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斷羽絨服的好壞
一般使用含絨量90%羽絨,充絨量230g~320g(根據商品尺寸)的羽絨服才適應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環境。羽絨服如果用手摸,如果摸得出很多毛桿的話絕對不是90%羽絨,如果羽絨服用手壓這然後把手放開的話,90%羽絨很快就蓬鬆起來回復原來狀態,如果用手壓一下然後放手羽絨服還是扁扁的樣子的話!可能您購買的羽絨服沒有達到90%羽絨,充絨量也不夠,保暖性也很低。 專業些從兩方面判斷: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 ⑴、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⑵、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⑶、蓬鬆度: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蓬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測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羽絨服面料基本要求 ⑴、防風透氣:大部分的戶外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 ⑵、防絨:增強羽絨面料的防絨性有三種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塗層,通過薄膜或塗層來防止漏絨,當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氣的,並且不會影響面料的輕薄和柔軟程度。二是將高密度織物通過後期處理,提高織物本身的防絨性能。三是在羽絨面料里層添加一層防絨布,防絨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整衣的品質。 ⑶、輕薄柔軟:在裝備輕量化的今天,羽絨服的面料的輕薄程度將直接影響一件羽絨服的整體重量,而且柔軟的面料,對於本身就臃腫的羽絨服而言,會增強羽絨服穿著的舒適度。另外一方面,輕薄柔軟的面料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羽絨的蓬鬆度,因此保暖性也會更高。 ⑷、防水:主要針對專業型羽絨服,在酷寒環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絨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沖鋒衣使用。 羽絨服面料類型 ⑴、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 這類面料有點類似於沖鋒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濕的性能,一般用於高山專業型羽絨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體會比沖鋒衣面料更加輕薄柔軟一些。另外因為羽絨服一般在寒冷環境下使用,針對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態水的融水為主,因此面料耐水壓的要求不會像沖鋒衣那麼高,而且大多數採用防水面料製成的羽絨服是不用壓膠的。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低廉的羽絨服為了防止漏絨而使用不透氣的塗層面料,如果僅僅是日常穿著,可以勉強考慮。 ⑵、高密度防潑水面料 本身織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後再通過高溫融合表層織物以減小織物空隙的後期處理工藝,提高防絨性。面料的輕薄、柔軟程度是所有羽絨服面料裡面最高的,同時具有防風、防潑水、透氣性能。這類面料是羽絨服和羽絨睡袋使用最廣法的面料,但後期處理工藝的高低對於面料的防絨性影響很大。 ⑶、普通梭織面料加防絨布 一般採用密度較低的尼龍或者滌綸,在製作羽絨服的時候,在面料里側添加防絨布,可以起到防絨的作用,防絨性能不錯。缺點是,防絨布影響了羽絨服的柔軟度,並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絨布的話,羽絨服的透氣性會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滌之後,防絨布容易破損或結塊。另外一種方式是作防絨處理,其工藝是在面料里層刷上一層防絨膠,面料手感很差,並且不透氣。
㈡ 誰知道國家規定的羽絨服的檢驗方法
2003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將於2004年5月正式實施。這套標準的實施將結束長期以來我國內外貿加工分離的局面;標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標檢驗,將使中國羽絨製品真正進入「綠色」時代。
兩個標准戰壁壘
早在1989年前,我國就有羽絨的部頒標准。
1989年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時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後來美國、日本、韓國及歐盟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參考我國的標准,制定了自己的標准。
