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質很差,怎麼治療
不好意思!現在才回答你的問題。黃鱔浮頭表示水體含氧量很低了,水色也是深綠色的,說明水體富營養化,裡面的氨氮超標,可能跟你不勤換水,餵食不規律不定量應該是有很大的關系的。鑒於你對黃鱔的養殖技術並不十分掌握,下面給你些資料以供日後研究產考,希望能仔細閱讀掌握。
一、修建鱔池:選擇向陽空地、田塊、舊水溝建池。為了便於換水,最好在有水源保障的地方建池,採用水泥池、磚砌池、亂石池和三合土池均再用水泥經或三合土勾縫,要求池底和四周不漏水和不易跑鱔。鱔池大小根據飼養規模決定,可大可小,從幾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都行。一般池大小20—30平方米,池深1米左池形因地而定。水深春夏秋三季一般保持在10—15厘米上下,冬季放干留一雨水,為便於換水放水,鱔池底部及上方各開一水口或置進排水管。並安裝攔魚肉。池底在建成不漏水後,要鋪放3—5寸深的泥土,可用河泥和青草漚製成的泥土墊池底(有的地方池底墊厚達60厘米),池中心或四角上放亂石堆,以利黃鱔保暖或乘涼,適應黃鱔的定居習性。池水溫度以10—25℃最適宜。池的四中栽樹、種瓜、栽竹搭棚,或栽茨菰若干棵,以減少夏天日照,池內可適當種植些水浮蓮等水生植物,供黃鱔夏天避暑。
二、選種投種:選用良種,以黃色為好,青色次之。最好與養鱔戶聯系,購買大小均勻、體強無病、無傷的種鱔,也可到市場上去購買,或到野外捕捉。鱔種每斤15—25條左右為好,在驚蟄(三月五、六日)以後的三、四月間投種,一般每平方米投種2�5—3斤,如飼養條件好,可投到5—10斤左右。投種時,每池投一至二個癩蛤蟆共池混養,可起到防治黃鱔常見病的並向池內投放一些瓜絡或稻草團,便於小鱔藏身。鱔種來源也可用在4—10月間到稻田或淺水的泥穴中徒手捕捉幼鱔(或籠捉),但徒手捉時要戴紗手套,用中、食指夾住鱔魚的前半部,以免幼鱔受如用鐵鉤捕捉的幼鱔會有內傷,不能養殖。
三、投喂餌料:池養黃鱔,因其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必須投餌精養。飼喂的黃鱔吃投喂的河蚌肉、螺螄肉、小雜魚蝦、畜禽內臟和螟蟲、蠶蛹、食品廠下腳料、菜籽餅,並且喜食人工繁殖的蚯蚓、蠅明等。還可以用燈誘飛蛾入或用豬血招引蒼蠅生明以作飼料。黃鱔是肉食性魚類,很貪食,餌料嚴重不足時,黃鱔有互相殘殺或大吃小、強食弱的食性。由於黃鱔白天不出來活動,因此,每天晚上8—10時投料為好。以投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如皮、米飯、瓜果等酸甜食物)為輔。一般每天投料一次,投餌量早期為黃鱔體重的3—5%,隨著黃鱔體重增加投餌量也相應增加。投餌最好全池均勻遍撒。餌料不足時,也可輔投一些浮萍、桑葉,抓住春後到冬前黃鱔生長的黃金季節,做到適時喂料,。為避免黃鱔停食,要求投喂混合飼料,投餌的原則是新鱔、營養、多樣、吃盡。人畜糞必須經過腐熱發酵後才能潑灑喂養。嚴禁用酸敗霉變的酒糟、豆腐渣、薯渣等腐臭、變質食物。投料如定時定點,可便於鱔魚攝食和人工捕撈。投料後的第二天清早清除殘餌或注入新鱔水,保持池內有較多的氧氣。當然,投餌也要適中,過多會使水質變壞,過少則食餌不足。
四、精心管理:管理上要「三查三防」。一查水情,保持水質的清爽,保持池內清潔衛生。要勤觀察,發現水質微臭或不常時,應立即換水。水源較差的每隔5—8天換水一次,做到季勤換,天氣炎熱水溫過高時還要搭蔭棚遮蓋或適當加深水位。冬季盡量不換。池內可混養些泥鰍。每平方米放養1—2斤,以改善水質,並防止黃鱔互相纏繞。二查餌情,應注意缺餌、單餌、混餌的觀察,注意打雷下雨與缺餌時,黃鱔受驚向外逃,不進食,不入洞;缺餌時黃鱔會出現大追小,互相秘。改喂新餌料應從少到多。三查病情,只要提前預防,注意觀察,鱔病是可以控制的。
「三防」是:一防逃跑,建池要牢固,防止洪水沖垮池子或鱔魚翻池,雷雨時要排水以防外逃。二是防害,鵝鴨不得入池。三是防毒,嚴禁香煙頭、化肥、農葯污染或有污染的水放入池內,特別是化肥、農葯對魚類有劇烈的殺傷一旦發現中毒,應徹底放乾池水,用新水沖換池內毒水、污物。然後將大蒜搗爛兌水,按每平方米5克投入池內,以免黃鱔大批死亡。
