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圖片 » 戰爭後中國哪些制服
擴展閱讀
束腳褲子怎樣防止往上跑 2025-01-18 09:24:21
黑色羊短外套搭配圖片 2025-01-18 09:15:11
旗袍三扣領好看 2025-01-18 08:28:56

戰爭後中國哪些制服

發布時間: 2023-02-12 21:41:53

Ⅰ 民兵穿什麼軍裝

民兵沒有軍裝,也沒有軍銜,他們不屬於現役軍人。但是他們會定期參加軍事訓練,那時就會發放訓練統一服裝,通常將迷彩服作為作訓服。

民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在長期革命戰爭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

(1)戰爭後中國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中國民兵產生於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伴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進程不斷發展壯大,始終是我黨領導的「三結合」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頭完成生產任務;擔負戰備勤務,保衛邊疆,維護社會治安;隨時准備參軍參戰和支前,抵抗侵略,保衛祖國。

民兵的編組是將符合參加民兵條件的公民,根據人數,按班、排、連、營、團等建制序列分別編入所在單位的民兵組織之中。

民兵在未來戰爭中仍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都十分重視民兵建設,以各種方式方法武裝人民群眾。

參考資料:民兵-網路

Ⅱ 北洋海軍軍服1888式的北洋海軍制服特點

北洋海軍,中國創建近代化海軍最初努力的成果。和這支軍隊本身具有的中西交融的特點一樣,北洋海軍的制服設計也充滿了兩種文化交匯的特徵。這種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軍服樣式一直持續使用到甲午戰爭結束後,在清末新建海軍時,被完全西式的軍服所取代。然而這種服飾文化的影響力一直在中國海軍中持續,龍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海上英雄的縮影,從北洋海軍時代開始成為中國海軍的象徵,時至今日海峽對面的「中國台灣海軍」的制服上,依舊還能找到雙龍戲珠圖案的獨特標識。

