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讀什麼有感作文《共七篇》
《詹天佑》讀後感
讀完詹天佑這篇課文,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靜。文中寫詹天佑是一個懷著滿腔熱血報效祖國、熱愛祖國的人,北京到張家口這段鐵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完成的。
當時情況非常緊急,一些帝國主義就出來阻撓,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就這樣事情鬧了好久都得不到解決。終於,振奮人心的時候到了,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但是有些外國人說:「能在北京到張家口修築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出現呢。
但是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從這句話我體會到了詹天佑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毫不猶豫做出決定報效祖國。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點馬虎。」這句話我體會到了詹天佑對工作人員非常嚴格,對工作一絲不苟。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這句話我體會到了在野外工作環境惡劣,但不管有多麼危險,他都堅守在崗位上工作。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去信心。這句話我體會到了詹天佑熱愛祖國有著為祖國爭光的堅強決心。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上打一口豎井,再向兩邊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這句話我體會到了詹天佑艱苦奮斗卓越的才乾和高度智慧。
這就是我讀完這篇課文感受,他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像詹天佑一樣報效祖國、熱愛祖國,不再讓外國人欺辱中國人民了。
讀《沒有路時,還可以飛》有感
暑假的一天,我在家拿起一本我在學校訂的《閱讀年選》看了起來,其中,有一篇文章《沒有路時,還可以飛》讓我看了之後深受教育,思緒萬千。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出生在英國的赫爾姆肖在三歲時被診斷出患了自閉症,母親為了不讓孩子生活在孤獨的世界裡,試了多種治療方法,卻沒有效果。一天母親陪著女兒赫爾姆肖看漫畫,書中描寫一隻小鴨子身後的橋被洪水沖走了,前面又有條大狗,小鴨子飛了起來,漫畫旁邊有一行字:「沒有路時,還可以飛。」恰好女兒在一旁照著那頁漫畫畫畫,母親深受啟發,決定讓女兒繪畫。一次,母親帶赫爾姆肖看畫展,女兒又拿起筆在現場畫了起來,一個畫家贊嘆她的畫很有想像力。於是,三歲的自閉症女孩因畫出驚世之作而轟動世界。記者采訪女孩母親時,她說:「自閉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上帝雖然沒有給女兒留下可走的路,卻讓她能夠飛翔。」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聯想到我自己,有時做什麼事情,只要遇到一點困難,我就會放棄,失去信心。今年暑假,爸爸讓我溜滑板,我想:「溜滑板這玩意多簡單,只要站在滑板上,把身子扭一扭,不就ok了嗎?」可是,由於不屑一顧的態度,我剛一隻腳踏上去,另一隻腳還沒站穩,滑板像憤怒的野馬把我扔了下來,我又試了一次,這次更慘,我雙腳剛踏上滑板,以為順利過關,可卻失去平衡摔了下來,差一點把我一顆門牙跌掉,一個下午下來,我成了一個「大花魚」,到處青一塊、紫一塊,最後以慘不忍睹收場,很快我就放棄了。比起赫爾姆肖,我羞得無言以對。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用心、專心、耐心、恆心,這樣就沒有什麼事做不到、達不到的。古人雲「有志者事竟成」嘛!
《熬鷹》讀後感
我們知道,蒼鷹是「鳥中之王」,也素以暴烈悍野著稱。然而,一直充滿銳氣、精力十足、桀驁不馴的它們不慎被獵人捉住了!它們只得拚命地沖撞、掙扎,想重返藍天,自由自在地翱翔,可無濟於事,因為獵人用特意製造的細鐵鏈拴住了它。獵人在隱秘的處所開始了對它的磨練,一日日消盡它全身的戾氣,直至它眼中集結的怒氣消散殆盡,然後馴服地舒展開身體,眼睛透出溫和順從的光。