1997年,又對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進行了修訂,於1999年4月1日頒布實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這次標準的修訂,具有兩個特點:將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兩個標准合並為一個標准;融收購、生產加工、出口於一體。標准改變了我國羽毛羽絨行業標准不統一,各個部門依據不同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制定各自標準的狀況,促進了國內羽毛羽絨行業標准化的發展。
2001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及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新標准著重在於微生物指標的設置和檢驗方法的變更。
中國羽絨及其製品從2000年開始就不斷遭到消費國的技術壁壘的沖擊,主要是要求對產品進行微生物檢驗,嚴重影響了羽絨的正常貿易。
美國提出對中國的羽絨加工企業進行認證。美國IDFL(美國國際羽毛局)實驗室透露,美國規定如果企業要在美國銷售羽絨,其加工廠必須取得消毒許可。
2003年生效的美國商務部的紡織品貿易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公告《中國大陸紡織品防衛方案》,是在對中國取消紡織品被動配額以後的又一項限制紡織品進口的措施,對我國的產品殺傷力很大。
日本實施新的普惠制,羽絨寢具被取消普惠資格。根據日本2003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資格,這將對我輸日床上用品造成損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羽絨寢具。
高度關注微生物
在以往對歐盟國家的羽絨及其製品的貿易中,只有義大利衛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數超過標准規定才進行以下4種細菌的檢測: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加強,進口商針對其進口商品的安全衛生提出了諸多嚴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強了有關安全衛生的檢測項目。歐盟其他一些國家近兩年來也對我國出口的羽絨及其製品要求這4種衛生指標檢測,造成我國出口歐盟國家的羽絨產品受阻。
由於這4種細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羽絨原毛的收集、貯存和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造成細菌污染和繁殖,特別是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對外界環境有極強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時,在3%的福爾馬林中生存24小時,能耐煮沸1小時、耐150℃乾熱1小時,因此用一般的消毒滅菌方法難以將其殺死,因此大多數羽絨產品都能檢出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
新標准對微生物及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都作了明確定義,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標准都與國際先進標准接軌。因此,生產加工企業要在微生物的處理上下功夫。
定義新解「含絨量」
「含絨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和絨絲含量的百分比。這是我國羽絨行業自創業至今使用的一個定義,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的幾代羽絨業內人士已經認可了這個定義。然而,這個定義和國際上存在著差異,國際上叫「絨子含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的百分比。側重點不同,定義不同。從字面上看中國的 「含絨量」和國際上的「絨子含量」差異較大,大家應該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絨羽毛》中的「絨子含量」的定義雖然沒有了絨絲,但並沒有提高「絨子」的絕對含量,因為技術指標中對絨絲有具體的規定。
庫房條件要求高
現行標准中庫房條件為「應為清潔、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定期消毒的專用倉庫」。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絨和未水洗絨分倉庫貯存」,提高了對庫房的要求。
因為標准中有了對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庫房條件跟不上,會產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術指標很難達到要求。在羽絨生產過程中,有必要實行微生物的全程式控制制,首先在生產過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產工藝中達到滅菌目的,同時在生產、貯存、運輸過程各環節要求做到封閉式無菌化操作,車間要求干凈、清潔,設備要經常清洗、消毒,倉庫要求通風、防潮,包裝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殺菌後再次污染而帶菌。標准規定庫房包垛離開地面30cm以上,距庫頂100cm以上,牆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種、規格應分別分垛。未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一年,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超過者應進行復查。在運輸中要求保持乾燥、衛生,勿與易燃品或有強烈氣味的物品混裝。
