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列举下以色列建国以来的历届总理
1948-1954戴维·本-古里安 工党
1954-1955摩西·夏里特 工党
1955-1963戴维·本-古里安 工党
1963-1969列维·艾希科尔 工党
1969-1974果尔达·梅厄 工党
1974-1977伊扎克·拉宾 工党
1977-1983梅纳赫姆·贝京利 库德集团
1983-1984伊扎克·沙米尔利 库德集团
1984-1986希蒙·佩雷斯 工党
1986-1992伊扎克·沙米尔 利库德集团
1992-1995伊扎克·拉宾 工党
1995-1996希蒙·佩雷斯 工党
1996-1999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利库德集团
1999-2001埃胡德·巴拉克 工党
2001-2006阿里埃勒·沙龙 利库德集团
2006--今 埃胡德·奥尔默特 前进党
(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另组新党“前进党”参加大选,却因中风变成植物人,奥尔默特领导前进党 )
2. 1400元沙米尔镜片贵吗
贵。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可能不贵,对经济条件不好的就贵了。沙米尔镜片有很多专利技术,比如突破性八大定制镜片技术,确保佩戴者任何处方,任何形状的框架,都能拥有舒适优化的。
沙米尔镜片有很多专利技术,比如突破性八大定制镜片技术,确保佩戴者任何处方,任何形状的框架,都能拥有舒适优化的。
3. “沙米尔”镜片,你听说过吗
镜片如下:
听说过这个镜片。国际光学镜片巨头沙米尔®(Shamir ®)2020年7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选择中国作为最新品牌形象全球首发。
沙米尔镜片有很多专利技术,比如突破性八大定制镜片技术,确保佩戴者任何处方,任何形状的框架,都能拥有舒适优化的视力;比如结合了人工智能,镜眼优化超越了传统的测量和模拟的AI个人渐进镜片,带来智能视觉设计的真正革命,以上等等。
简介:
沙米尔是沙米尔集团旗下品牌,总部位于以色列,1984年,沙米尔渐进片上市,引入AI及大数据进入镜片设计领域。沙米尔拥有12 家光学车房、2 处现片工厂、8 家Inotime。2020年中国将作为沙米尔品牌最新形象的全球首发市场。
美乐集团光学事业部旗下的宾得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和黄金屋光学眼镜有限公司,与高端光学品牌沙米尔达成战略合作。
4. 近代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一系列的犹太人王朝在这一地区存在了超过一千余年。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著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复国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1948年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النكبة),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著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回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50年代和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的与英法两国结盟,并且对埃及宣战。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在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并且一直任职到1963年才辞职。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继任了总理。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著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划定的绿线则变成以色列管辖国内领土和占领区域的行政分界线。后来在签订一则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המערך)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著,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萨达特史无前例的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国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在萨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著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攻势,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恐怖攻击。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哩,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90年代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导弹并没有直接杀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为不正确使用预备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爱国者导弹碎片击中而丧命。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尽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萨达姆政权,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回归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回归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为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后
以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戴维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巴拉克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阿拉法特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于约旦相会。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沙龙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沙龙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区建立了围墙,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免遭武装巴勒斯坦团体的攻击。为了建立长达681公里的围墙,接近围墙的缓冲地区也连带的减少了9.5%的西岸地区面积,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经济状况遭遇困难。围墙的建立遭致了国际间的许多批评,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极左派的批评,不过,围墙的确有效的减少了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击事件。
在艾里尔·沙龙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玛斯的民兵部队从加沙地带挖地道潜入以色列境内攻击以色列国防军的据点,俘虏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杀害了其他两名。以色列对此展开了夏雨行动,大量轰炸哈玛斯目标以及其他桥梁、道路、以及发电站。以色列也派军占领此地区。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恐怖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2008年9月18日凌晨,外交部长利夫尼在以色列执政党前进党17日党主席初选中以微弱优势获胜,将接替奥尔默特成为前进党成立3年来的第三任党主席和第一位女性党主席。 据报道,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利夫尼获得43.1%的选票,领先其最大竞争对手、交通部长莫法兹1.1个百分点。,因此利夫尼最终胜出,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2008年12月28日 以色列战机和武装直升机27日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27日要求其下属武装派别对以色列发射远程火箭弹,以报复以军空袭加沙。
这次空袭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军袭击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加沙地区应急机构负责人29日表示,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的空袭已造成310人死亡,另有1400余人受伤。巴勒斯坦27日宣布未来三天为哀悼日。
以色列外长利夫尼表示,选在这个时候痛击哈马斯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哈马斯违反半年前的停火协议,几乎每天以火箭、迫击炮攻击以色列平民。最近更变本加厉,上周曾有一天发射80枚火箭的纪录。因此以色列无法再忍受。
[编辑本段]六、司法
以色列的司法部门是由三层架构的法庭组成。在最低层次的是地方法院,分布于大多数的都市。第二层则是地区法院,同时负起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布于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贝尔谢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层的法院则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于耶路撒冷,目前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 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诉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负责解决个别公民对於法院提出的请愿,对这些请愿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包括以色列国防军)。这样的请愿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决定,指导政府部门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国会组成的委员会、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师行会的会员联合选出的。法律规定要求法官在70岁时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长所批准,负责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务官员。
以色列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因为担心若加入成员将会导致以色列在有争议的领地的殖民者会遭到起诉.
