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男裝摩托車的詳細步驟
先把車打著火,輕輕轟擊下油門,確認怠速穩定後,捏緊離合器,掛1檔,左手慢慢松,但是要有韌性。別一下子松開。右手輕輕轟油。待車輛稍微動了以後,稍微加大一些油門,起步。起步以後捏離合器掛2檔。捏離合器的同時右手鬆油門。掛上2檔稍微慢速松離合器,右手跟著加油門。以此類推。下坡時切記不要捏離合器或者空檔滑行,很不安全。降低合適檔位就可以了。
基本姿勢:要想成為優秀的摩托車手,必須掌握好正確的駕駛姿勢。無論騎什麼樣的車,每個騎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保持身體平衡,姿勢要端正,不能左歪右斜。摩托車初學駕駛者指南
第二,身體要放鬆,姿勢不要僵硬,雙手輕輕握住車把,不要死死按著,如果死死的按著方向把,就不能很好的控制方向,不能充分發揮摩托車特有的轉向靈活性。另外,兩手除了控制方向外,還要控制離合、轉向燈及剎車等,所以一定要靈活。
第三,在保持身體和車的平衡的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改變身體的姿勢。例如,轉彎時身體隨車體的傾斜而變換姿勢,做到人車一體。 正常行駛時,身體坐在車上,脊椎呈弓形,臀部不要太向後或向前,兩手輕扶車把,肘部稍彎曲,下顎回收,目視前方,身體向前傾斜時,不要用手臂的力量支撐身體,身體的重心應該落在下半身,這樣可以使方向把靈活地轉動。 騎車時,兩腿不要張開,應輕輕夾住油箱,下半身與車體保持一致的狀態,在轉彎時,通過移動身體的下半部使車體保持平衡。兩腳自然地放在踏板上,離合器手柄一般用小指、無名指和中指握住,用食指和手心握住車把。剎車手柄一般用兩指或三指握住,其餘手指握住車把,不能用整個手握住剎車手柄,這樣的話,就無法轉動油門了。
啟動發動機 先將摩托車檔位變到空擋,如果有風門開關,先將風門關小;有些踏板車還要捏緊剎車,打開電源開關,如果是電啟動的話,注意啟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秒,啟動不了應該等一會再啟動。如果是腳踏啟動,用腳踩下啟動桿至發動為止。發動機啟動後不要立即加大油門,應使發動機的溫度升高後再駕駛,否則有可能損傷發動機。
起步、換檔和停車 發動機啟動預熱以後,先檢查燈光及開關是否正常,白天行車不要打開大燈,然後收起腳架,注意觀察前後情況,打左轉向燈。握緊離合器,掛一檔後左腳撐地,右腳放在制動踏板上。逐漸加大油門慢慢松開離合器,感覺離合器完全接合後再加大油門。待熟練後,掛檔、捏離合器、加油門一氣呵成,瞬間就可起步。 摩托車起步後,隨著速度的加快就要用高檔了。換檔時,左手迅速握緊離合器,關小油門,右腳掛檔後松開離合器,然後加大油門,完成從低檔到高檔的過程。換檔時,離合器是分離的,也就是說這時的動力並不輸出,因此要盡量縮短離合器分離的時間,在換檔時離合器握緊前應減小油門。如果要停車或減速,就要從高檔換到低檔,其動作與低檔換高檔差不多。 正常情況下停車時,應先打右轉向燈,然後減速、換低檔,最後停車。
剎車 摩托車都有前後兩個剎車,在行進途中剎車時身體會向前移動,此時前輪承擔較大的重量,大家知道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與車輪對地面的壓力成正比,因此前剎車在制動時起主要作用。根據不同的車速,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也應該不同。車速較慢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基本相同,速度較快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一般為7:3,速度特別快時前後輪的制動力分配比例一般為8:2或9:1,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在剎車時,身體會向前沖,此時不要將體重壓在雙手上,應該用膝部、腳和大腿等夾緊車體,防止身體飛出去。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在制動時要防止前輪被「鎖死」,因為前輪「鎖死」後無法控制方向,尤其是在彎道剎車時。而且前輪「鎖死」時,制動效果並不好,最理想的制動力就是車輪快要「鎖死」前的一瞬間,只要刻苦練習,你一定能做到。目前,有些高檔摩托車安裝了ABS(防「鎖死」制動系統〕,其原理就是在車輪將要「鎖死」前減小制動力,然後再制動,如此循環就能達到防車輪「鎖死」的目的。
