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旗袍如何設計
擴展閱讀
襯衫粘土 2025-01-20 03:28:31
真維斯牛仔褲女孔雀藍 2025-01-20 03:19:24
朗逸手套箱拉手如何更換 2025-01-20 01:49:34

旗袍如何設計

發布時間: 2022-12-25 16:52:55

『壹』 如何製作旗袍更美觀時尚呢製作旗袍有哪些方法呢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旗袍已經與傳統旗袍的款式有了很大的區別,更加的美觀也更加的大膽時尚了。至於如何製作旗袍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小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首先,想知道如何製作旗袍的一個前提是懂得裁剪: 裁剪的第一步是要我們在製作旗袍的時候要確定衣料的正反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要把反面畫上裁剪的路徑。還有要確定衣料的對折線。當然,不能忘記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在我們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製作旗袍的第二步是縫制,關於縫制呢,小編沒有辦法在這里為大家詳細的說明,不過小編知道, 輔仁大學馮綺文修女研究旗袍和中式服裝製作多年,她說縫制旗袍力求細心嚴謹,從體型觀察、尺寸測量、計算制圖與縫制,每步驟都不能馬虎,她除了保存傳統也力圖創新,利用隨手可得的回收材料,自行研發裁縫工具,例如「頸型量測器」、「褶子整燙輔助片」等,開發一套專屬的「馮氏旗袍製作法」,讓老東西更利於傳承。她根據多年經驗,整理各部位參考表,研發馮氏完美式」旗袍製作模式,初學者也能輕易上手。

『貳』 旗袍有哪些時尚的亮點設計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可以說是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穿旗袍,並且很多外國的女生也覺得旗袍很美麗,那麼現在這么受到大家歡迎的旗袍在設計上有哪些亮點呢。

第一點旗袍的開叉,可以說旗袍的開叉是旗袍設計當中最有設計亮點的地方,旗袍本身是裙裝,並且是修身類型的裙裝,一般穿著旗袍都是比較緊身的, 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旗袍沒有兩邊的開叉的話,那對於穿旗袍的女性是很不方便的,無論是走路還是坐下的時候都不是很方便,但是有了兩邊的開叉就方便了很多了,給腿部流出了很多的空間,這樣對於穿著旗袍的女性來說一是便於行走,第二也方便坐著的時候更優雅,可以把腿並在一起。另外兩邊開叉的設計也為旗袍增加了女人味,能突出女性的魅力。

『叄』 旗袍——工藝科普+紙樣設計

旗袍在中國人心裡,

是最能夠代表東方女性的服飾,

它貼合女性身材的剪裁,

優雅的氣韻,含蓄內斂的性感,

都完美體現了東方女性的大方美麗。

對中國女子來說,

如果一生沒有穿過一次旗袍,

絕對是一件遺憾的事。#服裝設計# #穿旗袍的女人# # 時尚 與潮流# #中國傳統文化# #服裝培訓#

旗袍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它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款式多樣,分門別類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給大家推薦的是——旗袍工藝分類!

開 • 襟 • 分 • 類

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

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無襟。

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復雜,要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縫合的襟只作為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效果上更為美觀和高貴。

直襟就比較少,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扣,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紐。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因為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

領 • 型 • 分 • 類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一下八種樣式:

一般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 、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在選擇旗袍的時候,領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因素,脖子短的女性不適宜選擇高領,對於脖子較長的女性來說,沒有什麼限制,選擇的范圍要廣很多。

袖 • 口 • 分 • 類

旗袍袖大致上可分為:

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反摺袖等。

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來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著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多選後三種,而年長的則大都會選擇長袖。通常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寸(63~67厘米),中袖越有十六寸(53厘米),短袖長石村(13厘米)。

衣 • 長 • 分 • 類

傳統的旗袍一般都為長旗袍,但如今短旗袍也流行起來。對於具有身高優勢的女性來說,長旗袍穿著高雅大方,短旗袍穿著則性感嫵媚。對於個子稍矮的女性來說,在鞋的搭配上建議高跟鞋拉長腿型的視覺效果,短旗袍是最佳的選擇。

