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裝的經營范圍和經營理念
女裝店的經營范圍:
1.規范化――在經營艾米女裝時,需要認可並接受公司總部統一化的管理,並能夠按時接受相關的培訓,和總部保持相同的步伐發展;
2.靈活化――在公司總部統一化的大范圍下,經營者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整市場策略,讓本品牌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3.換季快――由於服裝行業的特殊性,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特別強,所以經營者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以隨時應對季節的變化,做好相應的換季准備;
4.定位準――經營好的品牌必然有一個好的市場定位,所以在經營艾米女裝時,需要提前做好准確的市場定位,讓本品牌取得更好的發展;
女裝店經營理念:
1.分析經營者的意圖
經營者追求的服裝店鋪風格,運營目標,如將來是否要發展成規模等。
2.徹底分析並了解店鋪的情況
憑借著經營者的財力、物力,分析能形成的店鋪規模,裝修思路,明確的形象設計。
3.考慮社會上服裝的潮流趨勢
當前的時裝潮流趨勢是否與經營者定位的趨勢相符合,服裝店的風格是否亦與之相符。
4.分析顧客群體
了解當前店的主要銷售對象和潛在顧客,了解這些顧客的需要。
5.熟悉周圍的競爭者
店所處的商業地段,周圍的競爭者及其銷售的服裝種類、范圍,自己的店鋪擁有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制定合適的策略讓店鋪的業績超過其他競爭者。
6.店鋪氛圍和文化的營造
包括服裝店中的員工統一著裝,服務態度,營造的銷售氛圍,要形成的文化,等等。
7.評估、整理
經營者終根據對店鋪情況的認知,進行整理、歸納和評估,形成具有體系的經營理念,並將該理念作為店鋪的“精神內涵”對顧客和員工進行宣傳和推廣。
國際女裝品牌
1、香奈兒(Chanel 法國著名奢侈品)
香奈兒(Chanel)是一個法國奢侈品品牌,創始人是Coco Chanel(原名是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中文名是加布里埃·可可·香奈兒),該品牌於1910年在法國巴黎創立。
該品牌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及其配件、化妝品、護膚品、香水等。該品牌的時裝設計有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的設計。
4、唐納·卡蘭
唐納·卡蘭(Donna Karan),美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紐約唐納卡蘭公司以及DKNY服裝品牌的創始人。她是一個外表平和、貌不驚人的女子,為了使其服飾王國走向多元化,在1984年和丈夫聯手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產品:dkny、dknyclassic、dknaactive、dknyjeans,對紐約所匯聚的不同文化及其獨特的生活氣息作了一個全新的詮釋。
dkny以更前衛、更時尚、更休閑的手法描繪了紐約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時代氣息,以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現dkny獨特的魅力。
5、范思哲
范思哲創立於1978年,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發女妖美杜莎(Mesa),代表著致命的吸引力。來自義大利知名的奢侈品牌范思哲(Versace)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時尚帝國,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它的時尚產品統領了生活的每個領域,其鮮明的設計風格,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表徵讓它風靡全球。
6、迪奧
克里斯汀·迪奧(英語:Christian Dior),簡稱迪奧(Dior),是法國著名時尚消費品牌。亦為全球高級時尚品牌控股公司:LVMH 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的子公司(Moët Hennessy - Louis Vuitton, LVMH Group)路威酩軒集團,是一法國酒業與高價奢侈品製造集團。LVMH Group握有 Dior 42.38% 的普通股及 59.3% 的表決權。
......
國內女裝品牌
1、艾格Etam
艾格第一間以"ETAM」為名的零售店開業是在1916年的德國,到1928年,連鎖點網路發展到了巴黎,並以此為基地,逐步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著名女裝連鎖店,其總部設在法國巴黎。1982年的巴黎,就已經有了ETAM的商店,並以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時裝之都為基地,逐步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著名女裝連鎖店。ETAM以其時尚的風格,適中的價格成為年輕法國女郎最熟悉,最親切的品牌.
