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蒙古袍腰带
这个腰带是在后面有一个钩子或者系带的 ,没有用魔术贴的 那个容易崩开
话说这是舞台服装 不能算是真正的蒙古袍
蒙古袍使用绸缎作为腰带时一般打结在左后或者右后方 正后方象尾巴不好看 侧面的话干活骑马时候碍事儿
蒙古袍
蒙古族传统服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袍长而宽大,长袖高领,右开襟,纽扣在右侧。下端左右一般不开衩,领口、袖口多镶花边。棉袍多以头皮制成;单夹袍一般以布、绸缎制做。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时多束腰带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约三四米,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束腰带主要是为了抵抗风寒。蒙古靴的设计则以利于骑乘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脚尖部向上翘,靴内配有衬毡,以防寒防水。
③ 很精美的蒙古袍有多贵比如图片上的,大概价格是多少在哪里有卖
很精美的蒙古袍不戴头饰和靴子的话需要1万多。戴头饰的话头饰也有假的装饰用的,也有真的,头饰真的还要分地区,比如鄂尔多斯真头饰50 万到70 万不等,巴林头饰7 万到15 万不等。靴子的话传统蒙古靴子差不多5000 左右,皮的在商城里卖的也就1000 左右。望参考。
④ 蒙古族的人通常穿什么衣服
蒙古族的人通常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蒙古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蒙古袍图片:
⑤ 求蒙古族服饰图片 只要图片
蒙古族妇女服饰图
⑥ 你能说出藏袍,蒙古袍,朝鲜服装的特点吗
藏族服饰基本结 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 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 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 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 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 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 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 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据 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藏族服饰 的这种基本特征大约远在战国以 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浓厚 的高原民族特点。
(2)男女皆爱饰物 各地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较多,有银、金、珍珠、 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琥珀等。运用广泛,有头饰、 发饰、鬓饰、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造型美观,多为 自然形状。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男子普遍 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
(3)配色大胆精巧
藏族服饰的另一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依次递增和构图上。牧 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 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 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她们常用十字纹样的花领袍和靴上作 装饰,给人以“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的联想。她们大 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且巧妙运 用复色、金银线取得明坑邙又和谐的艺术效果,配色十分大胆、精 巧 .
西藏服饰特点(细分)
1、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衫、长靴、编发、饰品。 2、基本特征表现为品类繁多,可分为袍、短衣、坎肩、腰带 、帽、靴、邦典、发饰,首 饰、佩饰等。 3、式样上分为:长袖袍、无袖袍。
4、质地上分为:锦花袍、绸缎袍、光板羊皮袍、氆氆、毛呢夹袍、素布袍等。
5、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金银线搭 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又和谐。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宽大,束有腰带,因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配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
朝鲜族服饰特点
朝鲜族一向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 "白衣民族"之称。对白色的偏爱,典型地反映了朝鲜族酷爱洁净的特点。最初迁入境的垦民多以线麻自织的麻布为衣料,质地粗糙,夏季凉爽,但冬不保暖。以后随着织布工艺技巧的不断改进,麻布越织越好,不仅纹细且少有斑点,颜色亦经漂洗由黄变白。在相当长的时期,麻布、土布一直是朝鲜族传统服装的主要面料。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朝鲜族的传统服装,男女迥然不同。男子的裤裆肥大,易于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并喜欢在上衣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但不镶边,讲究合体,颜色多为灰、棕、黑色。出访时再加穿长袍(式样与上衣相同,只是长及膝盖)。
朝鲜族长袍能体现男性持重的风度和雄健的体魄。长袍,礼貌是朝鲜族男性外出的服饰。现在,传统的长袍已无人问津,但男性袄裤仍是老年人"花甲"庆典必穿的礼服。
