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短裙在世界上是不是女性的专利
炎炎夏日,正是女士们穿着各种裙装闪亮登场的时候。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男性穿裙子的历史也非常悠长。在人类漫长发展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男性的夏装主体是裙子而非裤子,而且男性穿裙的历史从未真正中断。不过,女人凭借着对美的执着追求,将这种服装演绎出更多风情。
1 男人穿裙历史悠久
裙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我们先祖为御寒冷,将树叶或者兽皮连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雏形。据东汉末年刘熙撰写的《释名·释衣服》上说:“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起来。西方遗存的岩洞壁画显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男性已经开始穿着草裙,并且广泛流行。此后,史上有记载的法国克鲁玛农人、北京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的服饰中也都有裙的存在。因此,裙子也是从原始社会起影响范围最广的服饰。
根据记载,商朝时期,中原华夏族男子的服饰是上衣下裳。上衣衣领开向右边,衣长到膝盖;下身穿裳,裳长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腹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子形状的装饰物“齻”(音:diān),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蔽膝”。最初,下裳是两片布,后来逐渐合成了一个圆筒,类似于现在的裙。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普遍着深衣,上衣与下裳相连,变成了上下一体,看起来颇有点儿连衣裙的味道。
从汉代开始,裙子的样式逐渐接近现在的样式,当时比较流行由素绢拼制而成的无缘裙。普通男子中也有穿着短襦裙的。穿襦裙的人在劳动时将裙撩起来塞在腰间,以便于劳动。
束裙着屐是六朝时富贵子弟盛行的装束。《北史·邢峦传》载:“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务”。后来,裙屐少年被泛指大家子弟。
明朝成化年间,京城时兴一种“马尾裙”。马尾裙又叫做发裙,是一种衬裙。当时,人们上着大襟短袄,下穿马尾裙,穿着方法是把它系在腰间,外面再穿衬衣及外袍。马尾裙硬撅撅的,就像一把撑张开来的伞。于是,穿衣人的外袍长襟自腰部以下都被伞形的马尾裙托起来。这种裙子据说是从朝鲜国传到京城的。刚开始穿马尾裙的,只有富商、贵公子、歌妓等人,之后武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北京才开始有织卖者,服者日盛。弘治初,一给事中建言:“京中士人好著马尾衬裙,因此官马被人偷拔鬃尾,有误军国大计。乞要禁革。”由此可见当时马尾裙之流行。
不过,中国古代男人所穿的裙子,无论是礼服还是日常服,一般都是在长上衣基础上围一条裙子,而不是像女性一样短衣加裙子的造型,所以男女的裙装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到了清代,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汉族“上衣下裳”制度被破坏,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过渡到了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裙子基本退出男装领域。
而在世界范围内,裙子在各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似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000年,世界多地域男性的服装就是裙子。在伊拉克博物馆里有一个小雕像,显示了公元前3000年的男性着装,下身就是非常典型的裙子形制。
在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和北非尼罗河文明中,裙子都在男性服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古代埃及,因为气候炎热,简单又透气的裙子就成为当地人的着装首选。在古埃及早期,男子无论地位高低都是上身赤裸,下身穿着短腰亚麻布裙,叫做腰衣、缠腰布或者胯裙。现存的古代埃及壁画、雕塑和一些影视作品中,还能看到这种裙子的身影,比如法老和贵族就穿着有彩色纵向条纹的亚麻布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男子服饰渐渐发展为一体式裙衣。男人减少了身体的袒露,着宽松的套头连衣裙。