以色列并没有一部明文写成的宪法。因此以色列政府的运作都是依据以色列国会颁布的法规进行,包括了一系列的「以色列基本法」(Basic Laws),目前为止总计有14条基本法。这些基本法被计画用作未来宪法颁布的基础。在2003年中旬,国会的宪法、法律、和司法委员会开始起早一份正式的宪法[24],直到2007年初为止宪法的起草过程仍在进行[25]。
以色列的法律系统混合了英美普通法系、欧陆法系和犹太法典的影响,另外也受到以色列建国宣言的影响。
如同英美的法系,以色列的法律体制建立在先前判例的原则上。以色列的法庭采取抗辩制度,而不是审讯制度,当事人(原告和被告)必须自行将证据带到法庭上,法庭并不会进行任何独立的调查。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建筑。如同欧陆法系,以色列并不采取陪审团制度。案件是由专业的法官进行判决。许多主要的以色列法规(例如契约法)也都受到欧陆法系的影响,是根基於民法的原则上。以色列的法规并不是由法典组成,而是由单独的法规构成。不过,一套民法的法典在最近完成了,并且预估将会被正式采用。
宗教法庭(犹太教、伊斯兰、和基督教)则在婚姻的离婚判决上拥有独占的法律权利。
[编辑本段]七、禁忌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及赎罪日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从星期五太阳入海开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时分止;大多数餐厅和电影院等场所在这段时间内都不营业,公共交通也停顿。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内的一切交通机关,全都停止工作。这一天,观光客最好勿搭车前往正统犹太教徒的居住区。否则,那些犹太教徒会怒不可遏地向车上的人投掷石头。
在赎罪日(通常在公历十月初或九月底)这一天,交通将绝对告停。除非救护车等必须行驶的车辆,其车窗前后必须有当日可以行车的标志,否则在这一天路人向车上扔石头、西红柿、鸡蛋等是合法的。这一天犹太人会穿着白衣服在马路中间散步,孩子们在街上骑自行车。这一天通常也是校友散步到学校附近见面的日子。
2�莫夸奖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这种纠纷的根源所在。伊斯兰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这个问题纠缠至今难以解决。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诸国,应该避免夸奖对方任何一国,否则,势必引起麻烦。
3�饮食禁忌
源于圣经对饮食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kashrut),犹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种类的肉类和鱼类。而猪肉和兔肉,以及贝壳类是不行的。水里无翅无鳞的,雀鸟之类,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蚱蜢与其类,这些都不可以吃。另外,用于奶制品的餐具必须和用于肉制品的餐具分开使用。鱼类、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类或者同奶制品同时食用。分别用于奶制品和肉类的餐具应当分开使用、清洗和存放。 安息日当天是不允许烹饪的,只能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炖。通常这样的食品是Cholent(头天做好的菜)或Kugel(类似面条)。按犹太教义,犹太人不吃猪肉和海蛰,不能把肉和奶制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杀动物,并严禁吃血、吃猪肉、无鳞的鱼类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猪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须有犹太教牧师在场之下宰杀出来的牛,且被宰杀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们还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时烹任,也不可以两者同食。没有鱼鳞的鱼类,亦在禁吃之列。
犹太教的饮食禁忌很多。关于血,《旧约·利未记》中说,耶和华告诫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吃甚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
4�光说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光说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错,你必须思路清晰地说出犯错的原因,然后跟对方讨论、沟通。如果省掉这一点,只想用一句“对不起”来打发过去,你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为了一件事,你该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来,除非对方彻底了解,否则寸步不让——这也可以说是彼此尊重。
5�参观犹太教圣地和教堂时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礼节,可是如果参拜圣地,礼节就不能不守,而且严格得很。要进入犹太教的圣地或教堂,男性必须顶着一种叫做“哥巴”的帽子。进入回教教堂的时候,必须脱鞋,赤足而入进入基督教教堂时,必须脱下帽子。参观这些地方,不能以游山玩水的态度处之,气氛应该是严肃的,绝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5. 沙米尔尼拉是什么电视剧
沙米尔尼拉是抖音解说的名字,这部剧是《阴谋与婚礼》。
《阴谋与婚礼》是印度Balaji电影公司出品、爱格塔·卡普尔制片、安努拉格·巴苏导演的印度电视剧,由桑德娅·姆瑞德尔、瓦罗恩·巴多拉等主演。电视剧讲述了印度美丽的女孩卡佳拉卷入了一场骗局婚礼的故事。
