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大全 » mcqueen古董裙子
擴展閱讀
哪裡有座圓盤羊衫 2025-02-02 09:44:47
ehe男裝屬於哪個公司 2025-02-02 09:19:41

mcqueen古董裙子

發布時間: 2022-08-12 07:04:11

『壹』 有喜歡mcqueen的嗎

我用我的餘光看了一眼就知道不是了,MC 吊牌沒有咱們暫且不說(倒數第四張也知道不是),就說那個風格的東西,MC如果真的出了這款沒品味的橫條裙真TM對不起 已逝的麥昆了,樣式就是沒品位...Alexander wang Alexander mceen這些東西基本可以一眼看出風格,簡約大氣,麥昆簡約的基礎上涵蓋了華麗,這個裙子一說麥昆頓時讓我覺得笑了...這個裙子哪年都不會出的,mc國內的專店也開了,的話實在villge那邊,看看店裡的東西就知道這款不可能,你說是ZARA Topshop 我信,說MC我只是覺得很搞笑。哈哈哈....Ladygaga 這樣范兒的人喜歡MC簡約霸氣,你說這裙子真是MC的她都得笑了。

『貳』 alexander mcqueen那場白色裙子被噴繪的時裝秀是哪場

你說的是Alexander Mcqueen1999年春夏秀,閉場模特是名模Shalom Harlow ,也就是你說的穿白色鞦韆裙被兩台機器噴墨的,這是麥昆的經典,更是秀場的經典。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5NzE2NTY0.html

