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大全 » 中國女裝市場分析
擴展閱讀
襯衫式短夾克搭配圖片 2025-02-06 23:15:01
婚宴上如何選媽媽旗袍 2025-02-06 23:14:06
童裝連鎖品牌店 2025-02-06 23:03:53

中國女裝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7-26 14:07:35

1. 對當今女裝市場的分析

好看的就行

2. 如何對女性服裝市場進行市場細分

女性品牌服裝的市場與消費趨勢分析

(1)女性的市場分析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女裝已經基本滿足了女性衣著需要,但是卻只有少女裝相對有個性,而現代消費者著裝講究個性化,追求自我風格和完美,各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消費者對品牌服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市場產生了分化,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經濟地位、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需要不同的服裝。目前,我國老年、中年等各個年齡階段個性服裝都很短缺,很多消費者往往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就近幾年來的市場夾看,女裝市場佔有率前十名的品牌主要以年輕女性服裝為主,尺寸、顏色和款式也不適合老中老年女性。
同樣,目前我國服裝市場對中老年人來講,可選性不大。由於老齡服裝市場過分單調,一些中老年人在市場上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只好到裁縫店量身訂做,大大的延長了購衣時間。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到9377萬多,將進人老齡社會,服裝企業必定要重視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
(2)消費趨勢分析
從近年來女性品牌服裝流行趨勢看,消費將向個性化、休閑化、多樣化、時裝化和品牌化轉變。尤其對有一定經濟基礎和一定消費品位的白領們來說,她們更喜歡的是有個性、有休閑氣質(如職業裝向休閑職業裝的轉變)、時尚而又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服裝。因此,一定時期內的消費市場將會出現兩種趨向:一種是位於高端的國際名牌的銷售將有所上升;另一種是中低檔消費開始漸漸向中檔消費轉變。
此外,隨著服裝行業倡導「綠色」「環保」格調,消費更高檔的「環保時裝」也漸漸嶄露頭角,如價格不菲的納米抗紫外線休閑裝、海洋甲殼質纖維針織品、蘆薈材質內衣等來自大自然的高科技產品,也是今後高消費的一大趨勢。
在風格上來說,今後女性服裝消費在兼顧樸素、大方、實惠同時,還會向自然、舒適、浪漫方向轉變。 質地上,熱銷的服裝「純度」將會更高,純毛、純棉、純麻甚至純絲等會更加走俏。天然原料稍微加工後製成的服裝會大受消費者的歡迎。

3. 現在服裝行業發展前景怎麼

衣食住行四大剛需。除了住以外,剩下的衣食行都會因為國民收入逐漸增高而需求增加或變得更多樣化。
所以顯淺分析來說,行業情況肯定是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們看到很多服裝名企這幾年相繼倒地,而死因主要還是全球市場競爭下玩不過國外品牌。
這幾年以zara(廉價快時尚),nike(功能性服飾),LV(國際奢侈品牌)等國際品牌為首,在全球各地開枝散葉,基本去到哪碾壓到哪。
國內李寧,香港佐丹奴,英國瑪莎,美國蓋普的營業額是每況越下,總裁怎麼換都毫無起色。

別說國內了,我早前去東京,也是這些成功企業占據著購物街的重要位置。但是日本還好,因為有無印良品和優衣庫挺住。

至於國內品牌...
拼款式更新速度,你輸給ZARA (號稱一件衣服從設計到門店只需21天)

拼面料舒適合身,你輸給優衣庫 (服裝面料技術的革命家)

拼運動功能性,你輸給NIKE (誓要把科技帶進球鞋領域)

拼價格低,你輸給h&m。。。 (品牌理念就是穿一季就淘汰所以價格一定要喜人)

現在國內品牌能拼的就是砸錢宣傳。你看歐時力早年請的模特都是世界最top...米蘭達,cara等。試圖打造我國的輕奢服飾品牌。但是我覺得,一個品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當你有了最亮眼的產品你才是真正的成功。光靠明星效應恐怕是跑不遠的。

衣食行三大消費上。
食,基本上除了方便麵外沒有外資能做到碾壓我們民族企業。我們tm太會吃了。外國人摸不透壟不斷啊。所以沙縣小食,麻辣小龍蝦,麥當勞和味千拉麵都能和平相處,滿地開花。

行,屬於政府幹預項目,總在支援和振興我國車企。

偏偏最後的衣,真的是既沒背景又沒資源。本來服裝審美和工藝的發展我們就比別人起步慢,以前賺的就是人多力(gong)量(zi)大(di),現在工人工資蹭蹭地漲和東南亞國家比已經沒優勢了,當沒有國家政策這個神助攻扶持,於是迅速被成熟的外資看上這片肥沃的土地繼而侵蝕。(PS:國家政策神助攻的典型例子就是早年攔截外國先進互聯網企業,讓民企因此得到了市場份額繼而蓬勃發展。)

