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鄉鎮防保站衛生監督協管人員可以穿服裝嗎
你好,這主要看當地的情況。盡量穿制服,上班注意形象。一般穿制服的鄉鎮鎮上會配發的。制度上是穿制服的。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2. 鄉鎮衛生院編制人員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體檢項目包括查血細胞、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血型、血糖等。
3. 給鄉鎮衛生院院長任職有文件要求么哪個部門有權任命
鄉鎮衛生院院長任職有任職文件。
這份任職文件由所在縣衛計委組織部門對候選人進行政審、公示後發放。
4. 鄉鎮衛生院必需上牆的制度有哪些
鄉鎮衛生院管理的原則
鄉鎮衛生院組織人事管理
護理質量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
護理管理與法制建設
葯品監督管理
葯物臨床安全性及其管理
醫學部門工作質量管理與評估
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與文化管理創新
鄉鎮衛生院領導班子建設
醫院領導體制改革
鄉鎮衛生院員工聘用與管理
鄉鎮衛生院人才素質測評
病案管理與法律法規
門急診質量管理
後勤管理概述
醫院物價管理
鄉鎮衛生院各項規章制度
鄉鎮衛生院領導職責規范
各類醫療技術人員職責
5. 鄉鎮衛生院按照要求預防接種人員怎樣配備的
鄉鎮衛生院按照要求預防接種人員怎樣配備的
各省要求不一樣,就是有要求,具體到各鄉鎮衛生院也都是難以實行的!
浙江省是這樣的:
浙江省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要求:
接種日工作人員數量不少於4人,其中接種人員不少於2名。
浙江省星級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要求
1.專職接種門診工作人員必須5人以上(≥8人得4分,5-7人得2分,5人以下不得分。)
2.專職預防接種人員3人以上 (≥4人及得2分,達到3人得1分。)
3.有專職預檢(含現場秩序維持或人員引導)人員。
4.有負責留觀人員。
6. 鄉鎮衛生院可以開展哪些手術
如果沒有縣級以上醫院的醫師出診,一般不允許做外科和內科手術。
7. 鄉鎮衛生院編制需要什麼具體條件
鄉鎮衛生院編制需要以下條件: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落實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要求,著眼於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堅持鄉鎮衛生院的公益性質,保證鄉鎮衛生院基本功能的發揮,科學合理設置機構和配備人員編制。
做好制定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准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保證農村居民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堅持鄉鎮衛生院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精簡、統一、效能;堅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
二、基本職能
鄉鎮衛生院是基層公益性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鄉鎮衛生院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職能,主要職責是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同時,受縣級衛生部門的委託,承擔轄區范圍內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負責對村級衛生組織的管理和技術指導以及鄉村醫生的培訓等。
三、機構設置
按照區域衛生資源規劃設置鄉鎮衛生院,政府在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在鄉鎮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鄉鎮衛生院根據基本職能和有關規定,合理設置預防保健、醫療服務等相應業務部門。按照精簡的原則,從嚴控制行政管理機構,能不設的盡量不設,能綜合設置的盡量綜合設置。
四、編制配備
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編制按照總量控制、分類核定、統籌使用的辦法進行配備。原則上,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按照服務人口1‰左右的比例核定,具體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鄉鎮衛生院服務人口、交通狀況以及財政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核編標准,並核定編制總量。
要以縣為單位實行人員編制總量控制、統籌安排、動態調整。經濟發達地區和其他情況特殊、確有需要的地區,在編制配備時比例可以適當高一些。要制定具體措施,保障人口稀少的邊遠、少數民族鄉鎮以及山區(高原)、海島、牧區、庫區等特殊地區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鄉鎮衛生院的人員配備以一專多能為原則。專業技術人員所佔編制不得低於編制總額的90%,其中公共衛生人員所佔編制不得低於專業技術人員編制數的25%。在核定的編制內首先要保證全科醫師的配備。
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編制總額中預留部分編制專門用於配備農村急需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鄉鎮衛生院後勤服務工作應逐步實行社會化。
鄉鎮衛生院管理工作盡可能由醫務人員兼職,鄉鎮衛生院領導職數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核定。
鄉鎮衛生院按其公益性質核定的人員編制為財政補助事業編制,具體補助辦法按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相關規定執行。
五、機構編制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機構編制部門要會同同級衛生、財政部門根據本指導意見,結合本地實際確定核編標准,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各地在具體核編時,要統籌考慮鄉鎮事業編制總量,本著適應需要、從嚴掌握、配備人員編制與精簡超編人員逐步到位的原則,合理設定機構、核定人員編制。
