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羽絨服含絨量多少好羽絨服含絨量越高越好嗎
選購羽絨服先看充絨量,就是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充絨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並不是。充絨太多,填充物太多、太密布,就會降低羽絨的疏鬆度,這樣反而不利於羽絨吸收並貯存人體熱氣。「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在250克-450克左右為好」。
再看含絨量,就是指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以鴨絨居多。根據羽絨服國標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必需達到50%以上,不足50%的不能稱作羽絨服。一般羽絨服含絨量在70%以上,好的品牌含絨量可以做到85%-90%。「消費者要注意的是,機械分揀不可能做到100%。如果羽絨服上標注含絨量100%,那多半是忽悠」。
第三,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保暖性越好。
消費者怎麼挑選保暖的羽絨服?他建議,在檢查了充絨量和含絨量之後,將羽絨服放鬆鋪平,讓其自然恢復三分鍾,再用手按壓,隨即將手鬆開,看是否能很快回彈,恢復原狀。如果恢復不了或恢復速度慢,則說明摻雜了劣質的雞毛或破碎毛等。
挑選羽絨服要一看、二摸、三按、四拍、五聞、六掂。
一看: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檢測報告等,標簽上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是否標示清楚。首先先看填充物,一般鵝絨的產量比較少,鵝絨又比較細,蓬鬆度也更好一點,所以鵝絨的價格要比鴨絨的稍微貴上一點。然後看含絨量,含絨量最佳是90%,最低是50%。太低的話不保暖,太高了我們除非野外探險,登雪山之類的可以用到,否則像我們平時穿著的話,買含絨量70%-80%的就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了。
最後看一下蓬鬆度,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就會越暖和。蓬鬆度有450-900這么一個度,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五六百的蓬鬆度是最為合適。
二摸:質量好的羽絨服摸起來手感柔軟,有完整的毛片,有羽毛梗但不能多,同時還要保證毛梗細軟。
三按: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松開。如果迅速回彈恢復原狀,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回彈性差,拎在手裡有沉重感的,則說明含絨量低,或可能摻了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
四拍: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羽絨跑出來,或針腳處有粉塵溢出,那麼說明布料防鑽絨性差,或者縫紉針眼太大,這種羽絨服會越穿越薄。有的羽絨服面料不鑽絨還防水,但透氣性差,水汽不易散發,洗後不易曬干,羽絨受潮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質,或滋生微生物,散發出臭味。
五聞:鼻子接近羽絨服仔細聞,如有明顯異味或臭味,就有可能填充了劣質羽絨,建議不要購買。
六掂: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相較而言,重量越輕、體積越大的越好。
選擇好了羽絨服,它的清洗護理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羽絨服最好手洗不要乾洗,因為四氯乙烯葯水會破壞羽絨中的蛋白質,影響保暖性能,同時烘乾工藝容易使布料老化。若堅持要乾洗時,注意只能使用石油醚,要不會出現問題。
羽絨服最好手洗,機洗的過程中羽絨服的內部會形成大面積空間,再加之洗衣機轉動時與桶壁摩擦產生大量靜電,空氣壓力越來越大,經常會發生bz。所以還是選擇最安全的手洗為好。但是,水洗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使用鹼性洗劑,以免羽絨過分脫脂而脆損。
Ⅲ 挑選羽絨服有什麼技巧
1、蓬鬆度越高品質越好
