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衣編織袖籠計算公式
毛衣編織袖籠計算公式是袖籠針數=胸圍針數/2_20針;袖山高度=胸圍針數%。織毛衣袖籠深度的尺寸計算方法毛衣袖籠深度的尺寸是整個胸圍針數的二分之一,比如胸圍220針那麼袖籠就是110針。用曲線尺把袖窿線按製成的效果連接後。
找到ST點。ST點至B線的距離加1cm等於袖山深。這種方法袖山深合理。適合於高檔西服制板的應用。
毛衣編織原理
編織的毛衣的材料是線和針,織法可分片織也可環形織。毛衣的形狀是通過加針減針的方法織出。基礎針法是上針和下針。花樣也是通過加針、並針,代針等相結合來完成。
其實從上往下織毛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從上往下織毛衣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整件毛衣的構造。不管是在購買成型的毛衣還是購買其他款式的衣服,我們都是拿著衣服的上方來觀察這件衣服的構造。同樣的道理,我們從上往下織毛衣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一個整體觀點,也就是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整件毛衣的構造,從而知道接下來怎麼織。
2. 服裝製版袖山的高度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樓主的問題是專業性問題:
每款服裝上衣袖山高度式不同的,按照書本上的計算公司算出來的只能是個原型。
袖山的高度直接影響到袖子和大身的視覺效果(美觀)
例如都是西服,休閑西服和正裝西服的袖山高度都不一樣,兩者追求的服裝造型不一樣。
問題太具有專業性,如果你能找到服裝製版的師傅交流,得到的答案和服裝版型知識面會更廣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組!
3. 服裝袖山與袖籠的尺寸怎麼算,有明確的嗎或是從某些原理計算出來
袖籠和袖山這兩個尺寸是根據服裝的款式、做工、活動量及相關部位的尺寸比例來定的(公式法袖籠是有公式來算的,短寸法所有的尺寸全部由人體實際測量而出)。
一般的時裝款(裝袖的不是很合身的):袖籠是胸圍的一半(經驗數字)。一能超過的這個數字太多。袖籠越大,活動量越小。反之活動量越大(緊身衣的活動量就比一般的衣服要大,當郄這需要面料的彈性來配合)。
女裝袖籠最小時胸圍線(腋下)在人體腋下2cm處(一般是無袖的衣服)。
袖山和袖籠的的關系就象跑道中的內圈和外圈一樣。要由款式和做工及面料來定那個在處圈。當然,那個在外圈,那個就稍大一點。這個數字在0~3cm之間(泡泡袖除外,這種袖子的泡量要由款工來定)。
(3)女裝袖籠深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袖山吃勢的影響因素
1、在服裝的製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線與袖子的袖山弧線縫合,但袖山弧長並不與袖窿弧長完全等長,而是比袖窿弧長略長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裝袖時袖山的吃勢量。為了將平面的面料適合於立體的人體造型而進行的一種工藝處理方法,是將多餘的量均勻地吃進所要縫的部位後進行濕熱塑型處理。吃勢量的存在,使袖山形成漂亮的袖山圓勢,使袖形更加飽滿。
2、在談論服裝袖山吃勢量的時候,人們會根據服裝種類來做出大致的推斷,一般襯衫類袖子吃勢為 2 cm左右,套裝類袖子吃勢為 3 cm左右(茄克衫袖子吃勢為 0),外套類袖子吃勢為 4 cm左右。這個量是針對最普通的袖子而言,可以根據袖子的造型、袖山的高低稍作調整。
3、做縫倒向做縫倒向決定了里外勻的形式。當做縫倒向衣袖時,則衣袖處在外圈,而衣身處在內圈,這就要求袖山吃勢相對大一些;當做縫倒向衣身時,則上述情況相反,這就要求袖山吃勢相對小一些;當做縫為分縫時,則袖山吃勢的大小介於前兩者之間。
4. 旗袍袖籠怎麼算合適
可以測量臂根圍尺寸,袖籠弧線長度比臂根圍尺寸大4-6cm左右就行,這樣就可以計算袖籠深尺寸。
袖籠尺寸計算公式:可以按1.5b/10+調整數字計算,也可以測量臂根圍大小,根據袖籠弧線長比臂根圍大3~4公分,計算出袖籠深尺寸。