Ⅲ 二戰中國軍隊(國軍)軍服、裝備圖文版

1937年 1.二等兵,第7集團軍第72師,北平至綏遠鐵路,中國,1937年8月戰爭早期面對日軍的攻擊只有少數部隊進行了輕微抵抗,第72師就是其中一支。士兵穿著經常被描述為「 」北方中國」部隊的軍服,其大蓋帽是德國式的,使用輕質棉製造,帽頂和脖帶為棕色皮革材料MP28-II式沖鋒槍是大量裝備的一種很重要的武器。 2.下士,第88師,上海,1937年接受過德國訓練的國軍最好的師,在保衛上海的無用戰斗中雖然表現勇敢,卻無奈的被消滅,第88師就是這樣一支部隊。 3.二等兵,第56師,上海,1937年士兵的鋼盔是一種中國陸軍所使用的罕見款式,但在前線它經常能被看到。略微像「 」平頂版」的德國鋼盔的這種產品較粗糙且形狀經常不一致。 4.中士,第29軍第37師,盧溝橋,1937年7月當抗戰爆發時,第29軍正駐扎在北平近郊。這名士兵屬於這個軍最精銳的部隊「 」大刀隊」。 中國,1938年-1939年 1.下士,第12軍第154師,廣州,1938年5月作為精銳的護衛部隊的一員,這名士官穿時髦的毛料制服,配規定的領章和胸牌,戴並非規定的「 」波洛」式木髓制頭盔。7.63毫米口徑毛瑟C96系列沖鋒手槍帶與眾不同的抵肩木製槍托。 2.一等兵,武漢,1938年10月武漢這名軍人見證了1938年的那次關鍵性的戰役。頭盔類似日本軍隊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部分採用的「 」櫻花頂式」鋼盔,穿淺褐色棉布制服、短褲以及綁腿,並有幸得到一雙新的棕色皮鞋。刀鞘里插的刺刀則是搭配他的德國Karabiner 98a式步槍使用的,而這種步槍是一種中國軍隊中不太廣泛使用的武器。 3.二等兵,第7師,1939年冬參與國軍冬季攻勢的這名士兵穿典型的中式冬裝,採用內絮厚重棉花加紉線固定的方式,顏色為藍色但使用長了會褪色為灰色。而冬裝上除了粗糙的姓名牌沒有任何其他徽章。輕機槍是芬蘭Lahti Saloranta M26式,這是30年代進口的主要型號機槍之一。當時中國是這種不出名但很強力的武器的唯一進口國,並將口徑從芬蘭的7.62毫米改為7.92毫米並一直使用到20世紀40年代。 中國,1939年-1941年 1.上尉,第14炮兵團,河南省南部,1940年1月軍官穿和士兵一樣的灰色絮棉冬裝,但質量更好些,上面有簡單的非彩色雙排式胸牌和藍色(代表炮兵)底色的領章。 2.少校,第60路軍第183師,第一次長沙戰役,1939年9月穿淡棕色毛料材質的標准軍官常服,戴同樣材質但較硬的滑雪帽式軍帽。在左胸身份牌上有黃色的邊框,顯示了他作為野戰軍官的身份。 3.團旗旗手,第3路軍第12師,陝西省南部,1941年5月作為閱兵時持團旗的旗手。 緬甸,1943年-1945年 1.二等兵,新1軍第38師第112團,緬甸北部,1944年5月史迪威將軍的X部隊中這名中國士兵接受美國的訓練,使用盟國的裝備。 2.上等兵,新6軍第22師,胡剛谷地,緬甸北部,1944年3月新6軍的「 」新」字通常是賦予那些在抗日戰爭的頭一年犧牲掉的師或師以上編制的部隊的。布倫式機槍,實際上它是加拿大造得一個變種,在1949年以前廣泛被使用。 3.一等兵,拉姆格爾訓練中心,印度比哈爾邦,1944年8月在加爾各達西北部的中國士兵訓練基地接受訓練的這名士兵穿英國淺棕色訓練服,配中國軍隊的徽章。胸前的藍色邊框身份牌用中文寫著他所在的部隊和他的個人信息。 中國和緬甸,1943年-1945年 1.坦克指揮官,(第1)暫編坦克團,緬甸,1944年-1945年在緬甸的中國裝甲部隊裝備美國謝爾曼M4A4中型坦克、斯圖亞特M3A3輕型坦克、懷特偵察車以及英國的通用卡車。坦克手們來自中國的不同省份,使得這支部隊成為不多的由來自不同地區人員所組成的部隊之一,而坦克手的服裝和他們的坦克一樣都是美國提供的。 2.孫立人少將,第38師指揮官,緬甸,1943年末孫立人將軍作為弗傑尼亞軍事學院的畢業生,是最有才乾的中國指揮官之一。他在1942年在緬甸指揮第38師,並在隨後撤退到印度在1942年至43年間重新裝備和訓練他的部隊。 3.上校,隸屬美國訓練顧問團,昆明,1943年為Y部隊(Y代表雲南)提供訓練的訓練區的這位上校穿標準的中國陸軍軍官制服。這種制服由於卡其棉的色澤不同而有所差別,而制服的黃銅紐扣上應該刻有 *** 的徽記。 中國,1944-1945年 1.戰略情報局訓練的士兵,中國南部,1945年8月美國戰略情報局是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它在戰爭末期有限地訓練了中國境內的國軍部隊。 2.國軍游擊隊,第15機動縱隊第43團,山東北部,1944年這名游擊戰士隸屬於一支1萬人的部隊,他所在的團是這支部隊的精銳,擁有2千人。 3.代理下士,四川毗盧,軍事訓練中心,1944年這位在毗盧中心接受戰斗訓練的年輕士官擁有良好的裝備。植物偽裝覆蓋在他的淺棕色棉製「 」滑雪」野戰帽上,粗棉軍衣和綁腿也是同樣的顏色。 4.一等兵,第46兵團新19師,桂林-柳州,1945年4月西南中國的這名士兵向我們呈現了戰時軍裝和武器來源的多樣性。