獵人的這種卑鄙的馴服異類的手段,是如此地殘忍,怎能不讓人膽寒?蒼鷹由開始的傲氣,到被獵人一再地折磨逐漸逝去的怒氣,再到最後的溫和順從,一個自由的靈魂慢慢消失,這一切不能不讓人為之一震。通過《熬鷹》,我們看到了鷹的喜怒哀樂,它不再屬於自己,而只懂得討主人歡心,被主人利用,可悲可嘆!不過,也有的人擁有廣博的愛,古時候,有一位和尚特別喜歡鶴,一次,別人送他一對小鶴,小鶴長大後,他捨不得和它們分開,就把鶴的翅膀剪短了,這樣,鶴就飛不起來了,可是事後,他想:「鶴是飛鳥,本該在藍天白雲間自由飛翔,我為什麼談剪短它們的翅膀呢?」後來,等鶴的翅膀長豐滿了,他就把它們放飛了。從這兩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種是自私的愛,而另一種是廣博的愛,哪一種更讓人油然升起欽佩之情?答案是很顯然的,只是人們有時候難免會犯這樣的錯誤。記得有一次,家裡花盆住進來一隻鳥,它安營紮寨,然後生下了蛋,孵出了六隻可愛的鳥寶寶。我想,能不能把六隻鳥留下來,放在籠子里養起來?這樣我也不孤單了,我去徵求媽媽的意見,可媽媽問:「如果讓你離開媽媽,你會有什麼感受?」「我會感到孤單難過!」「對啊,鳥兒也是有感情的,你這樣把它們強行分開,是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愛?」於是把小鳥留下來的念頭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我腦中消失了。
是啊,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我們不能再讓它們哭泣了。
《蘆花盪》讀後感600字
一個將近花甲之年的老人,時常穿著一條藍色的破短褲,拿著竹篙,站在與他相依為命的船上。他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他有短短的、精神的花白的鬍子,一雙眼眼睛格外的尖利有神。
在戰爭年代,不管是男女還是老少,都在巧妙地與敵人作斗爭。這位不知名的老人,就是沒用一刀一槍,讓一群日本鬼子蹬腿就去了西天。
他自信。悠閑地撐著船,在夜晚給被敵人嚴密監視的葦塘里的隊伍運送柴米油鹽,有時還會帶來一兩個遠方趕來的幹部。他對葦塘里負責的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他在密密的炮火中不慌不忙地穿梭,從沒有子彈挨過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護送兩個漂亮的女孩子去葦塘的時候,話語里灌著快要溢出來的慈愛。他溫柔地安慰著緊張的孩子:「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到葦塘里,還有大米和魚吃。」他真心地贊美洗臉的小女孩子:「多麼俊的一個孩子啊!」
他自尊心強。帶著女孩進葦塘而讓大菱掛了花,覺得沒臉見人。本來大菱掛花是敵人的子彈,又不是他給打的,他卻如此內疚與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受傷的孩子。
他機智,想到利用鬼子們的貪婪而在船頭放一捆清香而智慧的蓮蓬,還自己悠悠地吃蓮蓬,引誘敵人進埋伏圈。
他勇敢,單獨面對眾多的鬼子,他靈巧地劃著船,一撐篙,讓船溜溜地轉個圓圈,裝著張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讓鬼子毫無防備地「上勾」。
他有仇恨,在大菱負傷時打下包票:「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這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漢,在第二天用行動證實了前一天的諾言!
他自信、他自尊,有柔情,又有仇恨,他機智,還勇敢。他是在炮火中悠閑而自由地飛翔的魚鷹。
這個魚鷹就是孫犁《蘆花盪》中的老頭兒。
《金色的腳印》讀後感
以前,我對狐狸的印象非常壞,覺得它狡猾、兇殘、無情無義。這樣的傢伙,我恨到了極點。
但自從讀了《金色的腳印》一文,我對狐狸由恨轉到愛,又由愛轉到敬。原來狐狸也是有感情的動物呀!
《金色的腳印》主要講一隻小狐狸捉到正太郎家,它整天不吃不睡,眼裡總流露出悲傷。有一次,正太郎看見老狐狸晚上偷偷來給孩子餵奶,並且由公狐狸放哨。更讓他吃驚的是,狐狸爸爸和狐狸媽媽為了照顧小狐狸,竟在他家的地板上做了個窩,住了下來。這些是都被正太郎一五一十地看在眼裡,他被感動了,便把小狐狸放了。小狐狸和父母又團聚在一起了。
讀到這里,我被震撼了!狡猾的狐狸竟然椰油這樣深的愛子情,它們也能想人類一樣有感情。狐狸使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偉大!
