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乐剧《卡门》资料,作者,内容,创作背景都要有,急求,谢谢
歌剧《卡门》
小说原著: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1870),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改编作曲: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音乐家、作曲家。
内容
在遥远荒凉的波西米亚,强盗头子独眼龙在一次行动中被俘,关在地牢里,他美丽而淘气的妻子卡门(15岁),带着丈夫的属下,前来营救他,她利用几次浪漫神秘的邂逅勾引了警察霍赛,成为他的情妇,利用他对她的迷恋,骗他去一夜情,从而为同谋们劫狱制造了机会,救出了自己的丈夫。而霍赛因为失职,被嫉恨他的同僚举报后关押在地牢,卡门设法营救他,但他出于原则和尊严,拒绝了卡门的帮助,被贬为将军的看门官,此间卡门又在强盗丈夫的安排下,勾引了将军府邸上作客的英国军官,希望借此敲诈勒索,抢上一笔。霍赛妒忌之下,杀死了英国军官,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强盗头子为了报复,带人马堵截要杀他。美丽淘气的卡门再次向走投无路的霍赛伸出双手,劝他入伙他们的队伍,4人一起过着抢劫的生活。但霍赛再次出于妒忌,杀死了卡门的丈夫,当上了强盗头子,并娶卡门为妻。之后,他严厉禁止卡门和陌生人说话,并打算带卡门远离江湖,过隐居的生活。生性自由的卡门感到很拘束,她比较喜欢以前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就在旅馆里和一个斗牛士私奔了。霍赛一路追杀他们,他在半路上遇见了气急败坏的斗牛士,他说卡门前些天一个船长私奔了。霍赛将他杀死后,继续追杀卡门。当他找到卡门时,卡门正准备等她的新情郎——私奔,霍赛在半路上解决掉那个船长的性命,然后威胁卡门,他说自己愿意原谅她过去的罪过,只要她跟他走。卡门高傲地拒绝了,她说宁可选择自由,也不要过那种压抑的生活,于是霍赛用匕首杀死了卡门,痛哭着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创作背景
歌剧虽然可以说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最高形式,自1600年诞生以来倍受宠爱,但其发展历程却是相当的曲折。 在蒙特威尔第和塔利斯的时代,以复兴古希腊悲剧为主要目的的歌剧当中,音乐其实并不占绝对重要的位置。牧歌、船歌式的合唱或独唱远比咏叹调吸引人。当斯卡拉蒂致力于加强歌剧中咏叹调的表现力以后,音乐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歌剧音乐的几种主要体裁也逐渐成熟。但他以后的作曲家过分地强调了咏叹调,致使歌剧进入了一个滥情的时代。这个现象直到格鲁克伟大的改革才有所改观。他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西》、《阿尔采斯特》无异于吹入已经沉闷了一百多年的虚饰浮华、夸张造作的歌剧世界的一股清新之风。他的歌剧使得宣叙调和合唱的地位重新得到确认,器乐也被大大加强。后来之人,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创作出了平易近人的《费加罗的婚礼》,“乐圣”贝多芬,则以其强有力的构思意图和结构组织能力,创作出不朽的《费德里奥》,加上韦伯的带有德国民族传奇剧色彩的《自由射手》,史称“3F”(Figaro、Fidelio und Freischutz)。 到19世纪中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至颠峰,歌剧也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南欧有意大利歌剧五大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威尔第和普契尼;东欧有斯美塔纳和德沃夏克;北欧有格林卡、柴科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中欧则有瓦格纳坐镇。而西欧,则是比才和他的《卡门》。 19世纪后半叶,瓦格纳的“乐剧”影响甚广,德国歌剧几乎独步天下。西边的法国却沉浸在梅耶贝尔的大歌剧(《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等)之中。芭蕾、大场景、爆炸和夸张的服饰让巴黎的中产阶级乐此不疲。曾经与德国民族歌剧、意大利正歌剧并驾齐驱的法国歌剧已经奄奄一息了。 这个时候,比才和他的《卡门》,横空出世了!谈到19世纪晚期的歌剧,西方人最乐此不疲的便是比较瓦格纳的《指环》和比才的《卡门》。当然,中间夹了一个尼采。 国外形容瓦格纳的歌剧,往往喜欢用“high”、“sex”等这类词眼,似乎用“性”来形容瓦格纳的歌剧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无终止的旋律和《黑客帝国》一样近乎哲学的对白。确实,瓦格纳的歌剧里面从来不缺性爱,从维纳斯堡妖冶的美女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喝了春药以后的幻境,而一些辉煌的动机则恰恰是“性高潮”……如果说瓦格纳的歌剧隐含着一种德意志式的含蓄、隐秘的“性”的话,那么同时出现的《卡门》则简直是一种动物性的、赤裸裸的挑逗。 在当时的巴黎人眼里,西班牙的吉普赛人只不过是一些粗鲁、野蛮的外族。他们的音乐自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事实上,法国的许多作曲家一直对西班牙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比才以及后来的拉威尔,在他们的作品中用到了很多西班牙的音乐元素)。《卡门》中的“哈巴涅拉”(Habanera)、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圭迪亚舞曲”(Seguidilla)和“吉普赛歌曲”(Gypsy song)、 “斗牛士”及与之相配的风格性舞曲(Toreador song)等等,这类来自异族的音乐,再加上歌剧本身辛辣的题材,自然让习惯了浮夸作风的巴黎人难以接受,导致《卡门》首演的失败。但它终究是部伟大的《歌剧》,后来的法国作曲家在创作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上一直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象德彪西、拉威尔、福雷乃至“六人团”等等,不能不说是《卡门》开了个好头。甚至包括南边的意大利,在普契尼创作《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时,显然受到了不少比才的启示。 所以说《卡门》一部歌剧抵得了十万枝毛瑟枪也未尝不可,它确实是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喜欢音乐却没听过整本《卡门》,绝对是一大遗憾!录音版本上,卡拉斯演唱的自然是首选,找不到的话,普莱斯和卡拉扬合作的版本也值得一听!