Ⅳ 鴉片戰爭後中國,曾嘗試過哪些制度模式

鴉片戰爭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合作制和總統制

Ⅳ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發展史

第一代軍裝:中山裝八角帽
我軍建軍始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當時這支部隊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只是加系紅領巾予以區別;湘贛邊區的秋收起義部隊多著工農服裝,佩戴紅布袖章。
由於不斷有人加入紅軍部隊,而當時紅軍服裝主要依靠打土豪和戰場上繳獲而來,因此,新入伍的戰士,往往是遇上什麼穿什麼,顏色和式樣都很雜亂。
1928年紅軍利用戰場繳獲的幾架縫紉機在江西寧岡挑寮村的一座破廟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裝廠,也就是說,這時起紅軍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裝。
這一時期紅軍的服裝樣式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裝、八角帽,綴以布質的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
當總司令朱德看到部隊官兵換上被裝廠生產的第一批統一制式軍服時十分高興,他意味深長地說:「它雖然沒有外國軍裝那麼漂亮,但對我們來說,可真是其好無比了。」
當時服裝廠的生產條件很艱苦,做衣服的白土布是用灰靛染色,有時連灰靛也沒有,只好用茶籽殼(稻草灰等土辦法來著色,縫衣線也是工人自製的萱麻線)。
現在中年以上的中國人都還會記得毛澤東那張頭戴八角帽的半身照片。那份英氣給多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八角帽和中山裝軍服又使多少人心中的紅軍形象更加清晰!
在艱難歲月里——自己動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共產黨與國民黨再度合作,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和南方紅軍游擊隊分別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服裝與國民黨軍隊的服裝相同,僅以左臂佩戴「八路軍」、「新四軍」臂章以示區別。
1941年「皖南事變」後,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取消了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
國民黨對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所在地實行經濟封鎖,數萬部隊官兵衣食處於極度匱乏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號召「咱己動手,豐衣足食」,全軍掀起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戰士們自己紡線、織布、染布、做軍鞋。
根據地的廣大婦女也大張旗鼓地做衣、做鞋支援紅軍。前方、後方團結一致,依靠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了種種困難,基本上保證了軍服的供給。
在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軍服的變化不大。多在小的標識上做些改動。
40年代後期,我軍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統一把草綠色確定為軍服的顏色,帽子改為有一個小帽檐的解放帽,左胸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這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服裝樣式和色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
從這時開始,中國軍隊的軍服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第一次出現了大檐帽、士兵套頭衫和女軍人連衣裙,以及「列寧裝」(胸前雙排扣)。海軍則採用世界通行的海魂衫和套頭軍服,無檐帽上綴有兩根辨風向的飄帶,等等。空軍、海軍、裝甲兵等技術兵種也都有了自己的專業特種服裝。
從這時起,中國軍服離開中山裝的單一模式,吸收了外國軍服的某些特點。
軍服中的極品——元帥服
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服裝開始分出禮服、常服等等,首次突破了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
這時期元帥服成為軍服中的極品。
解放軍十大元帥禮服雖然成為當時群眾心目中無比尊貴的形象,但毛澤東卻始終拒穿大元帥服。
軍銜制實行時,曾計劃設置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
就這樣,製作大元帥服成為解放軍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一項重要任務。對於這項任務,領導高度重視,專門從上海抽調刺綉技工參加大元帥服、元帥服的試制工作。
製成的大元帥禮服採用海藍色純毛華達呢面料、西服式樣,上衣為大駁頭翻領,雙排六粒金黃色國徽圖案紐扣;下身為散腿褲;領邊、袖頭、褲中縫鑲正紅牙邊,領邊、 袖口綉金錢一道和松技葉,領頭和袖頭各綉一顆五角星;大元帥禮帽為大檐帽,帽瓦邊鑲紅色牙線、金屬絲帶,並配金黃色國徽圖案帽扣等。
後來,在彭德懷、羅榮桓向毛澤東匯報授銜、授勛工作時,毛澤東在表揚他們的工作成績後說:「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
因此,為毛澤東精心製作的大元帥禮服從未穿過,一直珍藏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如今已成為一件有歷史意義的文物。
風靡全國的「65式」
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全軍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級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服裝面料是純棉布。
值得一提的是這時期軍服與中國當時的政治發生了很多的關聯。

Ⅵ 鴉片戰爭後,中國曾嘗試過哪些制度模式

鴉片戰爭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合作制和總統制。

1860年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

法方還擅自在中文約本上增加:「並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恤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6)戰爭後中國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1857年,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當時的清政府忙於鎮壓太平天國,沒有太多的精力關注此次戰役。導致廣州淪陷。1858年4月,英法聯軍北上,挑起了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清政府還是沒有給與足夠重視,加上裝備落後,導致慘敗。