『叄』 dress mcqeen是什麼意思

dress mcqueen是mcqueen 這個牌子的裙子。MCQ是美國一家專門做高檔時尚衣服的公司

望採納~~

『肆』 伊莎貝拉·布羅的人物生平

1979年她移居紐約,進入Columbia攻讀中國古典藝術。讀這個對於專業的時尚圈大人物,恐怕她是第一及惟一。
一年後Blow輟學,遷往西德克薩斯州,追隨Guy Laroche——她令人激動的時尚生涯開始了。再過一年,經Bryan與Lucy Ferry介紹,認識了當時還是《Vogue》時裝總監的Anna Wintour,二人因為同好作家Vita Sackville West的作品而投緣。Blow獲聘為Wintour的助理,其後受惠於大名鼎鼎的黑人時裝編輯AndréLeon Talley的指教,算是在這個圈子裡上了道。
1986年,Anna Wintour回到故鄉倫敦,擔任草創的英國版《Vogue》的主編一職。同時Isabella Blow亦歸故里,成為倫敦Tatler雜志和The Sunday Times時裝總監Michael Roberts的助手。後者如今是雜志界勢力極大的《Vanity Fair》的時裝總監。受Roberts賞識,Blow不久當上了Tatler的形象編輯。
1988年,Blow在一個婚禮上結識了Detmar Blow,十六天後二人訂婚。
1989年,Blow在一個偶然的地方結識了Philip Treacy的作品:一頂綠色的鱷魚齒禮帽。當時他還未從RCA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
然後她請他為自己當年的婚禮設計了頭飾:一頂金色蕾絲王冠。
「When Philip met Isabella」展覽——這是她生前忙的最後一件事。
Philip Treacy是她一生最大的成就。
1990年,剛從RCA畢業的Philip Treacy,沒有錢做任何事,包括租房子。Blow租下自己婆婆位於倫敦上流住宅區Belgravia的地下室,作為Philip的工作室和宿舍。
三年後是Alexander McQueen。當時他剛從Central St. Martin』s School of Art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畢業,她以5000英鎊的高價,買下他全部的畢業設計作品,分期付款,每周100英鎊。然後他也從那個地下室,開始了自己令人矚目的設計生涯。
McQueen與Isabella Blow的相識相交,則更像是一出起伏跌宕的傳奇。在1994年McQueen的畢業作品展中,Blow慧眼獨具,穿過模特臉上厚重油彩和血污,一眼看出McQueen作品中流露的驚人天賦。事後她以5000英鎊買下McQueen所有的設計——盡管當時聖馬丁的學費才4000英鎊。後來Blow更是邀請McQueen搬到她家暫住,當時她收納門下的還有Philip Treacy和尚未成名的Hussein Chalayan,而鞋履設計師Manolo Blahnik也是座中常客,Blow則為他們烹煮晚餐。她自稱是「在森林中嗅聞松露菌的豬」——她一生的最愛,莫過於收集天才。Blow還一手發掘了名模Stella Tennant、Sophie Dahl,以及攝影師Juergen Teller。
在世人眼中,McQueen和Blow彷彿來自兩個不同世界——McQueen是狄更斯筆下人物,在倫敦東區的街頭長大,言語直率、叛逆,對時尚界的陳規不屑一顧。他貌似粗魯,實則極其精明: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游刃有餘,誇張而震撼的天橋秀背後,是高級定製、成衣、配飾三駕馬車齊頭並進;連「壞小子」的形象,也或多或少由他自己一手塑造。他清楚自己是媒體狂熱追捧的平民傳奇。而Isabella Blow則是Evelyn Waugh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出身於家世顯赫的沒落貴族,熱愛極致的美感,事事要求極致,卻又無可救葯地自我毀滅。她以時尚塑造「魔法、愉悅和奇跡」,卻不懂得憑此換取金錢——對於金錢,她如天真孩童,一旦有錢便一擲千金,換取昂貴衣物、古董、黑色幽蘭以及所有讓她著迷的事物。
不過兩人的共同之處遠超時尚的范疇。Blow和McQueen都是那種不合時宜,為愛而活的浪漫主義者。他們如同臨水照影,對彼此身上不為人知的脆弱、陰郁,以及痛楚感同身受。雖然兩人以時尚結緣,但McQueen很快就意識到,相較於Blow的設計意見,他更看重的是對她的愛。他們言語機智幽默,內心又極其敏感,渾身充滿著野性而強悍的生命力,無法容忍哪怕一絲絲的平庸和虛偽。Blow的家訓是「不張揚則不成事」,她一直以發掘McQueen的伯樂和導師自居,而McQueen在羽翼漸豐、感恩稱頌之餘,急切地想要自由自立。這讓他倆開始漸行漸遠。據說當年Blow對McQueen轉投Gucci旗下之時,卻沒有給她一個職位而始終耿耿於懷。晚年她也常因經濟上入不敷出,擔心自己最終流落街頭而抑鬱絕望。