卡佳拉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大学女生,品学兼优的她常常能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果顺利毕业,卡佳拉将继续攻读研究生,很显然,她拥有着无量的前途和光明的未来。
然而,卡佳拉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之中,当地非常有权势的大家族罕纳家希望卡佳拉能够嫁给他们的大儿子尼拉吉。为了减少家庭的负担,卡佳拉答应了提亲,辍学等待出嫁。
卡佳拉向罕纳家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结婚之前见一见尼拉吉,然而对方却百般推辞。最终,卡佳拉在连新郎官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这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直到尼拉吉站在她眼前时,卡佳拉才发现,自己将要嫁给的,是一个智商连八岁孩子都不及的傻子。
尼拉吉的父亲迪尼史告诉卡佳拉,尼拉吉其实是个很善良的孩子,他在八岁那年在楼梯上摔下来才变成这个样子。比娜身体康复了,卡佳拉决定离开罕纳家。尼拉吉弟弟苏迪的妻子萨尼提告诉卡佳拉,在印度如果姐姐回到娘家那么妹妹将很难出嫁,卡佳拉为了卢姬卡只好隐瞒着母亲继续留在尼拉吉身边。
卡佳拉渐渐地被尼拉吉的单纯、善良打动,开始喜欢上尼拉吉,并帮助他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尼拉吉回忆起八岁那年爷爷被人杀害在储藏室的情景,可迪尼史却告诉卡佳拉爷爷是因为因脏病发作而死。
卡佳拉发现有人偷偷的换了尼拉吉吃的药想害尼拉吉,原来是尼拉吉母亲瑞卡的弟弟哈万吉所为。卡佳拉算找到哈万吉弄清事情的真相,这时哈万吉却出车祸死了,临终前只告诉卡佳拉遗产。
尼拉吉在卡佳拉的帮助下身体快要恢复了,可卡佳拉却发现始终有人在阻止尼拉吉恢复健康。卡佳拉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害尼拉吉的凶手。
尼拉吉的弟弟苏迪在外边有个情人,所以对他的妻子萨尼提态度很不好,还打算离婚。在一次意外中,萨尼提怀孕了,苏迪还打算下药打掉肚子里的孩子,由于良心发现他改变了主意,并渐渐地喜欢上了萨尼提和孩子,萨尼提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萨尼提的妈妈拿来一份文件让萨尼提签字,这样她就可以永远的保住自己的秘密。尼拉吉的妹妹菩瑞亚被男朋友蒙骗,和广告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合同做广告模特,被迪尼史气愤的赶出家门。尼拉吉最小的弟弟伊山是个善良的人,他曾经有过一段难忘的恋情,经过相亲娶了单纯的比哈娜,并爱上了她,决定忘掉那段恋情。可没料到比哈娜的姐姐就是以前的恋人。
经过卡佳拉的调查了解,她认为尼拉吉的父亲迪尼史就是想害尼拉吉的凶手。可卡佳拉没有料到迪尼史找到律师把所有的家产都转给了尼拉吉,并由卡佳拉做财产的监护人。律师把这一切告诉了瑞卡,瑞卡才是真正想害尼拉吉的人,她不想把罕纳家的财产给尼拉吉,瑞卡最后悔的就是让尼拉吉娶了卡佳拉,她已对尼拉吉作了手脚。一切都要按她的计划进行。
6. 犹太民族的伟人有哪些
犹太民族的伟人:
商业奇才:洛克菲勒、摩根、斯隆、普利策
政界要人:所罗门王、托洛茨基、基辛格、古里安、奥尔布赖特
思想家:马克思、弗洛伊德
艺术家:毕加索、斯皮尔伯格
科学家:
大预言家《诸世纪》作者-------诺查丹玛斯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
匈牙利籍著名空气动力学、物理学家------冯.卡门-----钱学森的老师
学者风范,女性楷模------诺德
非凡的,卓越的数学家------柯朗特
控制论之父-------维纳
二十世纪的数学巨人-------冯?诺伊曼
核科学女杰--------梅特娜
植物学家-------阿洛阿洛索思
医生及教育家-------詹努斯.克尔察克
191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巴拉尼
确立量子化原 子的大物理学家------弗朗克
奠定新自然观基础的物理学家-------玻恩
原子物理学及量子力学创始人 ------尼尔斯.玻尔
核 和平之路的开路先锋-------西拉德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氢弹之父、原子弹装配者------特勒
理论物理学奇才-------费曼
免疫学奠基人-------埃尔利西
发现叶绿素的人-------威尔施泰特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奠基者-------卢里亚
氮肥之父--------哈伯
生命之神--------莱西斯坦
观察蚂蚁的孩子,大生化学家---------布洛赫
有机硼化合物的开拓者-------布朗
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学家--阿瑟·科恩伯格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勒苇
发现合成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弗哈伯
繁茂的哥根廷花园的缔造者------弗兰克
吞噬细胞的权威-------梅契尼科夫
解剖学和病理学大师-------亨勒
皮肤病学专家--------卡波希
皮肤病学家,乌纳瘤命名者-----乌纳
医学家,夏姆伯格病命名者-----夏姆伯格
皮肤病专家,拉沙药膏创始人------拉沙
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弗莱明
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弗洛里
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钱恩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发现呼吸酶活动方式的科学家------海因里希
有机化学创始人------冯.拜尔
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施温格
