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隻鳥,他是一條魚。
他們彼此相愛,但他們無法滿足。
任務名稱:鳥類和魚類(8人以上),魚的承諾(15 +夜明珠)
任務地點:桃園生病的老人第一個階段,長樂村的沉默童話等級:LV8階段,第二階段LV15
任務NPC:桃園生病的老人,孤獨的童話
地圖長樂村:桃源村,長樂村,平行世界
使命宣言:鳥類和魚類深深愛上,但被迫分離,你的使命是通過苦難來拯救他們的愛情。夜明珠長樂村孤獨的童話,她會告訴你如何做下一步。
琥珀吊墜和鳥類如何得到的圖片?
外桃園,長樂低於10妖怪村會隨機掉落琥珀吊墜和鳥類圖片。琥珀吊墜和耗材鳥得到您的庫存圖片。
如何使用琥珀吊墜或鳥類的圖片?雙擊琥珀吊墜或鳥類產品圖片將任務「飛鳥與魚」。
這是雙重任務的團隊,球員們的琥珀吊墜或鳥類的圖片,並希望做這個任務可以被濃縮到桃園生病的老人。請雙擊使用琥珀吊墜或鳥類得到任務的畫面「飛鳥與魚」。
酒店與琥珀色的玩家,請找異性鳥隊隊員的照片。
玩家的鳥類圖片,請找一個異性玩家組隊與琥珀。 - 血液紅色貓頭鷹比較長,所以記得買一些血哦。和生病的老人
隊長的第一次談話,進入紅色貓頭鷹出沒的土地,然後再跟再次播放器和生病的老人,進入了紅色貓頭鷹出沒的土地。 (由於人數較多的伺服器,有時候傳輸就會失敗,失敗會被調回生病的老人身邊,請重新發送對話,直到它被轉移到紅貓頭鷹出沒的地方)後,兩人被發現藍色的觸發點,一個人點的立場。看到右下角「召喚出紅色貓頭鷹!打回來鳥的靈魂!」紅色貓頭鷹出來說。
- 以後消除紅色貓頭鷹化身一起找吧,回去找生病的老人桃園他會給你的經驗和夜明珠,獲得稱號:天使和天使魚的鳥。
任務超時,解散,取消任務,球隊未能擊敗紅色貓頭鷹,被視為任務失敗。桃園生病的老人旁邊去,雙琥珀色或鳥類的圖片,再接著是次要任務。
魚的承諾(15 +夜明珠)
球隊狀態行列數量不限。
推薦15以上,25人組隊,每個玩家都必須有一個夜明珠。
尋找孤獨的童話長樂村,每個球員有夜明珠,隊長交談的寂寞仙子,發送到任務地圖。
另外清小怪的地圖上,尋找紅色貓頭鷹,貓頭鷹紅這種能力是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化身差。以後 - 打敗它,回去找寂寞仙子的任務,你可以得到的題目是「永恆的愛」。
彝族是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手裝扮自己,加上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均名具特色。因而,在中國各民族中,彝族服飾甚為多姿多彩。 在金沙江邊的小涼山地區,彝族男女服飾風格古樸。男子一般都在額頂留一塊三寸見方的頭發,彝民稱之為「子爾」,把它視為能主凶吉禍福的天神所在。它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觸摸,否則,便是對他的最大侮辱,並將災禍臨頭。於是,漢族尊稱為「天菩薩」。他們還用三四米長的黑布纏頭,並將頭帕的一端捲成姆指粗細的長椎形,彝語呼之為「子帖」。因它高挑在額前左方,顯得英姿勃發,漢族稱之為「英雄髻」。男子還有左耳戴一串紅黃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綴飾紅絲線。他們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鑲有花邊的右衽短布褂,下身著寬大多褶、頗似裙子的長褲,外面再披一件下端飾有長穗流蘇的披氈。彝族稱披氈為「查爾瓦」,用黑以羊毛織成。它的用處甚多:防風擋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間用它一裹身子又可當被褥,於是人人心備,一年到頭不可或缺。涼山區的彝族婦女服飾,頗為典雅。以中青年女子為例。她們頭蓋一塊綉花的方布帕,並將頭帕的前端疊成瓦式,遮於前額再用毛線和發辮纏壓住。雙耳一般都戴有銀質耳環、耳墜,領口飾以一塊銀排花。她們身穿綉花右襟上衣,既寬又短,僅及腹部。下身則用黑、黃、藍、白諸種色布環繞拼接成百褶裙,裙長及地,修長優美,走起路來更是左右搖曳,婀娜我姿。她們外出時,也常常身披一件黑以的「查爾瓦」。楚雄其他地區的彝族男子服飾,與涼山彝民有所不同。他們一般多用黑布包頭,而不留「天菩薩」,不扎「英雄髻」,耳朵也不戴耳珠子。他們平日身穿藍色或黑色的對襟窄袖上衣,衣衙及腹,衣襟上的兩排布鈕扣,別致有趣。有的還在右袋邊鄉以花卉為飾。褲子又肥又短,以便利上山和下田幹活。他們的節日盛裝則豐富多彩。例如火把節期間,不少小夥子戴白帽,帽沿綴以紅綠絨球,帽頂插上毛色漂亮的野雞尾。據說,這是他們崇拜動物觀念在頭飾上的遺跡。最美麗的還是姑娘和少婦的服飾。盡管她們不著五彩長裙而穿藍布長褲,但她們的右衽上衣,大都綉有各種花卉、雲圖或幾何圖案,腰圍也鑲滾美麗的花邊。她們對自己的頭飾尤為注重。有些村寨婦女戴的帽子,或狀似馬纓花,或形如的錦雞,還有戴魚形帽、雞冠帽的,可謂「百花齊放」。
⑶ 彝族服飾特點
彝族服飾特點分男裝服飾,婦女服飾,女童服飾分別進行說明:
男裝服飾
男子多蓄發於頭頂,彝族稱「字爾」或「字木」。男孩在四五歲時,頭前頂留一塊方形的頭發,成年後將其挽成一個發髻。人們視其為天神的代表。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或絲織頭帕,頭帕的頭端多成一尖錐狀,偏鑒於額前左方,彝語稱為「茲提」漢語名「英雄結」。
青年人多將英雄結扎得細長而挺拔,以示勇武,而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無須為美,從年輕時起就常將胡須拔去。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
婦女服飾
婦女上衣毛、棉、絲制、排襟、前襟、後項圈和袖口用綵線挑有圖案花紋。領口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聖乍地區的兔毛背心又別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籠底邊鑲上一圈雪白的兔毛,華美富麗。
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或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
女童服飾
彝族的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形態有近百種。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滿目,各具特色。涼山不少地區四季冷涼,氣候變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飾季節性不強,察爾瓦(披衫)常年皆著。 彝族服飾的色彩較為豐富,款式變化多姿,並且以大量銀製品和刺綉裝飾。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⑷ 彝族的民族服飾是什麼