5. 關於服裝裁剪,袖孔的公式是怎麼算的
比例裁剪最主要的是公式的取值及公式的合理性。沒有一個較為標準的公式來定位,也給工業制板造成一定的難度,為了便於掌握公式的運用技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公式與年齡、體型的分析
在正常體型下,按年齡分為青年體、中年體、老年體。在設置公式時要根據不同年齡來設置。青年人體型差異小,圍度的變化幅度也小,但因身高有一定的差異在運用公式上增檔值略大一些,如袖籠深、袖開深、肩高、立襠等。中年體的體型差異較大,圍度的變化幅度也較大則增襠值應小一些,而老年人圍度變化大,體型差異更大,增襠值應更小些,增襠值是指一個公式用2/10的圍度來計算的話,那麼圍度每增加lcm時深度增加0.2cm;運用1.5/10圍度增加lcm時深度增加0.15cm;運用1/10圍度則增加0.1cm,由些可見,青年人圍度的變化幅度較小,運用2/10B+定數來計算袖籠深較為合適。而中年人變化幅度較大運用1.8/10B+定數或1.5/lOB圍度+定數。老年人圍度變化幅度特別大。就胸圍而言胸圍最小的在95cm左右,大的在120cm左右甚至更大些,這樣的變化幅度,如運用2/10B定數來計算,胸圍每增加lcm袖籠深增加0.2cm;每增加2.5cm,袖籠深就增加5cm。如此計算,袖籠深的增襠速度太快,不適合老年體,因此應該運用1.5/l0B胸圍+定數或運用1/10B加定數才行。一般情況下號碼越少,增襠速度越快,號碼越多,則適應面越廣,增襠速度也慢。
公式的制定分析
目前的公式是多樣的,有用定值的、有用公式的、也有用公式加定值的,這些也會給制板中的推板造成一定的弊端,因為衣片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以一定的比例來推定出來,才使得推襠出的板大號與小號成比例;在運用和尋求公式中,首先選擇最小號尺寸,再來定最大號的尺寸,從中再推出差值。如小號的胸圍為90cm,袋口應為13cm左右,大號的胸圍為100cm,袋口應為14cm左右,即可知公式為1/10B+4cm。如褲子的腳口,若西褲的臀圍為90cm,腳口定為18cm,用公式1/10+9=18cm、1.5/10H+4.5=18cm或2/10H=18cm;那麼當臀圍在llOcm,則1/10H+9=11+9=20cm、1.5/10H+4.5=2lcm、2/10H=92cm,從中跟據增襠值的大小選則出適合於當時流行的腳口大,也就能推斷出公式。
公式配套分析
在設定公式關繫到工業制板、推板最終的效果,不能隨意搭配;如胸寬與肩寬、袖籠深與袖開深、袖籠寬與袖肥大,都應密切結合,否則按照一定的比例公式推出的板,結果最大的號就很難配套成功。
l、腳寬與肩寬
前胸寬、肩寬在設定公式時增襠值要同步:例前胸寬1.5/10B+3cm,那麼胸圍每增加4cm,總肩寬增1.2cm其1/2增0.6cm與前胸寬增值同步,放出的號不會變型,前胸寬按1.8/10B計算,那麼胸圍每增4cm,前胸寬則增0.72cm而肩增0.72cm也有些太大,如果增0.6cm的話會使放出的號在一定的時候,胸寬和肩寬所構成的袖籠弧線成為一條直線。再一個用1.5/10B計算時,剛好前胸圍大和後胸圍大都是按1/4B也就是2.5/10B,用9.5/10B—1.5/10B實際袖籠寬則是1/10B,前後加在一起是2/10B增值,那麼一般袖肥大也就是2/10B定數,兩者相互配套,板型也不會變。
2、袖籠深與袖開深
袖籠深一般按2/10B計算,也有按1.5/10B計算,若袖籠深是從上平線向下量那麼實際袖籠深,則2/10B+定數-0.5/10B(肩斜)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正好袖開深按1.5/10B計算最好,使得增襠值相符;如果按1.5/10B+定數計算籠深,而實際袖籠深是1.5/10B+定數—0.5/10B則實際袖籠深是B/10+定數計算,袖開深也得按B/10+定數才行(定數取值不可能是相同的)如果採用凈袖籠深計算,那麼袖籠深使用什麼樣的公式,袖開深也必須按此比例推算,這樣增襠值才會配套。
6. 袖籠深線怎麼定
根據BP點確定袖籠深線:
1、無袖緊身類:袖籠深線位於BP點向上1~2cm
2、合體西裝,小衫類:袖籠深線位於BP點上或下0.5cm
3、較寬松H造型類:袖籠深線位於BP點向下1~2cm,最好1.5cm
4、O型寬松類:袖籠深線位於BP點向下3~4cm
5、蝙蝠衫類誇張服裝:袖籠深線位於在3/4腰節長或腰節線上