Blow在自殺之前專程到Essex郡拜訪了McQueen母親,留給她不少紀念物。又約了McQueen在Hilles庄園見面傾談,這是她有意道別。當時她鎮定自若,McQueen以為她已經渡過艱難關頭。Blow的遽然離世,在McQueen心中留下無法復原的巨大空洞:她是他最好的朋友、同謀和靈感源泉。葬禮上,McQueen為她穿上一身蘇格蘭傳統禮服,他不可抑制地放聲慟哭,又一言不發疾速離開。下葬時,她穿著他的設計:紅色鑲墜金線刺綉和羽毛,手工繁復的錦緞禮服裙,棺木上是白色玫瑰和她最愛的Philip Treacy為她設計的黑色帆船形狀的帽子。同年十月,McQueen以「La Dame Bleue」(幽藍女士)之名獻給Blow,邀請函上的她身穿粉色McQueen裙子,頭戴Philip Treacy設計頭飾,乘著四駕馬車飛上雲端。天橋盡頭是巨型鳥翼的霓虹燈飾,款款而行的模特們,也無一不是Blow的化身:她招牌式的紅唇,Philip Treacy充滿想像力的帽飾,McQueen的設計,還有Manolo的纖細高跟鞋。這是最好的IsabellaBlow,也是最出色的McQueen。
她一生最愛,莫過於天才。所以他們每遇困境,她比他們的,更快地伸出手來。2000年,Alexander Mcqueen即將交出帥印,黯然離開Givenchy時,是她大力拉攏,積極推動他與Gucci集團的簽約,令他重新擁有嶄新機會和空間,專心做自己的個人品牌
她所造就的不僅於此:另一位比利時時裝奇才Hussein Chalayan,亦因她的火眼金睛,方得揚名。而設計師之外,Stella Tennant、Honor Fraser、Sophie Dahl能成為今日超模,Blow功勛卓著。
偶遇Sophie Dahl這名豐滿女子,她大為賞識,向Tom Ford極力推薦。不久,由Steven Meisel掌鏡的Yves Saint Laurent當家香水Opium新一季廣告硬照出爐:深藍色天鵝絨底子上,Sophie Dahl除卻金色項鏈手鏈高跟鞋,纖毫畢露一絲不掛,然而卻驚人美麗,完完全全就如聖羅蘭本人所言:鴉片本來是一種禁忌,應該被禁止,但是卻往往令人上癮。Opium鴉片香水重為經典,而Sophie Dahl則成為英倫新性感女王。
有人說:Blow之死,一半因為病,一半因為失落——又或者,這身體之病,本來就源自於心。這幾年,她在時尚界影響力不若巔峰時期,她眼見著自己扶持的那些人們,展翅高飛,自己卻如翅膀受傷的飛鳥,衣著極端的帽子女神,同樣不能容忍生活的停滯與平庸。視時尚為生命的她,失落到無以解脫。
她一生以驚世駭俗為己任。她沒有穿過一雙平底鞋踏出家門,衣櫥里沒有一件牛仔裝……曾經有人問她:是否備有一兩件「常服」?她茫然答道:似乎在看肥皂劇時,穿過一件白色絨毛風衣。
她曾經在一場車禍中,一雙腳踝骨折。她全然不顧傷勢,只來得及擔心:會不會從此以後無法穿著Manolo Blahnik?
她至今仍保持著一項紀錄:時裝周期間,一天換7套行頭——只因為要參加七場秀。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她也從來沒有放棄「衣不驚人死不休」的人生原則:誇張的帽飾,拖地三尺的頭飾,希臘雕像,聖女貞德,印度王公的造型——泰然自若出入辦公室,不安的只是別人。
在她去世的前一年,高級時裝屋Rochas被P&G「關停並轉」。Olivier Theyskens的「謝幕秀」上,Isabella Blow淚流滿面。一年之中,Paco Rabanne、Emanuel Ungaro、Christian LaCroix若干Haute Couture高級時裝定製品牌的相繼變故,令Isabella Blow悲從心起,接受記者采訪時,她哽噎得幾乎暈厥。
「這個功利的社會在折殺著美,那許多羽毛、刺綉、蕾絲以及巴黎女人對美的追求如今全都灰飛煙滅。今天不僅是Rochas的絕唱,更是高級時裝的絕唱!」
很多人惋惜Isabella Blow的離世,並且以她去世前幾天還在籌拍一個時裝專輯為據,力證她不是自殺。
而事實上,她兩周前才做完一個手術,術後情況良好,不然醫生不會同意她回到鄉下居所靜養。
她有一座城堡,繼承自這個奇異的家族,位於英國Cheshire柴郡,建於十四世紀,名叫Doddington。
縱然破落,她沒有辜負這個古老的家族。她那顆艷麗、執著、豐富到近乎瘋狂的內心,屬於千載之前,不屬於今天。屬於那座古堡,不屬於這個她留下無數身影,卻淺薄到一紙蒼白的花花世界。