后来随着游牧民族对欧洲腹地一次次的入侵,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们开始觉得穿裙子不适合骑马打仗,于是服装从宽衣逐渐向窄衣过渡,又渐渐上下分体,下身服装不再以裙装为主,出现了类似紧身裤和筒袜的服饰。此时,女装收紧腰身、加长裙长,男女服装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到了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战争使男人们完全抛弃了裙子,改穿长到脚踝的宽松裤。后来,为军队制作的马甲、上衣、裤子的三件式套装逐渐在欧洲各国流行,男人们的穿衣风格彻底改变。
2 女装裙演绎万种风情
女人穿裙穿出了不少经典的裙式,也留下不少典故。
中国古代就有非常著名的三种裙子。
其一为留仙裙。汉人刘歆著《西京杂记》等书中就记载了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故事:赵飞燕爱穿裙装,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突然间狂风大作,她像风筝一样飘起来,宫女慌忙追赶,抓住了她的裙角。赵飞燕得救了,但裙子被拽出了很多褶皱。可是,起了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开始盛行穿着故意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其名曰留仙裙。关于留仙裙的典故,常入诗词中。例如,张炎的《疏影》:“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又如朱彝尊的《风怀二百韵》:“留仙裙易皱,堕马鬓交鬤。”
其二为石榴裙。石榴裙上窄底宽,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它颜色,女子穿上后非常抢眼。此裙南朝时期已经出现,唐朝时很盛行。很多唐诗中都可以见到石榴裙的影子。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有对石榴裙的记载,称之为“血色罗裙”,其在《小曲新词》中也提到了石榴裙——“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杜审言的《戏赠赵使君美人》中则是另一番情景,“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相传杨贵妃很爱“石榴裙”,还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
最后一条为“百鸟裙”。这种裙子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所穿。“百鸟裙”又称为“毛裙”,成本高昂,是宫廷师傅专门使用很多种鸟的羽毛制成的。为了保持羽毛的鲜活、颜色的艳丽,这些羽毛都是直接从鸟类身上活活拔下来的。据史书记载,这百鸟裙“日中影中,各为一色,百鸟之状”。就是说,百鸟裙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侧面看是另一种颜色,在阳光下呈现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颜色,而且裙上闪烁着百鸟图案。当时,这条裙子制作了两条,安乐公主把另外一条赠给了母亲韦后。很快,“贵臣富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
3 最大裙撑宽5米多
在外国的女装裙子发展历史中,裙撑的地位不可不提。看过电影《茜茜公主》的人大多对裙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穿裙子虽然费时费力,但蜂腰配上庞大的裙撑,突出了女性的美,成为时代经典。
裙撑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的西班牙,被称为“撑箍裙”,由从上到下递增的圆箍组成,可以支撑起裙子。撑箍裙最初的支撑材料多为木质、藤条、金属丝。据说最初发明这种裙子并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将裙子撑开可以凉快一点,还方便干农活。这种裙子很快就风行宫廷,西班牙上层阶级女性在晚会或者正式宴会上都会穿着裙撑。渐渐地,裙撑流行到了西班牙之外的地区。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就曾是这种裙撑的忠实“代言人”。
后来,法式环形裙撑出现。法式裙撑是一种轮形的支撑架,从腰部直接开始膨胀到底部。裙撑还曾发展出来双袋式和笼式。双袋式是挂在腰部两侧,而笼式则是整体架子。虽然现在看来,这样挎在腰部两侧的裙撑未免有点可笑,但奈何当时的审美就是如此。
到了18世纪的洛可可时代,裙撑开始广泛流行并且变得更为精美,裙撑的宽度也不断加大,已经到了非常夸张的程度,出现了椭圆形裙撑和半篮式裙撑。这种庞大的椭圆结构很难找到合适的材质来制作,全金属太沉了,其他材质又很难支撑。随着捕鲸热潮的掀起,女性内衣的材质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鲸须。然而,想把鲸须用于制作裙撑却很困难,因为鲸须也撑不起这样庞大的结构。于是鲸鱼骨登场了。为了能用上更轻便更夸张的裙撑,有钱人家的姑娘们不惜花重金定制全鲸鱼骨的裙撑。