檢驗方法作調整
《羽毛羽絨檢驗方法》標准中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也作了相應的修改。抽樣數量和樣品處理方式基本採用了IDFB方法,根據我國現有的檢驗設備的情況,作了適當調整。比如保留了拌樣、縮樣方法,適當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絨服裝等製品的抽樣數量。組成成分檢驗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樣除灰機、竹篩與揀樣盤,而採用分揀箱,分兩步分揀,這也是歐洲標准和日本標准規定的方法。鵝、鴨毛絨的種類鑒定也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該方法與我國現行方法比較接近。
耗氧量檢驗方法將振盪器的頻率、振幅分別改為150次/分和40mm。振盪時間改為30分鍾。振盪容器採用2L廣口塑料瓶並水平振盪。標准篩孔徑改為0.1mm(150目)。用於滴定的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moL/L,並不再用草酸鈉溶液標定,滴定時增加磁力攪拌器。這些改動基本與IDFB方法和歐洲標准方法一致。
在蓬鬆度測定方法中增加了樣品的烘乾與恢復過程,增加了從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換算公式。
殘脂率測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樣品的烘乾過程。增加了用濃縮器回收乙醚的過程。
同時,該標准還改進了透明度儀器的結構,而透明儀器的定購將由中國食品進出口商會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監制,確定生產廠家。在透明度測定方法中,樣液制備所用儀器設備與制備過程同耗氧量測定方法改進了透明度計的結構,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確,強調應先使用600mm透明度計,只有當透明度超過600mm時,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計。
小資料
我國是生產鵝、鴨毛絨大國,年產毛絨12萬噸左右(其中純絨約兩萬噸),生產量佔世界總量的70%,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50%。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內銷的羽絨服在2500萬件左右,羽絨被400萬條,人均佔有率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絨及其製品出口金額為12.54億美元,其中,羽絨原料出口3.37萬噸、2.13億美元;羽絨服裝出口4298萬件、6.37億美元;羽絨睡袋出口39萬條、828萬美元;羽絨寢具出口6646萬條(個)、3.76億美元。
背景資料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際貿易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來自國外的貿易壁壘接踵而來,尤其涉及到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壘更多。羽絨由於是動物源產品,涉及到環保、安全等問題,不斷受到來自歐美國家的挑戰。從2001年開始,歐共體和美國、加拿大紛紛提出對中國的羽絨製品進行微生物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能入關,我們已經有多次被退貨的經歷,嚴重影響了羽絨及其製品的出口。現在,歐共體已經正式制定了羽絨微生物檢驗標准,並要求所有歐共體國家共同執行,使得羽絨的技術壁壘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行GB/T17685-1999 《羽絨羽毛》標准修訂於1997 年,當時國際上還沒有涉及到微生物檢驗這個問題,而現在國際上有了這方面的要求,我們的標准不利於我國羽絨及製品的出口,也不利於企業在對外交涉中保護自身利益。另外,該標准所涉及的是用以製作服裝、床上用品的羽絨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數、清潔度、微生物等指標均為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如果產品的上述指標達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產品含有細菌並造成細菌的再繁殖,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和皮膚壞死症,危及人體健康。
為此,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進行修訂,並對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
這兩個標準的修訂,填補了標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產品向安全、衛生方向發展,為樹立中國羽絨製品的安全、衛生的形象奠定基礎。