涼山彝族的服飾,多姿多彩,風格獨具。歷史上,由於彝族支系眾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飾區別明顯,樣式各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涼山不少地區四季冷涼,氣候變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飾季節性不強,察爾瓦(披衫)常年皆著。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採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綉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綉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男子多蓄發於頭頂,彝族稱「字爾」或「字木」。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裝束。男孩在四五歲時,頭前頂留一塊方形的頭發,成年後將其挽成一個發髻。人們視其為天神的代表,認為它能主宰吉凶禍福.所以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觸摸、戲弄。因此漢語稱其為「天菩薩」。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或絲織頭帕,頭帕的頭端多成一尖錐狀,偏鑒於額前左方,彝語稱為「茲提」漢語名「英雄結」。青年人多將英雄結扎得細長而挺拔,以示勇武,而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無須為美,從年輕時起就常將胡須拔去。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
彝族女童蓄發以後梳單辮垂直於腦後。八九歲時,將單辮盤於頭頂四周,辮尾綴以紅色棉線,辮上有時扣以弓形小木梳為飾。出嫁時則分流雙辮、交叉盤壓在頭帕上。如尚未出嫁而已達成年期者,亦可擇日分梳雙辮。至乍地區青年戴紅里青面雙層綉花頭帕,依諾地區是一二米藍布折成數層頂於頭上。所地地區是一長條青布,花線扎邊,折戴頭上。三個地區都是生小孩後將帕換帽。聖乍、依諾地區換為荷葉形夾帽,所地地區技為竹架青布圓頂帽。也有用黑色長布纏頭的,布約3厘米寬,盤繞頭四周,盤出10厘米左右。突出愈大者愈貴,如過去黑彝貴族女子,不分成年與否、生育與否,均通用。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掛紅綠珠,大如豌豆,以鐵絲串四顆成一串,長三四厘米,系紅色棉線穿於耳際。或戴紅色石質小圈,用線穿入圈中,分掛耳際。成年或梳雙辮時始戴耳環。耳環為珊瑚、銀泡、石料耳珠,玉、貝、銀耳牌,大都為圓星形。銀質或銅質的式樣較多。最普通的是三合式或四合式聯合花苞,中嵌料質紅豆。舊時黑彝貴族女子常帶倒形花蒂式.下垂用銀絲編成的細帶五條,每條尾端有圓墜,搖曳別致。衣領是單獨的一條,不和上衣相連,上綴有銀苞泡花,前面正中扣連處有一長方或梅花形領牌。
婦女上衣毛、棉、絲制、排襟、前襟、後項圈和袖口用綵線挑有圖案花紋。領口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甘洛彝族女服中襟為多,獨具風采。聖乍地區的兔毛背心又別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籠底邊鑲上一圈雪白的兔毛,華美富麗。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或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童裙裙短,一般為兩節,腰小擺大。成人為三節,上節為腰,中節直桶狀,下節成細密格紋。長裙的特點在於下節的層層皺折,所以俗稱「百褶裙」,以多褶為貴。舊時裙式長短與身份有關,黑彝女子長裙拖地,行走時塵土飛揚,以示尊貴。所地地區羊毛裙質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狀窄長,紅色,下節藍色細褶均勻齊整,其下橫間以紅、白、黑細條紋,色調和諧,再下是青色,膝蓋處百褶四散,成喇叭狀。行則褶皺閃動,輕盈飄逸。彝族婦女以針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為胸飾。腰際佩掛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襯以不同包布縫成,上端開口,下綴五色飄帶,掛於左方腰際,實用又美觀。腕飾以金、銀、銅、玉、石質手鐲,戴金銀或石料鑲金銀馬鞍形、貓眼形戒指。貴婦人還佩戴金、銀、銅質鏈、鎖、墜等頭、胸、背飾。
彝族男女都外著「察爾瓦」和彼氈。「察爾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風,用攆制的粗羊毛線織布縫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寬七八厘米,多染為深藍色。以聖乍地區的最為華麗,邊緣鑲有紅、黃牙邊和青色襯布,下邊吊有30厘米長的繩穗。被氈用兩公斤左右羊毛縫制而成,薄如銅錢,折以6厘米寬的皺折.一般為30至90折,上方用毛繩收為領。多為原色或藍色。察爾瓦和披氈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備之服,白天為衣,夜裡為被,擋雨擋雪,寒暑不易。
一般青年男女服裝色彩鮮艷,喜用紅、黃、綠、橙、粉等對比強烈的顏色,紋樣繁多。中年人服裝的紋樣較青年人為少,使用顏色為天藍、綠、紫、青、白等色,素貌莊重。老年人多用青、藍布,一般不做花,僅以青衣藍邊或藍衣青邊為飾。服裝的花紋、花邊,它有濃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有日、月、星、雲、天河、彩虹等天象,有山、河等大自然圖,有雞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動物方面的圖,有葉、花、火鐮、發辮、幾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圖。裝飾品美麗莊重、色彩鮮明。花樣繁多、多以全、銀、銅、玉、石、骨等為原料,鑄造、打制、壓制、鑲嵌、雕刻部分為本地手工工匠製作。過去涼山彝族男女多赤足冬天或出遠門時,腳穿用麻繩或草繩編織的草鞋,內穿羊毛織成的形似靴子的氈襪,或裹棉、毛綁腿以護腳和禦寒。
⑸ 有彝族服飾的兄弟姐妹們拿出來分享一下吧,謝謝啦!