彎道技術 摩托車轉彎時車體會向內側傾斜,此時肩部放鬆,用大腿和膝蓋夾緊車體,眼睛朝著彎道的方向,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用膝蓋和大腿夾緊車體,把身體向彎道內側移動,體重由內側的腳踏板支撐,這種姿勢多用在轉彎半徑大、車速高的情況下。另外一種姿勢是,車體向彎道內側傾斜,而身體卻向彎道外側傾斜,動作要領是:用膝蓋和大腿夾緊車體,向內側拉車把,保持上身不動,使車體先向內側傾斜,這種姿勢一般用在彎道半徑小、車速比較慢的情況下,最常見的姿勢還是人和車共同傾斜,傾斜的車體和身體成一直線。不論採用何種傾斜姿勢,動作都要自然迅速。 在進入彎道前的直線路段就要減速、制動,油門處於關閉狀態。到了要轉彎的地方時,用腳登踩彎道內側的踏板,車體開始傾斜,這時,稍稍加點油以均勻的速度過彎,快出彎道時,開始加大油門加速出彎。
㈡ 摩托車發動機結構圖解
作為一個摩托車騎手,具有一些發動機知識是必要的。在這里,我們試圖做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圖解,把我們知道的告訴大家,也許它確實是很初步,但是,也許它對摩托菜鳥會很有用。而且以後,我們希望我們之中的好手,提供這方面的文章,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摩托車技術
㈢ 要摩托車車架的高清結構圖,說明車架各個部位的名字哪裡有
㈣ 摩托車車輪(前後車輪)的結構是怎樣的
摩托車的前、後車輪構造都比較簡單,內部是軸承、襯套,外面是輪胎,前輪一般還附帶有車速里程錶的齒輪組,踏板車的後輪一般沒有軸承,外加與剎車相關的部分,如要是輻條輪的車,還包括車輪輻條等,基本結構就是這些了。
㈤ 摩托車發動機結構圖
摩托車發動機結構圖如下:
㈥ 摩托車的基本構造(詳細的)
摩托車是一種靈便快速的交通工具,也用於軍事和體育競賽。裝有內燃發動機。有兩輪和三輪摩托車。
摩托車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行走系統、轉向、制動系統和電氣儀表設備五部分組成:
一、發動機
1、摩托車發動機的特點
(1)發動機為二沖程或四沖程汽油機。
(2)採用風冷冷卻,有自然風冷與強制風冷兩種。
(3)發動機的轉速高,一般在5000轉/分以上。
(4)發動機曲軸箱與離合器、變速箱設計一體,結構緊湊。
2、機體
機體由氣缸蓋、氣缸體和曲軸箱三部分組成,缸蓋由鋁合金鑄造有散熱片,新型的四沖程摩托車發動機均採用頂置氣門、鏈條傳動、頂置凸輪軸結構方式。
3、曲柄連桿
摩托車發動機的曲軸採用組合式,由左半曲軸、右半曲軸和曲柄銷壓合而成。左右兩半軸的主軸頸上裝有滾珠軸承,用以將曲軸支承在曲軸箱上。曲軸的兩端分別裝有飛輪、磁電機及離合器主動齒輪。
4、化油器
化油器是摩托車燃料供給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件,位於空氣濾清器與發動機進氣口之間。一般摩托車發動機均採用進氣氣流方向為平吸式,節氣閥為柱塞式,浮子室式化油器。化油器結構主要由浮子室和混合室兩大部分組成。
5、潤滑系統
四沖程發動機採用飛濺潤滑與壓力滑潤相結合的滑潤方式。二沖程發動機一般多採用在汽油內混入一定比例的QB級汽油機機油的混合潤滑方式。
6、起動
摩托車的起動以腳蹬起動方式為主。腳蹬起動變速桿帶動扇形齒輪、起動棘輪、離合器總成鏈輪、前鏈條、曲軸鏈輪驅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