当时的裙撑到底有多宽呢?“不侧着身子根本进不去门”的说法绝对不是夸张。
18世纪末,田园风格走上了时尚巅峰,之前夸张的鲸鱼骨裙撑都被打入冷宫。姑娘们更喜欢由多层衬裙垫高臀部的轻便裙子,或者臀部多层褶皱的拖地长裙。
不过,到了19世纪中期,女人们认为厚厚的衬裙太热了,而且容易引发妇科病,于是干脆用回透气又凉爽的裙撑。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支撑力超强的裙撑技术出现了。1856年,一种名为克里诺林的新式裙撑取得了专利权。这种裙撑同样用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有多个灵活的金属钢圈绑在骨架上纵横相交组成的,相对而言较为方便灵活,且价格比较便宜,一时之间大为风行。而且,有了这种新技术支撑,裙撑可以越做越大,现存记录的最大裙撑宽5米多。这样的裙子根本没办法一个人穿,需要有很多人帮忙。
穿着这样夸张的裙撑,不仅在生活中非常不便,甚至有很多安全隐患。当时新闻中经常出现贵族少女因为裙子而葬身火海的事件。裙子太过庞大,不利于控制,布料是易燃物,裙撑下的空间又有利于空气流通,所以一旦起火,非常危险。甚至,因为大裙子堵住出口,还出现过整个会堂里的人全都无法逃脱的惨剧。1858年,一位波士顿姑娘因离壁炉太近导致裙子起火,几分钟后就被烧死。1861年,一位芭蕾舞女演员的裙摆打翻了照明灯而引发了火灾,她和八个舞伴都在火灾中去世。
正是因为裙撑极不方便又具危险性,社会上反对声越来越强,裙撑的热度渐渐退去。到了20世纪,裙撑基本上从女性的常服中消失了,只是在礼服中还会出现。
延伸阅读
为穿裙而战的苏格兰男人
提起男人穿裙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苏格兰男人与格子裙。苏格兰人至今仍然穿着古老的基尔特格子裙民族服饰。苏格兰格子裙和苏格兰风笛就如同名片,向世人讲述着苏格兰悠远的历史岁月。
基尔特是古斯堪的那维亚语,意思是折起来包裹身体的衣服。最初的基尔特只是一段大约有1.5米宽、6米长,未经剪裁的布料,穿的时候折叠着裹在上身,腰间用皮带固定。这种装束非常适合高地的气候和地形。下半身类似于短裙,比裤子舒服,行动自如;上半身可做斗篷御寒,打开腰带就是毯子。
在电影《勇敢的心》里,我们看到华莱士率领一群穿着格纹连衣裙的苏格兰男人英勇战斗,他们穿的正是基尔特。
现在的格子裙应该算是基尔特的改良版。1715年,英国政府开始允许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地的人们互通贸易,一个名叫汤姆·罗琳逊的英格兰人北上淘金,在苏格兰北部开了一家木炭画加工厂。连身的基尔特不方便工人砍树,汤姆·罗琳逊便向裁缝提出将原来的服装一剪为二,苏格兰短裙由此诞生。这种穿着很快流行开来。
苏格兰人之所以能很快接受,是因为约在100年前,他们的军队就已经做了相同的改良。历史记载,1624年,苏格兰军队就开始以苏格兰短裙为军队制服了。
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颁布了著名的“禁裙令”,规定除了加入英国军队的苏格兰士兵之外,其他苏格兰人只能以英格兰装束为标准,禁止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即基尔特格子裙,违反者初犯会被处以六个月监禁,再犯将判处七年流放。“禁裙令”引发了苏格兰人的强烈不满,他们为此抗争了30多年,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苏格兰男人穿裙子的传统才得以延续。到了今天,苏格兰基尔特格子裙已经成了代表苏格兰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每到传统节日聚会庆典,就会出现男人们穿着格子裙的场面。
此后,英格兰人也慢慢放下了对格子裙的偏见。现在每逢英国有什么重要公众活动,苏格兰格子裙都会隆重登场。
现在穿着苏格兰裙的礼仪已经非常讲究。一套正式的苏格兰裙及配饰包括:长度及膝的方格呢裙、背心和花呢夹克、长筒针织厚袜、皮带、帽子、毛皮带、匕首。有时肩上还会斜披一条花格呢毯,用别针在左肩处固定。
苏格兰裙的格子在外人看来都差不多,但其实这些格子是十分讲究的,不同的颜色、格子间宽窄粗细的搭配变化,代表着不同的家族、群落、地区、学校、社团、企业等等,仿佛是一张穿在身上的身份证。黑灰格被称为“政府格”,也有特别为皇室成员定制的格子图案,贵族穿的格子图案,则被称为“贵族格”。用不同的格子来区分不同地区,在苏格兰也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1700年左右,在苏格兰行医的一位医生第一次写道,苏格兰的格子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一地域的人穿着相同的格子服装。外来人可以通过苏格兰人身上的格子来辨别他来自于哪个地区。苏格兰高地部落之间的战争曾经终年不休,战场上的男人们便以所穿的格子图案来辨认敌我。
有此一说
裙子长短反映经济形势?