1、服飾
客家人的服飾,與唐宋時期中原人民的服飾差別甚大,卻與畲族服飾類似,顯然是在長期與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響,吸收了畲族服飾文化的有益養分所致。
歷史文獻對於畲族人民的描寫,與描寫其它蠻撩一樣,都說他們「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藍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婦女高髻垂纓,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這種裝飾打扮,與數十年前客家人的裝飾打扮幾無二致。以婦女發髻來說:「過去客家婦女的辮發很多是盤成高髻的,狀如獨木舟,謂之『船子髻』,系以紅繩,插以銀替,髻上可套涼笠,髻端外露前翹,笠沿周圍垂下長約五寸的五彩布條,微風吹來,彩條飄拂,確是別有一番風韻。」(王增能《客家與畲族的關系》)把辮發盤成高髻,用紅頭繩一紮,象獨木舟似的,這就是所謂「椎髻」;「髻上可套涼笠」,笠沿還要飾以五彩布條,也就是所謂「頭戴竹冠蒙布,飾理路狀」。兩相對照,兩者之間的一致性真是一目瞭然.再拿婦女衣著來說,過去「客家婦女穿的是右側開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綴以花邊,寬紋一寸。褲頭闊大,褲檔較深,褲腳口亦綴以花邊;著的是布鞋,鞋面由兩片色布縫成,鞋端略往上翹,狀似小船。上面用五彩花線綉了花,身上還系著圍裙子,用銀練子系結,裙子狀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綉有花卉或圖案,如此等等。逢年過節或串親戚時脖子上掛著銀項圈,手腕上戴著銀鐲子,打扮起來活像個畲族婦女。」(同上)在衣著的顏色方面,直至幾十年前,客家人還特別喜歡一種叫做陰丹士林的布,其顏色正是屬於青、藍色的范圍。顯然,客家婦女的這種衣著打扮,也是受畲族影響所致,或者簡直就可以說是從畲族婦女那裡學來的。
2、飲食
客家飲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響也很廣泛而深刻。先從飲食的原料說起,客家人很重視的棱米,就是從畲族學來的。楊瀾《臨汀匯考》卷4((物產考》載:「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開山種樹,掘燒亂草,乘土暖種之,分粘木粘二種,四月種,九月收。」說明棱米本為畲民特產,後來卻成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在飲食習慣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綠荷包飯」、「竹筒飯」,也應是從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土著民那兒學來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詩寫道:「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青著裹鹽歸炯客,綠荷包飯趁虛人。」說明「綠荷包飯」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風俗,是客家「綠荷包飯」源於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證。
名聞中外的客家風味小吃「汀州八干」,有的也與畲族先民的習俗有關。例如寧化老鼠千,把面目猙獰的老鼠製成美味佳餚,在中原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其淵源亦來自古代嶺南蠻撩。唐代張文成《朝野金載》記載:「嶺南撩民好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懾懾而行,以著夾取吱之,卿卿作聲,故曰蜜卿。」原來唐代嶺南的「鐐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老鼠,「蜜卿」就是生吞尚未開眼而喂飽了蜜的小老鼠,這是被文獻記載下來的古代蠻撩吃老鼠的方法之一。
「嶺南撩民」是廣大嶺南地區的少數族土著居民。在張文成的時代,福建屬於嶺南道,「嶺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著民族在內。而當時寧化一帶,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既然包括寧化在內的嶺南土著自古就有吃老鼠的習慣。現代老鼠乾的產地又正在寧化,那麼,我們有理由推想,寧化製作和食用老鼠乾的方法,應是客家人民從「蠻撩」—即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閩粵贛邊的土著人民那兒學來的。當然這種學習是一種借鑒和改造,「蠻撩」吃「蜜哪」是生吃,茹毛飲血;客家人的老鼠干是精心製作的美食,包含著豐富的烹飪學、營養學、葯用食物學的知識。
3、生產技術和方式
前面提到的「畲客開山種樹,掘燒亂草,乘土暖種之」,是畲族人民慣用的一種生產技術,叫做「種畲」或「畲田」。其起源非常古老,唐代詩人劉禹錫一系列歌詠湖南和廣東連山地區「莫搖」、「蠻撩」的詩歌中多有描述,如《畲田行》寫道:「何處好畲田?團團緝山腹。鑽龜得雨卦,上山燒卧木。……下種暖灰中,乘陽拆芽縈。蒼蒼一雨後,若穎如雲發。巴人拱手吟,耕褥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餘金。」這正是畲民利用地力,燒山種畲,地力一衰,即行棄去,故爾遷徙不定的典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又如《連州竹枝詞》九首之九寫道:「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這是專寫當地土著婦女種畲的篇什,突出了山間環境、裝束打扮和使用的工具。所有這些,都與今日畲族的種畲方式相同,而在客家山民的生活中也可見到類似的情形,特別是明清以聲有一種稱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燒畲、種著,與畲民已無二致。於此可見畲族生產、生活方式對客家人民影響之深。
