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了解广东潮州市
[潮州de地理]
潮州是广东省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西距省会广州380公里。介于东经116°22′~117°11′,北纬23°26′~24°14′之间。东邻福建省漳州市,南接汕头市,西连揭阳市,北与梅州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76.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9.92公里,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75万人。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是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东部海域蜿蜒曲折的海(岛)岸线长136公里,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建瓴北下的千里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哺育着两岸的平原。处低纬度的潮州,濒临南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4℃,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0.5℃。年均降雨量1685.8毫米。
[城市de特点]
潮州历史悠久,山水秀丽,文物众多,人文荟萃,文化独特,与台湾、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著名侨乡,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从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窥见其远古文明的光辉。唐太宗开科取士,潮州已有进士出现。韩愈贬潮,重置乡校,延师兴学,使潮州的文风蔚然兴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风鼎盛,"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南宋时潮州主客户人口14余万人,而端平以后参加科举的居然"终场至万以上人",终宋一代潮州中进士者多达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一科连捷9人,一时为之轰动。明代的进士为160人,传出了同榜八俊、兄弟连科等佳话和一门三进士的荣耀。明代乡试中举竟多达1088人。在历代的殿试中潮州还涌现出状元林大钦、榜眼王大宝、探花姚宏中这样的英才。潮州古城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刻,依江筑建的州城略带狭长,北高南低,东西略为倾斜。城北是衙署区,城南为居住区,城东为商业区,城西为手工业和平民区,整个布局以《易》为本,突出体现"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特点。贯穿于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鳞次栉比屹立着4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这些建于明、清两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人文景观。白墙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筑也颇具特色,不管是"四马拖车"、"四点金"这样的深院大宅,还是"抛狮"、"竹竿厝"的平民居第,无不显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蕴,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内涵。潮州还有自己的方言、戏剧、音乐、工艺美术以及饮誉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扬天下的工夫茶,这些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对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有着同根同源的深远影响和联系。
[文化名城潮州历史]
潮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
潮州的先民属古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南迁入主潮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地域属南海郡,始载人版图。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潮州最早的建制始于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冠郡,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分东官置义安郡。
这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0年。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属循州之义安县,是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义安县为州治。 后人也有诗句:“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
潮州这个名称虽然基本固定下来了,但是历史上关于潮州的称谓,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隋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复郡,潮州曾一度改为潮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第二次称潮州,在唐朝的时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可以说,东到泉州,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唐朝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从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设置了漳州。现在, 潮州话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和平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曾经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长汀,另一个源头,是在河源的紫金,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潮阳郡,唐乾元年(公元758年)再复潮州。
