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大全 » 一百條裙子的人物有誰
擴展閱讀
法曼斯男裝怎麼樣 2025-02-01 17:16:27
常熟中國男裝中心華盛 2025-02-01 16:55:21
衣服陳列男裝 2025-02-01 16:52:04

一百條裙子的人物有誰

發布時間: 2022-08-18 09:20:52

① 一百條裙子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主要講了有一個女孩,她的名字很奇怪叫做旺達,佩特羅斯基,由於家境貧窮,穿著簡朴而受到同學們的嘲弄。

有一天她告訴同學們她的衣櫥里有一百條裙子,同學們都不相信她,變本加厲地嘲笑她,而在旺達的心中有一百條秀麗的裙子,這是她的嚮往,也是她為同學們准備的禮物,但她卻一再受到瑪帝埃和佩琪等同學的嘲笑,最終離開了這個令她悲哀又留戀的群眾。

當同學們看到旺達留給大家的一百條裙子時,無一不嘖嘖稱贊,個性是瑪帝埃和佩琪,看著旺達送給她們的裙子,心中充滿了自責,於是她們決定寫信道歉,令人驚喜的是旺達回信了,他們讀了這封信,才明白旺達是多麼善良。

一百條裙子是埃莉諾埃斯特斯創作的短篇小說

該書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特別,主人公旺達佩特羅斯基一直沒有正面和我們接觸,在作者淡淡的敘述里,在對瑪蒂埃的細膩的心理描述中旺達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

我們追隨著瑪蒂埃關切的目光,她的思想,她的微妙的心路歷程,見到了一個真實的旺達,倔強而孤獨地存在,有憧憬和美好的願望,安靜,勤勞朴實,愛干凈,聰明,執著,大度的旺達。

埃莉諾埃斯特斯,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說莫法特一家出版並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後,她才決定開始寫作生涯。

在20世紀初期,由於美國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改善兒童教育環境的法律,兒童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兒童文學作品也逐漸開始尊重兒童的個性以及兒童成長的自由。

埃莉諾的作品也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所以她筆下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並且都熱愛自由,能夠勇敢地獨立面對任何成長中的問題與困境,她所描述的人物通常都能在她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她的作品十分貼近生活,直到今天她的作品被世界各國的小讀者所津津樂道,永遠也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② 一百條裙子主要內容

《一百條裙子》主要內容: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波蘭女孩,她每天都穿著一條洗得發白、晾得走了形的藍裙子,她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里最臟、最吵的角落。

也正是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拿她開玩笑,彷彿她生來就是為了讓大家「取笑」的。

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會相信她,大家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默默地忍受著。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

那一百打與眾不同、美麗至極的裙子,留在了所有同學的心裡。她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她帶走了不愉快的記憶,把包容和原諒,友愛和希望留了下來。一個普通甚至卑微的小女孩,即使是被歧視、冷落、嘲笑著,她的心裡仍就留存著許多美好的願望。

對美的嚮往和追求,對理想的堅持感動著我們。這是一本很適合女孩子讀的書,讀過後,女孩子們的心會變得更加澄澈和透明,友愛的陽光灑滿每一個角落。

(2)一百條裙子的人物有誰擴展閱讀:

《一百條裙子》一書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特別,主人公旺達·佩特羅斯基一直沒有正面和我們接觸,在作者淡淡的敘述里,在對瑪蒂埃的細膩的心理描述中旺達的形象漸漸豐滿起來。

我們追隨著瑪蒂埃關切的目光,她的思想,她的微妙的心路歷程,見到了一個真實的旺達,倔強而孤獨地存在,有憧憬和美好的願望,安靜,勤勞朴實,愛干凈、聰明、執著、大度的旺達。

作者簡介:

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說《莫法特一家》出版並榮獲銀獎後,她才決定開始寫作生涯。

在20世紀初期,由於美國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改善兒童教育環境」的法律,兒童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兒童文學作品也逐漸開始尊重兒童的個性以及兒童成長的自由。

③ 旺達原來是哪個國家的人一百條裙子

《一百條裙子》的作者是埃莉諾﹒艾斯特斯,她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這本書曾在1945年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薄薄的一本小冊子,故事也很簡單。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姓氏的女孩。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

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相信她,而且大家都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默默地忍受著。

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

得知真相的女孩們決定向旺達道歉,旺達能原諒她們嗎?旺達真的有一百條「裙子」嗎?

