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天孕婦進產房生產時,穿裙子方便還是褲子方便
夏天孕婦去產房生產時,是穿裙子方便還是穿褲子方便?夏天天氣炎熱,很多女性都會選擇穿裙子,而對於孕婦而言,穿裙子也是再適合不過了。孕婦到了孕後期都會比較怕熱,穿裙子也比較涼快,又好看,又能夠遮住大肚子,還能擋住自己變粗的大腿。那如果夏天孕婦去產房生產時,是穿裙子方便還是穿褲子方便呢?
那答案肯定是穿裙子方便。
其實去網上看一下賣的孕婦裝,大多數也都是以裙裝為主,樣式繁多,也非常好看。孕媽媽穿一件連衣裙,配上一條安全褲,既簡單又方便。
夏天孕婦去醫院生產,一定要怎麼簡單方便就怎麼來。生產時穿裙子比穿褲子要方便好,但是生產完肯定是穿褲子比穿裙子要好,所以還要提前備好舒適的睡衣睡褲。
㈡ 在東莞第一次產檢需要做什麼項目
產檢,是每個孕婦都要遇到的問題,是優生優育、確保母子健康的重要措施。那麼,什麼時間做第一次產檢,第一次做產檢需要做什麼項目? 一般來講,孕12周(三個月)左右,胎兒已經進入相對穩定期,孕媽應進行第一次正式產檢並建卡,以方便醫院對孕婦、胎兒情況的跟蹤,做以後的定期孕檢。如果有生育保險的孕媽, 一定要在定點醫院建卡才能享受生育報銷。 第一次產檢所做的檢查項目,是整個孕期產前檢查中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最全面的一次。每個醫院的檢查項目基本是相同,或有部分差異,孕媽媽可參考以下的第一次產檢項目: 1、量體重和血壓:醫師通常會問准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後准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2、血常規檢查:准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准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准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為未來做防範。 3、尿常規檢查:主要是驗准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准媽媽本身是否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4、肝腎功能檢查:檢查是否有無肝炎、腎炎等疾病。進行乙型肝炎(HBV)病毒學檢查 ,因肝炎病毒可直接傳播給孩子。 5、B超檢查、胎心監護、心電圖等:醫生會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B超檢查可以確認孕媽的妊娠情況,是否是宮外妊娠等情況。 6、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准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做檢查。由於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於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准媽媽平躺在診斷台上,以手來觸摸准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有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7、檢查子宮大小:准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准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於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推斷,即小於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於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8、唐氏綜合症產前篩查:這是預防唐氏症患兒出生的孕期檢查之一。一般在15-20周時醫生會讓孕婦做唐氏篩查,如果發生高風險,醫生會建議做羊水穿刺進一步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是否畸形。 9、妊娠糖尿病篩查:進行血糖水平測試,以確定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女性和那些高血壓的女性,以前生過巨大嬰兒或有出生缺陷嬰兒的女性,或在懷孕早期增重過度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所有女性都會在第28周左右接受葡萄糖篩檢,以確定妊娠糖尿病的可能。) 10、TORCH綜合症產前篩查:防止胎兒發生嚴重的先天性畸形等。 第一次產檢需要注意的事項? 1. 確定產檢醫院,熟悉環境。 准爸媽確定產檢建卡的醫院是很重要的,為了避免孕婦勞累奔波,最好選擇離家較近的專業醫院。 確定產檢的醫院後,有時間可以提前去了解醫院的環境,包括產檢需要去的科室,比如婦產科門診、化驗室、超聲室、繳費處、葯房以及衛生間的位置等。 2. 初次產檢,需要空腹。 第一次產檢時有很多抽血項目,要求空腹,因此產檢前孕媽不能吃東西,水也不要多喝。 准爸爸們可以隨身帶一些食物和水,一旦孕媽做完需要空腹的檢查項目就可以及時吃東西,以免過度飢餓造成低血糖。 3. 穿寬松易脫的衣服。 產檢要抽血、取尿、取白帶,所以應盡量穿袖口比較寬、容易往上捋的衣服,衣服應當寬松、方便脫下和穿上。但最好不要穿裙子。
㈢ 第一次進生產室是什麼樣的感覺有什麼注意事項,會尷尬嗎
對於第一次懷孕分娩的媽媽來說,每一次經驗都是一種期待。由於沒有經驗,對很多還沒發生的事情都會感覺到好奇,很想提前體驗一下到底是什麼感覺。
懶媽媽沒生寶寶的時候也是這樣,很想早點知道送寶寶到底是什麼感覺,也很想知道應該怎麼做,可惜醫院的生產室是無菌的,不能隨便進去,更沒有參觀這種說法和做法,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寶寶的身上,等寶寶出生的時候就能夠一探究竟了。
一些新手孕婦可能會比較害怕,其實真的不用太害怕,生孩子就會遇到這些事情,雖然很痛,但是想著這個已經是妊娠的最後時刻了,只要沖刺一下就能順利畢業,然後就可以和肚子里的寶寶見面了,想到這些就充滿力量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㈣ 孕婦產檢時做的胎心監護到底是什麼必須要做嗎