美国科学家------菲李普曼
科学家-------威斯塔特
科学家-------卡罗
科学家-------亨利
科学家-------德里福斯
化学家-----赖希施泰因
飞艇的实际发明人------大卫.舒华滋(在他接近成功时猝死,都柏林伯爵向其后人买到技术)
直升飞机的发明人-----亨利.斐纳
在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背后有一位犹太人奥多?利安达替他们开飞机.
在有线电话的发明人贝尔发明电话之前16年,已有犹太人试制成电话机.
文学界:
十九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
十九世纪的大批评家-------勃兰兑斯
最初的独白者-------施尼茨勒
小说艺术的伟大革新者------普鲁斯特
以色列当代诗人------尤里?基维?格林伯格
作家的作家'-------斯坦因
祈祷诗人'-------里尔克
享誉世界的文体大家-------茨威格
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迷宫小说'的始祖-------卡夫卡
用历史弹奏时代的最强音-------弗希特万格
《圣经》哺育的文学天才-------阿格农
制订“机器人三定律”的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家-------亨利希曼
河堤上的哲人------帕斯捷尔纳克
大'记者''作家'-----爱伦堡
悲剧诗人------曼德尔什塔姆
犹太作家------沙隆-阿里奇姆
早期希伯来文诗人------比亚利克
犹太诗人------亚伯拉罕.马普
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
苏联早期短篇小说作家------巴别尔
以色列交响乐团创办者,波兰小提琴家 ------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
意大利指挥家,首场交响乐团演出指挥者------阿托曼托斯卡尼尼
迷惘的一代'代言人------雷马克
俄罗斯的功勋艺术家------列昂诺夫
创造当代犹太人生活的史诗-----艾辛格
著名记者-----马克斯诺达尔
卡夫卡式的天才-------卡内蒂
美国左翼戏剧的弄潮儿------奥特茨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
犹太性最强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
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索尔?贝娄
美国获奖最多的戏剧家-------米勒
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泽
异化青年的'守望者'-------塞林格
小题材作品大师--------艾兴格
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
最有资格代表时代的美国作家------梅勒
黑色幽默'文学的始作俑者------海勒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文学的一颗彗星,女作家-------戈迪默
垮掉的一代'冲浪人-------金斯伯格
诗人沉思者-------布罗茨基
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
通信媒介:
通讯之王-------路透
开创新式新闻事业的杰出报人-----普利策
狂记者'------基施
《华盛顿邮报》主编,女董事长,报界女强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CBS------威廉.佩利
美国全美广播公司总裁-------萨尔诺夫
《纽约时报》创办者------雷蒙
后来让《纽约时报》成为世界性重要报纸的------奥克斯
曾一度垄断全球新闻媒介的英国报业巨头马克斯..韦尔
文艺界世界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
美国当代喜剧电影大师------伍迪艾伦
现代绘画的先驱者-------毕沙罗
抒情风景画巨匠-------列维坦
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
世界最知名演员之一------达斯汀霍夫曼
英年早逝的画坛才子------莫迪里阿尼
誉满全球的艺术寿星------夏加尔
杰出的音乐剧作家------迈耶贝尔
世界上六七位头号诗人之一 --------耶胡达阿米哈伊
以色列著名文学家------奥斯
好莱坞老板------高德温
好莱坞黄金时代巨头-------华纳兄弟
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创始人之一------洛伊
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创始人之一------朱克尔
派拉蒙公司掌门人------米克尔
21世纪福克斯FOX公司创始人
电影导演大师,表演艺术家1987年《金钱本色》男主角奥斯卡奖得主-----保罗纽曼
伟大的音乐诗人------门德尔松
杰出的指挥和作曲大师------马勒
自学成才的音乐巨人------勋伯格
世界钢琴泰斗-------鲁宾斯坦
旋律天才--------格什文
美国一代音乐宗师------科普兰
神弓-------海菲茨
蜚声世界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
身材艺精的小提琴名家------珀尔曼
美国现代著名电影制片人,导演,艺术大师-----斯皮尔伯格
驰名世界的大画家------拉斐尔
大画家------布洛赫
知名画家------爱波斯坦
抽象美术大师-------毕加索
音乐大师------卡拉扬
作家-------奈丽.萨克斯
思想界:
基督教创始人,精神领袖,思想大师------耶稣
精神分析学开创人------弗洛伊德
泛神论大师------斯宾诺莎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
社会学,政治学大师------马克思.韦伯
符号学大师-----卡西尔
哲学大师------韦特根斯坦,马尔库塞,弗洛姆,卢卡契,波普尔.
