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搭配 » 道袍搭配什么帽子

道袍搭配什么帽子

发布时间: 2022-09-20 17:47:12

㈠ 道士的帽子是什么样的

道教服饰,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一、什么是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二、各种道冠

1、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2、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3、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4、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5、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㈡ 刀剑英雄仙的那个玄道蓝袍配什么帽子好看,求附图

玄蓝道袍 好看

㈢ 明制道袍里面应该穿什么

里:贴里衬袍
中:褡护
外:明制道袍

㈣ 道士的标准装扮是什么

道士显著的特点是束发盘髻,一般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或南华巾,顶髻用木簪或玉簪别住。

道袍一般是青兰色。青色象徵青龙,主东方生气,五行属木。青色还表示道士是道教始祖东华帝君的流裔和传人。道袍不单只有兰的。
也有黄的和紫的。方丈可穿黄袍和紫袍,逢到节日圣诞一般道士也可穿黄袍或紫袍,但没受过戒的不能穿。
按仪范惯例戴什么冠簪一定要配什么头饰,有一定的规矩。道冠有月冠、五岳冠、莲花冠、三台冠等,有木制的也有玉制的,用法很讲究。道士一定要当完童道,举行了 “冠巾礼”以后才能簪发戴冠,以戴月冠为最普遍。穿着道袍也有沿袭的规矩,什么道袍一定要配什么冠簪都有规定。道士穿着鲜艳的道袍,戴着亮晶晶的冠簪和头巾,登着白布袜和船形的“云鞋”或“青鞋”,与现代的情趣相去甚远。道士的装束看起来真有离尘脱俗、飘飘欲仙之感。
道士的用具也有很多规定。 “仙钵”和“规”是受戒时正式发给的。仙钵有铁的、木的和漆的。到山里采药用铁的,可以当锅用;在丛林的斋堂里用木的和漆的。规是一块红布,一米半长,八十厘米宽,四周镶着约十厘米宽的黑边。规的用法有三种:1.完全展开表示最高的崇敬。2.半叠起来表示对尊神上仙的敬仰。3.完全叠好,做经忏时挂在手臂上表示肃敬。规的尺寸大小和佛教法事中用的“具”差不多。《昆尼日用》一书中说明了“具”的用途。
以上谈的是全真教而不是天师道道士的装束。一般来说全直教道士注重个人清修,要上山找草药,因此道袍比较轻便朴素;天师道道士注意祭祀威仪,大部份时间花在诵经念咒上,又讲究圣诞祭典,所以道袍比较考究。

㈤ 华山派的帽子

道教服饰有样式规定。道装有大褂、道袍(或称得罗)、戒衣、法衣、花衣(或称作班衣)。大褂、道袍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时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时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道士帽称巾。全真之巾有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等九种。正一之巾有纯阳巾、南华巾、庄子巾、荷叶巾、混元巾、九梁巾、诸葛巾、太阳巾、包巾(幅巾)等九种。
道人戴的冠子有黄冠、五岳冠、莲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㈥ 戏曲中的奸臣带什么帽子例如曹操

戏曲中人物的穿戴要和其身份相吻合,不能因为是奸臣,就要违背规律穿戴其他的衣帽。
在戏曲中,曹操所带的帽子称为“相纱”,是权利很大的官员所戴的。其他奸臣比如严嵩等也是这样。

㈦ 道袍颜色的讲究

道袍有蓝色、灰色、黄色、棕色,暗红色,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由于道教为国教,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也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常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大褂袖宽一尺四寸,右腋开襟,有两飘带;中褂则多为对襟。道袍,又称“得罗”,与大褂相似,袖宽一尺八寸以上,长短随身,青、蓝色,象征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

(7)道袍搭配什么帽子扩展阅读:

道袍在明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几乎就是读书人的“标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叫这种衣服叫道袍,因为读书人懂得的道理多。随着流行变化,道袍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经常变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袍特点:

其一是“不与俗移”,也就是说不管社会上的人穿什么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变,这其实也是道士特立独行的人格的表现;

其二是“不异服”,穿的都是黄帝所制之衣冠,也就是汉族服饰,不穿其他的服饰。所以道教服饰千百年来,其实变动是不大的。

㈧ 天师府刚传度的弟子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什么颜色呢

穿便装,外面再穿件道袍,如果自己有薄的道服也可以,请不要穿5分裤7分裤,裤子穿黑色

㈨ 有什么汉服适合男生日常穿

首选明制,像曳撒飞鱼等。首先明制不容易出错,其次明制比较大气恢弘,然后曳撒和飞鱼较短不显臃肿比较干练英气。然后是圆领袍,圆领袍属于唐制。首先圆领袍据《舆服志》记载为天子常服,其次同曳撒飞鱼一样较短显干练英气。

㈩ 道袍颜色有什么讲究

道袍有蓝色、灰色、黄色、棕色,暗红色,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由于道教为国教,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道袍也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常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大褂袖宽一尺四寸,右腋开襟,有两飘带;中褂则多为对襟。道袍,又称“得罗”,与大褂相似,袖宽一尺八寸以上,长短随身,青、蓝色,象征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

(10)道袍搭配什么帽子扩展阅读:

道袍在明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几乎就是读书人的“标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叫这种衣服叫道袍,因为读书人懂得的道理多。随着流行变化,道袍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经常变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袍特点:

其一是“不与俗移”,也就是说不管社会上的人穿什么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变,这其实也是道士特立独行的人格的表现;

其二是“不异服”,穿的都是黄帝所制之衣冠,也就是汉族服饰,不穿其他的服饰。所以道教服饰千百年来,其实变动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