Ⅱ 意大利歌剧《卡门》的创作背景
在空气中洋溢着浪漫与激情的十九世纪,在美丽的西班牙小城塞维利亚,
有一位迷人的吉普塞姑娘用她短暂的生命轨迹奏响了一曲震慑人心的爱情咏叹。
她的名字叫卡门。当她爱上一个男人,她会全心全意;
当她不再爱的时候,就义无返顾地放弃。
放荡不羁的卡门轻而易举地诱惑了年轻的士兵堂·何塞,
并引发了何塞对她疯狂的爱情。
然而当卡门遇到了斗牛士埃斯卡米洛时,她意识到这才是她的真爱。
在何塞的疯狂与艾斯卡米洛的爱情面前,卡门选择了真爱的同时也选择了死亡。
何塞的匕首被卡门的鲜血染红。这与卡门所钟爱的红裙一样鲜艳刺目的颜色,
正映衬了卡门用生命所捍卫的对真爱的追寻。
卡门是命运的牺牲品。即使她的生命危在旦夕,她也决不退缩,决不妥协。
只有弗拉门戈舞静若凝松、动如疾风的踢踏、扬腕、击掌、转身
才能与卡门爱情中非理性的灼热力量所匹配。堂·何塞也是命运的牺牲品。
她为爱神所纠缠苦苦奔波,而一步步滑向爱情和宿命的终点。
只有弗拉门戈舞中疾风骤雨、摄人心魄的鼓点,
才与何塞神秘莫测、难以控制、如痴如狂的心跳共振。
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所改编的、由音乐家比才所创作的歌剧《卡门》
被推为法国歌剧中流传最久、上演次数最多的经典之作。
它更是被以挑剔出名的哲学家尼采誉为歌剧艺术“完美无缺的永恒典范”。
·几乎人们都以为《卡门》的序曲是兴高采烈的、热情明朗的。
的确,当那主题从乐队中倏然升腾起来的时候,谁会不为之振奋呢!
·这条旋律是作曲家从歌剧最后一幕中选来的,
它是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入场时的进行曲,充满了男性的勇敢、潇洒气概,
有一种必胜的信心。序曲中的第二条旋律也十分让人喜爱,爽朗、舒展,
只听一遍就能记住。
·作曲家再一次热情地把开头那首进行曲送给我们,
然后,他干脆利落地让音乐划上了一个句号。
这就是我们大家常常在音乐会上听到的《卡门》序曲了。
可是,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在歌剧院的乐池里,这儿还不能划句号--
序曲还有另一半呢,它令人吃惊地一下子变换了情绪:
暗淡的色彩、迟疑的节奏、下行的音调,就像是哭泣一般。
·这才是歌剧《卡门》的真正主题:悲剧的、无可抗拒的命运。
它在整部歌剧中不时地出现,向听者揭示故事的主旨。
下载:
http://www.gdzyzx.cn/art/m-liupai/dy1301.MP3卡门序曲
Ⅲ 《卡门》的资料
卡门(1881~1963)
Kārmān,Theodore von
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又译作冯·卡门、冯·卡尔曼。1881年5月11日生于布达佩斯,1963年5月6日卒于德国亚琛。1902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工学院。1906年去德国格丁根大学求学,在L.普朗特指导下,完成关于柱体塑性区的屈曲问题的论文。1908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和M.玻恩合作,研究低温下固体比热问题,在固体点阵假设的基础上得到与实验相符的公式,比P.德拜公式的应用更为普遍。1912年,他研究流动的流体在圆柱后留下的两排周期性旋涡,从理论上对其作了精辟分析,这两排旋涡后称卡门涡街,可用来解释机翼颤振和风激发的桥梁振动等现象。同年,卡门去亚琛工学院航空系任教,后任亚琛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提出湍流的力学相似原理。1926~1927年,卡门应邀访问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参加建设空气动力学研究室,并去日本神户,为日本设计第一个风洞。1929年底起定居美国,任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主任。他使该学院成为当时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并解决了航空工程许多技术问题。他还用力学方法解决了水坝裂缝、风车发电、天文台大型反射望远镜的转动等工程问题。他主持筹建美国喷气工程公司(后发展为喷气总公司),指导一批青年科学家从事火箭技术研究,最后建立了美国火箭技术中心——喷气推进实验室。卡门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还有举力面理论和机翼非定常流理论、超声速流中细长体近似、亚声速流近似处理方法、跨声速相似律和非线性小扰动方法、薄板和浅壳的屈曲问题等。卡门长期从事工程科学和力学的教育工作,中国学者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以及华裔美国学者林家翘等是他的学生。卡门接受过许多国家的勋章,其中包括美国的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著有《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工程中的数学方法》、《风及未来》等。科学论文汇编为《卡门论文集》,共4卷。
Ⅳ 卡门是谁
卡门出自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梅莱美笔下创作的人物,是个样貌姣好的吉卜赛,也是个最早不自觉的「解放女性」,人间的伦理规范她视若无睹,吃惯的是爱情自助餐。这无拘无束的自主精神本来与人无尤,直至她遇上像荷西这样的情场初哥,还有像比才这样的作曲家,使卡门顿升为十九世纪的神话人物,至今最深入民间的法国歌剧。没有人不懂得哼一两句它的主题咏唱: 「爱情是只不能栓锁的鸟儿,视规条如无物......。」罗西以写实主义的风格把一八二○年的塞维亚搬到银幕上:炽热的太阳、热血沸腾的斗牛场,还有杜鸣高、茱莉亚.孟甘丝尊信及希蒙迪的歌声,一出保证令人留连忘返的「锣鼓戏」。