文学诗人---梅聂
著名心理学家消费心理模型发现者----马斯洛
商界,经济大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J可罗,P.A萨缪尔森,西蒙.
经济理论专家-----大卫.李嘉图
控制世界黄金市场和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商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老罗斯柴尔德 -----尼桑.罗斯柴尔德
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10亿富翁,石油大王美孚公司------洛克菲勒
垄断大财阀-----摩根
红色资本家------哈默 成功在利比亚开采石油
美国铁路大王-------库恩.洛布
华尔街大佬-------贺喜哈
以牛仔裤创始人-------利维.斯特劳斯
华尔街金融大王------安德烈.迈耶
英荷壳牌公司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
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马克斯-斯宾赛公司创始人------马克斯
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萨奇公司创始人 -----萨奇兄弟:查尔斯,莫里斯
美国大亨------巴鲁克
美国银行家------莱曼兄弟
美国连锁店的先驱----卢宾, 1894年生于俄国
《花花公子》杂志创办人海福拉
远东第一富翁-----沙逊和他的沙逊跨国集团.
南非大富豪,曾为南非首富-----巴纳特
政治军事界:
以色列建国前右翼修正派领导人---亚博廷斯基
犹太复国主义者,社会主义者 ------贝尔勒卡兹恩尼尔松
犹太基金会创始人------麦纳海姆.犹斯金
社会福利倡导者------索佐尔德
以色列宗教学院创始人-------阿米尔
荷兰籍犹太反法西斯女战士----安娜弗兰克
犹太复国主义倡导者,作家------亨利.劳斯
俄国犹太复国主义倡导者------平斯克
现代犹太复国主义之父------赫茨尔
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以色列第一任总统 -------哈伊姆魏兹曼
英国著名将军-----夏尔莱斯欧尔德温加特
俄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莱翁.平斯科尔
犹太基金会创始人,复国运动领袖 -------大卫.沃尔夫松
以色列首任教育部长------盖尔
希伯来语言学家------本.耶胡达
以色列之父,以色列第一任总理,世界犹太
复国主义运动重要领导人,'老头'-----本古里安
以色列第二任总理------摩西.夏里特
特拉维夫保卫战烈士 -----约瑟夫.图姆派尔多
以色列的女总理------梅厄夫人
以色列著名地下军事组织领导人,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贝京
以色列总理-------列维埃西科尔
犹太人定居点保护组织'哈波麦尔'创建人 -------马尼亚舒夏特
米可夫农业学校创始人-------夏洛特.耐特
以色列第三任总统,历史学家,诗人-------夏扎尔
哈加姆运动领袖-------加洛姆波
以色列议员,博士------默施.斯耐
二战犹太旅军官-------大卫拉吉尔
以色列独立战争军官-----萨蒂赫
二战中牺牲的著名犹太战士----斯泰恩
犹太复国主义者,拉比----麦耶尔.欧吉尔
犹太领袖拉比----亚伯拉罕伊萨克库克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杰埃夫雅布金斯基
30年代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索科洛夫
本-古里安的'指南针'------卡茨内尔森
以色列建国前的哈加纳全国总部司令官------伊斯雷尔加利利
以色列第二届政府国防部长-----哈平斯-拉翁
以色列独眼将军,国防部长------摩西?达扬
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代表人物,以色列的恺撒,现任国防部长----阿里克沙龙
以色列摩萨德领导人,总理-----沙米尔
以色列三任总理,本-古里安门徒-----佩雷斯
遭暗杀的以色列总理------拉宾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美国鹰派女国务卿------奥尔布莱特
