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泉州最出名的旅游景点是哪
1清源山
2开元寺
3崇武古城
4府文庙
5西湖公园
6深沪湾
7牛姆林
8清水岩
9天后宫
10五里桥
11东湖公园
12洛阳桥
13黄金海岸
14仙公山
15蔡氏古民居
16岱仙瀑布
17郑成功史迹
18涂门街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980亩,投资近3亿元。目前度假村主要项目及设施有:金沙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露天夜总会、购物街、黄金海岸大酒店、邮电宾馆、海洋宾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较具规模与特色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㈡ 泉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在泉州呆了两年多还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过还是整点个人意见吧。
如果你不嫌远的话,可以考虑去崇武(其实也不算太远),那里应该是泉州比较有意思的去处了,包括崇武古城和青沙湾。两个人到青沙湾烧烤毕竟少了些气氛,不过到那边后可以找人搭伙,呵呵。古城也很不错。
路线:到客运中心站直接买到崇武的车,一票十元,到那一个小时左右,下车后,不懂得走的话,三块钱的摩托车,走五分钟左右就到
两个地方回来后差不多也要下午两三点以后了,回到市区可以考虑这几种方式:
1、去关帝庙、开元寺转转,体验泉州习俗和人文风情,前者热闹,后者较清净。开元寺东西双塔很有名的,可以算泉州的其中一张名片
2、坐公交到西湖散步,广阔的湖面会让你心胸豁然开朗,绿化景观也是别有一番风味,适合边散步边谈心
3、逛中山路、南俊巷,个人感觉这种商业街全国到处都是,没什么特色,不过适合女孩子休闲
其它的就不好说了,主要还是看你朋友喜好,泉州游乐城确实没什么意思,傍晚吃完饭倒是可以到江宾体育公园走走,嘉年华早就移师到其它城市了,不过可以去那体验下全民健身的味道,呵呵,夸大了
上午时间也可以考虑去爬清源山,天气不热的话。另外,宝洲商品市场这边的公交线路配置还是不错的,我就住这附近,像去西湖公园(清源山)、南安九日山、晋江SM、泉州游乐城(泉州展览城、鲤城区政府)、中山路之类的线路都有,可以到站点看下站牌
泉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泉州清源山、泉州永春牛姆林、泉州少林禅寺、安溪清水岩、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晋江衙口滨海。
1、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山峦叠翠,四季常青,景色秀美,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因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因位于市区北郊也称“北山”,因三座山峰鼎峙,也称“三台山”。
据《西山杂志》载,泉州少林寺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一向为我国西南禅及少林武术中心,历代高僧名师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
㈣ 求泉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泉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泉州东西塔、清源山、西沙湾、泉州清净寺、九日山、比较值得去的有:
1、泉州清净寺
拥有千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不过寺内的大礼拜堂早已坍毁,如今还可看到门楼、奉天坛遗迹、古井、诏墙等古物,以及一座中国四合院式的小礼拜堂。
自古以来,士大夫多游息赋咏于此,至唐而益盛,笔墨与兹山并传,现尚存七十七方石刻,其中最有价值的十三方“祈风石刻”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贸易的史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七百多年来,她以“溪流荡漾,峰峦映浓,奥衍明秀,隐为一区”的迷人景色,被授予国家风景名胜区。
㈤ 泉州哪里好玩的景点
泉州好玩景点有开元寺,清源山,西街,崇武古城等等。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初名“莲花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建筑沿着中轴线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除外,还有东西两侧的东西两塔和东西两廊。东西两塔是大开元寺最有名的景点,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
清源山
清源山又称北山、泉山、齐云山、三台山,位于泉州市北郊,距泉州市区约3公里,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清源山并不太高,海拔约500米,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所以景区内有着 “儒、道、释”三家的各种遗迹,还有许多历代摩崖石刻。国庆去估计可以看红叶了。
清源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脚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石雕像,它雕刻的栩栩如生,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雕工最好、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景区内还有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位于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紧邻台湾海峡,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为抵御倭寇所修筑的城堡,是中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也是中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遗迹。
崇武古城的房屋不是用红砖而是用整块方形大石建成,所以,虽然年代久远,但是用石头砌成的城墙依旧很完整。爬上古城墙,站在最高的灯塔处,可清晰看见整个古城墙轮廓。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眺望海峡。
西街
西街位于泉州市中心,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在宋朝就已经相当繁荣了,是泉州市现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考古价值的古建筑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堪称一座中国建筑博物馆。
西街内的建筑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其中有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此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等。
㈥ 泉州有哪些建筑或遗迹
1、安平桥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6)马甲寺在哪里扩展阅读: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市,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辖四区、三市、五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参考资料:网络-泉州
㈦ 泉州有趣的地名资料(历史、故事……)
仙公山的传说
何氏九仙
泉州洛江区马甲镇有一座高山。山远远看去就像两个妇人的头髻,人们把它叫做双髻山。传说古早时如果遇到干旱,到双髻山乞雨就会下雨,让五谷丰收,因此双髻山又称丰山。山上有一个山洞,叫丰山洞,洞内奉侍何氏九仙公。所以人们更常把这座山叫做仙公山。
传说在汉武帝年间,江西九江有一户姓何的人家。何先生是淮南王刘安的部下。何先生有九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九个儿子胸怀天下,但是生于乱世,就一心学道修炼,济世救人。这九个兄弟知道自己的父亲参与了淮南王的叛乱,劝阻无用,就做阵来到福建隐居。他们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后来走到莆田。九个兄弟在靠近惠安的所在砍枫树搭亭子居住,采药炼丹,这个地方后来叫做枫亭。
何氏九个兄弟四处采草药炼丹救人,最后在仙游九鲤湖骑鲤鱼飞天成仙。百姓感激他们的恩德,就建成一座九鲤湖寺,塑造何氏九仙的神象来供奉。后来何氏九仙在丰山降灵,丰山也就奉侍何氏九仙了。
关于先公山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有一个县官,生了九个儿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脚瘸手。县官觉得这九个儿子很丢脸。但是九个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关心百姓的辛苦,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有一回,县官做六十大寿,四五路的亲戚朋友、官场同僚、乡里老大都来贺寿。县官大摆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里总是怕九个破相的儿子让他没面子。县官就把九个儿子关在柴房,不让他们出来见客。
九个兄弟的舅舅也来拜夀,看不到他的九个外甥出来叫阿舅,就问县官。县官只顾招呼客人,没有闲工夫答话。舅舅就亲自去找九个外甥。找到柴房,听见里面有人在哭,舅舅就推门进去。九兄弟见门一开就往外跑。他们见舅舅追过来,以为是有人又要把他们关进柴房,就拼命跑。一直跑到湖边,一个一个跳进去。舅舅大惊,赶快叫人来捞。突然间,湖水象煮沸的开水不停地滚动。九尾鲤鱼冲出湖面,载着九个兄弟向天顶飞去。从此,人们把这个湖叫做九鲤湖,九个兄弟就叫做九仙公。
传说讲,九仙公来到丰山,看到丰山山势好,风景秀丽,就在丰山显灵。人们就在山顶建寺供奉九仙公。是舅舅在误会中帮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内也供奉一位仙舅公。闽南俗语说,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的。真是古话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就会出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的丰山,有了九仙公,香客、游客来山顶的一年比一年多,仙公山一年比一年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