年中國的服裝業有著較大的發展,服裝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國服裝行業生產呈現「增速放緩」和「有效供給提高」兩大顯著特點。產量增速從2005年的13.33%的高增幅持續回落,2006-2009年分別回落到5.88%、-1.11%、12.92%和-10.97%,2010年在2009年低基數條件下,實現了約9%的增長,但總產量仍未超過2005年水平。「十一五」期間,服裝產品產量回落卻支撐了服裝出口數量近35%的增長和內需數量年復合增長率約7%的持續增長。有效供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產業資源的利用效率,節約了產業資源。
而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國內外市場回暖,服裝行業生產和投資明顯恢復,行業發展模式從規模擴張向效益擴張轉變,運行質量顯著提高。
2010年1-11月,紡織服裝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之和)10536.604億元,同比增長25.24%;利潤總額達到530.462億元,同比增長35.85%。
2011年1-12月,紡織服裝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2476.497億元,同比增長27.33%;利潤總額達到769.287億元,同比增長32.92%。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服裝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國內的品牌服裝消費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高速發展將成為服裝消費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未來國內的服裝消費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服裝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二十章。首先介紹了國際國內服裝行業的現狀和中國紡織服裝製造行業的財務狀況,接著對中國服裝市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詳實地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女裝、男裝、童裝、內衣、休閑裝、運動裝、羽絨服、職業裝的發展。隨後,報告對服裝行業做了產品產量數據分析、進出口分析、市場競爭分析、營銷分析、上市公司運營狀況分析,最後重點解析了服裝行業的投資狀況,並科學預測了其未來發展趨勢。您若想對服裝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服裝製造,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㈩ 中國服裝行業供應商多否,主要集中在什麼地方地方
中國服裝行業供應商太多啦!主要集中在服裝產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另外分布在各大城市和省份的大型批發市場里!像武漢漢正街品牌服飾廣場里就有很多品牌的省代在那裡有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