另外,狩獵也是客家人民從畲民或畲族先民那裡學來的一種特殊技能。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和江淮,其地多平原而少山嶺,狩獵在他們的生活中本來並不佔突出的地位。但是自從遷來贛閩粵邊大山區以後,與畲民長期相處,耳濡目染,加之環境有了狩獵的可能和需要,遂使客家人民學會並精於狩獵,耕獵結合成為不少地區客家經濟的基本結構。
4、信仰、習俗
生活和生產方式的互相融合和同化,必然會反映到信仰和習俗的層面,客家信仰、習俗受畲族影響的主要事例有:
(1)民間信仰
獵神信仰。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佔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受畲族的影響,也普遍信奉獵神。據人類學學者郭志超對福建省南靖縣和永定縣若干閩客社區所做的民俗宗教調查,南靖縣塔下張姓客家人社區和永定縣湖坑李姓客家人社區都盛行獵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為獵射神的象徵,「村民認為壁越陡、流越急,『獵射神』越有靈感。出獵前祭禱,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山裡田園遭野獸侵害,亦祭禱『獵射神』。」湖坑則「一半以上的村子有個『獵射先師』。『獵射先師』的象徵或是溪水急流邊石壁,或築一小石壇,壇後立一石。打獵前,在獵神前燒香禱告,獵獲後用獵物祭謝,若獵獲豐,再用三牲祭謝。若要獵虎、野豬,要在獵神前殺豬祭禱。」(郭志超《閩客社區民俗宗教比較的調查研究》)
三山國王信仰。三山國王是在今日粵東客家人中影響最大的神低之一,不少人認為它是客家人獨有的神明。但其實粵東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從粵東移居台灣、海南島、東南亞各國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國王。如潮安碗窯、山犁、李公坑、饒平石鼓坪,豐順風吹m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國王神,每年正月都要舉行迎送三山國王神的儀式,其中潮安碗窯、山犁畲民還把三山國王神置於必須迎送的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館黎族館中,至今還陳列著一面寫著三山國王字樣的三角形紅旗。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國王的明證。
從時代特點來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為主的粵東土著民族的信仰。而當時粵東的土著民族,應是後來畲族與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國王信仰也是由畲族傳給客家的。
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閩」字說:「閩,蛇種。」意思是說屬於百越系統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的。贛閩粵交界區域古屬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區還是閩越的范圍,這里的土著民多以蛇為圖騰,對蛇抱有尊崇、親切的感情。以汀州為例,長汀縣西門外羅漢嶺就有一座蛇王宮。古老相傳「沒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宮。」可見這蛇王宮在客家先民到來之前即已存在,它是當地土著民崇拜蛇的物證之一。另外在長汀、上杭二縣交界處,有一座靈蛇山,山麓有蛇騰寺,寺廟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著民蛇崇拜的遺跡。
漢族本來並沒有崇拜蛇的習俗,相反的,一般漢人對於毒蛇猛獸都有一種僧惡和畏懼的情緒。但是客家先民到了贛閩粵交界地區定居下來以後,與土著民相處久了,漸漸地容納和接受了蛇崇拜的習俗。突出的表現,就是蛇王宮也成了客家人崇拜的對象,靈蛇山的蛇騰寺也插上了客家人的香火。富於想像的客家先民,還以蛇王宮和靈蛇山為對象,編造出二則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賦予蛇王以懲惡揚善、明斷如神的性格;把靈蛇山人格化為美麗善良的白蛇娘娘。這就說明,客家人的蛇崇拜,確是從畲族人民那裡繼承過來的,也說明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確有以土著民的宗教信仰為主體改造演化的成分。
(2)風俗、習慣
在風俗習慣方面,客家受畲族影響的事例也很多,這里僅舉婚俗、葬俗和婦女不纏足的習慣為例以見其概。
婚俗.曾有學者報道說,「過去的客家女子大多數夜晚出嫁,男家點蒸子或松明火把迎親,女子婚後第三天即回娘家謂之『轉門』」。(王增能《客家與畲族的關系》)此類做法也頗似畲民。大概畲族先民即所謂「蠻撩」保留著搶親的原始婚俗殘余,客家先民與蠻撩錯居雜處時,所處環境也不安全,遂把作為古代搶親殘余形式的夜晚嫁女做法借用過來了。
葬俗。客家人有所謂「檢骨葬」的風俗,其俗在汀州、梅州、贛南,以及與客家相鄰的閩南地區都很盛行,其要點是「每至大寒前後,攜鋤執簍,齊詣墳頭,自行開視,如骨少好,則仍安原所,否則檢骨瓦嬰,挑往他處。明歲此時,又再開看,』(明、黎愧曾《托素齋文集》)因為重在檢骨再葬,所以「有數十年不葬者」。「始葬者不必擇地,侯五、六年或七、八年後,乃發擴啟棺,檢取骸骨貯之罐中而改葬焉。」(《嘉應州志》卷1、卷63)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此葬」;檢骨改葬之時必須用於布把骨殖擦乾凈,稱為洗骸,故又稱「洗骨葬」。