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伊扎克.兹维
犹太法典学家,拉比-----阿耶.莱文
以色列政治家-----麦耶尔.巴尔-伊兰
犹太服国主义者--------米夏尔哈尔波林
以色列著名政治家------雅克阿隆
马掌匠,拉比------约书亚本哈南拉
教师,拉比-------麦尔.巴拉.哈奈斯
拉比,檀香制造匠------约哈纳.哈-山德尔
犹太旅创始人-------约瑟夫特鲁姆比多尔
犹太宗教改革家,拉比 -------阿巴希莱勒西维尔
新闻工作者-------波莱兹.伯恩施坦
机会主义代表,政坛名人------拉萨尔
国际控制原子能的'巴鲁克计划'提出者,
女革命家,政坛名人-------卢森堡
革命家,政坛名人-------奥尔加
共产国际的神秘使者-------鲍罗廷
共产国际的神秘使者-------马林
被剥夺国籍的政治家-------托洛斯基
英国首相-------狄斯累利
前苏联政治家------季诺维也夫
前苏联政治家------加米涅夫
前苏联政治家------斯维尔德洛夫
前苏联政治家------卡冈诺维奇
古代犹太王国第一代国王-----扫罗
古代犹太王国第二代国王-----大卫
古代犹太王国第三代国王-----所罗门
古代犹太小刀党起义领导人-----拉埃尔
耶稣十三门徒之一出卖耶稣的罪人------犹大
耶稣十三门徒之一-------彼得
耶稣十三门徒之一-------雅各
希伯来人中第一个被称为先知的英雄 -----摩西
希伯来人中第三个被称为先知的第一任祭司 -----亚伦
正典中第一个出现的先知,九大先知之一 -----阿摩司
犹太王约西亚的女先知-------户勒大
大卫王的曾祖母----------路德
撒母尔之母------哈拿
英雄夫妻,民族战士-----祖克尔曼夫妇
特拉维夫创建者和市长---麦耶尔迪森高夫
著名银行家-------利昂.耶胡达.瑞卡那提
以色列首任议会议长------斯普林扎克
神秘先知------以利亚
古代先知------何西阿
富有诗人气质的先知------耶利米
古代犹太复国主义设想者-----以西结
正规学校教育创导者------约书亚本加玛拉拉
第一位创立全民义务教育的大法官 ------西缅.本.蔡奇
犹太民族传统教育模式奠基人----约翰兰
犹太法典中最收尊敬的拉比-----亚基巴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7. 巴萨耶夫是谁
“高加索之狼”--巴萨耶夫 沙米尔·萨尔玛诺维奇·巴萨耶夫 (俄语:Шамиль Салманович Басаев,1965年1月14日-2006年7月10日) :车臣陆军将领,车臣独立运动领导人。 2006年7月10在被俄罗斯军警击毙于印古什共和国。巴萨耶夫1965年出生在车臣南部山区。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在莫斯科空军总司令部担任两年消防员。退役后考入莫斯科土地规划学院,就读土地管理专业。据说他在校期间足球踢得不错,二年级时因成绩太差遭校方开除。 巴萨耶夫先后担任车臣共和国杜达耶夫分离主义武装卫队长、副总参谋长,车臣非法武装司令、总司令。他素有“恐怖大师”之称。1991年以来,他多次策划、实施劫持人质事件。 俄罗斯政府掌握的资料显示,2002年10月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人质事件系巴萨耶夫一手策划和指挥。这起事件中,700多名观众和100多名演职人员遭劫持,其中有数十名外国人。虽然俄特种部队几天后采取行动解救出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死亡。 30多名恐怖分子2004年9月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1000多名学生、家长和教师,致使33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死者多为学生。巴萨耶夫事后宣称对这起俄罗斯历史上最血腥的劫持人质事件负责。车臣“副总统”