擺 • 型 • 分 • 類

旗袍的擺型分為:

寬擺、直擺、 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 袖大、鋸齒擺等。

日常的旗袍穿著多以寬擺和直擺為主,禮服擺和魚尾擺用於婚宴、酒會、出席活動等特定場合。

開 • 衩 • 分 • 類

旗袍開衩分為:高開叉、低開叉。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一生酷愛旗袍的張愛玲回憶道:「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滾 • 邊 • 分 • 類

滾邊是旗袍上的一個亮點,雖然說白了只是用縫紉機在旗袍邊緣縫上一條細線。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步驟,但它有著自己的講究與搭配方法。

比如最佳的滾邊材料是真絲軟緞,而且滾邊的顏色必須要求素色。但是滾邊的類型就很多了:寬滾邊、細滾邊、單滾邊、雙滾邊……不同的滾邊類型,契合了不同類型的旗袍。

盤 • 扣 • 分 • 類

盤扣的種類多樣,分為:

一字扣、鳳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單色扣、雙色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蝴蝶盤扣、吉字扣等。

在與旗袍面料色彩的搭配上, 如果是單色面料的旗袍,就選擇與該面料不同的顏色,起到突出和點綴的作用; 如果是花色面料,就選用單色面料做盤扣,此時盤扣作為「綠葉」陪襯。此外, 盤扣造型也要根據不同的旗袍紋樣搭配,其原則是要與面料紋樣相協調,,不能過分平淡,也不能過分出跳。

1.旗袍紙樣設計

2.局部細節


3.男裝上的小立領

4.秀場上的身影

『肆』 旗袍的穿著和設計的計究

中華民族傳統女性服飾之一,二十世紀上半葉由民國女性參考滿族女性傳統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是一種東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現時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國的女性服飾文化象徵意

甘婷婷旗袍照
義。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在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傳統旗袍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袍子,或稱旗裝、旗服,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婦女的民族服飾。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由於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袍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滿族之袍
旗袍是民國時期的婦女時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
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漢滿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

身穿傳統旗袍的宮廷人士
期,漢滿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剃發易服,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血腥殺戮,至此傳統服飾漢服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漢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民國旗袍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時代,也是近代中國女裝最為光輝燦爛的時期。這時的旗袍造型纖長,與此時歐洲流行的女裝廓形相吻合。此時旗袍已經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別裁派"的說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時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這些改革的應用雖並不廣泛,但表示了當時人們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須遵循的。旗袍與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別裁派"的一個特點,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可以與多種現代服裝組合,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寬大平直;與沁時流行的倒大袖相呼應,旗袍的下擺比較大,整個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狀。但肩、胸乃至腰部,則已呈合身之趨勢。張愛玲說:"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這位以善於觀察和描述時裝的女作家所說的"初興",如果是指20年代,那"嚴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現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結構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這些裁剪和結構上的改變,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鴻翔公司的後人金泰鈞先生對此堅信不疑。他本人雖未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於鴻翔時,還可從老師傅處獲得有關於此的很多消息。這時旗袍已經成熟已經定型,以後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確定的基本形態,只能在長短、肥瘦及裝飾上作些變化。全世界女性們所鍾愛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為楷模的。當時的上海,是亞洲時尚的中心,是社會名媛的樂園。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

鄧麗君旗袍照
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沉重的負擔。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二十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漢化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不同於舊制,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


旗袍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
1. 旗女之袍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2. 旗女之袍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中國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伍』 如何製作旗袍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綉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制前對面、里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二、做縫制標記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紐扣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制標記緝省,盡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干燙或濕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盡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凈縫居中,敷牽帶的松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鏈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凈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里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里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凈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凈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凈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選擇。

七、合肩縫,裝袖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里

1.夾里收省,合肩縫,裝袖夾里

將夾里省緝好,縫合肩縫夾里,再裝袖夾里。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擺貼邊

將前後夾里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里下擺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擺貼邊緝牢。夾里下擺比衣片下擺短1cm。

九、復夾里

1.復小襟夾里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里,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松,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里

將大襟衣片與夾里反面相對,夾里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里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里,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里