㈢ 如何判斷羽絨服的質量好不好
一彈二拍三聞」。「一彈」: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以上為宜,拿到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如果迅速回彈說明蓬鬆度好、含絨量高,否則回彈差且拎在手上有沉重感;「二拍」:羽絨服里料應有防鑽絨性能,拍拍就有羽絨竄出的質量難保;「三聞」:緊貼羽絨服深呼吸聞裡面,味道刺鼻的不能買。
羽絨服上的標記應當齊全。要檢查廠名、廠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洗滌標志、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尤其是要警惕內襯有塑料薄膜或假冒的不透氣的所謂杜邦襯料,因為羽絨服的透氣性不能太差,否則穿著時水汽不散容易潮濕,二來洗後不易曬干,羽絨容易變質發臭
㈣ 如何辨別羽絨服的好壞
冬季即將到來,那麼有很多小夥伴又開始去准備非常厚的衣服去過冬,那個冬天並不像像夏天,並且衣服的厚度也是不受限制的。通常人們想怎麼穿就怎麼穿,但是到了冬天人們的衣服就會選擇以保暖為主,那麼說到保暖有很多人就會想到羽絨服,那麼冬天穿羽絨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並且穿羽絨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今天晚上主要就是當大家在購買羽絨服的時候,應該如何分辨羽絨服的好壞。
看防水度
最後就是還可以看自己羽絨服的防水度,那麼如果一件好的羽絨服肯定是有一定的防水效果的。也就是說外面的雨水以及臟水進入衣服裡面去,不會變得非常潮濕,或者是不會非常難干,所以大家在選羽絨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些防水的填充物。那麼在選擇時候就可以看面料的厚度,如果面料比較厚的話,就說明這個出絨效果一定是比較好的。
㈤ 怎麼看羽絨服的好壞
一要看標簽:一件羽絨製品首先必須要有廠名、廠址、聯系電話等標識,如果選購的羽絨製品是件「三無」產品,質量很難保證。
二要聞一聞:聞聞羽絨製品是否有異味。有異味的製品很可能是填充物未經過水洗或未洗凈,絕對不能購買。
三要按一按:將羽絨製品放鬆鋪平,讓其自然恢復3分鍾,再用手按壓羽絨製品,隨即將手鬆開,看羽絨製品是否能很快回彈恢復原狀,如彈不起來或回彈很慢,說明填充料質量欠佳。如果能夠很快彈起的羽絨服蓬鬆度好,也較為保暖。
四要摸一摸:用手摸捏試其手感柔軟程度,有無完整的小毛片或過大過粗的長毛片、羽毛管等。如手感柔軟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則為正宗產品。
五要拍一拍: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將羽絨製品對著光線拍一拍,看看是否有粉塵飄出。沒有粉塵飄出的羽絨製品,說明內層襯的是質量較好的防絨布,不會出現「逃絨」的現象。
六要揉一揉:用雙手揉搓羽絨製品,看是否有毛絨鑽出,如有毛絨鑽出則為使用面料不防絨。
㈥ 怎麼辨別羽絨服的質量是不是很好的
博弈游戲為您解答:
選購羽絨服裝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款式:新穎、別致、適體、大方、實用,以脫卸式為好。
2、價格:一般以價格適中為宜,如價格過低,則羽絨內在質量無法保證,容易產生各種質量糾紛。
3、含絨量與充絨量:應選購適合自己需要的含絨量和充絨量。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4、回彈性: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後,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並感到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5、防鑽絨性能:羽絨製品面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拍一拍,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6、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的透氣性差,一是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不保暖。二是洗滌後不易曬干,以上二個因素都會使羽絨在受潮的條件下而不同程度的變質,散發臭味。
7、氣味:聞一聞,緊貼羽絨製品作深呼吸,聞一下裡面的氣味,避免選購味重刺鼻的商品,但由於是動物羽毛,有一定氣味是正常的。
8、輔料:一件羽絨服上,有不少輔料,如拉鏈、金屬扣等,是否美觀、光滑、松緊適宜。 權威部門人士還特別提示消費者,一是羽絨服上的各種標記應當齊全,如廠名、廠址、面料里料的成份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洗滌標識、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二是要注意羽絨服內襯有無塑料薄膜和假冒的不透氣的襯料。三是應到有質量信譽、售後服務規范的大中型商場購買,以利於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選購羽絨服除注意外觀質量外(包括做工、面料),更重要的是對填充料質量上的選擇。選擇羽絨服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看 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標簽上是否標有生產廠家?含絨量多少?