鉴于巴萨耶夫地位“重要”,多年来,俄罗斯情报和安全部门一直不遗余力地加以追杀。 2000年2月,巴萨耶夫在与俄联邦军队交火时触发地雷,右脚被炸断,双手和头部受伤,但却侥幸躲过一劫。 1996年8月6日,巴萨耶夫带领3000名匪徒进犯格罗兹尼市。1998年1月,车臣前“总统”马斯哈多夫宣布解散车臣政府,授权他组成新政府。担任车臣“总理”几个月,因与马斯哈多夫意见不和而辞职。为保存实力,他率领手下逃入车臣南部山区。 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马斯哈多夫2005年3月遭击毙后,各方普遍认为巴萨耶夫将借机夺权。但巴萨耶夫却出人意料地支持萨杜拉耶夫接替马斯哈多夫担任车臣非法武装最高领导人。 萨杜拉耶夫出任所谓车臣“总统”后,投桃报李,任命巴萨耶夫为“政府第一副总理”。车臣非法武装人员网站发表声明说,巴萨耶夫将负责掌管“武装力量”。 2006年6月,萨杜拉耶夫遭击毙,车臣非法武装“西南战线”司令乌马罗夫继任“总统”,随后任命巴萨耶夫为“副总统”。
编辑本段自认“恐怖分子”
巴萨耶夫从不讳言自己的恐怖立场。他曾经叫嚣,如果俄罗斯不撤军,车臣战争将持续至少100年。他还宣称,出于车臣利益考虑,所有俄罗斯平民都是车臣非法武装的合法袭击目标。 2005年7月,他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坦然承认自己的恐怖分子身份。 巴萨耶夫说:“对,我是恐怖分子,但你怎么称呼他们?”他宣称,“俄罗斯当局也一样”。 巴萨耶夫在采访中极力宣扬反俄罗斯政府的观点。俄罗斯驻美使馆最初想阻止美国广播公司播出对巴萨耶夫的采访,但未能成功。 2006年7月10日,巴萨耶夫被自己准备的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炸死。巴萨耶夫于被炸身亡。关于他的死因仍然有争议。俄罗斯方面宣称他是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特工炸死,车臣叛军则称他死于意外爆炸。也有资料显示他是被叛军的其他派别暗杀的 巴萨耶夫的死对车臣反政府武装造成的影响不容低估。但是,巴萨耶夫被消灭并不意味着车臣反政府武装彻底覆灭,也不表明恐怖分子会就此在车臣偃旗息鼓。巴萨耶夫毙命之后,被推举为“车臣总统”的多卡·乌马罗夫将成为俄罗斯安全部队围剿的头号车臣恐怖分子。
8. 高加索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合并后,它们的领土就脱离了俄国,成为切奇尼雅、高山达格斯坦和西北高加索的领土。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着一些强悍的高山民族,经常袭击高加索筑垒线,破坏与外高加索的往来。因此,到19世纪初归并这些领土是俄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军事任务。高加索战争有步骤的军事行动,是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展开的。
1816年被任命为高加索总司令的叶尔莫洛夫将军把一些孤立的讨伐性远征转为有计划地向切奇尼雅和高山达格斯坦纵深推进。1817~1818年,高加索筑垒线的左翼由捷列克河移到松查河。1817年10月在该河中游设置了拦阻营垒。这是俄军向高加索推进的第一步,实际上也是高加索战争的开始。
1819年,高加索独立军团兵力达5万人,西北高加索的黑海哥萨克军也归叶尔莫洛夫指挥。1818年,以封建主为首的部分达格斯坦部族联合起来,并于1819年开始向松查防线进军,但连遭失败。伊朗和土耳其千方百计地煽动山民反对在高加索的沙皇军队,企图利用山民达到自己的侵略目的。
但是,伊朗和土耳其挑起的俄伊战争和俄土战争均以俄国的胜利而告结束。由于修筑了通往俄国的苏呼米军路,俄国于1828年又兼并了卡拉柴。所有这一切急剧地改变了高加索的战略形势,使之有利于俄国,扩大了它在中东的势力范围。敌视俄国的英国、法国和奥地利统治集团公开地反对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得到它们支持的土耳其奸细一直在高加索进行破坏活动。唆使山民反对俄国的英国奸细活动更为猖狂。1827年3月,帕斯克维奇将军被任命为高加索俄军总司令。
从20年代末起,高加索战争的规模逐渐扩大,这是因为切奇尼雅和达格斯坦在穆里德派宗教政治教理反动思想的影响下,爆发了山民运动,宗教战争——反对“异教徒”的“圣战”就成为山民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僧侣们的上层人物企图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反动的封建神权国家——伊玛目国。
1828年12月,加济—马戈梅德首次号召进行宗教战争,他宣布自己为伊玛目并提出切奇尼雅和达格斯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的主张。1830年5月,加济•马戈梅德和他的门徒沙米尔率8000人的部队企图夺取阿瓦里亚首都——洪扎赫山村,但没有得逞。远征吉姆雷山村的沙皇军队也遭受了失败,从而扩大了加济•马戈梅德的影响。1831年,伊玛目率1万军队夺取了塔尔基和基兹利亚尔,包围了布尔和弗涅扎普要塞,随后夺取了杰尔宾特。