元朝的时候,潮州称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
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
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经基本定型,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这时潮州的辖县一共有9个:就是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大埔县,还有汕头埠和南澳岛。
这9个县还有汕头和南澳的人民,历史上统称为潮州人。关于潮州人称谓的界定,依据就是上面所说的9个县和汕头、南澳。后来,也有把丰顺和大埔剔出去,但是近代史上的一些历史名人,如丰顺的丁日昌,人们还是习惯把他作为潮州人。
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汕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职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
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把这片地域称为“潮汕”的说法便正式登上了官方文本。再后来,汕头市逐渐成长为粤东的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潮汕平原、潮汕人之类的说法也就习以为常了。
到了1949年,潮州的疆域仍然比较大,它包括了现在的汕头市、揭阳市;从管辖上,也包括了梅州市和汕尾市。
中国解放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
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潮州,包括现在潮州、汕头、揭阳。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
狭义的潮州,就是目前的潮州市,它是在1991年12月将原来的副地级市的潮州升格和扩大区域的。作为地级市,潮州现在管辖潮安县、饶平县、湘桥区和枫溪区。湘桥区也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关于潮州的概念,还是倾向于广义的潮州,甚至就是广义的潮州。可见,历史是阻隔不断的,也是不可代替的。
由于现在潮州成为潮汕三个地级之一,本地人较为注意把潮汕与潮州分别开来,如说“潮汕方言”、“潮汕工夫茶”等等,而不再冠以“潮州”了。 不过, 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喜欢称自己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这大概是沿续习惯称呼。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州古筝是中国六大流派之一,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景点]
新中国建立前,潮州均为历代县、郡、州、路、府的治所,位居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期的对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与周边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渗透,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宋代、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全长2.6公里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凤凰时雨、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北阁佛灯、龙湫宝塔等景点,如珠散落于韩江两岸,与2.6公里古城墙、滨江长廊和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构成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壮丽景象。
潮州自然风光秀美。古城区笔架山、金山、葫芦山三山拱护,韩江绕古城而过,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为粤东最高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盖面积一亩多、年龄600多岁的宋茶树王,山顶有面积60多亩的古火山口凤凰天池,俗称"四脚鱼"的珍稀动物蝾螈在池中游弋。西部桑浦山麓有丰富的温泉、矿泉,梅林湖畔的稻田里有形态各异,形似山鹰、海狗、蟾蜍、百鸟求凰的古海蚀地貌,东部柘林湾有栖息数万只黄嘴白鹭“白鹭天堂”,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网箱养殖基地“海上牧场”,碧水蓝天的金狮湾海滨浴场,都是观光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潮州旅游设施配套。全市有旅行社17家,其中国际社4家(出国组团社2家)、国内社13家,经国家考核合格的专职导游员近200人,潮菜厨师逾千名,涉外酒店18家,客房2000多间。境内有汕汾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广梅汕铁路通过,市内旅游车、出租车、三轮车日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务,交通方便快捷。网球网、保龄球、高尔夫球等娱乐健身场所应有尽有,满足旅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潮州特产]
◇ 凤凰单丛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其成品条索紧结重实,茶汤金黄明澈,具有独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香醇,喉底回味甘鲜,且颇耐冲泡;饮毕闻杯,余香留底,大有“绕鼻三日不绝”之势,堪称“天、地、人”具备之佳茗。