五、疾病防治:黃鱔常見有發燒病、感冒病、膚毒病和毛細線蟲病。發燒病是因黃鱔密度過大引起的。防治方法是池內可混養少量泥鰍(以每200條黃鱔搭配1條泥鰍為宜)。當黃鱔發病後,立即換水,或在池中加入萬分之七的硫酸銅溶液,每平方米可潑灑一大兩左右。黃鱔感冒是由於注入的新水溫度過低引起的。用溫度很低的泉水、井水、山礦水或水庫水換水之前,應讓水溫升高後再放入池中。秋末冬初水溫低到12℃以下時,黃鱔開始入泥土下30厘米左右深處過冬。這時,要排去池水,只保持泥土濕潤,並在泥土上蓋一層5寸左右的稻草防凍,避免結冰。黃鱔背部出現黃豆或蠶豆大小的梅花斑,是黃鱔常見的病害,預防方法就是經常在鱔池內投放一些癩蛤蟆,因為癩蛤蟆身上的分泌物具有防這種病的功效。如黃鱔已患此病,立即取1—2隻剝皮的癩蛤蟆用繩系好,在池內拖幾趟,即可病除。膚毒病是因黃鱔相互咬傷或被敵害生物侵襲造成傷口而導致黴菌感染引起的。病鱔體生「白毛」,食慾不振,瘦弱而死。在黃鱔入池前應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發現病鱔,可用萬分之四的食鹽和小蘇打合劑全池遍灑。黃鱔飼養早期易患水霉病,可用5%碘酒塗抹患處或用3—5%食鹽水浸泡3—4分鍾。黃鱔毛細線蟲病是由於毛細線蟲寄生在黃鱔腸內引起的疾蟲破壞腸壁組織,使病菌腸壁引起發炎,造成黃鱔消瘦死亡。亦是應在養鱔前用生石灰清池殺死蟲卵。發現這種鱔病,按每百斤鱔魚用5克90%敵百蟲晶體拌入豆餅粉3斤,做成葯粒投
六、繁殖與貯運:黃鱔有性轉的特徵,從胚胎到第一次性成熟都是雌性。黃鱔二月齡開始性成熟,魚體先雌後雄,其體長10厘米左右時,一般為雌體,長到5厘米左右時第一次產卵,以後逐漸出現性逆轉,在體長達到35厘米左右時雌雄各佔一半,體長53厘米以上時,都是雄性。黃鱔的生殖季節為4—8月,產卵盛期為5—6月。池內要放谷類葉子,以利產卵。一般7天左右,卵粒自然孵化成幼鱔。粘上卵粒的葉子應放入另一鱔池,以便孵化後用精料喂養。為了防止成年鱔和水鼠殘害幼鱔苗,在繁殖期間,池內放的絲瓜絡和稻草團不能撈掉,以便幼鱔苗居避。鱔苗貯運得當,成活率可達90%以上。方法是籮筐要消毒,內墊無霉薄膜。每筐裝50斤左右。筐內不放水,不封口,防止缺氧。筐內放入適量肥皂泥,每筐一天用4個雞蛋打破攪勻倒入筐內,用手攪散,以保持一定的養份和水份。每筐內放泥鰍1—2斤。每隔12小時,用手插入筐內攪動,避免鱔體發燒。
捕捉黃鱔時必須取大留小,保持池中留有足夠數量的種苗,以利繼續飼養。最好採用鉤釣的辦法,即在鉤上裝上蚯蚓,伸向鱔洞中釣捕。也可先用網捕1—2次,然後放干水捕捉,捕後用清水洗凈。捕黃鱔的網一般用捕撈魚種的夏花網。當黃鱔在冬眠期間,可翻土取捕。
人工養殖泥鰍可利用房前屋後的廢池或菜園進行泥鰍飼養,或建池養殖,需溫暖通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
苗種質量是關鍵,沒有好的苗種,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對於養殖者來說也有一定的影響。苗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體表光滑、富有粘液、規格整齊、活動能力強,注意剔除體表或口腔內有傷的鰍種
在飼養時,可投喂麥麩、米糠、花生餅、豆餅、菜餅、蚯蚓、蠅蛆及浮萍等植物性飼料,適當搭配少量魚粉、蠶蛹等平時注意投飼和施肥,如剩飯菜、畜禽糞、菜葉等,飼料要植物性與動物性配合使用。
同時控制好水質,當發現泥鰍竄出水面「吞氣」時,表明水體中缺氧,應停止施肥,並更換新水。池內栽植水生植物,以利於遮陰和改善水質。有了水生植物後,其根部會有一些底棲生物,為泥鰍提供天然餌料。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檢查泥鰍的活動、吃食、病害等情況,同時,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泥鰍有無逃逸現象。
泥鰍的疾病應以預防為主,一般只要保持水質清新,泥鰍就沒有那麼容易生病。在養殖時,也可以通過適度施肥,使浮游生物處於良好的狀態,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和營養物質,從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質。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飼料來源廣泛,酒糟、果皮、菜葉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為其飼料。豬糞可以用來養蚯蚓,把新鮮的豬糞收集起來堆放,每堆攤開曬到七成干,再加入20%的泥土地、3%的麥麩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將糞堆封嚴,7天左右豬糞就發酵了。然後將發酵後的豬糞平鋪在坑內,上面用青草或草簾等物蓋好保持濕潤,20天左右即可。
㈡ 農村井水質不好,有泥沙,有異味,怎麼辦