『伍』 mcq和麥昆的區別是什麼

mcq和麥昆沒有區別只是叫法不同。

McQ是英國設計鬼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亞歷山大·麥昆) 在2006年推出的的副線品牌,消費群定位在16歲至35歲。它並不是Alexander McQueen品牌的縮寫,中文名更不是簡稱叫「麥昆」,人家真正的中文名字是「麥寇」。

有時McQ會寫成 McQ Alexander McQueen,所以常常被人與主線搞混,但請記得前面凡是加了「McQ」的,就都在說副線!

MCQ設計風格

MCQ的設計由被稱之為聯乘單位(collaborators) 的創意聚合體完成,MCQ的每個設計系列被稱之為ICON,是不同創意者之間的協作結果。每個ICON自成一個世界,自成一套美學。ICON不遵循季節之分,而是根據周期發布。

MCQ同時還致力於不斷改進設計與原料上的可持續性,盡可能使用創新的再生織物,同時採用盡量減少浪費的包裝設計。

品牌服務

服裝; 鞋; 鞋子; 鞋後跟; 拖鞋; 靴子; 背心; 頭帶(服裝); 洗浴拖鞋; 涼鞋; 運動鞋; 短襪; 緊身衣褲; 手套(服裝); 連指手套; 服裝帶(即服裝用品); 有檐帽; 帽子(頭戴); 貝雷帽; 防水服裝; 套服; 套頭衫; 針織服裝; 緊腿褲; 領帶; 裙子; 連衣裙; 長襪; 馬甲; 披肩; 工裝褲; 睡眠面罩; 袖口; 裘皮披肩; 男用游泳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MCQ

『陸』 Lee Alexander McQueen為什麼進不了中國市場

中國人不識馬克坤的貨。設計太大膽國內少人敢穿,並且個子不夠高不夠瘦也撐不起來馬克坤的衣服,相對不適合亞洲人。並且就價格來說,馬克坤絲巾八千左右一條,包一萬到三萬,一件裙子最少七八萬多則三十幾萬,國內人寧可花少得多的錢去買類似LV那樣「出名」的爛大街牌子。反正在中國穿著馬克坤出去也很少有人知道是什麼,達不到他們顯擺的目的。再者馬克坤不是一個追求商業化的牌子,他本人說過寧死也不去迎合商業市場的口味。他在世時MCQUEEN品牌其實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他也沒有因此拚命向國外擴張推廣自己的品牌,可見他多麼忠於設計。現在他不在了,這個品牌以後怎麼樣走,是否會進入中國市場都不好說。 拭目以待吧。

『柒』 我是歌手第九期尚雯婕穿的那種裙子是什麼裙

Alexander McQueen 2002年的一款裙子 算是古董了

『捌』 大概是歐洲中世紀吧,女子穿的那種大裙子叫什麼啊,裙擺裡面有支架的那種······電影里常常看到

蓬裙是歐洲古代貴婦穿的那類裙子。裡面一般是有金屬撐或是用很多層內襯稱起來。
關於【名稱】
現在的膨裙也叫公主裙,泡泡裙,蛋糕裙,南瓜裙,娃娃裙。這些叫法指帶略有不同。本身這類衣服是由歐洲小洋裝演化來的,最開始大陸地區就叫他小洋裝。這些叫法多半是從台灣和日本過來的。
關於【代表】
蓬蓬裙代表著一種懷舊的記憶,是過去歐洲的淑女們參加宴會時的必備行頭。後來,DIOR和Chanel的小禮服、小洋裝等,打破了當時女裝保守古板的線條和款式,令蓬蓬裙一時被眾人所遺忘。 關於【風靡】
而到了2005年,懷舊風尚被一一發掘,蓬蓬裙終於等到了出頭之日,大舉反攻。在2005紐約時裝周中,蓬蓬裙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各大設計品牌中。無論是搭配西裝式外套、連身可愛小洋裝、或是簡單輕松的運動外套,都將女人的嫵媚與風情滲透在層層襯裙間,成為一股新街頭浪潮。
腰間打細褶,呈現圓裙型態的圓蓬裙發展至今,已變成了「實穿版」的現代蓬蓬裙———A字造型展開的大圓裙,短則及膝,長及小腿肚。蓬蓬裙以各種小圓、大圓、中圓的裙幅表現,風格不一,浪漫有如芭蕾女伶,搖曳生姿。
要說把蓬蓬裙推向高峰的,不得不提Alexander McQueen,這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的強烈風格有種戲劇性的張力。在2005年春夏秀上,以收腰上裝,襯托下截突然向外延展的蓬蓬裙,十分可愛。Marc by Marc Jacobs以俏麗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風格為創作靈感,大量運用蓬蓬裙,將頹廢雜亂的街頭風,轉化為干凈細致的甜美時尚;而Luella則以沉穩低調的設計,將高腰的娃娃裝大圓裙呈現兼具端莊隆重和復古俏麗感;DKNY也添入了異國風情的農村女孩可愛蓬蓬裙,帶來了不同風格的俏麗繽紛。