此俗的來源,以前論者多歸之於客家人濃厚的敬祖觀念和多次遷徙的歷史原因,或歸之於爭風水。其實這種風俗也是古代荊楚蠻、五溪蠻和百越民族的舊俗,晉張華《博物志》、《南昌史•顧憲之傳》、《隋書•地理志下》、宋朝朱輔《溪蠻叢笑》等書都有相關記載。中原漢人素主入土為安,《周禮》有「禁遷葬者與嫁瘍者」之制,客家此俗源於蠻俗和古越俗,是客家先民與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古代湘贛閩粵土著互相融合和同化的產物,可以無疑。婦女不纏足的習俗。過去論者常把客家婦女不纏足歸因於客家先民常處在輾轉遷徙中,不能沒一雙大腳。其實客家婦女不纏足實系受蠻撩風俗影響所致,與之相聯系的是客家婦女承擔大部分生產事務,或所謂客家人「女勞男逸」的問題。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昊震方《嶺南雜志》以及乾隆((大埔縣志『風俗篇》、《清稗類抄•風俗類.大埔婦女之勤勞》等論都記載客家婦女內主家事,外承勞務之風俗。此俗成因為何?根據我們的考察,它很可能是百越民族母系社會的遺存。昊永章、劉佐泉教授對此都有所論述。可見無論粵東粵北,客家婦女之勤勞能幹,都是歷史上受僚蠻風俗影響所致。閩西、贛南也有相似情況,其原因亦復相似。既然客家婦女承擔著這么繁重的生產和生活事務,當然不能作小腳女人,只能作大腳「蠻婆」。
5、語言
現在的畲民,除了分布在廣東羅浮山區的少數人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或者說操與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語言。這固然反映出客家先民語言對當時土著民語言的巨大影響,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語言也影響了客家先民的語言。例如在詞彙方面,據語言學者研究,客家話中表示女性長輩稱謂的詞尾「娓」等十四個土俗字,在漢文辭書中查不到這樣的詞,或雖有其字而詞義不同,它們倒與侗—泰語族語言的讀音和詞義相近。因此這些詞都有可能是客家向土著借用的。在語法方面,客家話中的語序與普通話顛倒,又有「來去」並用只表「去」的意思,這些都與一般漢語不同,而與泰語、苗語等某些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相近。這些現象,都可斷定為受百越語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就是客家先民的語言受土著語言的影響,融匯而成為客家話。
以上所述,是畲族文化影響客家文化的大致情形。至於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的事。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和江淮,在經濟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包括金族先民)先進,他們帶來的先進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久後都為畲民所接受,他們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學、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宗族組織、宗法制度等等,都給予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強烈的、深刻的影響。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贛閩粵交界區域之後,他們帶來的佛教、道教,對土著民的民間信仰即所謂「土神」、「淫祀」進行了斗爭,結果是佛教、道教獲得廣泛的傳播,連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變了原來固有的面貌,摻進了不少巫術的因素,變成一種適應當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如民俗佛教的定光佛,民俗道教的塗、賴二公,就是客家先民帶來的宗教在同化與被同化的過程中被土著民族接受的二則典型事例。
在社會風尚方面,客家文化對畲族文化的影響,以門第觀念、中原正統觀念的封建禮教觀念表現得最為顯著,分別簡述如下。
1、門第觀念
門第觀念是土族制度的產物。唐末士族退出歷史舞台,但士族重門第的觀念卻頑固的保存下來,長期支配著人們的思想,特別是支配著官宦士大夫階層的思想。
在客家先民中,官宦士大夫家庭只佔少數,但這部分人有文化,有社會地位,他們的思想觀念很自然地成為客家社會占支配地位的思想觀念,以此之故,門第觀念在客家社會特別盛行,主要表現在以郡望自矜和攀附官宦權貴為祖宗兩個方面。以生氏源流而論,本來每一個姓氏都有多種來源,像劉氏,有彭城劉、中山劉,還有虜姓的洛陽劉;像謝氏,有陳郡謝、會稽謝,還有西南蠻姓之謝;李氏則有隴西李和趙郡李兩大系,還有虜姓契丹之李;其它各姓率多如此。但出現在客家族譜和堂號上的,卻幾乎一律是著名望族之隴西李、范陽盧、太原王、陳郡謝、滎陽鄭、潁川陳、彭城劉、天水趙、江夏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暴露出客家人門第觀念之根深蒂固,為了攀附名門望族,不惜弄虛作假,偽造祖宗。
土著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與漢族不同,本來並沒有類似於漢族的門第觀念,特別不會有漢族的郡望和漢族的官職。但與客家人錯居雜處久了,受到客家門第觀念的熏染,竟然視自己不是出自顯貴郡望、祖上沒有任過漢族官職為丟臉,甚至以自己的土著出身為羞,也想方設法偽造族譜,把自己粉飾為漢族名門之後.但是既然是偽造,就不可能天衣無縫,總要露出作假的痕跡。例如梅縣《鬆口鍾氏譜抄》,稱「唐高祖之時,寇如蜂發,公(指鍾寶)收拾金銅寶圖,避兵江南」,(羅香林《客家史料匯編》)這一段話,就很耐人玩味。第一,說唐高祖時寇如蜂發,倒不算錯,但其時之「寇」有不少就在江淮以南,如李子通、林士弘、沈法興、蕭銑、杜伏威、輔公祏等,所以鍾寶為了避兵而從潁川遷居江南金陵之說不能成立;第二,所謂「金銅寶圖」其「寶圖」應該就是畲族視為傳家寶的祖圖。畲族及其先民視祖圖為宗族榮譽所在,又是本族互相識別和認同的標志,不可須臾脫離,遷徙時當然要收拾好帶著同行。所以,鍾氏一族唐高祖時自潁川遷居金陵是假,但其族大概在唐初曾攜帶祖圖遷徙是真。觀此,可知此族鍾氏就是金族,其與潁川鍾氏掛搭不上。顯然,鍾氏等土著民族之所以要編造族譜攀附漢族名門,是受客家門第觀念影響所致,也是迫於社會風尚為了減少民族歧視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2、中原正統觀念