另一種為一些引進機型所採用的起動蹬桿式起動機構。與前者不同,起動時首先要捏緊離合器手把,使離合器分離,變速桿可放在任何檔次位置,不必一定要放在空檔,起動後松開離合器,加大油門即可起步。
二、傳動系統
1、初級減速
初級減速主要由裝在曲軸端的主動鏈輪(主動齒輪)、套筒滾子鏈條和離合器上的從動鏈輪(從動齒輪)組成,作為一次減速並將發動機動力傳到離合器。
2、離合器
摩托車離合器有以下向種結構型式:
(1)濕式多片摩擦式離合器離合器總成浸在機油中工作,分主動、從動和分離三部分。離合器為常接合型,當緊捏離合器手把通過鋼索使螺套在左罩內轉動,螺套中調節螺釘右移,推動分離推桿和壓蓋,彈簧壓力消失,摩擦征與從動片分離。
(2)自動離心式離合器這種結構根據發動機轉速的高低來自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與接合。離合器由主動、從動和分離接合機構組成。主動部分由離合器外罩、止推片、離合器片等組成。從動部分由摩擦片、中心套等組成。
(3)蹄塊式自動離合器的主動部分為由曲軸帶動的固定座,座上有三個蹄塊總成,並用銷軸連接在固定座上,彈簧將蹄塊拉向曲軸中心,當轉速增高時,蹄塊產生的離心力大於彈簧的拉力時,就向外甩開,當離心力大到一定值時就與離合器盤接合,產生摩擦力帶動從動部分轉動,傳遞動力。
3、次級減速及傳動
隨著摩托車機型的不同,有皮帶傳動、鏈傳動和萬向節軸傳動三種傳動方式。
三、行走系統
行走系統的作用是支承全車及裝載的重量,保證操縱的穩定和乘坐的舒適。行走系統主要包括車架、前叉、前減震器、後減震器、車輪等。
(1)車架:
它是整個摩托車的骨架,由鋼管、鋼板焊接而成。它將發動機、變速箱、前叉、後懸掛等互相連接起來並有較高的強度與剛度。
(2)前叉:
前叉是摩托車的導向機構,把車架與前輪有機地連接起來,前叉由前減震器、上下聯板、方向柱等組成。方向柱與下聯板焊接在一起,方向柱套裝在車架的前套管內,為了使方向柱車動靈活,在其上下軸頸部位裝有軸向推力球軸承,通過上下聯板將左右兩個前減震器聯成前叉。
(3)前後減震器:
前減震器用以衰減由於前輪沖擊載荷引起的震動,保持摩托車行駛平穩。
後減震器與車架的後搖臂組成摩托車的後懸掛裝置。後懸掛裝置是車架與後輪之間的彈性連接裝置,承擔摩托車的負載、緩減、吸收因路面不平而傳給後轉的沖擊和震動。
(4)車輪:
摩托車的前輪為導向輪,後輪為驅動輪,均為輻條式車輪。輪轂內裝有制動器,前輪還裝有速度表的蝸輪、蝸桿,後輪裝有驅動機構。
四、轉向及制動系統
(1)轉向:
前輪與車把配合控制著摩托車的行駛方向。車把右端裝有控制化油器節氣閥開度大小的油門把柄和控制前輪制動器的閘把;左端裝有控制離合器的握把和手柄。在車把左右兩端還裝有後視鏡和各種電器開關。
(2)制動:
一般前輪制動由手捏閘把來控制,後輪制動由腳踩制動踏板來完成。鼓式制動器結構與汽車、拖拉機相似,制動蹄塊由鋁合金壓鑄成型,上面粘有摩擦制動片,通過制動臂轉動制動凸輪並推開制動蹄塊起到制動的目的。
五、電器儀表
①摩托車的電器線路與汽車基本相似。電器線路分為電源、點火、照明、儀表及音響幾個部分。電源部分一般均為交流發電機(或由磁電機充電線圈供電)、整流器、蓄電池組成。
②摩托車的點火方式,有蓄電池點火系統、磁電機點火系統和晶體管點火系統三種。在點火系統中又分有觸點電容放電式點火與無觸點電容放電式點火兩類。
③摩托車電路中分布著各種顏色的電線,習慣上以紅色電線為電源「+」線,黑色電線為地線「-」線,橙色線為通向點火線圈線,磁電機輸出電流為白色線,蘭色為前大燈線等等,這只是一般習慣用法供參考。
(6)兩輪男裝摩托車結構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所示能駕駛摩托車的駕駛證有D、E、F三類。其中D類能駕駛E、F類;E類能駕駛F類;F只能駕駛F,無其他准駕車型。
1、D駕駛證:
(1)駕照代號為D;
(2)申請年齡為18-60歲;
(3)准駕車型為普通二輪摩托車;
(4)准駕的車型為發動機排量大於50ml或者最大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三輪摩托車;
(5)准駕的其他車型:E、F;