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由機構編制部門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干預,下發文件和部署工作不得有涉及鄉鎮衛生院機構和人員編制方面的內容。嚴禁挪用和擠占編制。人員編制實行動態管理,每5年重新核定一次。
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督促檢查本指導意見的落實情況。
六、其他
本指導意見供地方在制定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准時參考。尚未制定鄉鎮衛生院機構編制標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參照本指導意見盡快制定標准,已經制定出台標準的不降低,並將標准告知中央編辦。
(7)鄉鎮衛生院哪些人可以穿衛制服擴展閱讀:
鄉鎮衛生院主要靠縣級財政與農村集體經濟聯合支撐。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進入轉型時期,特別是1992年衛生院「三權」(人事權、財權、管理權)下放到鄉鎮,由於集體經濟支撐的缺失、傳統合作醫療的式微、鄉級財政困難與投入的不足,致使鄉鎮衛生院出現「三三制」局面。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和示範效應,鄉鎮衛生院為了自救,也融入改革的洪流中,全國有許多衛生院都採取了承包、租賃或股份合作等「企業改革」的經營模式,在改革的進程中,
鄉鎮衛生院的基本功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倒退和異化:預防保健功能削弱、基本醫療服務追求市場效益、基本放棄對村衛生室(所)的管理職能;這樣,鄉鎮衛生院幾乎變成單純提供醫療服務的競爭性機構,作為為農村社區居民提供綜合的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的鄉鎮衛生院,已被異化為營利性醫療機構。
這樣的「鄉鎮衛生院」自然是以營利為目的,走上了依靠市場、大力發展醫療服務的道路,與同樣失去任何財政補償渠道、基本為私人舉辦的村級衛生所,都成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者。
這樣,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在「網底」和「中樞」的割裂、分散中倒退了。從而成為農民預防保健滑坡、「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重要背景。
8. 鄉鎮衛生院編制人員入職體檢項目
入職體檢在康康體檢網上預約費用要優惠很多,另外入職體檢如下:
1、DR-胸部正位片:通過X線拍片檢查兩肺、心臟、縱隔、膈、胸膜,判斷有無炎症、腫瘤等。
2、腎功能二項:尿素氮、肌酐
3、肝功能四項:初步了解肝臟功能狀況,是否有肝功能減退、異常等。
4、血常規:通過檢測血液細胞的計數及不同種類細胞、成分的分類來反映身體狀況,如:貧血、感染等等。
5、一般檢查 測血壓、體重指數:通過儀器測量人體身高、體重、體脂肪率及血壓,科學判斷體重是否標准、血壓是否正常、體脂肪是否超標。
6、口腔常規檢查:全面了解口腔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口腔科常見疾病。
7、耳鼻喉科:通過對耳、鼻咽、扁桃喉等器官的常規檢查,初步篩查常見疾病。
8、眼科:檢查視力、辨色力、眼瞼、淚囊、結膜、眼球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9、外科:通過體格檢查,檢查皮膚、甲狀腺、脊柱四肢等重要臟器基本情況,發現常見外科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見疾病。
10、內科:通過視、觸、叩、聽檢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的基本狀況,發現常見疾病的相關徵兆,或初步排除常見疾病。
9. 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指的是哪些人員
基層醫務人員是指在基層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是相等於在較大型和大型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而言。
根據國家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草案)》第四條,醫院按功能、任務不同劃分為一、二、三級:
一級醫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區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康復服務的基層醫院、衛生院。
二級醫院:醫學教|育網整理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點、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其診療科目、床位數量、科室設置、人員配備、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備要與其功能定位相適應。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財務活動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領導下,由財務部門集中管理。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財務核算機構或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可實行會計委託代理記賬。
有條件的地區,可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財務集中核算,具體辦法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10. 鄉鎮衛生院所有權
鄉鎮衛生院資產所有權的歸屬,長期以來在理論上模糊不清,影響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界定鄉鎮衛生院的資產所有權是對鄉鎮衛生院實施改革和管理的前提。鄉鎮衛生院應是由地方政府興辦,歸社區人群共有的公立衛生機構。確立鄉鎮衛生院由政府興辦才能使政府的福利政策落到實處;明確鄉鎮衛生院的資產歸社區人群所有,才能使衛生院的資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能把鄉鎮衛生院所有權與農村衛生機構的所有制混為一談。鄉鎮衛生院的所有權涉及衛生院的資產歸誰所有,農村衛機構所有制則涉及各類農村衛生組織的不同類型所有權所組成的經濟形式。鄉鎮衛生院以地方政府興辦,社區人群共有的形式是農村衛生機構的主體,它與其它農村衛生機構共同構成了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