客家社會流行的另一種風尚是中原正統觀念,以來自中原為榮,以南蠻出身和中原之外其它地區出身為恥。這也是官宦士大夫階層因長期受封建正統教育而產生的觀念,又由士大夫階層影響至一般平民百姓,進而影響至土著民族。客家各家族都自認中原郡望(非常廣義的中原概念,把范陽、隴西、江夏、彭城等都包括在內),並都聲稱由中原輾轉經寧化石壁遷來,就是中原正統觀念的產物。同樣的,土著民族編造的族譜,也總要認同於某一中原郡望,還要將先世的遷徙路線說得曲曲折折,無論從哪兒來到哪裡去都經過了寧化縣。例如前引《鬆口鍾氏譜抄》,除了附會上潁川郡望外,還要牽強地敘上一筆「後流在福建寧化縣白虎村,安家樂業。」以此證明自己祖宗乃中原望族。於此也可見中原正統觀念與門第觀念關系密切,這兩種觀念可說是互為表裡的。
3、封建禮教觀念
土著民族剛剛跨過氏族部落制的社會發展階段,本沒受到封建禮教的浸染,在人際關繫上沒有漢族三綱五常那一套,男女之間的關系也比較開放自由。後來由於客家先民中官宦士大夫階層之社會意識的影響,也由於一些地方官的整治,不少土著民也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倫常思想,並且表現在實踐上。例如宋代的韶州,據《慶源王氏源流及分遷錄》所載:「五十三世益,字舜良,宋仁宗時,登進士第……出知韶州。嶺南習於蠻惡,男女無別。益首嚴治之,未幾,男女之行者別途。」習於「蠻惡」的粵北土著居民,經過重視封建禮教的州官治理,能做到「男女之行別途」,的確有點彬彬乎君子國之氣象了。這是土著民族受客家封建禮教觀念影響收效顯著的一例。
總之,客家文化和畲族文化的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互相同化,都是廣泛而深刻的。不過,客家文化對於畲族文化的影響比較明顯,人們容易認識和接受;畲族文化對於客家文化的影響已消失在歷史的過程中,比較難於覺察。更有一些人存在大漢族主的思想.故意抹殺畲族文化對客家文化的影響和貢獻,這是不正確、不應該的。客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的活力,就在於它的開放、兼容,在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畲族和其它民族、民系文化的有益養分。我們要弘揚客家文化,首先必須認識這個道理。
⑹ 描寫彝族服裝的好詞好句
衣著入時、著裝艷麗、衣裝闊綽、裝束時髦、淡雅得體、裙衫飄逸、旗袍裹身、服飾華麗、
西裝筆挺、紅綢綠帶、穿戴華麗、樸素大方、服飾妖艷、盛裝艷麗、朴實無華、緊身短裝、
服裝奇特、冠袍帶履、式樣時髦、質料講究、
1、那個胖嘟嘟的小男孩,頭上戴一頂足球帽,穿一條背心褲,露出滾圓的手臂好腿,肥肥短短的腳丫上是一雙小涼鞋。
2、她的裙子是碧藍色的,一褶一褶的,像是一架拉開的手風琴。
3、他身穿筆挺的西裝配著那鮮艷的格條領帶,使他顯得更加文雅瀟灑。
打字不易,請採納
⑺ 彝族服飾
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雲南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 彝族服飾
精緻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綉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綉更是光彩奪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綉而成。居住在山區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綉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椎形的「子爾」--漢語 彝族男裝服飾
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男裝特點
男子多蓄發於頭頂,彝族稱「字爾」或「字木」。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裝束。男孩在四五歲時,頭前頂留一塊方形的頭發,成年後將其挽成一個發髻。人們視其為天神的代表,認為它能主宰吉凶禍福.所以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觸摸、戲弄。因此漢語稱其為「天菩薩」。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或絲織頭帕,頭帕的頭端多成一尖錐狀,偏鑒於額前左方,彝語稱為「茲提」漢語名「英雄結」。青年人多將英雄結扎得細長而挺拔,以示勇武,而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無須為美,從年輕時起就常將胡須拔去。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
女童服飾
彝族女童蓄發以後梳單辮垂直於腦後。八九歲時,將單辮盤 彝族兒童服飾
於頭頂四周,辮尾綴以紅色棉線,辮上有時扣以弓形小木梳為飾。出嫁時則分流雙辮、交叉盤壓在頭帕上。如尚未出嫁而已達成年期者,亦可擇日分梳雙辮。至乍地區青年戴紅里青面雙層綉花頭帕,依諾地區是一二米藍布折成數層頂於頭上。所地地區是一長條青布,花線扎邊,折戴頭上。三個地區都是生小孩後將帕換帽。聖乍、依諾地區換為荷葉形夾帽,所地地區技為竹架青布圓頂帽。也有用黑色長布纏頭的,布約3厘米寬,盤繞頭四周,盤出10厘米左右。突出愈大者愈貴,如過去黑彝貴族女子,不分成年與否、生育與否,均通用。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掛紅綠珠,大如豌豆,以鐵絲串四顆成一串,長三四厘米,系紅色棉線穿於耳際。或戴紅色石質小圈,用線穿入圈中,分掛耳際。成年或梳雙辮時始戴耳環。耳環為珊瑚、銀泡、石料耳珠,玉、貝、銀耳牌,大都為圓星形。銀質或銅質的式樣較多。最普通的是三合式或四合式聯合花苞,中嵌料質紅豆。舊時黑彝貴族女子常帶倒形花蒂式.下垂用銀絲編成的細帶五條,每條尾端有圓墜,搖曳別致。衣領是單獨的一條,不和上衣相連,上綴有銀苞泡花,前面正中扣連處有一長方或梅花形領牌。