1、放入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可以除祛異味。把活性炭倒入到井裡可以除祛井裡臭味,恢復清亮的水源。活性炭外面都有包裝紙,要把包裝紙撕掉,只倒入粉狀炭就行。
2、撒入生石灰粉。生石灰粉也是有殺毒去味的功效,可以把把生石灰粉撒入到井水裡。要注意必須帶上手套,生灰粉是不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不然皮膚會被灼傷爛掉。
5、放入後有沉澱一兩天。不管是放入上面的什麼物品進去,都需要在井裡面沉澱一兩天。讓成份在井裡生效才能把井水凈化干凈,這兩天就不要再用井裡的水了,等到井水變好後再用。
6、不是所有的井水都可以食用。有人說井水是純天然的鹼性水,對人體有益處。那也要看是什麼地質下面的井水。不是所有的井水都能食用的,有的井水是怎麼過濾都干凈不了,因為地質的原因,這樣的進水不建議食用。
㈢ 稀釋濃硫酸的時候,需要戴什麼手套防止不小心滴到手上
戴能有耐酸手套, 實驗過程得穿工作服。
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後,千萬別用水洗,因為水稀釋濃硫酸後會放出大量的熱,會使皮膚遭到更加嚴重灼傷和加快硫酸的氧化反應。
正確的方法是先用抹布輕輕的拭去濃硫酸,切勿用力摩擦,再使用大量的清水沖洗,之後建議去醫院普外科急診科就診。
硫酸是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無水硫酸為無色油狀液體,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種不同濃度的水溶液。
硫酸是一種最活潑的二元無機強酸,能和許多金屬發生反應。高濃度的硫酸有強烈吸水性,可用作脫水劑,碳化木材、紙張、棉麻織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質。與水混合時,亦會放出大量熱能。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故需謹慎使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於製造肥料、葯物、炸葯、顏料、洗滌劑、蓄電池等,也廣泛應用於凈化石油、金屬冶煉以及染料等工業中。常用作化學試劑,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作脫水劑和磺化劑。
濃硫酸性質
1、脫水性:
脫水指濃硫酸脫去非游離態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氫氧原子組成比脫去有機物中氫氧元素的過程。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脫水時按水的組成比脫去。
2、強氧化性。
稀硫酸特性:
1、可與多數金屬(比銅活潑)和絕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
2、可與所含酸根離子對應酸酸性比硫酸根離子弱的鹽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弱酸;
3、可與鹼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
4、可與氫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氫氣;
5、加熱條件下可催化蛋白質、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與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濃硫酸和稀硫酸的區別:
1、密度:濃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密度大,兩瓶溶液用手掂量掂量,感覺很沉的是濃硫酸;
2、狀態: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液體,稀硫酸沒有黏性,兩瓶溶液用手搖動,有黏稠感的是濃硫酸;
3、溶於水放熱: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大量的熱,而稀硫酸沒有放熱現象。取少量酸分別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用手摸試管外壁,發燙為濃硫酸;