◇ 岭头单层 产于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岳,系采用二十年以上高山单丛茶精细制作而成。外形条索紧结、挺直,香气独特,滋味浓醇,“蜜韵重”,回甘力强,汤色金黄透亮。
◇ 石鼓坪乌龙 石鼓坪是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著名畲族乡,所产乌龙茶最负盛名。
◇ 蓬莱茗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赤凤镇。揉合绿茶与乌龙茶制和工艺研制而成之新品种,兼有绿茶的青汤绿叶、清醇回甘和乌龙茶的天然花香特点。
◇ 枫溪陶瓷 潮州生产陶瓷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了两晋、南北朝,逐步趋向瓷化;唐代,古城北郊已有瓷窑;北宋,古城东郊的笔架山,出现了“百窑村”;明时,海阳县的枫溪逐步成为新的陶瓷生产基地,饶平县九村的陶瓷生产也具有一定规模。现在,潮州的陶瓷主要产地有枫溪、古巷、凤塘、浮洋瓷区和饶平三饶、新丰等地瓷区。
瓷制品除日用瓷、卫生瓷,以及工艺瓷等6000多样花色品种。潮州陶瓷的装饰,有潮彩、粉彩、釉下彩、贴花、印花、装饰土等。
潮州陶瓷制品远销欧、美、亚80多个国家和地区。瓷塑通花和瓷花,是最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深受欢迎。1978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朝鲜时,便以枫溪产的1.2米高的层镂空“友谊”通花瓶作为珍贵礼品送给金日成主席。
建于枫溪区的“南国瓷乡陈列馆”,陈列的产品集中了大部分枫溪陶瓷的精品,是枫溪陶瓷传统艺术的缩影。国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对枫溪陶瓷给予很高的评价。
◇ 潮绣 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中的的一大流派,以构图匀称,色彩浓烈,富有装饰性著称。潮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针法则有垫、绣、拼、缀等100多种。潮绣所表现的凸绣,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有着独特的风格。潮绣题材广泛,主要图案有人物、龙凤、动物、花卉、器皿,主要产品有挂屏、条幅、屏风、床帷、彩眉、戏服、幢幡、宝盖等。
◇ 抽纱 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名花”。潮州抽纱的特点是按一定图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经纬线,以针线缝锁抽口,再加花纹刺绣。潮州抽纱通过400多种巧妙的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的图案。潮州抽纱的主要品种有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不少产品多次作为国礼品赠送外宾。
◇ 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萌芽于唐宋时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潮州木雕作品款式多样,有厅堂用的门窗、屏风、柜橱、几案床榻、横披条幅,有迎神赛会用的香炉、神龛、烛台、馔盒,还有人物、花鸟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木雕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锯通雕、通雕、圆雕等。玲珑剔透的木雕作品,聚漆贴金以后,显得更加华贵。潮州金漆木雕远销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 玉雕 明代,潮州已有生产玉器的作坊。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为主要原料,近年兼用辽宁岫玉、河南独玉和加拿大碧玉。产品古朴典雅,主要品种有首饰、人物、盆景、炉瓶、茶酒具、碗类等。潮州的玉雕制品,深受港澳同胞和东南亚侨胞的喜爱,在国内旅游市场也很畅销。
◇ 金银首饰 潮州金银首饰工艺始于晚清。潮州金银首饰品种繁多,有手镯、手链、戒指、胸花、项链、耳环、头结、发夹、钗牌、坠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造型除部分采用几何图形外,大多以象征吉祥、平安、友爱为题材,构思独特,美观新颖,富丽华贵。潮州金银饰品畅销欧洲、东南亚、中东、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内销旅游市场。
◇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绸缎或布料上绣制各种花卉鸟兽,内包香料。香包外观精巧,气味芬芳。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 麦杆画 潮州麦杆画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乡士气息的民间艺术,其制作方法是用刀具裁剪麦秆片贴成各种画面。潮州麦杆画的创作始于本世纪40年代,品种有挂屏、日历板、书签、贺片、仿古小画片和仿邮票小彩片等欣赏品,也有立体造型的首饰盒、茶叶盒、镜框、文房四宝等衫品的装饰。麦杆画利用麦杆的反光作用,产生特殊的艺术意境。麦杆画内空丰富,构图独特,生动传神,多彩多姿。
◇ 竹制品 潮州东北部山区盛产竹子,有毛竹、绿竹、厘竹、桂竹,为生产竹制品提供丰富原料。潮州生产的竹制品除桌、椅、几、谷答、畚箕、竹篓、扁担、箩、筐等家具和家具外,还有窗帘、门帘、灯罩、扇子、吊篮、花篮、凉席等日用品和工艺品。潮州竹制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意大利、德国、芬兰、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 茶叶 潮州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长、品种多。目前潮州茶的品种,主要有凤凰水仙、福建水仙、乌龙、石古乌龙、梅占、名花、奇兰、黄旦、铁观音、本山、大红、黄金香、肉桂等10多个。其中凤凰水仙最多,为潮州的当家茶。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市现有茶园85000多亩,拥有中小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120家。潮州茶叶以其品质优良饮誉海内外,远销欧美和东南亚,是本市的重要创汇商品。
潮州生产的茶叶,较著名的优质品种是凤凰单丛,以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称绝。凤凰浪菜、石古坪乌龙、岭头白叶单丛茶多次获国家部级优质品奖。名优良种还有铺埔白叶、大山黄旦等。