2、歌莉婭Gloria
歌莉婭品牌標志使用橢圓作為輔助圖形,象徵視野聚焦。聚焦所有的可能性,以此體現出不一樣的世界和觀點。歌莉婭,率先將環球旅行與時尚相結合的中國女性服飾品牌,多年來一直堅持環球發現時尚靈感,成就都會精緻女性。在持續超過十年、歷經二十多個國家的環球旅程中,歌莉婭將不斷發現時尚靈感運用到設計當中,為女性消費者提供精緻優雅的時尚著裝。
3、Only女裝
ONLY是丹麥著名的國際時裝公司BESTSELLER擁有的眾多著名品牌之一。BESTSELLER集團成立於1975年。ONLY於1995年在丹麥創立,至今銷售網點已拓展到了全球46個國家。
集團創立以來,已經擁有2000多家概念店和超過6000多家品牌時裝零售店銷售。主要市場包括丹麥、挪威、瑞典、德國、芬蘭、荷蘭、西班牙、法國,加拿大,英國等歐美國家。Bestseller的設計師遍布歐洲,總是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為大都市的年輕人營造超級時尚概念。
4、茵曼
茵曼(INMAN),廣州市匯美服裝有限公司旗下棉麻生活品牌,由董事長方建華於2008年創立,憑藉以「棉麻藝術家」為定位的原創設計享譽互聯網,是中國成長最快、最具代表性的網路服飾零售品牌。茵曼主張「素雅而簡潔,個性而不張揚」的服裝設計風格,推崇原生態主題下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健康舒適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衣著境界,致力於成為【屬於世界的中國棉麻生活品牌】。
2013年雙十一女裝品牌全網銷量第一。 茵曼不只是銷售服裝,更多是為女性消費者提供環保、原生態的棉麻生活體驗,回歸現代都市自然「慢生活」。
5、樣YANG。
時尚、舒適、知性、優雅是樣YANG女裝的品牌理念和產品特徵;汲取、創造、整合、延續是樣YANG女裝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體現。樣YANG女裝設計突出幾何線條紋路質感,將平面創意立體化,一針一線始終貫穿簡約主義設計理念,同時將後現代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完美融合,從而形成獨特的產品風格。
6、紅袖Hopeshow
HOPE SHOW 紅袖故事還在繼續發生在路上,紅袖不屬於城市,也不屬於大自然,而是屬於另一個空間,光影下的雲集雲散、西邊天空紅霞撒落,彎曲的公路、藍太陽標志的加油站、海灣和孑然獨立的古銅色窗戶(HOPEHOTEL)概念酒店... ...
紅袖就是時尚旅行者,把分布在世界不同角落的(HOPEHOTEL)概念酒店連成她擺脫定勢思維的足跡;紅袖有著不同尋常的感知能力,與不同的人文、藝術、自然對話,將旅行中的種種印象、情緒、記憶與優雅瞬間轉換為無盡時尚靈感... ...
7、哥弟
哥弟(GIRDEAR),中國台灣服裝品牌名稱,創立於1977年。
以觀念為元,以人為本,以實踐為根,以堅持為深。隨時隨地慢呼吸,塑造健康的身心,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努力積累能力,能力持續努力,孜孜以求的不僅僅是時裝品味,更是生活與人生的品味,共同諄諄傳遞著真、善、美。
8、太平鳥
太平鳥服飾品牌「倡導時尚理念、引領時尚生活」的企業使命,緊緊把握時尚潮流發展主線,立志將「太平鳥」打造成為「中國第一時尚品牌」,並以國際知名的大型時尚產業集團和中國的世界品牌為企業的遠期發展願景,成為中國大眾時尚界的一面旗幟。
9、37°Love
37度,女人的體溫,一種積極,自信、向上的生活態度;37度女人,與眾不同,不隨大流,熱情而不激進,理性而不冷漠,獨立而不偏執。37°Love,創立於2005年,時尚女裝界「極簡派時尚」的倡導者和領頭人,追求優雅並簡單套搭配的完美中性化剪裁,講究精緻的質感和簡單的曲線。
10、千百惠
千百惠女裝以簡約清晰的線條,配以不加雕飾的圖案以及華麗雅緻的裝飾,在領口,裙邊飾以精緻的珍珠、花邊,刺綉或少許的水晶等形成浪漫優雅的設計風格,細部描繪突顯時尚。色彩以平靜柔和的淺色系列為主,每季以流行色向自然色優雅的過度,絢麗的色彩把"千百惠"演繹的淋漓盡致。而色彩與質地的完美體現,給女性帶來了現代的都市情節和濃郁的文化氣氛。
......