2、按 將羽絨製品放鬆鋪平,讓其自然恢復三分鍾,再用手按壓製品,隨即將手鬆開,看製品是否能很快回彈,恢復原狀。如彈不起來或回彈很慢很低,說明填充料質量欠佳,如根本無回彈性,則填充料很可能是雞毛或是其它長毛片的粉碎毛而非羽絨。
3、摸 用手摸捏羽絨製品,試其手感柔軟程度,如手感柔軟又有完整的毛片則為正宗產品,如有過大過粗的長毛片,手感柔軟但回彈性差系軟化毛片而非羽絨。
4、抖 用力將羽絨服抖一抖,如果這時會有羽絨跑出來,肯定使用的布料欠缺防絨外鑽的加工,這種羽絨服會愈穿愈輕,保暖性也會愈差。優質羽絨服面料大多選用250T以上高密度紡絨布、尼龍綢或尼龍紗丁緞,以防絨毛外鑽。
5、拍 將羽絨製品放在桌上輕輕拍打,如蓬鬆度高,拍打後迅速恢復到原來蓬鬆狀態的,說明是上等品;若蓬鬆度和回彈性能都不高,就是次品;若拍打後發死,像棉絮一樣,就可能是粉碎絨6、抓 有些廠家為了增加重量,在羽絨服中添加細微的棉,用手抓一下,如果摻有棉花就會有較粘的感覺,如果是羽絨就會松開。
7、掂 用手掂一掂羽絨製品的重量,同時觀看體積的大小,重量越輕體積越大則為佳品,含絨量30%,同等重量體積小於棉花一倍,含絨量70%以上,則大於棉花二倍以上。
8、試 選購羽絨服裝一定要試穿一下,特別是胸圍要大小適中,內穿毛衣一件,再穿上羽絨服,要感到既不緊也不松才適合穿著。
㈦ 如何判定羽絨服質量
羽絨服的材料組成是「羽」和「絨」,在這兩種材料中,「絨」是主要填充物,一般是鴨絨,「絨」是羽絨保暖的主要材料。而「羽」的含量不能太高,但因為它有提高羽絨蓬鬆度的作用,因此必須含有一定的比例。雖然「羽」的比例相對較少,但並不意味著絕對,含絨量高,則質量好。因絨子能使人體熱量不易散失,且手感柔軟,但當受壓和遇濕後不易及時鼓起,而小羽片此時則能使衣服蓬鬆鼓起以保持衣內有較多的空氣,有助保暖,但小羽片多了,熱量易流散,且有毛梗感。所以絨子和小羽片必須兼收並蓄,比例得當,一般在70%到80%含絨量。我們的產品的充絨量為94%.
一般市場上的羽絨服的層次圖就是只有兩層的面料,我們的產品採用獨特的三層面料
鑒別羽絨服質量的方法有六種,分別為:
看:看羽絨服有無商標、廠名廠址,有沒有合格證、質量等級、含絨量等。
拍:用手拍幾下,如果沒有粉塵溢出則為質量可靠的產品。
摸:仔細觸摸看手感如何。如果手感柔軟,基本上摸不到毛梗,說明含絨量較高,質量較好。
捏:含絨量越高的羽絨服,其收縮性就越大,質量也就越好。一件好的羽絨服可以縮小到枕心大小。
試:買衣服一定要試穿。試穿可以檢查羽絨服的保暖性。好的羽絨服只要穿2分鍾左右就可以感到發熱。
聞:質量好的羽絨服應該聞不到異味,如果有明顯的異味,則說明羽絨沒有經過嚴格的工藝處理和水洗消毒,質量不好。
存儲羽絨服的檢查是否蛀蟲的方法:
將羽絨衣、羽絨被的角朝下,由下而上拍打十幾次,再用手摸羽絨衣物角尖有無粉屑,如發現增多,說明已被蛀蝕,應立即放入清水浸泡15分鍾,再放到30℃的中性皂液中,浸泡幾分鍾,取出鋪平拉直,用軟毛刷輕輕刷洗,然後用清水漂洗凈,壓擠水後曬干,即可防止蛀蟲增多。如果蛀蝕嚴重,則要請專業商店用葯物熏蒸
為了防止蛀蟲這類的事件的發生,我們應該要注意如何保養我們的羽絨服:
一忌尺寸選擇不當。羽絨服過肥會使服裝和人體間流動空氣層加大,體溫散失快,過瘦會使羽絨服中的空隙縮小,內含靜止空氣變少,從而降低保暖性。
二忌燙傷。羽絨服多採用錦綸等化纖作面料,因錦綸織物耐熱性極差,當溫度達到160℃時,就會變形,所以穿羽絨服時要避開熱煙筒、香煙的熱灰、花炮的散落物等。
三忌洗滌不當。洗滌羽絨服應用軟毛刷輕刷,切不可用搓板,也不能擰絞。
四忌洗滌過頻。羽絨服雖可整洗,但因羽絨強度較差,經常洗滌會使羽絨粉碎、結團,降低保暖性。
五忌曝曬。錦綸織物怕日光曝曬,在烈日下較長時間曝曬會使錦綸面料纖維老化
㈧ 怎樣辨別羽絨服的質量好壞