◇ 水果凉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应时水果琳琅满目,潮州柑更是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四季佳果令人垂涎。
全市常栽果树有22科128个品种,其中名优稀果有鹳巢柑、孚中选蕉柑、钱东新坡蜜柑、古楼山乌叶荔枝、溪口香蕉、草埔种龙眼、风来朵龙眼、大红柿、红种甜杨桃、青皮香橄榄、独核黄皮、渔村杨梅、白饭桃、红肉枇杷、红毛梨、菠萝等。
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有特色。化皮橄和糖金桔等获部优产品奖。此外,全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几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 潮州柑 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种,春末夏初开白花,秋季结果,冬季收获。
潮州柑有碰桶柑、蕉柑、雪柑3个品种,碰桶柑果硕大,朱黄色,皮松脆而浮凸,不紧黏其瓣,故最易除皮。瓣肥汁多而少核,味甜如蜜,有“蜜柑”之美誉。蕉柑形状略小,皮较厚硬,与瓣贴实,这种柑稍逊碰桶柑,蜜饯的柑饼多用它制成,雪柑有点近似新会橙,汁多,但稍酸,适宜切开吮汁。
潮州柑种植历史悠久。唐初漳州别驾丁儒题咏的诗中有“蜜取花间液,柑藏树上珍”之句,说的就是潮州柑。潮州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人有“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香,肉肥而核小……”的记载。现在,潮州柑不仅在东南亚扬名,甚至远至美国、欧洲,其罐头制品,也遍销全世界。
[潮州小吃]
潮州小食源于民间,它是全国点心的八大派系之一。潮州小食主杂,荤素皆有,蒸、煎、烤、炸齐全,品种丰富,口味清鲜,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乡土风味浓厚。
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潮州小吃有230多种,而我整理到的不过十几二十种。主要烹饪方法有炊、煎、烙、焗、焯、拌、炖、炸等近十种;就口味而言,有酸、甜、咸、辣等,在市区乃至乡村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且价格便宜,与大众的消费水平相吻合,因而具有范围较广的消费群。
[今日潮州]
潮州,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又具现代化气息的中等城市已经形成,相继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人民正为建设文明、繁荣、富裕的新潮州而努力奋斗。
潮州市是广东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和省“双拥”模范城。潮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多层次、宽领域、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硕果累累。
一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成区面积从8平方公里发展到31.4平方公里,规划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整洁优美,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1%,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既有古城风貌,又有现代气息的中等城市构架基本形成。
二是科教卫体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2%。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连续四年完成省下达的计划生育控制指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电视覆盖率98%以上,各类竞技体育活动取得好成绩。
三是市民文明素质有了新提高。自信自强、坦诚务实、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潮州时代精神已成为潮州人的精神动力,市民的城市意识、道德观念、全局观念、抢抓机遇观念蔚然成风。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日趋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不断加强,“严打”整治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五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7%,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规模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㈡ 潮州属于哪个省份
广东省。
潮州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韩江中下游,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 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 西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46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 136公里。
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
扩展材料:
潮州之名,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潮州文化贯穿于潮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以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绣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
㈢ 哪里有抛光货外发加工
摘要 您是想找哪个地方的呢,很多地方都有厂的
㈣ 广东省沙溪镇是属于哪里的