但是,由于伊玛目没有履行自己废除阶层不平等现象的诺言,引起了农民们的不满,他们疏远了穆里德派伊斯兰教徒,因此从1831年底开始,战事减少了。由于罗津将军取代帕斯克维奇指挥沙皇军队多次对切奇尼雅进行大规模远征,加济•马戈梅德的部队被迫退到高山达格斯坦。伊玛目率部分穆里德派伊斯兰教徒在吉姆雷设防,构筑了几道重迭筑垒线。
1832年10月17日,沙皇军队攻占吉姆雷。加济•马戈梅德阵亡。新伊玛目加姆扎特•贝克和前任一样,不但靠宣传穆里德派的思想,而且还靠使用武力来巩固自己的政权。1834年8月,他侵占了洪扎赫,并消灭了拒绝反对俄国的阿瓦尔汗家族。
不久,加姆扎特•贝克就被封建集团的阴谋者杀掉。1834年,沙皇军队为切断契尔克斯人与土耳其的联系,远征了库班河左岸,并构筑了阿宾和尼科拉耶夫工事。沙米尔取代加姆扎特•贝克成为伊玛目,在他任伊玛目期间,战斗行动的规模特别大。1834年10月18日,沙皇军队攻占了老戈察特利和新戈察特利,并迫使沙米尔的部队退出了阿瓦里亚。1837年,费扎将军的部队占领洪扎赫、温楚库利和季利特利山村的一部分,沙米尔的部队从那里撤退了。
由于伤亡很大和粮食缺乏,部队的处境非常困难,费扎与沙米尔于1837年7月3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不久这一协定就失效了。1839年,战事再起。这时戈洛温将军任高加索总司令。格拉别将军的部队经80天围攻,于1839年8月22日,夺取了沙米尔的府邸——阿胡利戈,负伤的沙米尔率穆里德派伊斯兰教徒突围逃到了切奇尼雅。在格欣森林地区和瓦列里克河畔经过数次激战,沙皇军队占领了切奇尼雅。
但1840~1843年沙米尔的部队又夺回了阿瓦里亚和达格斯坦颇大一部分领土。沙米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扩充自己的部队,改进部队的组织。15岁到5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部队分编为千人团、百人队、十人队。沙米尔部队的核心力量是轻骑兵,其主要成分是所谓“穆尔塔泽克”。沙米尔要求每10户要派出和供养一个“穆尔塔泽克’。他们制造了火炮、子弹和火药。适应在山区活动的沙米尔的快速部队能迅速退出战斗和摆脱追击。
从1842~1846年他们在山区进行了积极的活动,但从1846年开始经常被沙皇军队打败。
1846年,沙米尔部队向卡巴尔达的突破没有成功,1848年他们失掉格尔格比利,1849年对捷米尔•汉•舒拉的攻击和向卡赫齐亚突破的尝试都遭失败。1851年,在西北高加索以沙米尔的地方长官穆哈梅德•埃明为首的契尔克斯部族的活动被镇压。
这时,沙米尔的其他地方长官已成为大封建主,并开始残酷剥削他们统治下的居民。伊玛目国内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开始疏远沙米尔。克里木战争前夕,指望得到英国和土耳其帮助的沙米尔又积极开始活动。1853年8月,他企图突破新扎卡塔雷附近的列兹庚防线,但又未成功。1853年11月,土军在巴什卡德克拉尔附近被沙皇军队击溃,而契尔克斯人攻占黑海和拉巴防线的企图也没有得逞。1854年夏,土军转入了对梯弗里斯的进攻。
同时,沙米尔的部队突破了列兹庚防线,侵入卡赫齐亚,占领了齐南达利,但遭到格鲁吉亚义勇军的阻击,随后又被赶来的沙皇军队击溃。高加索军改编为集团军。
1854~1855年,俄军击溃了土军,从而彻底打消了沙米尔依靠外援的希望。从40年代末就已开始的伊玛目国的内部危机进一步加剧。同时,在长期力量悬殊的战斗中人员锐减加速了伊玛目国的衰落。1859年4月,沙米尔的府邸——韦杰诺山村陷落。沙米尔率400名穆里德派教徒在古尼布山村设防,同年8月25日该山村被攻占,沙米尔投降就俘。11月20日,穆哈梅德•埃明率领的契尔克斯人的主力全部投降。只有黑海沿岸的穆里德派的头目还企图依靠土耳其和英国的支持进行抵抗。1859~1862年,沙皇军队继续向山区腹地推进。1863年,他们占领了白河和普希什河之间的领土,1864年4月中旬,占领了到纳瓦金斯基的整个沿岸地区和到拉巴河的领土。1864年5月21日,沙皇军队终于占领了契尔克斯人的最后基地克巴达地区,结束了这场长期的高加索战争,虽然实际上一些地区的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186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