『玖』 麥昆的其他信息

麥昆的好友
名媛 Daphne Guinness:在穿衣方面 Daphne Guinness乃是不折不扣的勇士。連職業模特都敬畏三分的蟹鉗鞋,她卻「偏向虎山行」,敢於第一個穿在公眾面前。這雙驚世鞋屢鞋跟高度足有30公分。英國《VOGUE》編輯曾表示穿上這些鞋以後完全喪失了行走能力,Daphne卻在NARS活動現場步履輕盈,彷彿腳底踏的是芭蕾舞鞋,淺藍色美瞳更是整體的神來之筆。
Sarah Jessica Parker,Sarah很少將T台造型直接搬上身,她有自己的搭配理念,McQueen也經常滿足她的要求將T台款改良成量身定製的款式。
嘎嘎小姐自從邀請《Dazed&Confused》創意總監Nicola Formichetti擔任造型師,Lady Gaga的穿衣品味空前提高——怪誕依舊,卻同時融入了視覺沖擊力和強烈的藝術感。在第26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禮上,Lady Gaga以一襲紅色蕾絲燕尾裙震撼全場。當時尚圈猜測它出自某位新銳設計師之手時,Formichetti公開辟謠表示此裙乃是McQueen的古董衣,發布與1998年秋冬系列;為了強調存在感,Formichetti將蕾絲面罩、手套等事物一並加入整體造型
伊莎貝拉·布羅:作為McQueen的導師/知己,Isabella總能精準把握McQueen時裝中的另類氣質,有自信與無敵氣場保駕護航,Treacey設計的各種帽飾模樣奇特,與McQueen的作品相得益彰;Isabella是出了名的愛帽之人,這種喜愛甚至超越了服裝本身。
張靜一:Jingyi Chang經常在重要的場合穿McQuee設計的作品。在H的訂婚盛典中第四套小禮服就是McQueen為她設計的,「我不明白她的語言,但我明白她的靈魂,她其實也很壞,她就是我的繆斯。」張靜一在聽了翻譯的轉述後與McQueen熱情擁抱。
Cate Blanchett在第59屆戛納電影節《Babel》首映式上,Cate Blanchett的黑白和服造型令人驚艷不已。它來自2006年秋冬,且在男裝秀上發布。西方人對於東瀛元素向來擁有難以割捨的情節,這不是McQueen擅長的領域,但他一旦嘗試就很難失敗。在穿慣了各種長禮服短禮服以後,異國情調總能輕易擄獲人心;影片有部分劇情發生在日本,和服式晚裝與日籍演員身著的傳統和服形成一種和諧的對比。此後,Cate經常在大型場合穿McQueen,足以證明此番合作的雙贏。
超模「黑珍珠」納奧米·坎貝爾