沙溪镇隶属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位于广东潮州市西南部桑浦山北麓,是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交界处,辖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52万人。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桑浦山北麓有丰富的温泉和矿泉,温泉水温高达103℃,可做生活用水,又可治疗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慢性疾病和多种皮肤病,是健康疗养的名泉;冷矿泉水温仅27℃,是一种碳酸钙钠型矿泉水,适宜饮用,东山湖一带奇峰异洞,湖光山色,楼阁亭榭,与海蚀石和断岩形成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气象万千,是一处旅游度假的胜地。镇积极着力向外界推介东山湖旅游资源,并对开发东山湖旅游度假作了全面的规划设计,逐步完善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已吸引了新加坡郑添凉先生在此建设星湖旅游度假村。
锡页加工业是沙溪镇的主要产业,该镇是全省7个锡页定点出口生产基地之一,技艺独特,加工厂房遍及17个村,在全省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沙溪镇委、镇政府进一步把发展锡页加工业作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引导锡页加工厂集中生产加工,形成群体优势和整体规模。家私制作,皮沙发制作,圣诞陶瓷制品是沙溪镇的新兴产业,为扶持这些新兴产业,镇委、镇政府制订各种优惠措施,创办工业园区,已有家私厂、皮沙发厂、圣诞陶瓷厂到工业小区落户,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沙溪有耕地面积1.8万亩,皆可水旱轮作,宜稻宜果,是发展“三户”农业的沃土。镇的台湾番石榴水果种植基地800多亩,种植的番石榴畅销香港、深圳、福建等地,年创值200多万元,镇委、镇政府把发展水果种植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多方鼓励扶持一批种植大户,引导他们引进名、优、稀水果,努力把沙溪发展成为水果之乡。
镇委、镇政府为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共投入交通、市场、通讯等方面的资金6000多万元,着力于该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抓好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聘请了广州地理研究所专家对镇进行全面勘查和规划,初步形成了全镇总体规划,为全镇村镇建设提供了蓝图。有l万伏变电站1站,燃气库1座,有13个村和市镇区约90%人口用上自来水,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电话装机容量达18000门,已开通950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84%。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全镇共落实粮食种植面积35155亩,粮食产量18919吨,农业产值17764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996元。农业生产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新建成村级农贸市场2个,农村市场贸易活跃。
2002年全镇实现工业农业总产值7.84亿元,工商税收收入34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717元。
厦深高铁经过沙溪镇,并在沙溪镇设潮汕站。
㈤ 濮院毛衣加工厂集中在哪里
濮院毛衣加工厂集中在洪合镇。
毛衣,以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
简介
手工毛衣编织在中国可以说历史悠久了,但最早是用一针一线的编织,到80年代才开始逐步兴起用编织机编织,那时仅有熊猫的主机,当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毛衣编织机,随后中国陆续有了进口的编织机,如兄弟牌、银笛牌、瑞士80S等机器。
在中国一些企业也看好编织机这个大市场,随后就有了多家编织机生产厂家,但多数都是仿照日本的机器制造的,如上海产的申风牌、红旗马产的红旗马牌都是仿照日本产的兄弟牌机器生产的、还有武汉产的梅花牌、温州产的天琴牌、是仿照日本的银笛牌生产的,并且国产的上述品牌机器。
分别和日本产的上述品牌机器相比,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是一样的,且配件都是可互换的,同时,又有标准、三湘、华美等编织机相继产生,为针织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㈥ 潮州市纸箱厂招工
桥东北三环的白塔附近有个纸箱加工厂,效益很好,职工待遇也不错,我有个熟人就在那里上班。具体地址:义乌市场往西走不到1千米,晶牛玻璃对面一个小院子里,坐30路公交车可到
㈦ 怎样寻找服装加工厂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出来跑单帮, 接的都是小单, 原来熟悉的工厂有的用不上了, 有的勉强帮忙, 又时常误了货期, 后来决定自己找小厂, 深圳广州两地对比了10家左右, 最后找到两家比较合适的稳定合作了下来.
1. 找做洋行QC的朋友介绍, 这类人经常跑各类工厂, 手上熟悉的工厂比较多, 一般大小都有, 把你的需要告诉他们, 这样找厂比较有针对性.
2. 原来合作的大厂员工中, 有关系好的, 私下问一下, 一般这样的大厂, 以前忙不过来的时候, 总有几个经常外发订单的小厂, 这样的小厂类型也许和原来的大厂差不多, 能符合到你的需求.
3. 针对你的需要, 在业内朋友中询问下, 或在网上查找下, 有没有比较集中的小型工厂加工地. 比如加工些小批量时装, 广州中大和鹭江附近, 都有大量的小厂, 比较集中, 方便寻访.
现在订单少, 许多工厂难维持了, 对小订单还比较积极. 前些天朋友还介绍了一家横岗的工厂, 去看了下, 以前那样的工厂是不太可能接我手上那么小的单的, 但现在也乐意配合. 另有一些通过网络信息找上门的工厂, 但总的来说找上门的多数不如经人介绍或自己查找的满意.
加工类型方面, 一些小厂也有普通针/梭织机器配齐了的, 基本机器有了, 碰到些没有机器的特种工序, 拿到有机器的专业作坊做就可以了, 这类作坊就是专门配合小厂的配套. 帮我做加工的一家广州50人小厂就是这样.
总的来说, 还是靠介绍比较有针对性, 也可配合自己的查找, 同一时间多约上几家位置较近的工厂, 花些时间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