方法與復前片夾里相同。注意後片夾里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凈縫緝線。裝拉鏈一邊緝至拉鏈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麵子、里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里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里

將袖口夾里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1.做領面

(1)將凈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准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里。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里。將領里縫頭折光,復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里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紐扣,釘紐扣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里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折,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

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干,毛口向里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紐扣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復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扣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扣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扣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鏈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鏈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污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里子,後燙面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擺→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濕燙或干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盡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盡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

『陸』 旗袍在設計時要注意哪些方面,更能襯托女性的美感呢

旗袍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出色的女性美表現贏得了大多數中國女性的青睞,被稱為中國女性的「民族服飾」。在外交、婚禮、國慶、比賽迎賓、文化藝術頒獎等重大社交場合,旗袍往往是女性的首選。雖然一些住在家裡的女性沒有機會參加重大活動,但她們也願意做一件旗袍,不時穿上,以顯示她們的女性氣質。旗袍獨特的民族性在當代中國女性服飾中仍佔有重要地位。

『柒』 滿族旗袍的設計理念

滿族旗袍的設計理念。

滿族旗袍是滿族婦女傳統的日常服裝。它原是一種不分上衣下裳的長袍,袍呈直筒狀,由一整塊衣料剪裁而成,任何部位均不重疊,式樣為圓領大襟,兩面開禊,袖口平直,腰身寬大,長可掩足。

滿族長袍上下連體,一件可頂漢族的衣、裙、褲等多種服裝穿用,但製作起來省工省料,經濟便宜,穿在身上,美觀大方,能夠展現女性輕盈秀美的自然體態。

根據氣候變化,滿族袍可做成單、夾、棉、皮等多種樣式,並且可長可短,宜供四季穿用,因此深受滿族婦女的喜愛。由於滿族又稱「旗人」,此袍又被稱為「旗袍」。

改良後的滿族旗袍

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

滿族旗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對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騎馬馳聘顯得十分精幹利落。

在滿族南遷遼沈,入中原後,與漢族同田共耕,受漢族「大領大袖」服飾的影響,由箭袖變成了喇叭袖,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叉。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女的體形和賢淑的個性、民族的氣質。

『捌』 旗袍的製作過程

傳統旗袍的縫制工藝設計

一、旗袍簡介

旗袍量體方法

旗袍長度標准:

種類

衣長

袖長

長袖旗袍禮服

齊腳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齊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間

旗袍圍度加放法(cm)

種類

胸圍

腰圍

臀圍

領圍

可體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寬

用料

74

2個衣長+1個袖長+10

90

2個衣長+12

二、旗袍款式造型變化

造型方法的區別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

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

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琵琶襟旗袍禮服——

此外還有雙圓襟旗袍、雙開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裝飾工藝設計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一) 旗袍衣邊裝飾手法及工藝處理

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是旗袍裝飾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

1、 單色鑲邊

2、 單色滾邊(方角滾邊工藝處理圖示)

3、 滾嵌滾(方角嵌滾工藝處理圖示)

4、 嵌邊(圓角嵌邊工藝處理圖示)

5、 混合滾(嵌鑲滾)

6、 三色鑲邊

二) 旗袍的花鈕裝飾

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裝飾

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各種質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裝飾,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顯示高貴、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項

一)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二)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三)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

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五、旗袍的縫制工藝

一)款式簡介

二)衣片歸拔

1、 前衣片歸拔——把前片從中心線處折疊,正面相對,擺平置於燙床上,把側縫中腰處拔開,臀部歸直,使衣片的曲線與人體型曲線相符。

2、 後衣處歸拔——把後衣正面相對在中心線處折疊,放在案扳上,把側腰中腰處拔開,後中腰處歸縮,側縫臀部的凸勢進行歸縮處理,餘量推到臀部,再把後袖籠略歸一下,把凸勢推向背處,推出肩胛凸勢。