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讀一讀這個因為漠視而發生的故事。



1.通過他人視角,在細膩的心裡描述及素描畫像中勾勒出一個被忽視的小女孩的形象。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很獨特,自始至終沒有正面描寫主人公旺達,我們只是在作者淡淡的敘述里,在對瑪蒂埃的細膩的心理描述中想像著旺達的形象。

文章開頭寫到:「今天,星期一,旺達·佩特羅斯基的座位是空著的。沒人注意到她沒來上學,就連佩琪和瑪蒂埃也忽略了這一點,要知道這兩個女孩幾乎是所有惡作劇的挑頭人。」

這是一個極其容易被人忽視的女孩。

在「裙子游戲」發生之前,瑪蒂埃對旺達幾乎沒什麼印象,從那件事發生之後她開始關注旺達,當她發現旺達沒來上學的時候,她開始不安,開始回想旺達這個女孩: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波蘭女孩。

她每天都穿著一條洗得發白、晾得走了形的藍裙子,她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里最臟、最吵的角落。每天從鄉間小路走著來學校,腳上滿是泥巴。

④ 一百條裙子佩琪的性格特點

一百條裙子佩琪的性格特點是愛捉弄人,知錯能改,善良,大方。

這是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其中瑪蒂埃和佩琪是好朋友,而佩奇家裡富有,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可是常常捉弄旺達。而瑪蒂埃和佩奇和旺達家境相同,她身上的裙子也是佩奇穿剩的。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明字的女孩。正是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女生都喜歡捉弄她。起碼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一百幅裙子的畫。

捉弄過她的女生發現原來旺達一直都想與她們交朋友,旺達是多麼愛她們。於是她們決定寫信向她道歉。旺達與那些女生雖然不在一起上學了,但她們已經成了好朋友。

生活中不缺少旺達這樣的人,可是我想,不要因為忽略而成為一個風向標,每個孩子都不應該受這樣的待遇,等長大了,性格已經養成了,到時後悔已經晚了。

觀後感

只有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後贏得的成功才更加珍貴,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優秀,領悟生活的真諦,活出自己真正、純真的人品。旺達一定是一位內心充滿了愛的女孩,畫出美麗的圖畫。不但不記恨那些嘲笑過她的人,反而把畫無償贈送,沒有恨,只有愛和陽光。

在我們的生活中,用真誠的愛和燦爛的笑容去和夥伴們相處。可能也會有一些孩子比我們窮,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我們好,但千萬不要去嘲笑他們,而是要用愛去溫暖他們,用行動去關心他們,感染他們,把我們的快樂同他們分享,讓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愛的陽光。

不要被困難嚇倒,要堅定信心,相信明天更美好。用信念、願望和希望在自己心中點燃一盞明亮的燈,讓希望的燈火溫暖自己的心房,讓耀眼的光芒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進入成功的殿堂,高傲地站在最高點。

⑤ 一百條裙子這篇文章中你最喜歡誰結合具體事例說明原因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⑥ 《一百條裙子》主要人物是哪些