『拾』 亞歷山大·麥昆的個人生活

在2000年夏天,麥昆公開自己是同性戀並和他24歲的同性伴侶紀錄片導演喬治·弗西斯(George Forsyth)結婚。他們於伊維薩島(Ibiza)舉行婚禮,場地在名模凱特·摩絲(Kate Moss)擁有的一艘遊艇上(摩絲同時也擔任伴娘)。
北京時間2010年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時尚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於當地時間2月11日下午被發現在他的奢華住所里自殺身亡,McQueen的事務所證實了這個信息。40歲的亞歷山大·麥昆是為了他母親喬伊斯·麥昆 (Joyce McQueen) 的逝世而選擇離開的。麥昆的母親於2月2日逝世,他原定於2月12日參加母親的葬禮,但是最終選擇了與母親在一起。作為最年輕的「英國時尚獎」得主,他曾在獲頒不列顛帝國司令勛章 (CBE)時聲稱,自己受勛的唯一理由,是為了讓母親一嘗夙願,親眼看看白金漢宮是什麼樣。
這位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非常成功的天才時裝設計師的去世給倫敦時裝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下周就要進行的倫敦時裝周將會是晦暗的一個時裝周。亞歷山大·麥 昆 (Alexander McQueen) 的朋友張靖依說,麥昆為了2010秋冬季系列而一直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同時,也有知情人士表示麥昆最近結束的一段感情,使他非常焦慮。
戀愛婚姻
在四十年短暫而又波瀾壯闊、光明與黑暗交融的傳奇生涯之中,Alexander McQueen(亞歷山大·麥奎因)有幸與一群睿智、寬容、個性和眼光獨具的女子相伴。這其中,和他最為密切契合的是母親Joyce,以及發掘他的伯樂Isabella Blow,這兩位猶如他的守護天使,她們的相繼離去,讓他雙翼折斷,如墜深淵。
Alexander McQueen的父親是一位脾氣暴戾的計程車司機,家中六個孩子,他是老小。3歲時,McQueen就在姐姐卧室的牆上描畫長裙曳地的灰姑娘圖樣。為了貼補家用,他無師自通地為姐姐們縫制衣物。上學後的McQueen孤單內向,只愛在課本邊緣塗鴉,被同學譏嘲為「McQueer」(把他的姓跟「古怪」一詞合拼而成,queer也有同性戀的意思,含歧視意)。是母親塞給他一本關於時尚大師經歷的書——Armani曾經裝飾櫥窗,Ungaro則是裁縫出身——這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McQueen意識到他也可以夢想成真。
16歲時,McQueen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裁縫學徒緊缺的消息,他隨即跑到以度身訂造手工聞名於世的Savile Row上的Anderson & Sheppard,毛遂自薦並當場獲聘。McQueen輟學的決定,遭到了父親的極力反對。在父親眼裡,找份管道工之類的工作,早些結婚生子,才是正途。但母親知道他心意已定,默默地支持他。在Savile Row,McQueen學到了彌足珍貴的傳統英式手工技藝:從廓形塑造、裁樣到縫制,無所不包。這使得他成為罕見的無需樣板,即可在模特身上纏裹面料,信手裁出樣衣的設計師。在他後來驚世駭俗、天馬行空的設計底下,無一例外的是扎實精湛的剪裁功底。
McQueen的母親Joyce醉心於追溯家族先祖的歷史,McQueen從小耳濡目染,他的作品往往涵蓋宗教、戰爭、政治和社會變遷。1995年他發表的備受爭議的Highland Rape系列,就是源於母親對McQueen家史的研究——McQueen的先祖來自蘇格蘭北部的Skye島,18世紀末,他們受到當時圈地運動的殃及,被農場主從蘇格蘭高地驅趕,流離失所。McQueen的模特們頭頂鹿角和鳥翼頭飾,身上血跡斑斕,穿著被撕爛的飾有羽毛的蕾絲長裙和軍裝夾克,眼中燃著怒火。