婦女服飾
婦女上衣毛、棉、絲制、排襟、前襟、後項圈和袖口 彝族女裝服飾
用綵線挑有圖案花紋。領口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甘洛彝族女服中襟為多,獨具風采。聖乍地區的兔毛背心又別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籠底邊鑲上一圈雪白的兔毛,華美富麗。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或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童裙裙短,一般為兩節,腰小擺大。成人為三節,上節為腰,中節直桶狀,下節成細密格紋。長裙的特點在於下節的層層皺折,所以俗稱「百褶裙」,以多褶為貴。舊時裙式長短與身份有關,黑彝女子長裙拖地,行走時塵土飛揚,以示尊貴。所地地區羊毛裙質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狀窄長,紅色,下節藍色細褶均勻齊整,其下橫間以紅、白、黑細條紋,色調和諧,再下是青色,膝蓋處百褶四散,成喇叭狀。行則褶皺閃動,輕盈飄逸。彝族婦女以針筒、口弦和避邪用的獐牙、麝香為胸飾。腰際佩掛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襯以不同包布縫成,上端開口,下綴五色飄帶,掛於左方腰際,實用又美觀。腕飾以金、銀、銅、玉、石質手鐲,戴金銀或石料鑲金銀馬鞍形、貓眼形戒指。貴婦人還佩戴金、銀、銅質鏈、鎖、墜等頭、胸、背飾。
⑻ 彝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彝族服飾特點分男裝服飾,婦女服飾,女童服飾分別進行說明:
1、男裝服飾
男子多蓄發於頭頂,彝族稱「字爾」或「字木」。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裝束。男孩在四五歲時,頭前頂留一塊方形的頭發,成年後將其挽成一個發髻。人們視其為天神的代表,認為它能主宰吉凶禍福.所以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能觸摸、戲弄。因此漢語稱其為「天菩薩」。
頭上纏著青藍色棉布或絲織頭帕,頭帕的頭端多成一尖錐狀,偏鑒於額前左方,彝語稱為「茲提」漢語名「英雄結」。
青年人多將英雄結扎得細長而挺拔,以示勇武,而老年人往往是粗似螺髻,以表老成。彝族男子以無須為美,從年輕時起就常將胡須拔去。男嬰左耳穿孔,稍長即戴耳環。
2、婦女服飾
婦女上衣毛、棉、絲制、排襟、前襟、後項圈和袖口用綵線挑有圖案花紋。領口周圍綴以金器、銀器、珠寶和玉器。有的飾以盤扣,用彩色絲線纏繞,形狀各異頗具匠心。
甘洛彝族女服中襟為多,獨具風采。聖乍地區的兔毛背心又別具一格,即在青底彩花的坎肩袖籠底邊鑲上一圈雪白的兔毛,華美富麗。婦女多著百褶長裙,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聯而成。
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或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
2、女童服飾
彝族女童蓄發以後梳單辮垂直於腦後。八九歲時,將單辮盤於頭頂四周,辮尾綴以紅色棉線,辮上有時扣以弓形小木梳為飾。出嫁時則分流雙辮、交叉盤壓在頭帕上。
如尚未出嫁而已達成年期者,亦可擇日分梳雙辮。至乍地區青年戴紅里青面雙層綉花頭帕,依諾地區是一二米藍布折成數層頂於頭上。所地地區是一長條青布,花線扎邊,折戴頭上。
(8)彝族童裝裙子擴展閱讀
服飾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環境復雜,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其服飾在質地、款式、紋式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地域特徵。大體可根據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個彝族聚居區分為六大類型。
1、涼山
涼山彝族傳統服飾,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平時跣足,冬天穿麻鞋。男子頭纏中髻,不同次方言區的樣式不同,左耳戴蜜臘珠、銀耳環等飾物。男褲在北部方言區根據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褲腳」、「中褲腳」、「小褲腳」之別。
婦女著百褶裙、戴頭帕,生育後,可戴帽或纏帕,喜佩耳飾、手飾,戴銀領牌。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傳統色彩為黑、紅、黃三色。圖案紋飾多為雞冠、羊角、火鐮、蕨草、窗格等動植物和生活物品。
2、烏蒙山
烏蒙山彝族服飾男女均為青、藍色大襟右衽長衫或短衫,長褲,纏黑色或白色頭帕,系白色腰帶,著綉花高釘「鷂子鞋」或「鷹頭鞋」。男子服飾無花紋,披羊毛披氈,女子服飾領口、袖口、襟邊、下擺均飾彩色花紋組合圖案。
3、紅河
紅河地區彝族男子服飾多為對襟、短衣、長褲。婦女服飾款式多,既有長衫,也有中長衫和短裝,大多外套坎肩,系圍裙,頭飾琳琅滿目,尤喜以銀泡、絨線做花為飾。圖案以自然紋為多,幾何紋次之。
4、滇東南
滇東南地區彝族女裝款式為右襟或對襟上衣、長褲,個別地區著裙。男裝為對襟衣,外套坎肩,著寬檔褲。服飾工藝有挑花、刺綉、鑲補、蠟染等。
5、滇西
滇西地區彝族婦女多為前短後長的右大襟衣,下為長雲南大理彝族分支臘羅女盛裝褲,系圍腰,套坎肩。巍山、彌渡兩縣婦女佩戴羊氈裹背。男子著右大襟長衫、羊皮坎肩、寬褲腳、頭包青帕。