旺達·佩特羅斯基

⑦ 《一百條裙子》讀後感

[《一百條裙子》讀後感]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女孩,《一百條裙子》讀後感。也正是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會相信她,而且大家都會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都默默地忍受著。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捉弄過她的那些女生發現原來旺達是多麼愛她們,而且旺達是一個非常可愛、非常聰明的女孩,於是她們決定寫信向她道歉,並且去把她找回來。可是旺達再也不會回來了…… 旺達到底有沒有原諒大家呢?孩子們趕快閱讀《一百條裙子》吧。本書榮獲紐伯德兒童文學獎銀獎。作者是埃莉諾·埃斯特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說《莫法特一家》出版並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後,她才決定開始寫作生涯。在20世紀初期,由於美國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改善兒童教育環境」的法律,兒童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兒童文學作品也逐漸開始尊重兒童的個性以及兒童成長的自由。埃莉諾的作品也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所以她筆下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並且都熱愛自由,能夠勇敢地獨立面對任何成長中的問題與困境。她所描述的人物通常都能在她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她的作品十分貼近生活。直到今天,她的作品被世界各國的小讀者所津津樂道,永遠也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來自媒體的評論: 《一百條裙子》讀後感 (筱音(7歲) ·2007年07月) 主要說的是旺達,她沒有媽媽可她天天都穿著那條藍裙子。每天到校那條裙子都很乾凈。我要問的是,她的裙子總是那麼干凈,是誰幫她洗的呢?原來呀是她自己洗的,因為她只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哥哥。關於這本書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她的朋友佩琪和瑪蒂埃寫了一封信對她問好她回了一封這讓我感到驚訝,因為旺達其實從來都不愛說話的。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了。對了,你知道這本書為什麼叫一百條裙子嗎?因為旺達說她有一百條裙子,真的嗎?當然了,不過是畫的,就掛在衣櫃里。哦對了畫的很好看,真的。(原文為手寫,爸爸錄入,標點符號沒有修改) 這些裙子掛在了我們心裡 (梅子涵·2005年07月) 我是一個在閱讀中容易感動的人。這回又被這裙子的故事感動了起來。這是一個因為漠視而發生的故事,可是人都不會甘心被漠視的,甘心了被冷淡在人群和友誼之外,所以旺達會在那樣一個十月的晴朗天氣里禁不住地湊近那一群漠視著她的女孩子們,告訴她們自己有100條裙子,讀後感《《一百條裙子》讀後感》。100條漂亮的裙子啊,誰會得有呢?而且還是絲綢的,天鵝絨的,結果所有的平時「看不見」她的人現在都看見她了。 原來人們的清高,這些女孩子們的自以為是,是這么容易就可以被遏制的,所以這樣的假清高、這樣的漠視了別人的存在和自尊的不友善的姿態,在我們的每一天的生活里,在一個群體中,有必要存在著嗎?不管她是不是鄉下的,鞋子上總沾著泥;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名字多麼奇怪;或者是永遠只穿著一條洗得褪了色的藍裙子黃裙子……她都應該有自己的位置,有被平等接納和交流的理由。我們不應該「看不見」他們。正像故事裡的瑪蒂埃一再警覺和擔心的,你「看不見」他們,或者「看見」了卻只知道奚落、嘲笑,那麼很可能有一天你也會落到這苦惱的局面,尷尬和沮喪,最後只能像旺達那樣默默離去,遠走別處。旺達和她的爸爸沒有辦法啊。不是他們生活的那個波金斯山使他們沒有辦法過下去,而是人們的奚落、嘲笑使他們不可能過得開心。人是需要開心的。富人,有許多漂亮裙子的人需要開心,窮人,只有一條裙子的人也需要開心。 旺達早就畫好了100條裙子了嗎?還是禁不住先說了,再一條條畫出來?旺達有著這很美麗的女孩子的願望是一定的。她沒有媽媽,自己洗衣服,自己熨,來不及熨裙子不幹也只好穿上。她不埋怨爸爸和這樣的家,埋怨難道會有意義嗎,有意義的是自己的心裡該有一個願望!她告訴佩琪她們,她不但有100條漂亮的裙子,還有60雙鞋的時候,目光就是掠過了佩琪,投向遠方的。願望都是在遠方的。任何人都是可以熱情地朝著遠處望去的。 旺達現在還不可能擁有。還不可能把100條裙子都掛在自己的櫥里。可是出人意料地是她把它們都畫了出來。每一條都畫得美麗和傑出。現在旺達的100條裙子真真實實地掛到了每一個人的心裏面去了,掛在了他們一輩子的記憶中! 一個以這樣的方式和水準畫出了自己的願望的人,自己的願望還可能不會實現嗎?原來,一個不被別人「看見」的人,竟是可能最優秀的,靈感和熱情都讓人望塵莫及!佩琪對旺達的奚落其實沒有什麼惡意的。她是不理解旺達為什麼要編這樣的一個100條裙子的謊。可是她不知道,這不是一個謊,而是一個不被人「看見」的女孩子的心裡的願望。佩琪啊,當旺達沒有說自己有100條裙子掛在櫥里的時候,你們為什麼都沒有「看見」她呢?佩琪其實還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大氣女孩,當她看見旺達畫的裙子的時候,立即就由衷贊佩地說:「老天,我還自以為我會畫畫呢!」她一點兒不掩飾自己的欣賞和贊佩,她為旺達的高興和慶賀完全是明亮和熱誠的。她還和瑪蒂埃一起到波金斯山去看旺達。她還和瑪蒂埃一起寫信給旺達。這都是來自她看見了旺達的畫以後的驚喜和自責。她表達了驚喜,沒有表達自責,可是誰又看不出她已經自責了呢?有時候,不把自責說出來,擱在心裡,倒可能更有含蓄的誠摯呢。佩琪含蓄而誠摯地改變了以前的冷淡和誤解,把友愛和祝福郵寄給了沒有地址的波蘭女孩。從前總是嘴唇緊綳的那個波蘭小女孩,現在會不會有了滿臉的笑容、滿心的快樂了呢? 旺達啊,你現在高興了嗎? 佩琪和瑪蒂埃是沒有想到旺達會把漂亮的裙子送給她們的。她們都擔憂旺達會把羞辱的記憶收藏起來,把恨還給她們呢!可是她們收到的是綠裙子和藍裙子!瑪蒂埃的眼睛只能被淚水模糊了。她也是一個窮孩子。她穿的那條裙子還是她的好朋友佩琪的呢。可是她卻也參與了對旺達的奚落。佩琪這樣做可能不知道是不應該的,可是她是知道的。所以她覺得自己比佩琪更不好。她想阻止佩琪她們,可是沒有勇氣;她現在想把一切都彌補過來,可是到哪兒去找到旺達呢?她就想啊想啊,為自己編著夢,為旺達編著童話,為表達自己的愛消除內心每一個角落都有的歉疚編著電影,可是發生過的已經發生過了,想把它們揩抹掉永遠不再想起原來好難哦,原來幾乎是做不到的呀! 我們真是不能做這樣的足以歉疚一生的事。 我們愉快的是,這個被傑出地寫了出來的故事卻因此就在我們的閱讀記憶里永恆了。〔《一百條裙子》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⑧ 一百條裙子作者是埃莉諾埃斯特金