19世纪20年代,宾州大学华盛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这就是著名的“裙长理论”。
果真是女人裙子越短经济越繁荣,裙子越长经济越萧条吗?在美国,这种对应关系似乎真的存在过。在1900年,美国股市低迷,那时候女士的裙子也非常长,显得死板而无趣。1930年的大萧条也伴随着长裙的流行。最神奇的事发生在1987年,本来当年的流行款式是超短裙,但是当10月来到的时候,短裙忽然不流行了,而当年秋天正是美国股市迎来巨幅下跌的时候。
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裙长理论”纯属无稽之谈。因为有人按照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广泛的范围统计了裙子流行趋势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相关性很差,这表明经济衰退和较长的裙子之间根本没有必然关联。虽然“裙长理论”有正向案例,但同样可以举出反向案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裙长理论”不成立,毕竟丝袜已不属于昂贵消费品,现代人裙子的长短,不是靠经济来衡量,而是要看个人喜好和心情。
㈡ 安阳公主李安澜历史原型是什么
安阳公主李安澜是没有历史原型的。而在《唐砖》的结局中李安澜本来要嫁给岭南的土王的,但中途却被云烨给弄死了,然后李安澜就和云烨在一起了。并且后来还给云烨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在《唐砖》中,饰演李安澜的演员叫做张佳宁,张佳宁为了塑造这个角色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将近四个月的拍摄也只是为了呈现最佳的状态。
《唐砖》剧情说明
因为一场考古意外云不器意外从一个唐代的公主墓穿越到了初唐时期的大唐边境。为了安全起见,云不器冒用了自己祖先的名字云烨。在唐朝云烨发现一个跟死去的女友小冉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李安澜。阴差阳错中李安澜救了云烨一命,并强行拿走了他身上唯一一件小冉的遗物发簪作为救命答谢。
㈢ 唐朝安阳公主
安阳公主李安澜在《唐砖》里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长女,是他跟墨家田若兰的孩子。但是唐朝是否有李安澜这个人?作为李渊亲封的大唐长公主,安阳公主曾被派往突厥和亲,那历史上安阳公主有没有和亲?李世民时期长公主的驸马是谁?是突厥的王子吗?李安澜有没有历史原型《唐砖》里的李安澜是墨家巨子田若兰的女儿,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最初李世民并不知道李安澜的存在,李安澜人生的前十几年的岁月,都是孤苦无依的在江湖上漂泊,但她是大唐公主的身份是无法抹去的。李安澜后来回到长安,认祖归宗,虽然她并非嫡出,但是还是被李渊封为大唐的长公主。其实唐朝历史上是没有李安澜这个人物的,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妃中,也没有记载有谁是墨家之后。虽说李安澜的这层身世是电视剧虚构的,但是安阳长公主在历史上却是有原型可循的,她就是襄城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皇长女是襄城公主。襄城公主生母是谁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的襄城公主并没有派出去跟突厥和亲,因为襄城公主的驸马是大唐宰相萧瑀的长子萧锐。李世民的长公主嫁给谁了李世民皇长女襄城公主的驸马是萧锐。萧锐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宋国公。《新唐书》中记载了襄城公主为人循规蹈矩,娴于礼法,孝顺公婆,婚后为萧锐生育了两儿一女。按道理来讲,古代公主出嫁是不能跟着驸马一块儿住在公婆家的,为了彰显公主身份地位的尊贵,皇帝会专门另外给公主在外开府,但是襄城公主却并没有这么做。她说自己既然嫁给了萧锐,就应该将公婆当成是父母一样孝敬。由此可见历史上襄城公主有多么的贤良孝顺了。㈣ 《唐砖》中李世民的长女安阳公主李安澜,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李世民的长女安阳公主李安澜,历史上确有其人叫做襄城公主。电视剧当中李世民的长女,从小和母亲生活在大漠,性格非常坚韧,一心为母亲讨个公道,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又能牺牲自己。实际上李世民的长女在历史上非常低调,谨小慎微的过了一辈子,与电视剧当中的高阳公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襄城公主却拒绝了这个要求。襄城公主觉得对待公婆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如果分开居住的话,这些礼节也会缺失。李世民也只好让襄城公主住在萧锐家。一个公主不管她受不受宠,在婚后还能这样谦逊是很难得的。