4、脫水性:用玻璃棒蘸少量硫酸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字跡變黑的是濃硫酸;
5、吸水性:將藍色膽礬晶體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試管中,能變白色的是濃硫酸;
6、強氧化性:取銅片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試管中,加熱能反應,放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濃硫酸,稀硫酸不能跟銅反應。
㈣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中規定,洗手時應認真揉搓雙手至少多少秒鍾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規定「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2min~6min,用流動水沖凈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無菌巾徹底擦乾。
流動水應達到GB5749 的規定。特殊情況水質達不到要求時,手術醫師在戴手套前,應用醇類手消毒劑再消毒雙手後戴手套。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注意事項:
1、不應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圍組織的清潔。
2、在整個手消毒過程中應保持雙手位於胸前並高於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與消毒可使用海綿、其他揉搓用品或雙手相互揉搓。
4、術後摘除外科手套後,應用肥皂(皂液)清潔雙手。
5、用後的清潔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綿、手刷等,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應每人使用後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4)水質達不到要求應怎樣帶手套擴展閱讀:
除了「沖洗手消毒方法」之外,《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中還列舉了一種「免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乾燥。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㈤ 手一碰水很快就會發白,起皺,, 去游泳有什麼手套可以帶嗎
如果手不能沾水,確實可以帶一副防水手套,價格也不貴,但是會熱的(效果跟把保鮮膜套手上似的),一熱手會出汗也就相當於碰了水,所以貌似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㈥ 怎樣保持室外游泳池的水質
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長藻類,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銅。發現藻類時的最大加葯量不應超過1.0mg/L。
浸腳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應保持5—10mg/L,須4h更換一次。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中余氯濃度應保持0.3—0.5mg/L。
㈦ 特殊情況下水質達不到要求時手術醫師在戴手套前應用哪類手消毒劑再消毒雙手後
可以使用紅葯水清洗一下消毒或者使用75%的酒精噴灑一下,消毒都是可以的。
㈧ 我們這兒的飲水是直接從水庫引來未經處理的,我造了個水窖不知道用什麼來消毒處理
(回答來自網路文庫,我覺得還是找專業人員問,你也可以自己搜)
生活飲用水消毒方法
一.直接投加法:
投葯前按下式計算水量:水量(m3)=井水水深(m)×[水面半徑(m)]2×3.14 一般井水消毒漂白粉投加量為4~6克/m3,較渾濁河水、塘水等漂白粉投加量為6~12克/ m3。計算出漂白粉投加量後,應先將漂白粉配製成漂白粉溶液。將漂白粉上清液投加到需消毒的水中。 漂白粉溶液的配製方法:
稱取所需漂白粉,加少許清潔水調成糊狀,然後再加適量清潔水稀釋至充分溶解,攪勻後靜止沉澱,靜置後取漂白粉上清液倒入需消毒的井水中,用吊桶將井水震盪數次使井水攪勻,待30分鍾後即可使用。每天消毒1~2 次,消毒應在取水前l~2小時進行。當水井被污染時,消毒用葯量可增加2~3倍。 二.持續消毒法:
持續消毒法是把一定量的漂白粉裝入容器內,加水攪拌後放入水中,利用取水時的
振盪作用,使氯經容器的孔眼或容器壁慢慢地滲出來,以達到持續消毒的目的。一次投葯可維持數天至數周。
用作持續消毒的容器種類很多,如用塑料袋、塑料窗紗袋、竹筒、陶土罐或罐頭盒。 消毒容器的上方與木塊、泡沫塑料或竹筒連結在一起,並保持一定距離,使容器浮在水面下10cm處。
竹筒持續消毒器是直徑5~6厘米的一個竹筒。一端保留竹節,一端開口,在靠開口端邊上鑽幾個直徑0.2厘米的小孔,竹筒內放半筒漂白粉,加水少許調成糊狀,用木塞將開口端塞緊。消毒時將浮筒懸在井水中,使漂白粉筒浸於水面下40cm左右。
塑料袋持續消毒器,用18×25厘米長方形塑料袋(無毒),在上部1/3處每邊開0.2~
0.4厘米小孔數個,袋內裝250~500克漂白粉,加少許水調成糊狀,再用塑料繩扎緊袋口,使用時用浮筒懸於井中。
用消毒片進行水消毒時,用量為每片加水150千克,具體消毒方法請詳見說明書。
三、老井的衛生處置:
長時間未使用的老井應實施衛生處置方法為:徹底清理井內污泥、異物,採用過量
氯消毒法消毒,即按加氯量lO-15mg/L投入漂白粉或消毒片,當嗅到水中氯臭較重時,維持l2小時,將過量氯消毒的水抽干,新滲入井內的水即可利用,並按常規井水消毒方法進行日常的井水消毒工作。 四、注意事項:
1、漂白粉進行水消毒時,不能直接將漂白粉投入需消毒的水中。 2、漂白粉具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對金屬有腐蝕作用;高濃度時對人有刺激性,配製溶液時應戴口罩、橡膠手套。漂白粉性質不穩定,易潮解結塊,有效氯易揮發,當漂白粉有效氯下降到15%以下或己結成硬塊時就不應使用。
3、消毒後的飲用水應達到消毒效果,水中游離余氯量應達到0.3~0.5mg/L, 即氯嗅明顯,投葯不要過量。
2009年旱災地區生活飲用水消毒指南
自去年11月1日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出現大面積旱情,截至2月5日,全國有429萬人、207萬頭大牲畜因旱災發生飲水困難,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已於2月5日宣布啟動Ⅰ級抗旱應急響應。 旱災期間,水源減少,生活飲用水匱乏,水質下降,做好生活飲用水消毒工作,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措施。為保證居民能得到基本生活需要的安全衛生的飲用水,一方面要保護好水源,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尋找新水源,認真做好生活飲用水消毒等水質處理和水質監測工作,保障飲水的供應和安全衛生。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和《全國抗旱救災防病預案》的要求,為確保乾旱地區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特製訂旱災期間生活飲用水消毒指南。 一、水源保護 在旱災地區,由於地面水源水量銳減,水體稀釋自凈能力甚微,各種水源十分珍貴,必須加強水源衛生防護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飲用水源保護的規定,做好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工作。 1.嚴禁向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可能影響水源水質的地區排放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或傾倒糞便、垃圾與污物,停止一切可能危害水源水質的活動。 2.以溝、河等為水源時,飲用水取水點要處於生活用水點和牲畜用水點的上游,以水塘為水源時飲用水取水點應與生活用水和牲畜用水分塘或分區。