3、 衣袖片歸拔——把袖片按正面對折,由側縫向袖中歸燙,把凸勢推向手臂處。

三)貼牽條

牽條的作用:牽條起牽製作用,防止拉伸變形。對於一些輕薄面料,牽條還起著減少縫口起皺的作用。

牽條的用途:服裝中凡是容易拉伸變形的部位都應敷上牽條,如袋口、駁口線、領口線、袖窿、門襟止口等。敷牽條時,一般要略拉緊一點敷上,特別是易拉伸的部位。

1、 側縫貼牽條

衣片歸拔後,為了保證側縫曲線的穩定性,需在前後衣片側縫沿縫份粘貼直紗牽條。

2、 襟邊貼牽條

旗袍圓襟、方襟、直襟三種大襟粘牽條的製作工藝:

1)圓襟

首先裁好1~1.2cm寬的直紋牽條,然後將牽條粘於大襟邊的縫份上,當粘貼到下半彎處時,將牽條稍拉緊使大襟邊容縮約1cm,燙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會走樣,容縮後的大襟完成後效果較貼體。如圖1所示。

2)方襟

將已裁剪好的直紋牽條粘於大襟邊縫份處,粘至轉角位剪斷牽條。然後再繼續粘貼彎曲的部分,並在下半部份容縮1cm,再把長出的1cm牽條剪齊。如圖2所示。

注意:牽條粘貼至彎曲部位時需剪若干個剪口,以便轉彎處粘貼平服。

3)直襟

牽條粘貼至大襟1/3處開始拉緊牽條容縮大襟邊約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玖』 旗袍裙的設計裁剪

共包括六個部分,即旗袍裙彩色效果圖、黑白效果圖、旗袍裙盤花扣裝飾圖、女裝裁剪制圖基礎板、制圖符號說明,以及各款旗袍裙的裁剪結構圖。
旗袍裙效果圖部分,不僅表現了不同款式的著裝效果,而且還進行了更豐富、更深層次的擴展和發揮,諸如與旗袍裙相適應的各種配飾品、帽子、包袋、腰帶等等在效果圖中都有表現,再加上流暢的水彩和炭筆勾線繪畫技法,描繪出所用面料的質感和色調,服裝的整體氛圍表達得周到而全面,讓人一目瞭然。
黑白效果圖以簡潔、干練的筆觸勾畫出優美婀娜的旗袍裙款式,雖然無色但勝似有色,旗袍裙的整體結構和細節設計都歷歷在目。而簡短的文字說明把服裝的材質和色彩表達得明明白白。圖文並茂更為《旗袍裙的設計及裁剪圖》增添了不少情趣。盤花扣是旗袍裙的特色裝飾。華美的繩線,精緻的盤繞,飛龍舞鳳,彩蝶飄花,個個栩栩如生,流暢生動,往往會成為一件旗袍中的點睛之筆。
《旗袍裙的設計及裁剪圖》對這一裝飾給予了重視,在以傳統形式為根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具創造性的演繹和變化,向讀者展示了30多款新穎的盤花扣。這些盤花扣大多都被靈活、別致地應用到了領口、前襟、裙擺、側縫等部位,為旗袍更添一份風韻。
《旗袍裙的設計及裁剪圖》最實用的特點在於幾乎對每一款旗袍裙都配有清晰的裁剪結構圖,並為讀者提供了女裝裁剪圖基礎板和制圖符號說明,使初學者可以從頭學起,熟練者進一步深入掌握,適合於多層面的服裝愛好者和從業者。

『拾』 旗袍的哪些設計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旗袍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有盤扣的設計。

盤扣不僅有紐扣的作用,更有美觀和精緻的裝飾效果,盤扣對於旗袍來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盤扣的種類有普通直形扣、蝴蝶扣、蜜蜂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花蕾扣、壽形扣等等多種多樣,它可以用於長袖盤扣、短袖盤扣、對襟盤扣、斜襟盤扣以及時尚連衣裙,在不同服裝上同一種盤扣的效果也不同。

旗袍本身是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尤其夏天的街上,二十多歲的少女身著改良旗袍,四十多歲的婦女穿著真絲旗袍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旗袍是經典服飾,每個人穿上旗袍都有自身的氣質,旗袍的設計值得一提的還有領口的設計,比較有新意的是鳳仙領、水滴領、連立領和元寶領。旗袍的立領可以拉長頸部線條,使整體線條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