等到了1859年6月第二次大沽口戰役,清政府給與了重視,僧格林沁親自負責指揮海防,加上英法聯軍有些輕敵,僅派12艘軍艦來犯,經過激烈的戰斗後,清軍打退了聯軍的進攻,保衛了大沽口。

從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來看,英法聯軍由於是臨時組建,長途跋涉,所以並不是堅不可摧。可是清政府忙於和太平軍作戰,加上麻痹大意。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廣州淪陷和第一次大沽口戰役的失利。

Ⅶ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衣食住行用的變化

⒈政治上: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是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封建國家。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通商口岸租地造屋,香港島被割占,使中國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協定關稅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關稅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嚴重破壞了中國的貿易主權,領事裁判權嚴重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租界的開辟嚴重損害了中國的行政主權。
⒉經濟上: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是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鴉片戰爭後,自給自足自然經濟開始遭到破壞和瓦解。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開始傾銷中國市場,使緩慢發展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到破壞。
⒊思想上: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知識思想領域內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封閉愚昧,一些封建的士大夫盲目自大,對外部的世界愚昧無知。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的「堅船利炮」,使一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夢幻中驚醒,他們逐步拋棄夜郎自大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禦侮之道。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在廣東主持禁煙期間設立譯書館。廣東成為當時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林則徐還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
魏源編寫的《海國圖志》闡述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利用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自己,以抵禦外國的侵略,使國家走上富強的道路。
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啟迪著人們掙脫閉關鎖國的牢籠,面對現實,放眼世界,去重新認識世界,探索救國之路。這是他們最早提出救國的思想主張。
⒋社會的主要矛盾: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為中華民族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人民大眾同封建勢力的矛盾,而最主要的矛盾是中華民族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由於主要矛盾的變化,也決定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侵略和反封建的斗爭。
⒌社會性質的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社會是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斗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歷史由此進入近代史。 贊同1| 評論

Ⅷ 各軍種制服顏色為什麼都是特定顏色的,例如海軍是白色的,陸軍是綠色的,有什麼具體的解釋嗎拜託各位了

因為軍服的設計標准一般是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選擇服裝顏色。如在雪地,則只有白色才能與背景協調一致;在海上,則只有藍色才能與之融為一體;在沙漠地,則只有黃褐色與背景比較接近。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展為陸、海、空三大軍種。中國軍隊的軍服出現了大檐帽、士兵套頭衫和女軍人連衣裙。海軍則採用世界通行的海魂衫和套頭軍服,無檐帽上綴有兩根辨風向的飄帶,等等。空軍、海軍、裝甲兵等技術兵種也都有了自己的專業特種服裝。

(8)戰爭後中國哪些制服擴展閱讀:

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

世界上的軍裝大多數是綠色的(草綠、深綠或黃中偏綠)。軍服不約而同地朝綠色發展,是從實戰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為了在野戰條件下較好地隱蔽軍隊的行動,人們首先從服裝上著手,不斷改進軍裝的顏色,盡量使之與自然背景的顏色接近。

Ⅸ 五大軍種軍裝是什麼

如下:

1、海軍是藍色色系軍裝,白色是空軍,綠色是陸軍。

2、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灰綠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迭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

3、解放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

4、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5、空軍常服是藍色。海軍作訓服是藍色海洋迷彩。空軍作訓服是近似藍色的城市迷彩。

軍種,軍隊內按主要作戰領域、使命和裝備劃分的基本類別。現代軍隊,通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有的國家還有防空軍。有的國家只有陸軍、海軍或陸軍、空軍兩個軍種,少數國家只有陸軍,個別國家不分軍種。各軍種以體現本軍種特徵的兵種為主體,由若干兵種、專業兵組成。

設有領導機關及院校、科研機構、後勤和裝備系統,有特定的服裝、標志,有各自的編制、訓練、作戰特點和戰略戰術,具有獨立作戰和聯合作戰的能力。軍種的劃分,受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軍事戰略、地理環境、軍隊規模、歷史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在軍隊發展史上,陸軍、海軍作為兩個古老軍種長期並存。進入20世紀,由於裝備的重大發展和戰爭領域的擴展,空軍、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後降為戰略火箭兵)相繼出現。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五個軍種。隨著軍事技術兵器的不斷發展,戰爭空間的擴展、規模的增大,還將出現新的軍種,同時在軍種的區分上還會產生新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