對於輕薄款羽絨服來說,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另一個標准。專家建議,在選購時,可以將看中的幾件羽絨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樣的力度分別按住衣服的表層,回彈時間越快的羽絨服質量越好,表明蓬鬆度高。
彈不起來或回彈很慢,說明填充物質量欠佳;根本無回彈性,則填充的材料很可能是雞毛或是其他長毛片的粉碎毛而非羽絨。
2、「觀、聞、拍、」很重要
觀面料:輕薄款羽絨服面料柔軟,如果一眼看上去面料做工粗糙、鑽絨的羽絨服品質不好。
聞異味:聞一下羽絨服是否有異味,味道刺鼻的說明其中羽絨質量有問題。
拍粉塵:猛力拍打羽絨服,看有無粉塵溢出。如無粉塵溢出為好產品,如有粉塵溢出,則為粉碎毛等偽劣填充料所做製品。
(3)如何挑選好羽絨服的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挑選羽絨服的注意事項:
1、小心材質陷阱
一定要注意標簽標注的羽絨種類,目前最常見的羽絨就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幾種,鵝絨比鴨絨更好。
朱洪亮表示,鵝絨的絨朵大且飽滿,蓬鬆度好,更保暖;鵝食草、鴨雜食,所以鵝絨的異味也會小很多。曾經還有不法商家標注「雞絨」,其實,雞沒有絨。
2、小心顏色誤導
從顏色上來說,白、灰色鵝絨、鴨絨的性能指標相差不大,但白鵝絨、白鴨絨價格都稍貴。這是因為,白色羽絨顏色淺,適用面料廣,淺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
而灰色羽絨只適合深色面料。從產量上來說,無論鵝絨還是鴨絨,白色的產量都遠低於灰色,物以稀為貴。
3、小心等級陷阱
按照現行的產品標准,羽絨服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種。如果產品標注的是「最頂級」「黃金級」「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們沒有任何依據,也不規范。
Ⅳ 怎麼買羽絨服好
1、蓬鬆度
蓬鬆度(Fillpower)是衡量羽絨品的厚度或蓬鬆程度的單位,與羽絨的隔熱值粗略相關。買衣服時看到介紹里的700Fill,800Fill,就是蓬鬆度,用白話來說就是衡量同重量下羽絨能蓬得多大的一個標准,蓬得越大,就能固定住更多空氣,也就更保暖。但是蓬鬆度只代表了「羽絨」的保暖度,可不是直接代表了「羽絨服」的保暖度,大家注意這點。這意思是,羽絨的蓬鬆度越高,指的是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保暖性的好壞還需要考慮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充絨量,因為每款羽絨服的充絨量是不一樣的。
2.含絨量
再說充絨量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下含絨量的含義。含絨量是指羽絨裡面絨與羽毛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白話說含絨量就是羽絨/羽毛比,是決定一件羽絨服在同等種類、蓬鬆度、充絨量等條件下,保暖性能的評判因素,含絨量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則更加優異,明白了吧,羽毛沒什麼大用,只是個填頭,關鍵還是得看「絨」。
3.羽絨類型
羽絨類型是大家比較糾結的一件事兒,因為經常會看到一些朋友以是不是鵝絨、鴨絨來作為羽絨服保暖性能的考量因素,這羽絨類型的不同對羽絨服的禦寒性能影響大嗎?其實,還真是有一定影響的,你的朋友們爭論的並不無道理。筆者列了如下的表格來說明羽絨服的不同禦寒性能,總體而言就是牢記,選鵝絨就對了,不管是白的還是灰的,這都是目前最好的羽絨類型。
4.充絨量
與保暖性能最直接掛鉤的指標,很容易理解,充絨量越高,保暖性就越好,只要你能接受寬松的款式,肯定充絨量越大越暖和,當然實際當中,這是需要與蓬鬆度做出妥協的,畢竟誰都不想穿的像個包子一樣走在大街上。
5、外殼面料
外殼面料這個參數,其實對於只是用來通勤外出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需要太多關注,這個參數主要對戶外羽絨服選購意義更大些,那就與防水、隔離、安全、材質...有更多相關因素了,據網上資料查看來說,目前大多數戶外品牌採用的外層面料是來自英國的一家名為Pertex公司出品的防撕裂尼龍面料。它的這個厚度是用」D」來表示的,如10D,20D,數字越大越厚,也越堅固,這個簡單了解下就好了,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羽絨服關系並不是太大。