1、 看標簽
含絨量在90%以上就是高品質,含絨量值越低品質越差。
5、 聞一下看有沒有異味
如果有明顯化學品味道或者其他異味,證明工藝處理不過關。
買羽絨服注意事項:
材質陷阱。一定要注意標簽標注的羽絨種類,目前最常見的羽絨就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幾種,鵝絨比鴨絨更好。朱洪亮表示,鵝絨的絨朵大且飽滿,蓬鬆度好,更保暖;鵝食草、鴨雜食,所以鵝絨的異味也會小很多。曾經還有不法商家標注「雞絨」,其實,雞沒有絨。
顏色誤導。從顏色上來說,白、灰色鵝絨、鴨絨的性能指標相差不大,但白鵝絨、白鴨絨價格都稍貴。這是因為,白色羽絨顏色淺,適用面料廣,淺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而灰色羽絨只適合深色面料。從產量上來說,無論鵝絨還是鴨絨,白色的產量都遠低於灰色,物以稀為貴。
等級陷阱。按照現行的產品標准,羽絨服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種。如果產品標注的是「最頂級」「黃金級」「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們沒有任何依據,也不規范。
含絨量的數值。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絨子和絨絲屬於「絨」,羽毛則不是。同等條件下,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國家標准要求羽絨服含絨量不低於50%,否則就不能出現「羽絨」字樣,只能稱為防寒服等。
含絨量大於80%,就可看作是比較好的羽絨。有極個別的商家會標注「含絨量100%」,實際上,機械分揀不可能做到100%,這樣標注顯然是不可信的。
產品標示不規范。有的產品標注了含絨量,並未標注充絨量;還有的產品標注了含絨量、充絨量,但沒有標注羽絨種類。標簽上應完整標有生產廠家、含絨量、充絨量、羽絨種類、面料、里料等基本信息。如果信息不全,質量也沒法保證。
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都不等於「羽絨」。沒有任何檢測機構會出具「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的報告,因為這幾種稱呼都是商家起的名字,現行標准中沒有這些稱呼,它們也和羽絨沒有任何關系。
(8)羽絨服怎麼檢測品質擴展閱讀:
羽絨服保養方法:
1、在保持清潔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洗滌次數。不過穿臟就要洗,不能一件衣服穿個1-2月,才洗一次。表面上看洗滌的頻率降低了,減少的洗滌對纖維的磨損。實際上,比較干凈的羽絨服,洗滌的機械力也會比較小,而嚴重臟污的羽絨服,洗滌的機械力也會相對應的增大。
並且,很多液體的污漬,會滲透到羽絨服的內部,和羽絨結合在一起,時間一長就氧化了,形成新的污漬,給洗滌帶來更大的困難。
2、洗後要用無紡布袋防塵,洗干凈的羽絨服,不能使用不透氣的塑料袋子防塵,否則,容易發霉、發黃、產生異味。
3、梅雨季節要曬太陽,潮濕的環境,會滋生細菌。保存羽絨服的環境要通風,並經常將羽絨服拿出來,曬曬太陽。
4、避免暴曬,長期在陽光下暴曬,會造成衣服顏色的脫落。
5、不能臟衣儲存,羽絨服洗干凈後,在收藏,不然衣服上的污垢會滋生細菌,會發霉變質。不僅會產生難聞的氣味,有些污漬,經過夏天高溫,時間一長,就很難洗干凈了。從而影響穿著的美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