現在國內部分服裝民企,其實還是賺的剝削勞動人民的錢。他們走法律灰色地帶走得如魚得水,一天上10小時以上的班,一周還要上6天班,企業逃稅漏稅,還沒有加班費,年假欠奉,保險不買,獎金雙薪缺失等等。

他們把員工的這些福利待遇榨取後終於把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服裝巨鱷身上挖取到一點市場份額。

但是好景不長,早些年這些民營企業的春天可能還在國內二三四線城市,畢竟國際品牌沒有染指這些地方開分店,誰知各大品牌網店一開,市場份額又被無情地奪走。。。達芙妮也說現在的國民眼界開了,會買國際品牌了,競爭太大生意不好做。。。

如果現在想在國內服裝行業創業,小打小鬧做做網紅款肯定沒問題,但是真要做品牌,沒有敏感的市場需求感知力或者產品創造力,要付的開發費用宣傳費不知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你看遠處的凡客正用無比哀怨的眼神默默地注視著你。

或許考慮下曲線救國? 美特斯邦威都跑去做有范app了。自創一個搜索引擎,想模仿ASOS然後想殺出一條血路。現在還未見成效。但是至少有在努力。

我們也可以跨領域學習立白和藍月亮集團。他們就是了解國內消費者痛點後開發產品的成功案例。
十年前左右寶潔和聯合利華也是霸佔了我們日化市場絕大部分江山。但是立白集團憑借著主攻手洗洗潔精(保護雙手),藍月亮主攻濃縮洗衣液(節省用量),成功把該領域的份額搶回來。或者我們真的需要更專注地做好一種商品,挖掘用戶的痛點或者填補外國企業未發現的國人消費習慣,再者可以專注做還未被國外品牌入侵的領域,例如棉麻森女服飾,40歲左右的男女服飾等。

4. 女裝在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

我國女裝市場競爭激烈,從業企業數量眾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超過6000家,而大陸上市女裝企業僅有2-3家。2011年女裝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以上,2012年增長5%左右,行業增速放緩,新進入者需要從其他企業爭取市場份額。


早期,我國女裝行業以價格競爭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參與競爭,對設計和品牌的投入較少,產品更多是靠來樣加工和抄襲,整個行業表現為總量增長,利潤率下降。


後來逐漸過渡到品牌與營銷網路的競爭,不少女裝品牌通過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塑造品牌與身份地位之間的聯系,使得品牌與設計的競爭突破了服裝行業傳統的利潤空間,品牌競爭也成為國際上先進服裝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在營銷網路方面,國際上品牌營銷已從製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過渡,流通能力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很多企業由於創新力不足,女裝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在品牌特徵、商品上互相抄襲、營銷模式克隆的行為,使得大多數企業趨於同質化且盈利能力不斷受挫。要想在眾多的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光靠模仿是不會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立的價值定位、目標採取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的狀況下,商業模式的競爭也就成為企業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5. 我國服裝市場容量有多大

1季度市場對紡織服裝行業的關注焦點主要在生產復甦、出口回暖等主題上,對品牌服裝的關注度有所減弱,幾家業績優良、穩健增長的品牌服裝上市公司的股價在一季度均表現平平,不過這並不掩蓋我國品牌服裝企業的投資價值。
我們比較了美國、英國、日本和我國的紡織服裝行業生命周期,大致都會經歷:製造企業大規模生產→生產外移、製造業萎縮、零售商居主導→零售商以服務和快速反應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而我國已經處於第二階段。對行業下一個黃金十年的判斷也來自對第三個階段的期待。
中期來看,品牌服裝企業要取得主導地位,一是來自市場需求的變化、二是來自企業自身管理水平和盈利模式的創新。前者決定了企業發展環境的優劣,後者決定了企業競爭能力的高低。市場需求方面,我們對我國服裝市場容量的存量和增量進行了探討,主要分以下幾個維度展開:1、不同年齡層居民的消費能力分析;2、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帶來整體市場容量擴大;3、經濟增長帶來的居民購買力提升和消費理念的改變。發現:存量來看,25-29歲、35-45歲人群具備最強購買力,是商家競爭激烈的領域;增量來看,城鎮化率穩步提升的背景下,潛在的農村居民消費能力被逐步釋放,至2030年我國服裝市場容量都將以平均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長。上述結論說明,從中長期來看,我國品牌服裝企業所生存的環境仍是非常有利,未來在零售終端環節有話語權和控制權的企業將更受益。
短期來看,服裝零售受到經濟危機的必然影響,居民收入預期的下降和謹慎消費的情緒猶在,綜合判斷,09年內需市場的銷售額增速將維持15-20%的水平
。經濟復甦初期,市場更親睞對經濟變數彈性較大的投資標的,消費類股票受到冷落在所難免,不過這也預示著其投資價值可挖掘空間變的更大。(聯合證券 汪蓉)