McQueen母親是他在浮華時尚圈中的支柱和知音。每一場秀,她總是微笑著坐在第一排。McQueen最愛跑回母親家中,跟她共度下午茶時光。他是個極端反皇室主義者,但2003年6月,他卻為母親穿起了蘇格蘭傳統的花呢短裙,與她共赴白金漢宮接受伊麗莎白女王授予的大英帝國勛章。在2004年英國《衛報》刊登的母親對他的訪問中,她問他最驕傲的是什麼,他說「你,母親」。「最恐懼的呢?」「在你之前死去。」
McQueen與Isabella Blow的相識相交,則更像是一出起伏跌宕的傳奇。在1994年McQueen的畢業作品展中,Blow慧眼獨具,穿過模特臉上厚重油彩和血污,一眼看出McQueen作品中流露的驚人天賦。事後她以5000英鎊買下McQueen所有的設計——盡管當時聖馬丁的學費才4000英鎊。後來Blow更是邀請McQueen搬到她家暫住,當時她收納門下的還有Philip Treacy和尚未成名的Hussein Chalayan,而鞋履設計師Manolo Blahnik也是座中常客,Blow則為他們烹煮晚餐。她自稱是「在森林中嗅聞松露菌的豬」——她一生的最愛,莫過於收集天才。Blow還一手發掘了名模Stella Tennant、Sophie Dahl,以及攝影師Juergen Teller。
在世人眼中,McQueen和Blow彷彿來自兩個不同世界——McQueen是狄更斯筆下人物,在倫敦東區的街頭長大,言語直率、叛逆,對時尚界的陳規不屑一顧。他貌似粗魯,實則極其精明: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游刃有餘,誇張而震撼的天橋秀背後,是高級定製、成衣、配飾三駕馬車齊頭並進;連「壞小子」的形象,也或多或少由他自己一手塑造。他清楚自己是媒體狂熱追捧的平民傳奇。而Isabella Blow則是Evelyn Waugh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出身於家世顯赫的沒落貴族,熱愛極致的美感,事事要求極致,卻又無可救葯地自我毀滅。她以時尚塑造「魔法、愉悅和奇跡」,卻不懂得憑此換取金錢——對於金錢,她如天真孩童,一旦有錢便一擲千金,換取昂貴衣物、古董、黑色幽蘭以及所有讓她著迷的事物。
不過兩人的共同之處遠超時尚的范疇。Blow和McQueen都是那種不合時宜,為愛而活的浪漫主義者。他們如同臨水照影,對彼此身上不為人知的脆弱、陰郁,以及痛楚感同身受。雖然兩人以時尚結緣,但McQueen很快就意識到,相較於Blow的設計意見,他更看重的是對她的愛。他們言語機智幽默,內心又極其敏感,渾身充滿著野性而強悍的生命力,無法容忍哪怕一絲絲的平庸和虛偽。Blow的家訓是「不張揚則不成事」,她一直以發掘McQueen的伯樂和導師自居,而McQueen在羽翼漸豐、感恩稱頌之餘,急切地想要自由自立。這讓他倆開始漸行漸遠。據說當年Blow對McQueen轉投Gucci旗下之時,卻沒有給她一個職位而始終耿耿於懷。晚年她也常因經濟上入不敷出,擔心自己最終流落街頭而抑鬱絕望。
Blow在自殺之前專程到Essex郡拜訪了McQueen母親,留給她不少紀念物。又約了McQueen在Hilles庄園見面傾談,這是她有意道別。當時她鎮定自若,McQueen以為她已經渡過艱難關頭。Blow的遽然離世,在McQueen心中留下無法復原的巨大空洞:她是他最好的朋友、同謀和靈感源泉。葬禮上,McQueen為她穿上一身蘇格蘭傳統禮服,他不可抑制地放聲慟哭,又一言不發疾速離開。下葬時,她穿著他的設計:紅色鑲墜金線刺綉和羽毛,手工繁復的錦緞禮服裙,棺木上是白色玫瑰和她最愛的Philip Treacy為她設計的黑色帆船形狀的帽子。同年十月,McQueen以「La Dame Bleue」(幽藍女士)之名獻給Blow,邀請函上的她身穿粉色McQueen裙子,頭戴Philip Treacy設計頭飾,乘著四駕馬車飛上雲端。天橋盡頭是巨型鳥翼的霓虹燈飾,款款而行的模特們,也無一不是Blow的化身:她招牌式的紅唇,Philip Treacy充滿想像力的帽飾,McQueen的設計,還有Manolo的纖細高跟鞋。這是最好的IsabellaBlow,也是最出色的Mc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