(6)考試車輛的要求:至少有四個速度擋位的普通正三輪摩托車或者普通側三輪摩托車。
2、E駕駛證:
(1)駕照代號為E;
(2)申請年齡為18-60歲;
(3)准駕車型為普通二輪摩托車;
(4)准駕的車型為發動機排量大於50ml或者最大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二輪摩托車;
(5)准駕的其他車型為F;
(6)考試車輛的要求為至少有四個速度擋位的普通二輪摩托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托車 (交通工具)
㈦ 摩托車由哪幾部分組成
摩托車主要由發動機、電氣設備、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和操縱系統等組成,如圖1-2所示。
圖1-2 摩托車組成
(1)發動機
發動機是摩托車的動力來源,通過可燃混合氣在汽缸內進行燃燒,將熱能轉變為機械能,從而驅動摩托車行駛。有四沖程和二沖程發動機之分,也有單缸、多缸和V型多缸之分。發動機的性能和工作狀況直接影響摩托車整車的性能和工作狀況。發動機一般由「三大機構」、「五大系統」組成。
「三大機構」是:曲柄連桿機構、機體機構、配氣機構。
「五大系統」是:燃料供給系統、進排氣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和點火系統。
有的摩托車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以提高進氣量。
(2)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和傳動裝置等。傳動系統把發動機的動力經過一定的變化傳到後輪,使後輪得到與不同的路面及負荷相適應的各種速度和前進力。
(3)行駛系統
行駛系統的作用是使摩托車構成一個整體,支承全車質量並保證摩托車的行駛,將傳動系統傳來的扭矩轉換成驅動摩托車行駛的牽引力,同時承受和傳遞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各種反力,使摩托車在不同的路面上平穩地行駛,確保安全。
行駛系統主要包括車架總成、尾架、前叉總成、後懸架總成、前後車輪總成等部件。
(4)操縱制動系統
操縱制動系統的作用是直接控制行駛方向、行駛速度、照明和信號等,以確保行車安全。它包括轉向把操縱總成和制動總成。
一般手控換擋變速手柄、離合器握把、燈光及電喇叭的控制開關等裝在左手把上,而油門轉把、前輪制動手柄裝在右手把上。腳控換擋變速桿裝在左邊的腳踏板上,後輪制動由靠右側的制動踏板控制。
(5)電氣系統
電氣部分的作用是啟動發動機、點燃混合氣、發出聲響信號、燈光照明等。電氣部分一般包括電源系統、點火系統、照明系統、儀表信號系統4大部分。採用電啟動的摩托車,還包括電啟動系統。隨著科技發展,摩托車電氣系統不斷採用新技術,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電子控制制動防抱死裝置(ABS系統)、發動機排氣及其他控制電路、電動支架等。
儀表的作用是指示車速、里程、發動機轉速以及充電電流大小等。摩托車的電氣與儀表,通過貫穿全車的電纜、相應的操縱開關及各種插接件連接在一起,構成了摩托車整車電氣設備系統。
駕駛摩托車時,駕駛員的四肢分工是:左手負責離合器握把,進行點火提前裝置的控制、按撳喇叭、變換燈光等工作;右手負責油門轉把,進行前制動器握把的操縱;左腳負責換擋變速;右腳負責後制動器的控制。
㈧ 豪爵摩托車的車表內部結構
環剛換的么?氣門檢查了沒有?如果前兩者都沒事的話,車子沒力就是離合片了,離合片打滑主要表現就是跑不快,加油門都走不動的感覺!車子的速度和鏈盤也有關系的,大輪盤跑的慢,小輪盤跑的快!改裝排氣管也可以提速的!
㈨ 求男裝摩托車的圖,就是一輛摩托車,那些離合在哪,油門在哪那些圖
參考下圖,男裝摩托車的離合在左手,油門在右手(所有摩托車都一樣),左腳操控換檔桿,右腳操控後剎車,右手操控前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