6. 服裝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瀾之家(600398.SH)、森馬服飾(002563.SZ)、雅戈爾(600177.SH)、太平鳥(603877.SH)、美邦服飾(002269.SZ)、報喜鳥(002154.SZ)、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七匹狼(002029.SZ)、朗姿股份(002612.SZ)、九牧王(601566.SH)、地素時尚(603587.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規劃、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服裝行業營收、服裝產量、服裝行業利率水平、服裝行業競爭格局、服裝產業熱力圖、服裝行業發展目標

產業概況

1、定義

服裝業是指將麻、棉、布、化學等各種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得服裝產品的行業。

在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中,服裝製造行業涉及「機織服裝製造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1)、「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2)、「服飾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3)。

2、產業鏈剖析:中下游延伸融合

中國服裝產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服裝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裝設計生產;下游服裝銷售。目前,中國服裝企業大多進行了產業鏈的下游延伸,自產自銷。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商平台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裝企業也逐漸建設自己的線上電商平台,但在規模、流量方面依舊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服裝行業上游代表企業主要有棉紡企業華孚時尚、魯泰A、百隆東方等;毛紡企業新澳股份、江蘇陽光、上海三毛等;絲綢企業嘉欣絲綢、萬事利、金鷹股份等;印染企業華紡股份、航民股份、富春染織等;服裝輔料企業偉星股份、潯興股份等。

中國服裝行業中、下游代表企業有海瀾之家、森馬服飾、雅戈爾、太平鳥、美邦服飾、報喜鳥、安正時尚、錦泓集團等。各企業旗下品牌按細分市場可分為男裝品牌、女裝品牌、童裝品牌和男女裝兼備的綜合品牌,其中男裝品牌代表有海瀾之家、雅戈爾、太平鳥男裝等;女裝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裝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綜合品牌代表有森馬、美特斯邦威等。

中國服裝行業下游第三方銷售平台中有線上銷售平台代表淘寶、京東、唯品會、亞馬遜、拼多多、抖音等;線下銷售平台家樂福、沃爾瑪以及大中小型服裝市場、店鋪等。

行業發展歷程:發展重點隨時代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圍繞「科技、時尚、綠色」新定位,堅持「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四位一體的創新發展之路,基本實現了服裝製造強國的既定目標。行業發展愈加健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素質大幅提升,全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引與規范,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回顧我國服裝行業自「十五」時期至「十四五」時期的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服裝行業經歷了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生產、出口,再到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政策的不斷演變反應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與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將圍繞規劃的發展方向繼續前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服裝行業發展更加穩健

自2015年起,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規服裝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服裝行業政策規劃頻發,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服裝行業政策體系,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動力。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端:企業數量及服裝產量整體有所下降

2013-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整體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現存企業12557家,相比2020年末減少了743家。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7. 優衣庫的競爭格局分析

摘要 中商情報網訊:女裝是我國服裝行業中市場最活躍、需求最復雜、容量最大的子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女裝市場在加速發展。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自2010年466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9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8%。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服裝業日子都不好過。作為服裝行業的主力軍,短期內女裝市場同樣受挫。不過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和國際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以及政府發布的一系列促消費措施,加上直播電商的興起,中國女裝行業內需市場明顯回暖。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0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有所下降,女裝市場將減少1000億收入,市場規模縮水10%。