Ⅲ 服裝公司簡介範文
深圳市贏家服飾有限公司,創立於1994年,是一傢具有獨特品牌文化理念、先進研發設計中心、現代化生產基地、健全營銷服務系統、高效物流配送和網路管理體系的著名時尚服飾公司。公司在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置有1.3 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商務寫字樓,在深圳市龍華大浪建有贏家大學及4 萬平方米贏家工業園,在江西贛州新建有近20 萬平方米現代化「贏家時裝(贛州)製造基地」。近年來,贏家服飾一直處於良性發展中,年平均增長速度達30%以上。
2006年,贏家服飾董事長陳靈梅女士率先在全國提出「花樣盛年」文化理念,把「引領盛年女性時尚生活方式,為盛年女性締造美好生活」作為企業使命。隨後,為滿足中國盛年女性不同生活方式及多樣化著裝風格的需求,贏家服飾先後自主創立了四個知名女裝品牌:包括「自信相隨」的NAERSI(娜爾思)品牌、「優雅高貴」的NAERSI GC (娜爾思金標)品牌、「自由新奢」的NAERSILING(恩靈)品牌、「都市智慧」的NEXY.CO(奈蔻)品牌。這四個品牌各有定位和特色,適合風格各異的盛年女性出席不同場合穿著,滿足她們不同的審美情趣。
贏家服飾為履行社會責任,更好地為員工排憂解難,還專門成立「贏家愛心基金」,關心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員工及其家屬。2012年經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批准,公司董事長陳靈梅女士以個人名義發起成立了「深圳市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2013年12月底,贏家企業大學掛牌成立,陳靈梅女士兼任校長。作為企業專屬大學的贏家大學,是整個贏家公司人才儲備和培養的戰略研究機構和推動者,是企業文化傳播的搖籃,是知識管理的平台,更是專業化、體系化的人才培養基地。她的使命是致力於培養有共同價值觀的事業家,為贏家戰略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動整個公司的創新變革。她的願景是力爭成為整個時尚服裝行業的「黃埔軍校」。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贏家公司將擁有更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真正實現人與公司「共發展、同進步」的美好藍圖,創造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豐收。
近年來,贏家公司和旗下品牌捷報頻傳,先後獲得了「中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全國女裝行業六十強企業」、「中國紡織服裝業信用AAA級單位」、「納稅百佳民營企業」、「深圳市和諧勞動關系先進企業」、「深圳市重點文化企業」、 「廣東著名商標」、 「中國女性消費者熟悉/喜愛品牌」、「第三屆深圳老字型大小」、「深圳市創新服裝品牌獎」、「福田區首屆文化創意企業政府獎」、「深圳市企業文化建設十佳單位」、「第二屆福田區國際友誼獎」等榮譽稱號。
Ⅳ 服裝行業怎麼寫企業願景的簡短語
服裝高品質,服務高效率,創造價值給客戶。
一般而言,企業願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計劃或開創性的目標,作為企業發展的指引方針。在西方的管理論著中,許多傑出的企業大多具有一個特點,就是強調企業願景的重要性,因為唯有借重願景,才能有效地培育與鼓舞組織內部所有人,激發個人潛能,激勵員工竭盡所能,增加組織生產力,達到顧客滿意度的目標。
(4)女裝店企業使命擴展閱讀:
企業願景的作用是促使組織的所有部門擁向同一目標並給予鼓勵。同時,它也是員工日常工作中的價值判斷基準。為此,在規定企業願景時應明確企業的提供價值和目的。企業的提供價值是企業本質的存在理由和信念。這不同於財務報表上的利潤或"近視(myopia)"的期望值。
如沃爾瑪公司(wal-mart公司)的"顧客第一 "P&G公司的"品質第一和正直的企業"等正是體現企業提供價值的代表性例子。
Ⅳ 如何形容一般服裝企業的使命和願景
服裝企業的IT部門的使命:
1、確保日常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
2、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及軟體在企業內外的使用精神:快速高效一絲不苟目標:緊密配合業務及其他職能部門,發揮協同效應,保障更高的經營、管理效率,實現公司戰略目標,為公司創造價值。
服裝企業的願景:
1、我們的企業是什麼?