3. 公用水井井口加蓋並做好防護,水井周圍50m范圍內禁止傾倒糞便、垃圾與污物,採用公用水桶取水,並保證清洗干凈。 4. 加強水源水質監測。 二、生活飲用水的消毒 1. 消毒劑的選擇 應盡可能選擇取得了衛生部衛生許可批件的消毒產品,緊急情況下使用單一有效成分的化工原料時應確保質量。適用於旱災地區應急飲用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劑有: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為25%),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為60%~70%),二氯異氰尿酸鈉(有效氯含量為60%)等。常用的飲用水消毒片有:漂粉精片(有效氯含量200 mg/片~400mg/片),二氯異氰尿酸鈉消毒泡騰片(有效氯含量250 mg/片)。 2.分散式供水的消毒 對於混濁水,可選用明礬、硫酸鋁、三氯化鐵、高氏凈水劑、鹼式氯化鋁等混凝劑,按要求比例加入水中,充分攪勻,等靜置澄清後棄去沉渣。對於高鐵錳、高氟和高砷水源水應分別採用專門方法除去水中的鐵、錳、氟和砷,達標後方可飲用。 2.1 缸水、桶水消毒 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或泡騰片(如漂白粉精片、二氯異氰尿酸片等)等對缸水或桶水進行消毒。缸水、桶水消毒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一般每50kg水加入片劑或泡騰片1片。加入量也可按每升水3mg~5mg有效氯計算,作用30分鍾後,余氯應達到0.3mg/L~0.5mg/L。
2.2 井水消毒 井水可採用定時投加漂白粉消毒法:將所需量漂白粉放入碗中,加少許冷水調成糊狀,再加適量的水,靜置10min。將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盪數次,30min後即可使用,一般每天消毒2~3次。 井水消毒也可採用持續加漂白粉法:在容器(如塑料飲料瓶)上面或旁邊鑽4個~6個小孔,孔的直徑為0.2cm~ 0.5cm。根據水量和水質情況加入漂白粉精片(一般裝250g~300g),用細繩將容器懸在水中,利用取水時的振盪,使容器中的氯慢慢從小孔放出,以保持井水中一定的余氯量。一次加葯後可持續消毒1周左右。採用本法消毒,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投加葯物,測定水中余氯。 3. 集中式供水的消毒 集中式供水單位應加強消毒管理,保證供水質量。 4.送水、引水的消毒 在旱災地區水源水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可組織緊急運送(或接引)安全衛生的生活飲用水,保證災民生活飲用水需要,在運送(或接引)生活飲用水的時候應做好運送設備和臨時管網的消毒工作。 4.1運送飲用水的消毒 4.1.1 送水工具必須徹底消毒 送水工具可採用消防車、灑水車、防化消灑車、水箱和塑料水桶等。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必須徹底清洗消毒,首先用自來水將容器沖洗干凈,再用萬分之二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有效氯濃度約為50mg/L)
浸泡24小時,排空容器內的消毒液,並用自來水重新沖洗干凈。如時間緊迫,則可採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時,或有效氯濃度2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30分鍾。消毒終了,應取樣進行細菌學檢驗,合格之後,方可投入使用。亦可採用其他消毒劑按等效濃度配製。 4.1.2 運送期間防止二次污染 待運自來水的余氯含量應不低於0.5mg/L,運水貯存不超過2天,中間加一次漂白粉精片,加量按每噸水20片或等效的其他消毒劑,並進行水質監測,防止運送的自來水受到二次污染,以確保運水的衛生質量。 4.1.3運水人員應選用身體健康者。 4.2鋪設臨時供水管道接引自來水的消毒 4.2.1 臨時供水管網的消毒 對於旱災持續時間長,災民聚居的城鎮,如有條件可從其他地區接引自來水,則是一種較好的應急供水措施。新安裝的臨時引(供)水管網,應進行徹底消毒,可將自來水余氯量提高到100mg/L,浸泡1小時,然後沖洗管網後使用。 4.2.2接引自來水的余氯量不低於0.5 mg/L,且終端余氯以不低於0.1 mg/L~0.2 mg/L為宜。 4.3 新安裝的臨時貯水設施在使用之前也應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首先用水沖洗干凈,再用有效氯濃度200 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霧或擦拭消毒,並用凈水重新沖洗干凈。