8. 女性服裝優勢分析

女裝市場的現狀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宏觀來看,女裝市場並沒有飽和,這是因為國內高端潮牌並不多,競爭力有限,大多數頂尖品牌都來自國外,但是由於價格昂貴,所以針對的用戶群體比較有限。從微觀來講,網路購物市場的出現導致很多服裝店受到沖擊,這就需要經營者在選擇女裝品牌的時候要注意,歌絲琪女裝是最近幾年崛起的一個品牌,上市之後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好評,那麼,為什麼歌絲琪女裝能夠成為女裝品牌中的後起之秀呢? 女裝企業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獨立的設計能力,能夠配套供應面料的女裝品牌生產企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歌絲琪韓版女裝專注於女性服裝的設計,有自己的生產體系以及設計團隊,把優質的面料和時尚的設計結合起來打造全新的流行風尚。服裝的定位很重要,歌絲琪品牌女裝針對消費人群的構成,設置了六個系列,拓展了品牌的可選擇性,保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潛在的用戶群體。歌絲琪女裝擁有龐大的倉儲系統,貨源充沛,能夠及時的彌補市場的空缺。 國內女裝品牌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帶有強烈的區域色彩,這就導致很多品牌在極個別地區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就全國市場來說並不佔優勢。所以,哪個品牌能夠彌補市場的空間,就能夠在整個女裝市場中處於有利的地位。歌絲琪潮流女裝針對的是全國的消費市場,經過中國合法商標注冊,擁有數百人的設計團隊,保證了服裝的國際化風范。自主生產保證了質量,從根本上杜絕了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市場。 中青年女裝由於缺乏個性化的設計,所以,市場空白很大,這就需要女裝品牌能夠開拓新的發展方向,完善產品結構,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濟地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才能夠獲得市場的最大利潤。歌絲琪女裝擁有六大系列,上千個品種,數萬種款式,每件服裝都經過了設計師獨特的設計,保證了服裝的個性和藝術,讓消費者在彰顯自我個性的時候,還能夠擁有專屬的氣質。在材質上的選擇以健康和舒適為主,讓消費者能夠買的放心,穿的舒心。 女裝服裝的消費方向也呈現出了新的變化,從樸素大方逐漸向自然,舒適以及個性的方向轉變,這就導致一部分企業在進行市場定位的時候出現偏差,由於沒辦法掌握女裝市場的變化,導致企業的發展出現障礙。歌絲琪時尚女裝擁有全國頂尖的設計團隊,很多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都贏得過大獎,設計師將全新的理念融入到服裝的設計中去,保證了款式的新穎,造型的獨特,符合了時下女性消費者對於女性服裝的全部需求。

9.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是什麼

服裝行業市場分析:

(1)盈利空間較小

我國服裝出口價格今年來有所上升,而這一變化是在生產成本上升、商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綜合因素下出現的,可以說服裝出口高增長是以數量快速增長、利潤持續走低的高消耗為代價的。

(2)行業繁榮與虧損企業增多並存

虧損和瀕臨虧損的企業有所增加,約占行業總數的20%左右。企業間的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從質檢總局對10個省、市的77家企業的77種產品質量抽查情況來看,產品抽樣合格率只有70%。

(3)服裝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堪憂

名牌產品的模仿、抄襲、假冒偽劣現象仍相當嚴重。

(4)國外品牌試圖控制產業鏈

後配額時代給我國服裝業帶來商機,也帶來了危機。國際貿易保護的大棒會頻頻舉起;根據中國服裝協會專業委員會的調查分析,國內高端市場幾乎全被國外品牌所佔領;從國際市場看,走出國內品牌很少。

10. 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020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冠病毒突然爆發,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為響應國家戰「疫」策略,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國家經濟發展開始緩慢,今年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

服裝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在我國宏觀產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服裝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紡織印染、服裝廠加工生產和服裝零售四大環節。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下降,導致市場需求量迅速減少,大量的服裝線下門店銷售業績幾乎為零,只能被迫關店,生產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緊張,經營受阻難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服裝行業提前進入了淡季。

特殊的2020年已經走完了一半,未來服裝行業又將迎來哪些發展趨勢呢?

一、服裝產業將加入智能科技元素

如今的服裝行業電商成為了主角,隨著時代的發展,之後將會有更多高新技術的出現運用到店鋪中,例如刷臉支付、3D試衣鏡子、互動電子大屏等。服裝工廠也會有機器人的加入,但機器只能代替製造無法進行設計,意味著以後將會有許多服裝設計師的出現。

二、服裝個性化需求增加

服裝行業已經從產品匱乏階段發展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階段,消費者不單單滿足於產品單一的質量,更多的想要品牌帶來的附加值。以95後為代表的潮牌服飾異軍突起,個性化需求將會隨著人們對自身認識的加深越來越趨勢化。表達訴求、肯定核心價值以及滿足孤獨屬性,將會是下一個服裝業的紅利藍海。

三、可持續時尚將逐步成為主流

服裝紡織行業是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污染環境最嚴重的行業,為了環境和勞工的保護,將會對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重視。現在行業內對於面料的開發,都非常重視對自然資源的能耗,因此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注重對環境保護的服裝更受歡迎。

四、線上線下相互依存

越來越多的服裝店將會開啟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購買模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優衣庫,憑借多渠道線上線下打通的銷售模式,多次獲得雙十一服裝類的銷售冠軍。

五、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至上

在消費者為核心的時代,服裝企業要學會快速聚集粉絲,想要顧客對於一個品牌產生依賴感,除了產品質量過關之外,舒適的購物體驗是另一重要因素,服務好顧客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

我是老趙,一個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以上是我對於中國實體服裝行業的一些觀點,文章不足之處歡迎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