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大全 » 近代女裝的演變與思考
擴展閱讀
文胸如何改成抹胸 2024-11-27 12:42:58
春末夏初的圍巾如何圍 2024-11-27 12:40:44

近代女裝的演變與思考

發布時間: 2023-05-30 15:27:19

⑴ 中國近代服裝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⑵ 中國近代服飾的變遷

近代是從1984年鴉片戰爭後開始的,1984年當時還是清朝。 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為正色 ,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 ,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襆頭,常服戴烏紗帽。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 ,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 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 ,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 、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 ,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 ,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現代服飾 (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⑶ 中國近代現代服裝演變

六大特點
(1)服裝的色彩。50年代的蘇式服裝,60年代的中山裝、制服熱,70年代的「綠色海洋」。。。
(2)「票證經濟」下形成了樸素、實用、色彩單一的著裝風格。折射出國家的物質水平和綜合國力。1954年,全國城鄉開始憑布票供應棉布。三年困難時期,棉毛衫褲、線衣、線毯、毛巾被、絨毯、浴巾、床單、毛巾、襪子、汗衫、背心、人造棉布、麻布、蚊帳、枕芯、枕套等紡織品,一律憑票供應。靠票證維持社會經濟穩定的政策,極大地限制了廣大民眾的生活消費。與此相適應的形成了樸素、實用、色彩單一的著裝風格。
(3)「補丁」服裝和「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穿著上是以樸素為中心。當衣服穿破時,常見的做法是在衣服的破損處打補丁,縫上一塊顏色相宜的布,繼續穿用。這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人群和經濟水平低下的國家來說,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在20世紀中期,身著補丁還是思想革命與進步的象徵,甚至也是考察幹部的重要依據。
(4)城市民眾的服裝沿著大中城市→中小城鎮→廣大鄉村這一路徑擴展,從而影響全國,成為中國服裝的主流。
(5)文化對著裝心理、審美觀念的影響。人們對理想服裝形象的認同受中國文化內涵的制約。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非常講究體面、傳統,要求服裝式樣端莊、大方,不願標新立異,色彩不求鮮艷跳躍,崇尚和諧含蓄之美。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這一特點才有所突破,「時尚」、「個性化」才成為人們著裝的重要因素。
(6)服裝的「革命」範式:服裝曾是革命的表徵,是革命的一部分。中國服裝的發展,呈現出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表現出一定的政治態度和階級立場。改革開放之前的服裝帶有相當濃烈的「革命」色彩,與政治生活中的革命話語、革命範式等同一致。蘇式服裝與中國傳統服裝相比,雖然有新異的成分,但更多是作為革命的象徵、對領袖、對馬克思主義的擁戴而形成的時尚。「文革」十年,在極「左」思想的影響下,旗袍、布拉吉、西裝等成為封、資、修的象徵,被軍便服取代,這更明顯地標明,服裝是革命的表徵,是革命的一部分。
50年中國服裝「流行」變遷
http://www.esieo.com/cms/news/20070706150056.html

⑷ 近代中國服飾的變化趨勢是什麼各階段特徵是什麼

1變化趨勢:由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逐漸向美觀、適體、方便、平民化轉變


2變換:

①長袍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飾,20世紀上半葉仍然流行。


②西裝在鴉片戰爭後傳入中國,民國成立後流行開來。


③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設計出中山裝,此後幾十年大為流行,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准服裝。


④20世紀20年代後,人們對旗袍進行改革創新,成為城鎮新潮女性的日常著裝。


3變化特徵;中西合璧、土洋並存。

⑸ 影響中國近代服飾演變的因素

近代(1840-1949)服飾組(中西合璧,土洋並存)
服飾的變化:男子-長袍馬褂到西裝到中山裝
女子-傳統旗袍到鍵塵改良旗袍
變化原因:政治上,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建立
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思想上,受西方文化,民主自由觀念的影響,審美觀念發生變化

50~60年代中期
服飾的變化:中山裝;蘇式裝(連衣裙和列寧裝);工農裝
變化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新中國的政權性質;中蘇關系良好

60~70年代末期
服飾的變化:軍服,式樣和顏色單調
變稿敏禪化的原因:扭曲的審美觀念,嚴重的個人崇拜,國家經濟的困難

改革開放以後
服飾的變化:色彩艷麗,面料款式多元化,服裝產業開始起步,封閉走向開放
變化原因: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思想的拿悶解放;觀念的改變

回答歷史問題一般都要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來考慮。

⑹ 為什麼女裝

女裝的未來


女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的女性服裝以長袍為主,而且顏色和設計都非常樸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女裝逐漸演變成了多樣化的形式,不同的風格和流行在不同的時期出現迅態纖。例如,維多利亞時期的女裝以寬大畝仿的裙擺和緊身上衣為主,而20世紀60年代的女裝則以追求自由和舒適為主。




總之,女裝是一個充滿魅力和創意的領域。它不僅僅閉李是一種穿著方式,更是一種表達個性和品味的方式。女裝的歷史和未來都充滿了無限可能性,讓我們期待著更多的驚喜和創新。


女裝的作用

⑺ 影響中國近代服飾演變的因素

因素:中西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激盪和交匯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勢力的進入中國,引起了中國社會歷坦塌的劇烈變動,與此相伴隨,中國人民大眾的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等方面,也開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隨著中西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激盪和交匯,出現了許多色彩斑斕、新奇特異、意味深遠、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鮮事務,形成了中國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開始走向近代的廣信禪闊畫面。這種變化的總的趨勢是:由以往的閉關自守,轉而為面向世界;由過去的封建傳肢圓統天下,變而為向近代化的趨進。 這從服飾的變化可以明顯的感受到。

⑻ 中國近代以來服飾的變化是怎樣

中國近代服飾的變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是第一個階段,服飾的主要特點是中西結合,有的材料直接概括為了八個字:中西合璧,土洋並存。男裝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山裝,女裝的典型代表就是旗袍。

第三個階段就是1978年以後,這一時期,服飾受到港台歐美的影響,從服飾的材料、花式、以及款式都與之前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由穿的暖像穿的美轉變。追求個性化的表現,甚至追求品牌的效應。衣著的變化不僅說明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還說明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們國力在增強。

⑼ 說說古代,近代旗袍的發展變化(簡單點)謝謝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為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為「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產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旗女與漢女的著裝

作為女性著裝的旗袍,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旗人,則是清代對被編入八旗的人的稱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滿族為主體,融合了漢族與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內。八旗中除清朝皇族愛新覺羅的宗室、覺羅以外,還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歸附的漢人和蒙古人構成。清初八旗漢軍有26萬之眾,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僅是滿族人,還可以是蒙古族或漢族人。這樣,把旗袍定義為滿族人所穿的服裝也就有失准確了。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並四處游牧,他們所穿著的袍四面開權,有扣絆束腰帶,脫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歸附於他們的漢人和蒙古人也採用了這種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確立,旗人的袍服有所變化發展,與滿洲早期的樣式也有所不同,這時旗女所穿的袍可說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國才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旗袍,稱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裝與漢族婦女的兩截裝束,在清初有著明顯差異。
參考資料:http://b-113373.hotnews.alibaba.com.cn/news/detail/v3000103-d5327468.html
旗袍源流棗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新式旗袍的延生創造了條件。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審美
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藝術家與旗袍
藝術,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設計師與旗袍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總之,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而並非已經湮滅失傳的歷史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高,因而極富有收藏價值。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不多,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