2、我們的企業將是什麼?
3、我們的企業應該是什麼?
願景描述將來段時間內想要到達,並願意為之付出趨常努力才能到達的地方。
(5)女裝店企業使命擴展閱讀:
案例:XX公司的願景
我們是一家立足於在紡織品和服裝領域快速發展的,逐步在相關領域實行多元化的貿、工、技一體化企業集團。我們將在全球范圍內展開運作,致力於通過合作、並購等多種方式,與各種可能的企業形成聯盟,追求在關鍵價值環節方面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客戶導向是我們發展的基本要求,作為紡織品服裝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我們將竭盡全力為客戶提供增值的差異化服務。
我們必須要追求超常規的發展和可持續的增長,立志成為行業內優秀的領先企業。為此我們要培養資本運作的卓越能力,還要保持整體組織結構的優化和精簡。我們崇尚創新、變革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員工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他們將與企業一起共同成長。
Ⅵ ur的企業使命是什麼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你解答,UR的企業使命是要打造中國的「快奢時尚」。2006年,ZARA進入中國市場,同一年裡首家UR店鋪也正式在廣州正佳廣場開業,佔地1000平方米,由此開啟了「UR時代」。
Ⅶ 三福店衣服標志是什麼
三福是百貨公司,不是服裝店,三福百貨的衣服沒有固定的標志,三福只有公司LOGO:
三福百貨有限公司主營百貨、五金、交電、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針織、紡織品、工藝美術品的批發、零售;房屋租賃;對外貿易。
1994年3月三福百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十八多年的發展,至2011年12月已擁有了7個終端大區,下屬共計五百餘家連鎖商店,一個培訓中心,三個商品配送中心。
(7)女裝店企業使命擴展閱讀:
品牌故事
2015年三福已成為遍及全國,擁有450多家門店的時尚集團,銷售商品多達萬種,從頭到腳為年輕人打造時尚形象,三福用最朴實無華的真心,建構永不落伍的時尚品牌。
三福時尚體諒18歲到23歲的年輕人,他們從學校到社會,從受照顧到開始承擔責任,肩負著個人心理成長及整體大環境的壓力,他們需要一個空間,可以放鬆,按自己的意願,從頭到腳裝扮,在價位上又完全能負擔得起,表現自我的同時還能釋放壓力,這是三福分享時尚的開始。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用真心提供和社會需求緊緊相連的服務,1994年首推全額退換貨、飲水及免費打電話服務,開啟服務客戶的新里程碑。
Ⅷ 婭奴公司的價值觀和使命是什麼
在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專業精神、高效誠信的經營理念和倡導「綠色環保」概念。
成立於1996年1月,是一家集設計、生產、營銷為一體的深圳高檔女裝大品牌企業,以環保天然針織產品為主,配以成套褲、裙、皮草、棉衣系列。旗下擁有「深圳市麟騰時裝設計有限公司」,「婭奴(香港)國際有限公司」。
使命指的是在這樣一種最終目的下,組織將以何種形態或身份來實現目標。價值觀指的是基於組織的共同願景、宗旨和使命等,對所預期的未來狀況所持的標准觀念。回答的是「怎麼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