男女所穿的上衣,在斜襟上都镶着白布边。这种白布边可以经常拆洗,使衣服保持干净。传统的朝鲜族女装,其特点是袄短裙长。袄的衣领同襟连成一条斜线,衣襟右掩,没有纽扣。朝鲜族传统女性服装,以黄袄粉裙为典型。袄长及至现在上衣三个纽扣之上,裙长及膝盖或脚面不一。袄袖呈圆弧形肥大,左右衣襟以两根长长的结带在右胸前打一个蝴蝶结,长长的飘带给人以飘逸的美感。袄的领口、袖口多以不同颜色的布条镶边。年轻妇女和少女在袄(则羔利)袖口和衣襟上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
年轻妇女袄的面料色彩缤纷,亦有专一谐调、淡雅为基本格调的筒裙和缠裙。缠裙把裙子的右侧下摆稍稍提起,掖在左侧后背腰带上,十分巧妙地勾勒出女性优美的线条。朝鲜族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到冬天,加穿以毛皮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
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不穿筒裙。穿缠裙时,必须在里面加穿素白色的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但与其他民族的筒裙不一样,它的腰间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这种裙长过膝盖,利于劳动、步行。
朝鲜族老年妇女旧时衣着以白、灰最常见,袄裙外多配以带兔毛等毛边的坎肩,坎肩两襟由一玛瑙椭圆形坠子连接。现在,老年人也和年轻人一样喜着五彩缤纷、质地精良的短袄长裙,却很少有人系白头巾。
朝鲜族的童装,不论男女,以颜色绚丽为特色。童装的款式同大人的基本相同。童装的衣料多选用粉、绿、黄、蓝等色彩的锦缎。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做料,穿在身上好象身披彩虹一般,因此这种衣服被称作是"彩虹袄"。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象征,用"七色缎"给幼儿做衣服,意在让幼儿们更加美丽和幸福。(年轻的朝鲜族妇女在喜庆的节日和娱乐场合也喜欢穿这种衣服。)
朝鲜族的鞋,有个演变的过程。早期多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妇女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现在则普遍穿布鞋和皮鞋。
朝鲜族妇子的缺衣幼裙,是朝鲜族衣饰西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男服装的一小特点。缺衣在朝鲜语外叫"则高弊",是朝鲜族最爱好的上衣,以曲线形成肩、袖、袖尾,以直线形成领条领子,高晃取袖笼呈弧形,斜领、有扣、用布带挨结,在袖心、衣襟、腋停镶有颜色娇艳的绸缎边,只遮蔽到胸部,颜色以黄、红、粉红等浅颜色替宾,母性穿伏回洒脱、漂亮、慷慨;长裙,朝鲜语也叫作"契玛",是朝鲜族母子的重要衣饰,腰间有长皱褶,宽紧飘劳。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造而成,颜色娇艳,总替缠裙、筒裙、幼裙、短裙、围裙,民族文化。年青男子战长父多恨穿负口式的带褶筒裙,裙消功膝盖的短裙,即于逸静。外嫩年妇男多穿缠裙、幼裙,夏地在上衣里添穿棉(皮)坎肩。缠裙为一幅已经缝分的裙料,由裙腰、裙摇、裙带组败。上狭上严,裙消及手面,裙晃较宽,裙上端有很多粗褶,穿时缠腰一圈前解结在左腰一侧,穿这种裙子时,外面必需减穿荤红色的衬裙。
⑦ 蒙古族的衣服上的颜色代表着什么意义
蒙古族腰带不离身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他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服饰艺术丰富多彩、璀璨夺目。 四季都穿长袍 内蒙古、新疆牧区,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不同颜色各有象征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被看作是至高无尚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族,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腰带防风抗寒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⑧ 蒙古袍的经典款式是立领对襟吗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服饰种类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共16张
鄂尔多斯部蒙古族头饰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人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具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他们为大体风格一致,各具特色。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
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发套式,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粒宝石珠的链坠,使鄂尔多斯头饰成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
长袍
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
共5张
蒙古族服饰
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腰带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蒙古靴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据季节的变化有皮靴、布靴、毡靴几种。皮靴多用牛皮、马皮、羊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头、圆头几种。布靴多以布帛、平绒布面料制作,中靿和矮靿居多,靴帮绣以图案,轻便柔软,舒适美观。毡靴多以羊毛、驼毛擀制而成,保暖耐磨损,一般多在隆冬时节穿用。蒙古靴类型又根据靴靿的高矮,分高靿、中靿、矮靿几种。皮靴一般采用特殊工艺把所需图案,如二龙戏珠、珠宝连城、蝙蝠、云纹、回纹、草纹、万字、蝴蝶、花卉等图案轧、贴在靴靿或靴帮上。布靴的靴帮、靴靿大多刺绣或贴绣精美的花纹图案。流行在民间的蒙古靴式样有七、八种,主要有军样靴(大板尖)、抓地虎、皂样靴(鸡蛋头)、武步员(朝靴)、大仙靴、三抱靴(小板尖)、八宝靴(童靴)、皮马靴(高靿、半靿)、布绣花靴(半靿)。[3]
首饰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