襄城公主最后在杭州去世,当时的李治知道后也令为襄城公主举哀。总而言之,李世民的这个长女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一生并没有太大的大起大落,也算幸福。
㈤ 叹古长情 第四章
叹古长情 第四章
青平国
姚华阁是青平国皇宫中的一处胜地,此处名扬千里,世人都知青平皇宫中有一阁一树,阁为姚华阁,树为姚树,此树每年大寒前后开花,常年翠绿,生长在天然温泉中,一直被视为青平国祖先庇护的灵物。
一位身着红色长锦衣,金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缕金百蝶,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一根腰带勒紧细腰,显出了身段窈窕,腰间系着一块翡翠玉佩,高贵中不失灵动。手上带着一个乳白色的玉镯子,这镯子虽在质感上远不及这一身华服华丽,却也增添了几分柔和。一头长发用紫色和白色相间的丝带绾出了一个略有些繁杂的发式,发髫上插着一跟金丝八宝攒珠髻,从女子这身装扮就可以知到,此人在宫中的身份绝非一般。
“姐姐”一个俏皮的声音唤道。
一位身着绛紫色长裙,绣着富贵的牡丹,水绿色的丝绸在腰间盈盈一系,三千青丝绾起云髻,斜斜插着一只飞蝶搂银碎花华胜,浅色的流苏落下,此人长相虽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是眉清目秀。
看清说话人的长相,红衣女子微微皱了皱眉,自己似乎并没有打算靠近此时和自己说话的女子。
可是不等她反应,刚才唤她的女子已经快步走到了身边,身后的宫人连忙上前行礼道。
“参见安平公主”
“姐姐这是去哪呀?不知姐姐有没有时间帮妹妹指点指点新作的山水图”一边说一边用手亲昵的挽起安平公主的手。
听她这么说,安平公主强忍着心中的怒气,笑着说道。
“妹妹既然这般邀请我,我作为姐姐的自然要帮妹妹把把关,但不要怪姐姐要求高,一会伤了妹妹的心了”
安平公主是皇后唯一的女儿,皇后生前一直备受皇上宠爱,即便皇后去世多年,皇帝也从未立后,一直都是安阳公主的母亲容贵妃代为管理后宫。
安平公主从小没有母亲教导,加上被皇上娇惯宠爱,性格十分古怪。一直没有人敢教这位性格古怪的公主琴棋书画,所以安平公主是宫中几位公主中技艺最糟糕的,就连宫中的姑姑都是不愿提及公主的技艺。
安平公主知道自己并不擅长琴棋书画,但从来不在乎,而安阳公主现在竟然让自己帮她指点作画,这无疑是想要羞辱她,不过比起躲起来,她更愿意见招拆招,长这么大,在这皇宫中她就没有怕过谁。
两位公主走到姚华阁,桌子上摆着笔墨和安阳公主完成的画作。这是一幅山水画,不得不说安阳公主是几位公主中画技最高超的,就连安阳自己看后也一时不知该从哪里找问题。
安平公主伸手想要拿起这幅画观赏,只是手刚触碰到画的表面,一阵风吹过,卷起了桌上的画作,顺风吹进了湖中。
“我的画”安阳惊呼道。
随即用手去抓,不料身子一倾竟然掉进了湖中。
这一瞬间太快,就连身边的安平公主也没有反应过来。
“快来人呐,公主掉进湖里了,快点救公主”
宫人忙惊呼着。
安平公主也伸手想要帮忙拉起湖中的安阳公主,只是宫人的一句“皇上驾到”让她将伸出的手愣在了空中,原以为只是简单地借画羞辱她,没想到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待安平公主回过神来,安阳公主也被宫人从水中捞了出来。
“什么事情?安阳公主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点进水里,你们都是干什么的?”皇上厉色的呵斥道。
“皇上恕罪”
被皇上一声呵斥道,宫人纷纷跪倒在地上。
这时皇上才注意到宫人身后的安平公主,安平公主见到皇上,只是微微欠身,对皇上行礼道。
“参见父皇”
安平公主这般怠慢的行礼,并没有引起皇上的怒气,只是皇上没想到安平公主也在这里。
“你怎么会突然掉进水里”闻声赶来的容贵妃此时拉起自己女儿的手,询问道。
“这画我本想送给父皇,但怕有不足的地方,就想请姐姐帮我指点指点,只是姐姐不小心把画弄进了湖中,我一时心急想要捡这幅画,不小心掉进了湖里。”安阳在一边解释道,声音中满是哽咽和委屈。
安平公主冷冷的看了一眼安阳,看来她就没打算说实话。那自己也没有可说的,她又恢复了一贯高傲的神情。
“安平,你身为姐姐怎么能让妹妹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皇上冷声说道。
皇上注意到安平公主的眼神,又是这种眼神。