6、楚雄
楚雄地區彝族女裝為右大襟短衣和長褲,少數地區上著對襟衣,下著花裙。工藝以鑲補、平綉為主,圖案多為花卉。祿勸、尋甸等地婦女的盛裝是古老的貫頭衣,這種服飾前短後長,寬大無袖。男子服飾為對襟小褂,披羊皮褂,長褲,還保留有著火草布、麻布衣的習俗。
⑼ 貴州彝族服裝圖案代表什麼
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綉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和雲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區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綉有
彝族男裝服飾
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⑽ 彝族風俗、服飾、節日習俗、飲食、民居
一、彝族風俗
1、成年禮:少女成年,要舉行成年儀式。彝族少女成年的換裙儀式,彝語稱為「撒拉火」,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俗稱「換童裙」,在少女13歲或15、17歲時舉行。
2、婚禮風俗:彝族的婚禮保留了許多古老的習俗,如潑水、抹黑臉、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後「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舉行訂婚儀式,訂婚時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雙方各殺一頭豬,取膽、胰觀看,以膽色澄黃、胰大直肥為吉,若胰臟捲曲則為凶,表示不能相配。
二、彝族服飾
涼山彝族傳統服飾,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平時跣足,冬天穿麻鞋。男子頭纏中髻,不同次方言區的樣式不同,左耳戴蜜臘珠、銀耳環等飾物。
男褲在北部方言區根據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褲腳」、「中褲腳」、「小褲腳」之別。婦女著百褶裙、戴頭帕,生育後,可戴帽或纏帕,喜佩耳飾、手飾,戴銀領牌。
三、彝族節日習俗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傳統節日,彝語稱「庫施」。各地過年時間不一,通常在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選吉日過年。
火把節,為彝族的傳統節日,日期為每年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歷時三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壩或緩坡上,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斗羊、摔跤、選美等,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四、彝族飲食
彝族的飲食原料及食用方式有獨特的風格。主食型食物為土豆、玉米、蕎麥、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類、豆類、蔬菜類、調料類、飲料類。肉食類以牛、羊、豬、雞為主,待客需殺牲,以殺牛為貴,羊、豬次之。
五、彝族民居
涼山彝族民居為「瓦板房」;貴州和雲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樓」、「垛木房」和「廈片房」;廣西和雲南東部則是「干欄式」住宅。彝族村寨大多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陽避風、樹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開闊、有利於耕牧和軍事防禦的山坡上。
(10)彝族童裝裙子擴展閱讀
彝族的發展現狀: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彝族自治政權—西昌縣紅毛姑彝族自治區(區級)。1951年4月、5月,分別建立了昭覺縣彝族自治區和峨山縣彝族自治區兩個縣級的民族區域自治政權。
隨著民族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實,在20世紀50年代,相繼建立了涼山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個更大范圍的民族區域自治單位(地區級)。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還相繼在雲南的江城、寧蒗、巍山、路南、南澗、尋甸、元江、新平、祿勸、漾濞、普洱、景東、景谷,貴州的威寧,廣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邊、馬邊等縣建立了單一的彝族或彝族與其它少數民族聯合的自治縣。1979年1月,又將彝族居住比較集中的西昌地區合並到涼山彝族自治州中。
彝區的各自治機關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依照法律的規定,制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單行條例。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民主改革實施辦法」;規定以當地通用的彝、漢兩族文字作為自治機關行使職權的工具;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照顧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規定留下麻園地、姑娘羊、壽材樹;對於彝族人民節日用糧、民族服裝用布等問題也都有適當的照顧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