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貢獻出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愛正在包圍著:在我們傷心的時候,「愛」便安慰我們;在我們灰心的時候,「愛」便鼓勵我們;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愛」便變成了善意的批評……所以我們大家應該珍惜這份愛,因為它來之不易。
但是現在的人為了錢還在獵殺動物,我鄉向他們說一句:「動物和人一樣,都有感情和生命,不要再獵殺動物了,讓我們大家和睦相處,做個朋友把!」
《金色的腳印》讀後感500字
前幾天,我們學了《金色的腳印》這篇文章。至今,那濃濃的情誼還感動著我。
這篇文章,我才明白了狐狸並不是沒有良心的,它們也有善良的一面。就比如文中:「路上,正太朗一不小心,踩到了崖邊的積雪上和雪塊一起頭朝下栽了下去,失去知覺。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正太朗得覺臉蛋熱呼呼的。他費力地睜開眼,朦朧中看見一隻大狐狸正不停的舔他臉頰和嘴唇。另一隻蹲在他的胸脯上,溫暖著他那疲倦身子……」它們懂得知恩圖報愛是偉大的。不但人的心裡蘊藏著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在動物里也有。不管它是多麼兇猛無情的動物。在它們的心中,那份親情永遠是最寶貴的,永遠散發著金色的光芒。
就以這篇文章里的狐狸來說吧。雖然小狐狸是被鐵鏈拴著的,老狐狸也分明知道這樣做是徒勞的,但它們還是一有空就咬那根拴鐵鏈的木樁。它們不在乎累嗎?不,它們在乎。但是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它們寧願上刀山下火海,這點算得了什麼?這種生死相依、愛子情深的親情怎能不讓人感動呢?它們所留下的腳印難道不是金色的嗎?
不是互助的。只要每個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獻出自己那九牛一毛的關愛,哪怕根本不引起人的注意,但是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這種報答有可能是至關重要的,是永久溫暖著心的一絲愛意!
《金色的腳印》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正太郎,當時是可憐這些狐狸們而給它們送食物吃,但是出人意料,當自己在生死關頭時狐狸救出了自己,動物都是有靈性的,當你關心它時,它會想盡法地報答;當你殘害它們時,它也會傷害你。動物和人類同在藍天下,同在大地上,讓我們一起來關心、保護它們,跟它們交朋友,一起在共同生存的天地里玩耍,我替動物們在此呼喊:"請口下留情,我們不是桌子上的飯菜,人們使用的材料,是一個個小生命!拿出你們的良心吧,我們會報答你們的!"
讀了這篇文章,兩種情意--親情、友情一直震懾著我的良心。
《一百條裙子》讀後感
暑假我和媽媽共讀了我的「營養小書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百條裙子》。他讓友愛的種子在我的心裡成長,我願友愛種在每個人的心中。
一看書名《一百條裙子》,心想:誰能有一百條裙子,是不是家裡很有錢。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女主角旺達出現了,她竟然是一個很窮的女孩。就是這個幾乎不怎麼說話的女孩,一開口就說自己有一百條裙子,這怎麼可能。
看完這本書,我在心裡感受到旺達這一百條裙子是真的。這一百條裙子就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旺達受盡了同學們的冷落、嘲笑、最後轉學了,可是她沒有恨同學,卻把友愛留給了大家。
唉!我們班的付加林就像旺達一樣,就是因為一年級的時候,大家說她中了鉛毒,所以我們班同學都不願意理她。她沒有一個朋友。甚至有些男孩還欺負她,她每天上學、放學都是一個人走,誰也不願意跟她一起走。我想付加林一定很難受。我以後要幫助她,我以後要多跟她玩,這樣她就不會寂寞。
我要向旺達一樣,寬容的對待別人,讓友愛種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我們的班級、讓這個世界充滿陽光。
我要說的話:我真希望旺達是我們班同學,這樣她就可以也會我設計漂亮裙子,我最喜歡穿漂亮的衣服了。當然,我一定不會嘲笑旺達,我會關心她,和她成為朋友。
這是我七月份寫的一篇讀後感,覺得還行,就讓媽媽發了上來。請各位老師、博友多多指導。
《一百條裙子》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一百條裙子。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公旺達,她是一個小女孩,因為她很窮,買不起裙子,身上只有一條破舊的裙子,她也非常可憐,失去了母親,得不到母愛。大家應該同情她,但她的同學卻嘲笑她。
故事是這樣的:因為公旺達只有一條破舊的裙子,但是有一天,她卻和大家說自己擁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漂亮裙子,可大家不相信她有一百條漂亮裙子,隨之而來的是更加的嘲笑她,甚至捉弄她,但她擁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不但不報復大家,而且更加執著的說自己有一百條漂亮的裙子,因為這是她的夢想,所以她不會輕易改變。之後有幾天她沒來,大家卻沒發現,就連老師也沒發現,最後公旺達要轉學了,臨走時,她送給大家自己畫得一百條漂亮的裙子,此時,大家感到很後悔,同時也發現她是那麼的聰明、能幹,又是那麼的深愛著他們。於是大家決定一起找回可愛的旺達,當他們找到旺達的住處時,她卻離開了,但是她已經原諒了捉弄她的同學,因為她是多麼的善良和寬容啊!