自六年前安平公主打碎了送给太皇太后的寿礼被禁足后,他们父女两人的关系就跌入了冰点,此后每次见面安平公主都是这样的眼神,有冷漠有怀疑有疏离,又有一副莫不关心的表情。
每次这样的眼神都让皇上愤怒可又不知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安平公主。
这次也是一样,同样的表情,同样的没有解释,同样的无所谓。
“安平公主罚跪一个时辰,时间没到不许起来”皇上说完甩着袖子愤愤地离开。
众人像是习惯了一般,习惯了公主被罚跪,习惯了他们父女两人之间的这种相处方式,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待皇上离开后,安阳公主被容贵妃人带回宫,姚华阁中只剩下安平公主和侍俾秋彤。秋彤也不敢上前,只是默默的站在公主的身后。
也不知自己今天又要陪公主跪倒什么时候,这已经是这半年来公主第二次罚跪,好在自己一直身伴公主左右,这些年也算是练出了长跪的功夫,若是一般人的身子怕是受不起。
青平国长安殿
大殿中站着两位玉树临风的男子,两人年龄相仿,约二十五岁左右。其中一位是青平国长公主的长子楚江琰,而另一位是名声大震的亓修亓将军。
“这次蛮人屡次犯我边境,多亏有二位,才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稳定局势”皇上说道。
“回皇上,这次出征多亏亓将军谋略过人,才没有陷入敌人的圈套”楚江琰率先开口道,说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他之所以可以自豪,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谁让亓修是他们楚家或者更直接的说是他楚江琰引荐给皇上的名将。
说起亓修,楚江琰是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这位好兄弟,夸起亓修来,更是能将亓修在战场上的威武英姿讲述三天三夜。
“亓将军果然是一代豪杰,此次出征又立大功,寡人必有重赏。”皇帝看着站立在大殿中的男子满是钦佩。
亓修不光是武艺高强,就连长相也是一表人才,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如果用冷傲孤清,盛气逼人来描述似有不妥,淡然显然更符合他的气质。
“谢皇上”亓修的回答倒是很平静,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看不出任何喜悦。
亓修的沉稳让皇上有几分惊讶的同时又增添几分钦佩,同时让皇上对其的身世多了好奇。
听楚江琰说起过他的身世,亓修父母双亲很早逝世,留下他和妹妹相依为命,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身上却透露这不宜察觉的贵气。而且此人向来对金钱权利毫不在乎,即便是位高权重的人,这世上也没有几人能视金钱于身外之物,更何况以他的身世又怎可能在这物欲横流的朝野中独善其身。这样的好奇让皇上又不由得留心眼前这位年轻人。
从大殿出来时,天上早已下起了大雪,偌大的皇宫也被染成了雪白,一旁的宫人赶忙递上雨伞。
“天公不作美,怎么这个时候下起大雪”一旁楚江琰有点抱怨的接过宫人手中的伞。
“喂,你最近怎么回事?之前在焰都就觉得你有心事,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回来之后你还是这样,虽然你一直在朝堂上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但我总觉得你有什么地方不对,说,你是不是有事情瞒着兄弟我?”
“没有,你想多了”听到楚江琰这么说,亓修又带着平日里开玩笑那般的口吻说道。
“真的?”楚江琰有点不信,但也拿不出证据只好作罢。
两人快步朝宫外走去,只是刚刚走出长安殿就见白茫茫的空旷大殿外一抹红色的身影跪在门口,许是因为红色,那一抹身影在雪中如此明显。
“那是?”亓修微微皱眉道。
“那是安平公主,她这是又被皇上罚了吧”
顺着亓修的目光看去,楚江琰才看到跪在门口的安平公主。平日里他们都是从侧门出入,所以他今日像往常一样,并没有注意到门口的人。
“这么大的雪,皇上竟然让她一人跪在雪地里”楚江琰有点不可思议的说道。
还没等他说完,就看着亓修朝安平公主走去。他本不想去管这事,谁不知道安平公主性格古怪,这宫中除了皇上没有人能管得了她,自己每次见到她都是绕道走。
自己虽然是长公主的长子,可这终究是皇上自己家的事,自己是哪边都得罪不了,所以索性从来不参与,这倒好亓修这家伙偏偏要趟这浑水,但身为好兄弟,也只能跟在身后。
“参见楚将军亓将军”一旁的丫鬟看见两人赶忙行礼道,声音中有些着急又带着哽咽。
“公主这是怎么了?”楚江琰问道。
“回将军的话,今日宁阳公主跌入湖中牵连了平安公主,所以皇上罚公主在这里跪一个时辰,可是现在都已经两个时辰了,这么冷的天,女婢怕公主身子受不了,所以……”说到这声音中哽咽的声音又加重几分。
“秋彤,如此多嘴,你是又想要挨罚了吗?”