總結:選購日常通勤使用的羽絨服,關註上面蓬鬆度、含絨量、羽絨類型、充絨量這四個主要參數就不會選錯啦,具體的選購建議也都告訴大家了,當然了,最終選擇還是要綜合一下你喜歡的牌子和合適的折扣,趕緊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把自己武裝起來吧~
Ⅳ 選羽絨服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款式:羽絨服款式新穎、別致、適體、大方、實用、以脫卸式為好。
二、價格:羽絨服一般以價格適中為宜,如價格過低,則羽絨內在質量無法保證,容易產生各種質量糾紛。
三、含絨量與充絨量:羽絨服應選購適合自己需要的含絨量和充絨量。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四、回彈性: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後,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並感到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五、防鑽絨性能:羽絨製品裡面應具有防鑽絨性能。拍一拍,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六、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的透氣性差,一是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不保暖。二是洗滌後不易曬干,以上二個因素都會使羽絨在受潮的條件下而不同程度的變質,散發臭味
七、氣味:聞一聞,緊貼羽絨製品作深呼吸,聞一下裡面的氣味,避免選購味重刺鼻的商品,但由於是動物羽毛,有一定氣味是正常的。
八、輔料:一件羽絨服上,有不少輔料,如拉鏈、金屬扣等,是否美觀、光滑、松緊適宜。
Ⅵ 如何選購羽絨服,如何辨別羽絨服的質量
1、優質羽絨服,整體外觀厚而輕,手感滑潤,壓下後能很快彈起,蓬鬆度好。
2、劣質羽絨服薄而重,用手下壓,很難壓得薄,鬆手後恢復緩慢。
3、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羽絨製品兩面輕輕搓捻,如果很難把絨全部搓開,或者能搓開,但摸到里外兩層布,說明含絨率低。
4、如果感到有一層厚物搓不開,則很可能填的是腈綸棉。用粉碎絨填充的,雖然摸不到一點梗子,但用手拍打後會有粉塵出現,這種衣服洗滌後會結塊。
挑選羽絨服一看,二摸、三聞。一看是做工是否精細,如果粗製濫造的,肯定不是大廠家,產品質量就不好說了, 經洗滌後就會出絨;二是摸,買羽絨服主要是羽絨的好壞,決定價格的高低,把手抓一下,如果擠壓後能很快回彈的,說明絨較好,回復比較飽滿的話,說明充絨量也可以,而絨太少的話,保暖效果不好;三是聞,好的羽絨是沒有味道,如果湊近聞的話,發現有異味,腥、臭等情況時,也不要去買。
如今市場上牌子很多,像老牌子雪中飛,波司登,康博等,也有一些這一兩年的新品,通過上述方法也可以辨別出來。價格吧,從二、三百到五六百元不等,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不否您是否滿意。
Ⅶ 在買羽絨服的時候,我們該關注羽絨服的哪些指標
「寒冬」至,又到了添加羽絨服得時節,那麼,咱們怎麼買到真實得保暖得羽絨服呢?可通過蓬鬆度,含絨量,還有面料來檢測,衣物本身並不會產生熱量,首要靠阻撓人體得熱量丟失,到達保暖作用。相較棉花、化纖、蠶絲、羊毛等線性纖維,羽絨得立體球狀結構使其浸透不流動得空氣,這正是羽絨服比棉服保暖性好的原理。
對於羽絨服來說,保暖得功能首要便是經過羽絨疏鬆起來得厚度來積儲熱量。因為羽絨是星朵狀結構,能更有效地減少體表得高溫空氣和外界空氣之間進行對流交流。所以羽絨服得保暖能力,首要就體現在羽絨疏鬆後能積儲多少熱量得空氣以及外層對冷空氣得阻隔能力。
1.蓬鬆度
羽絨服和我們的羽毛有關系,溫暖的羽絨服的蓬鬆度一定達到了標准,輕飄飄度這個指標可能不太被人知道,軟綿綿的是我們羽絨服中的羽毛有多大,我們的羽絨服尺寸越大,我們的羽絨服就越暖和,我們平時可以買450-500之間的羽絨服,平時穿這樣柔軟的羽絨服的話,天氣會變得暖和起來。
Ⅷ 羽絨服檢測標准都有哪些
1.含絨量:國家標準的最低下限是,羽絨服含絨量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包括鵝絨中鴨絨的含量,低於這個數的不能稱作羽絨服。
2.蓬鬆度:對於蓬鬆度的檢測,根據不同的含絨量而不同,當鴨絨含絨量為百分之九十時,蓬鬆度達到十四厘米才算合格。
3.清潔度:清潔度大於等於350mm的才能被認定為合格的羽絨服,反之則達不到指定標准,容易引起各種細菌。
4.消耗氧指數:羽絨服耗氧指數小於等於十的,則說明不合格。
5.異味等級:五名檢測人員有三個人都評估為有異味,那就是羽絨服在生產過程准中的洗滌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