Ⅳ 歌剧《卡门》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歌剧《卡门》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生动鲜明,和声配器巧妙,戏剧情节发展非常感人。比才的音乐朴实、明朗、流畅,常以乐观精神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比才只活了37岁,但留下的丰富音乐遗产的价值确是难以估量。四幕歌剧《卡门》是比才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创作的, 1875年在巴黎首演。烟草厂女工卡门是一个美丽迷人而性格浪漫倔强,放荡不羁的吉普 塞姑娘,工厂下班时,她看到了在广场站岗的军曹唐霍塞,对他一见 钟情,于是,卡门便运用了她罕有的女性的魅力来诱惑唐霍塞,致使霍塞忘记了他原来的情人米卡埃拉而坠入卡门的情网。一天,在广场上,卡门因与人打架伤人而被捕入狱,而霍塞因深深 爱上了卡门,在押解的途中又被卡门的美貌和花言巧语所打动,逐私自放走了卡门,霍塞因此而丢掉了军职而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集 团,但可怜的霍塞此时才发现卡门已经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诺,于 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诺之间的决斗。在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埃斯卡米诺,这更使霍塞简直无法忍受。在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中, 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诺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在斗牛场的一角找到了 卡门。他请求卡门能回心转意,但倔强的卡门此时已经被那个英勇的斗牛士埃斯卡米诺所倾倒,在霍塞拔剑威胁之下,她仍断然拒绝了他 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 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人胜;群众欢度节日的合唱欢快热烈,色彩缤纷。歌剧着力刻划了女主人公卡门鲜明而复杂的 性格。剧中描写卡门的主导动机,又称为“命运动机”,这个具有匈 牙利或吉卜赛音阶特征(包含两个增二度)的动机贯穿于全剧,在关键处不断地预示或点明这部歌剧悲剧的结局。第一幕中卡门所唱的哈 巴涅拉《爱情就象一只不驯服的鸟、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它 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的诱 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亚舞曲带有咏叹调性质,以 鲜明活泼的节奏、热情而又带有几分野气的旋律,进一步展示了卡门泼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诺答谢和欢迎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 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第三 幕占卜一场,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划。歌曲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 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由卡门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这些无情的 纸牌,总告诉你死!”这深沉而哀伤的内心独自,进一步揭示出卡门的悲剧命运(第四幕终场的二重唱,卡门音调冰冷和坚定的语气,与 霍塞先是热烈,转而析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 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Ⅵ 卡门是什么意思啊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该剧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她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她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加入了她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然而后来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
《卡门》的前奏曲堪称所有音乐作品中最家喻户晓的,也是最精彩的歌剧前奏曲之一。它由对比强烈的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气氛热烈欢快,是由两个主题构成的减缩再现复三部结构。第二部分是通常所说的“命运”主题。在弦乐令人颤栗不安的震音背景下,由大提琴、单簧管、大管和一支短号奏出,其中独特的增二度音程人留下深刻印象。
(6)卡门之家女装扩展阅读
《卡门》的主题是由爱情到毁灭,剧情发展迅速而深入,歌词简洁而紧凑。比才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成功地刻画了卡门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狡黠等多面的性格;塑造出卡门、何塞、斗牛士等多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对比和冲突十分强烈的戏剧氛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