不知是因为冷的缘故,还是因为情绪激动,公主的声音中有几分颤抖。
“请公主回宫吧,皇上此时不在长安殿”亓修抱拳客气的对公主说道。
公主听到亓修的声音,才留心眼前这位男子,上下打量一番,又将头看着前方,冷声道。
“本公主要做什么事,还需要你来指点吗?”
还是一样的态度,但仔细听声音中的颤抖比刚才又重了几分,刚才的一些列动作又好像是刻意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只是这话刚说完,身子就摇摇晃晃的朝一旁倒下去,终于倒在雪地中。
“公主”一旁的丫鬟紧张的喊道。
亓修将地上的公主抱起,朝公主的寝宫华音宫走去。
长安殿中
“皇上,安平公主她,她……”一旁的太监有点着急的说道。
“安平公主她怎么了?”皇上有些心急
“安平公主她晕倒了,不过现在亓将军和楚将军已经将公主送回了宫”
“为何现在才报,有宣太医看过吗?”皇上愤怒的合上奏折,厉声说道。
“回皇上,太医已经看过,并没有什么大碍。”
听到身边的太监这么说,皇上也才舒缓了口气。
“你刚才说谁送公主回宫?”
“回皇上,是亓将军和楚将军”一旁的太监说这句话时有些犹豫,所以声音也显得不是那么有底气。
“是他们……”
皇上微眯着眼,皱了皱眉头,陷入了沉思。
没想到会是亓修,这倒是第一次看到他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
青平国华音宫
安平公主醒时已是第二日午时。
“公主,您终于醒了”秋彤见公主醒来,赶紧端起桌上的药。
安平公主朝宫中的各个方向看去,这是自己的华音宫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想来是自己昨日晕倒了被人送回宫中休息,不过这些对于她来说都无所谓。
只是换做以前,此时的华音宫中应该堆放的都是父王送来的名贵补品,即使她和父王关系不好,父王也会托人送来东西可这次却什么也没有。
她倒不是在乎那些名贵的补品,只是这些补品好歹都是父王的心意,证明他还关系自己,可是这次竟然什么也没有。
想到这里心里不免又是些恼,这都是午时了,父皇也不来看自己,难道还不知道自己生病?
“这是什么?这么难闻?”公主有点生气的问道。
“这是按照太医的配药刚煮好的药,公主还是趁热喝了吧”见公主一副不情愿的样子,秋彤有点着急了。
“我可是有得什么重病?”
“没有,公主就是受了风寒,身子有些虚弱”秋彤紧张的回答道。
“不过是风寒,之前吃治风寒的药也没有这么难闻的味道,这次的药这么苦,我不喝,你拿去倒了吧”公主一脸厌恶的别过脸。
“公主这可使不得,这是皇上吩咐太医将西凉进贡的珍贵药引加入其中,所以才会比平常的药更苦几分,不过良药苦口,公主还是快喝了吧。”
听到是父皇命太医将西凉地区进贡的珍贵的药引子给自己治病,不由得心情大好,也不再多说什么,接过秋彤手中的药,一口气喝光了碗中的药。
“公主尝尝这个吧”秋彤端起桌子上盛放着糖渍酸梅的碟子。
“这是什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颗放入嘴中。
酸酸甜甜味道在唇齿间蔓延开来,嘴中的苦味瞬间消减了一半。
“回公主,这是楚将军送来的”
“是他?”公主的语气中满是疑惑,论是谁她也不会相信会是自己的表哥送来的。
她的这位表哥和她并没有太多的交情,平日里在宫中见到自己都是躲的远远的,这次怎么会派人送来这些。
“秋彤,昨日我晕过去后,是怎么回到华音宫的?”