4.4運送或接引的安全衛生水的分配,根據不同的條件,可採用下列方式之一,由專人(身體健康者)進行管理和定量分配供水。①有條件的地方,應優先選用原有貯水配水系統;②設臨時貯水配水箱;③立即直接分配給災民戶。 5.飲用水應急集中處理設備 飲用水應急集中處理設備在東南亞海嘯災區和四川地震災區均有大量使用,可在我國旱災地區嘗試使用。這種設備多採用濾膜法和反滲透技術,具有佔地面積小,運輸方便,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 5.1 設備要求 設備應取得衛生部衛生許可批件或符合相關法規標準的規定。 5.2對水源的要求 可適應多種水質,對水源水質要求不高,可直接以溝塘水、河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為水源。 5.3 凈水效果要求 該種設備可有效去除膠體、懸浮物顆粒、溶解鹽類、有機物以及微生物,效果可靠。 5.4 產水量要求 每小時產水2~5噸的設備,即可滿足1000人左右村莊居民長期用水需要。
㈨ 怎麼樣能保持室外游泳池的水質
一、 水質處理:1、 沉澱:使用混凝劑使水中雜物凝固沉澱。聚合氯化鋁按使用說明書量投放,投放時葯物要充分稀釋,均勻撒入池面。2、 吸污:投放混凝劑後,最好運行循環系統半小時。當水中出現絮狀沉澱後,要靜止6~8小時,再用吸污設備把沉澱物排出。吸污時要耐心細致,不要時間太長(2小時內)。3、 消毒:採用含氯類消毒葯(二氧化氯、三氯異氰尿酸、二氯異氰尿酸、次氯酸鈉等)對池水進行消毒,使池水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並定期測定池水的余氯量。葯物用量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規定執行。 4、 葯物使用注意事項:①調PH值: PH調節劑一般使氫氧化鈉(鹼片)和鹽酸。泳池水採用自來水時,池水PH值一般在6.5~8.5,不需要調PH值。PH值偏低時,使用碳酸鈉或氫氧化鈉提高池水的鹼度。當水質的PH值偏高,達8.2以上時,可適量投放鹽酸。②含氯類消毒葯物當水溫達到30℃以上、或水質顏色變綠,要適當加大投葯量。③除藻葯物的使用:一般不提倡使用除藻劑,通常採用定期提高含氯消毒劑的濃度即可除去藻類。如果發現小蟲或青苔時,可在輸入游泳池的水中投放除藻劑硫酸銅,2小時後進行水處理的其它步驟。硫酸銅以2~3g/M3 水的劑量投放,注意投入次數不能多。二、 循環過濾水處理注意事項:1、 啟動循環過濾系統進行水處理時,每天至少要開足2個循環周期。2、 定期定時進行過濾罐的反沖洗。3、 經常清洗毛發過濾器4、 在罐前投加沉澱劑,每天可投加少量聚合氯化鋁,按0.1克/ M3水的劑量投放。這樣可減少吸污次數,但要加強反沖洗。
(一)泳池所用的化學葯品類別及名稱 1、消毒葯——主要採用氯來消毒,目前國內使用的消毒葯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鈉、液氯、泡騰消毒片、三氯異氰尿酸、二氯異氰尿酸鈉等幾種。 常用的是泡騰消毒片,三氯異氰尿酸(片劑、顆粒和粉劑)、二氯異氰尿酸鈉。2、沉澱混凝葯 ——主要分鹼性混凝劑、酸性混凝劑。目前國內使用的混凝劑有:氯化鋁、明礬、硫酸鋁等幾種。 3、PH值調節葯物——主要分含鹼性高的葯物、含鹼性度中性葯 。主要有幾種:鹼、酸、。 (二)簡單介紹以上部分常用葯物的顏色及投放性能量 a、消毒葯 1、漂白粉——顏色白粉狀,主要成分是復式鈣鹽,其有效成分就是其中的次氯酸鈣Ca(OCL),其溶於水產生氧化鈣沉澱和鹽酸,並產生新生態氧殺菌,殺菌力較強。缺點是貯藏、運輸不方便,池水有殘渣。用量1000M3水約需20-30公斤漂白粉。 2、次氯酸鈉(漂水)——液體呈黃色,含10-15%的有效氧,其溶於水產生次氯酸(HOCL),在光的作用下產生具有較強蝗氯化作用的新生態殺菌,殺菌能力較強。優點是使用方便,池水沒有殘渣,持續效果好。缺點是貯存、運輸不方便、成本高。用量1000M3水約需40-50公斤。 3、泡騰消毒片——片狀,其溶於水幾乎全部以次氯酸鈉形式存在,它是中性分子,可以擴散到帶負電荷的細菌表面,並穿過細菌的細胞膜進入細菌內部,產生氯化作用下破壞細菌某種酥的系統。最後導致細菌死亡。優點是貯存、運輸、保管、使用方便、有高效殺菌作用,有效氯含量高。用量1000M3,2.5-3.2公斤,但首次用量為三日用量,兩天後用量,以後每隔一天按兩天葯量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