胎心監護是指孕晚期通過持續記錄胎心率,來判斷胎兒在宮內情況以及是否缺氧的重要產檢手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胎心監護的結果是很容易受孕媽情緒、休息狀況的影響,所以做檢查之前,孕媽不要過飢、過飽;不要喝有咖啡因的飲料;保持良好的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保持情緒的穩定。
醫生會根據胎心監護的結果進行評分,如果胎心的評分比較低,孕媽也不用過於擔心,可能是胎兒正在睡覺。一般醫生會建議你去散散步、吃點東西,或者和寶寶說說話之類,約過一個小時之後再做一次。如果復查後評分合格就可以了,但如果結果仍然不理想,就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
㈤ 32周可以做胎監嗎
可以的,胎心監護一般是從32周開始,每兩周做一次,36周之後,應該每周做一次;如有高危因素(如妊高症、妊娠合並糖尿病)的孕婦,需根據高危的嚴重性及醫院措施的情況,來決定什麼時候開始進行胎心監護,一般是32周,也有提前到26-28周的。
如果出現胎動頻繁或是胎動較少,則需要及時做胎監。如果檢查發現是羊水過少或是臍動脈血流指數較大等異常情況時,也建議及時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不過,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大約是20分鍾,是連續無間斷的利用胎心監測儀進行監聽。需要監測到至少3次胎動,每次胎心率加快15次/分以上,持續15秒以上才能達標。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了異常,就會延長監護時間。
有不少孕媽在未做胎心監護時,總擔心會面對花費很長時間但還不過的情況。事實上,很多孕媽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時,都不是1次就能通過的。
胎心監護的數據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比如孕媽產檢前的飲食、產檢時的情緒等等。另外,如果在檢查時,寶寶正處於睡眠狀態,也會影響胎心監護的結果。
所以孕媽可以在檢查之前吃點甜食,保持好情緒,選擇胎兒平日里胎動較活躍的時間段去醫院做胎心監護,這樣會比較順利些。
㈥ 女人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心監護究竟能不能做為什麼
胎心監護這兩個時間段效果差
做胎心監護的時候需要找對時間,時間不對可能需要做好幾次。
不要在肚子飢餓的時候
胎心監護的時間最好選擇飯後去做,飯後體內血液量增加,胎兒吸收到的能量也會增加,這個是時候往往是胎兒最活躍的時候。相反,餓著肚子,胎兒同樣會感到飢餓,沒有足夠的能量太會懶得動。
不要在胎動偏少的時候去做
胎心監護監測的是胎兒心跳以及心跳和宮縮的關系,但是胎動在一天內有多又少,如果恰好選擇在了胎動不活躍的時間,胎兒心跳也會比較平穩,這樣胎心監護可能不容易過關。胎動比較活躍,胎心跳動也會強有力,更容易通過。
從胎兒健康發育的角度來看,胎心監護最好按時去做,畢竟胎心監護通常從32周或者34周才開始,一共也就2個月時間。
㈦ 胎心監護是一種簡單、無痛的檢查,在什麼時期做這項檢查
一般來說,從懷孕第12周開始,孕婦需要在產檢中聽到胎兒心率。從第36周開始,他們需要每周監測一次胎心率,一般為20分鍾,如果孕婦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少糖、懷疑缺氧等不良情況,應該提前32周開始監測胎心,有條件的孕婦也可以在家裡准備胎心儀檢查胎心率,或者懷孕28周後,每天數胎動也可以。
計算胎動的方法是早上數1小時,中間數1小時,晚上數1小時。每小時3次以上為正常,在正常范圍內,胎心率基線一般為110-160次/分,基線變化中等(6-25bpm)。參見兩種增長率(32周以下的增長率高於10bpm超過10秒,32周以上的增長率高於15bpm超過15.bpm)。
我第一次去醫院做完整的FOI-14妊娠檢查,在胎兒出生檢查中確認胎心率後,醫生會讓孕婦做驗血。孕婦應在懷孕34周後開始檢查,頻率視胎兒檢查情況而定,一般建議每周檢查一次,如果孕婦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或胎動異常等並發症,胎心率監測應提前進行,每次進行胎心監護時,應連續聽20分鍾左右,不得中斷,當然,在出現異常情況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延長控制時間。
㈧ 夏天孕婦進產房生寶寶的時候穿裙子方便還是穿褲子方便
夏天生孩子,其實不管是穿裙子還是穿褲子都有一定的利和弊,不過,根據在醫院的觀察,大部分的產婦都是穿裙子的。
穿褲子的利和弊1.穿褲子的利
其實在待產的時候,產婦需要做很多檢查,即使已經去到待產室,有時候還會需要做心電圖,B超等,當然啦,這個是根據產婦的需要,並不是每個產婦都要做。
在夏天,為了涼快,很多孕媽媽都會穿裙子,但是去醫院的時間又不確定,如果胎兒已經發動,又來不及換衣服,哪裡還顧得上裙子還是褲子,那就怎麼方便怎麼來。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㈨ 胎心監護是常見的產檢,胎心監護不好怎麼辦
胎心監護前建議女性朋友們一定要吃飽,否則肚子餓了、累了,沒有能量,寶寶也不愛動,胎心監護效果也不好。可以在做之前吃點糖、巧克力、喝點熱飲料,或者吸會兒氧氣,這樣都可以幫助准媽媽補充能量。大多數醫院都是孕34-36周開始做胎心監護,如有妊娠中毒症、高血壓、總膽汁高等高危的准媽媽孕28周就要做了。
㈩ 醫生叫我做個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什麼意思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一種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胎心監護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進行監護。胎心監護一般在孕12周後即可自行監護,產檢時的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產檢項目,它也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對及早發現胎心異常和及時處理為降低圍產兒死亡率起重要作用。正常妊娠的話一般會從懷孕32周開始,每一次產檢都會加入胎心監護,從孕37周開始則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