“回公主,是亓将军和楚将军送您回来的”
听到秋彤提到亓将军,安平公主这才想到昨日见到那位男子,这虽不算是第一次见到亓将军,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和他也会有交集。
她对亓将军的映象就是永远一副不管世事,云淡风轻的样子,没想到会来管自己的事。
想到昨日他严肃的对自己说父皇不在长安殿,让自己回宫时,那张多管闲事的面孔可真是烦人,这皇宫可没有人敢这么和自己说话。
亓修,你以后最好不要多管我的事情,否则本公主不会放过你的。
公主这般心里想着,皇上身边的李公公已经走进了华音宫,身后跟随者一众宫人。
“老奴参见安平公主,公主身子可好了些”
“多谢李公公关心,安平身子已经好了很多”
李公公是一直伺候在父皇身边的人,也算是看着安平公主长大,从安平公主有记忆开始,李公公就很是照顾自己,所以她也一直敬李公公是长辈,从未将他当过宫人看待,对待公公的口气更是少有的温和。
“倒是皇上一直念着公主的身子,这不让我把这些给公主送来。”李公公招呼身后的宫人将各种名贵的补品呈上。
“真的吗?父皇真的担心我的身子吗?”
“那是当然的,公主可是皇上的心头肉,皇上怎会不关心,所以公主切不可任性,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子”听公公这么说,安平公主心中很是开心。
见公主脸上出现笑容,李公公也是欣慰。
这些年他看着公主长大,公主是如何和皇上耍性子的,皇上又是如何关心公主的,这些他都看在眼里,可惜只有他这个旁观者才能看清当局者的迷。
如今一个是当今皇上,一个是当朝最受宠的公主,两个人他都得罪不起,所以只能自己在身边多帮忙缓和他们父女的关系。
“既然公主无恙,老奴就先告退了”别过公主,李公公又赶忙朝前殿赶去。
叹古长情
0
赞赏支持
㈥ 《唐砖》中安阳公主李安澜历史原型是谁
李安澜的历史原型是新兴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五女,生母不详。
(642年)西突厥薛延陀部落的真珠可汗求婚,唐太宗大将契苾何力被薛延陀俘虏,为了换回契苾何力,同意以新兴公主和亲西突厥。
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后,契苾何力劝说皇帝不要和薛延陀和亲,那样只会增强薛延陀的威望。唐太宗于是要求真珠可汗亲自到灵州迎亲,杂畜十万作为聘礼。由于运送聘礼中途遇到暴风雪,牲畜冻毙走失过半。(643年),唐太宗以聘礼不足为由,取消与薛延陀真珠可汗的和亲,令新兴公主下嫁长孙曦。
剧中李安澜被突厥亲王阿史那看中,便被要求与之和亲。李世民本不愿与突厥和亲,但随着唐朝内部灾情愈演愈烈,使李世民深知此时不能和突厥开战。
但云烨得知李安澜出嫁突厥后,便机缘巧合地从突厥迎亲的队伍中,带走了李安澜。不仅如此,云烨还通过种种切实有效的手段,让大唐快速拥有与突厥对抗的实力。于是安阳公主李安澜,最终成功避免了与突厥和亲。
㈦ 安阳公主是谁
历史上有有记载的是两个安阳公主:魏武帝女安阳公主和后梁太祖女安阳公主.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位?两位安阳公主的生平如下:魏武帝女安阳公主(?—?),魏武帝曹操之女,母不详。曹氏嫁荀彧之子荀恽为妻。曹氏后封为安阳公主。
《三国志 魏书 荀彧攸贾诩传》
是时荀攸常为谋主。彧兄衍(荀衍)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事。太祖之征袁尚也,高干密遣兵谋袭邺,衍逆觉,尽诛之,以功封列侯。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后称安阳公主.
后梁太祖女安阳公主(?—?),后梁太祖朱温长女,母不详。公主下嫁罗廷规,开平二年(908年)八月追封。
《旧五代史 卷十一(梁书) 列传一》
末帝德妃张氏。《五代会要》云:少帝妃张氏,乾化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册为德妃,其夕薨。案《欧阳史次妃郭氏传》云:晋天福三年,诏太社先藏罪人首级,许亲属收葬,乃出末帝首,遣右卫将军安崇阮与妃同葬。妃卒洛阳。又案:《五代史》无外戚传。《五代会要》云:梁太祖(后梁太祖)长女安阳公主,降罗廷规,开平二年八月追封。长乐公主,降赵岩,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普宁公主,降昭祚王氏,开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金华公主,开平二年十月封。真宁公主,乾化三年十月五日封。少帝长女寿春公主,乾化三年四月五日封。第二女寿昌公主,贞明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封。今考《通鉴考异》引《梁功臣列传》云:罗廷规尚安阳公主,又尚金华公主。是书《罗绍威传》亦载开平四年,诏金华公主出家为尼。是金华公主实归罗氏,《五代会要》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