讀了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讓我知道了我們要像旺達一樣,學會包容,堅強,對自己的理想境界而努力。而且人與人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齊心,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大家可以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伸出雙手來幫助、安慰他們,而不應該嘲笑,捉弄他們!
❷ 五年級讀後感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人生就是一艘盪漾在生命長河中的小船,會經受數不盡的風風雨雨,也會享受數不盡的萬里晴天。
一個人會在一生中經受許許多多的浪頭,浪頭總是洶涌無比,讓你膽戰心驚,充滿得失之患。但是,小船是被浪頭擊倒還是平穩地渡過,真正掌握它命運的是你!你既可以讓它從風浪中走出,又可任它被浪頭擊倒,掉在長河的漩渦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於你。
今天,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感覺這本書正印證了這個道理。
魯濱孫——一個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魯濱孫——一個能夠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為夢想而拼搏的人;魯濱孫——一個真正的勇者,他能在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立的度過二十八年的時光……一切的一切,都說明魯濱孫是個敢於冒險、百折不撓的人。
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無數革命學子們為攀上學之高峰,經歷了無數次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位企業家為了能夠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商海中拼搏了多少年,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水和汗水……他們是我們的榜樣,但我們又何嘗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去闖練闖練、拼搏一番呢?
❸ 一百條裙子這篇文章中你最喜歡誰結合具體事例說明原因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❹ 《給別人推薦一本好書》為作文題目,我急!!
同學們,你們平時有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嗎?一定有吧!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一百條裙子》,這本書的作者是路遙,譯者是路遙。
這本書主要是講了: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家的女孩。也正是因為她的怪名家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會相信她,而且大家都會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都默默地忍受著。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捉弄過她的那些女生發現原來旺達是多麼愛她們,而且旺達是一個非常可愛、非常聰明的女孩,於是她們決定寫信向她道歉,並且去把她找回來。可是旺達再也不會回來了……旺達到底有沒有原諒大家呢?
《一百條裙子》這本書真的很不錯,而且曾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在閱讀《一百條裙子》時,我常常會被書中的情節吸引,我會因為主角的喜悲哀樂而喜悲哀樂。
同學們,你們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去閱讀《一百條裙子》這本書籍呢?
LZ,這篇文章是我自己寫出來的,希望你能給我+分喇!嘻嘻
❺ 一百條裙子
親,發下文章來
❻ 四年級上冊一百條裙子的三個主人公的特點
摘要 一百條裙子》主人公
❼ 請問兒童小說一百條裙子的讀者後感怎麼寫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
❽ 一百條裙子的感想怎麼寫
實際上就是一篇記敘文。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只要語言表達通順,
中心思想突出,就是一篇好文章。
❾ 100條裙子的主題是什麼 100條裙子品評語言該怎麼寫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讀書筆記就是在讀書的時候對書中的精彩內容、自己的聯想、迸發的靈感的記錄。
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將來的某個時間翻看筆記,快速的回憶起以前的讀書收獲。
讀書筆記的形式有很多種,從簡單到難依次為:做標記、做目錄、摘抄、寫提要、寫提綱、心得、札記
❿ 旺達原來是哪個國家的人一百條裙子
《一百條裙子》的作者是埃莉諾﹒艾斯特斯,她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這本書曾在1945年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薄薄的一本小冊子,故事也很簡單。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姓氏的女孩。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
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相信她,而且大家都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默默地忍受著。
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
得知真相的女孩們決定向旺達道歉,旺達能原諒她們嗎?旺達真的有一百條「裙子」嗎?
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讀一讀這個因為漠視而發生的故事。
1.通過他人視角,在細膩的心裡描述及素描畫像中勾勒出一個被忽視的小女孩的形象。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獨特,自始至終沒有正面描寫主人公旺達,我們只是在作者淡淡的敘述里,在對瑪蒂埃的細膩的心理描述中想像著旺達的形象。
文章開頭寫到:「今天,星期一,旺達·佩特羅斯基的座位是空著的。沒人注意到她沒來上學,就連佩琪和瑪蒂埃也忽略了這一點,要知道這兩個女孩幾乎是所有惡作劇的挑頭人。」
這是一個極其容易被人忽視的女孩。
在「裙子游戲」發生之前,瑪蒂埃對旺達幾乎沒什麼印象,從那件事發生之後她開始關注旺達,當她發現旺達沒來上學的時候,她開始不安,開始回想旺達這個女孩: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波蘭女孩。
她每天都穿著一條洗得發白、晾得走了形的藍裙子,她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里最臟、最吵的角落。每天從鄉間小路走著來學校,腳上滿是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