《一百條裙子》
作者:埃莉諾·埃斯特斯
埃莉諾·埃斯特斯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說《莫法特一家》出版並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後,她才決定開始寫作生涯。在20世紀初期,由於美國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改善兒童教育環境」的法律,兒童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兒童文學作品也逐漸開始尊重兒童的個性以及兒童成長的自由。埃莉諾的作品也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所以她筆下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並且都熱愛自由,能夠勇敢地獨立面對任何成長中的問題與困境。她所描述的人物通常都能在她的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她的作品十分貼近生活。直到今天,她的作品被世界各國的小讀者所津津樂道,永遠也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⑨ 旺達佩特羅斯基的年齡是多少

摘要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百條裙子中的人物,這篇文章是美國人寫的,年齡的話應該是8到10歲

⑩ 《一百條裙子》的作者是誰

《一百條裙子》的作者是埃莉諾·埃斯特斯。

埃莉諾·埃斯特斯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她曾經擔任兒童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直到1941年,她的首部小說《莫法特一家》出版並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後,她才決定開始寫作生涯。

埃莉諾的作品也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所以她筆下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並且都熱愛自由,能夠勇敢地獨立面對任何成長中的問題與困境。

《一百條裙子》主要內容

旺達·佩特羅斯基是一個有著奇怪名字的波蘭女孩,她每天都穿著一條洗得發白、晾得走了形的藍裙子,她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里最臟、最吵的角落。也正是因為她的怪名字和舊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歡捉弄她,拿她開玩笑,彷彿她生來就是為了讓大家「取笑」的。

直到有一天,旺達突然聲稱她家裡有一百條各式各樣的裙子,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沒有人會相信她,大家拿這件事捉弄她,旺達默默地忍受著。有一天,旺達終於因為受不了這些嘲笑而轉學了,她給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條「裙子」。

那一百打與眾不同、美麗至極的裙子,留在了所有同學的心裡。她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她帶走了不愉快的記憶,把包容和原諒,友愛和希望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