袖籠深是無袖,那就是袖籠上下兩點平至袖籠彎度最深處量。
女裝:前袖窿深=(2B/10)-1 cm,後袖籠深=2B/10
男裝:前袖窿深=2B/10),後袖籠深=(2B/10)+3cm
(6)女裝袖籠深的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袖子結構造型要點:
1、處理好人體拐點的這種轉折關系,畢竟人體皮膚有彈性,而服裝沒有,所以充分的活動量是要有的,至於袖山與袖肥的關系除了滿足人體基本活動量以外,更大的成分在於處理款式造型上,比如落肩肯定袖山小袖肥大。
2、符合美學原理。
3、符合人體臂部特徵,曲度與肌肉。
7. 連衣裙袖籠深計算公式
連衣裙袖籠深計算公式是胸圍除4減1.5cm。連衣裙袖籠深計算公式胸圍除4減1.5cm這個袖籠比較淺因為是無袖款所以不會太深,防止走光。
想要做成有袖子的袖籠要下落才行哦裁剪圖制圖單位厘米。制圖尺寸是成衣尺寸,不含縫邊的裁剪時縫邊另外加放就可以。
連衣裙對象
對象的不同,可有童式連衣裙和成人連衣裙。在上衣和裙體上可以變化的各種因素幾乎都可以組合構成連衣裙的樣式。連衣裙還可以根據造型的需要,形成各種不同的輪廓和腰節位置。
合身的連衣裙可以襯托女生、女性的身材,特別對個子比較迷你的女生有種拉伸,變高的作用。
服裝名稱,又稱連衫裙、布拉吉拉吉是俄語платье的中文譯音。這是由襯衫式的上衣和各類裙子相連接成的連體服裝樣式。款式種類繁多,有長袖的、短袖的,無袖的,有領式的和無領式的各種式樣變化。
8. 女裝上衣原型尺寸公式
160/84原型公式如下:背長 38cm ,胸圍 胸/2+6 , 袖籠深 胸/6+7 ,後胸寬 胸/6+4.5 前胸寬 胸/6+3 , 肩寬 背寬+2 ,肩斜 後領寬/3 ,後領寬 胸/12 , 後領深 後領寬/3,前領寬 後領寬-0.2, 前領深 後領寬+1 落肩0.5 ,前肩斜 後領寬2/3 ,胸省量 前領寬的1/2 ,BP點 前胸寬的1/2向袖龍0.7cm 向下4cm ,側縫向後2cm。
9. 女士上衣的演算法比如胸圍3尺怎麼算袖籠深
裁剪女上衣袖籠尺寸怎麼算
比例裁剪法的 測量部位中沒有背長,腰節線的確定不夠科學。通過比較得出:選擇領圍、胸圍、肩寬、背 長、袖長這五個部位測量較為合適。尺寸加放: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兩步進行。……
籠深隨款式不同而變化,夏天單衣為B/6 1;春秋上衣為B/6 3;冬季大衣為B/6 5 。(6)、胸高點:在比例裁剪法中,確定胸高點的方法是:以胸圍線和胸寬線為依據,確立相對的位置,但是 ,由於胸圍線和胸寬線隨款式而變化,所以這樣並不準確。
在原型裁剪法中,胸高點由乳高 和乳距確定,可從下列數據中找出對應的胸高、乳距,然後確定胸高 點。身高為155、160、165、170、175的分別對應乳高為23、24、25、26、27;凈胸圍為80、84 、88、92的分別對應乳距為17、18、19、20(cm)。 (7)、胸省:胸省的大小通常根據人體確定:一般人的胸省量為2,5cm-3。5cm,取3cm較為合適。胸省量 還 可以按款式變化作出調整。胸省量與服裝胸部造型的關系為:當胸省量為3cm時,胸部造型 立體感較強;當其為2cm時,立體感一般;當其為1cm時,立體感較差;當其為0時,則無立 體感。胸省的位置設計在側縫腋下處,運用省道轉移,增加腰省時更加方便。2、 一片袖:(1) 袖山高的確定有三種方法:AH/4 (2。5-3cm)、前後袖籠深的平均值-(4。5-5cm)和 前袖籠深-(3。
5-4。5cm),本文採用後者:前袖籠深-(3。5-4。5cm),因為它在使用時較方便 。 (2) 袖肥由袖山斜線確定:前袖山斜線=前AH,後袖山斜線=後AH,按圖示畫出袖山弧線。由於弧線長於直線的原理,此袖山已經包含了1cm的吃勢,若要增加吃勢,則可以在前後袖 山斜線上直接平均加放。 北京工作服3、 兩片袖:(1) 以胸圍線為袖山底線,袖山高=衣片袖籠弧/3 1。 (2) A點到袖山底線的距離=袖山高的1/4。 (3) 從A點作水平線,與前袖籠弧線相交於F點;在袖山高的1/3處,作水平線與後袖籠弧 線相交於J點。(4) 線段AB=弧線FG 1,線段BC=弧線HJ,直線段ED=弧線EJ。(5)從胸圍線向上0。8-2cm作水平線,與袖籠弧線相交,可以調節前袖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