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紫藤萝什么时候开花
紫藤花一般都是春夏季节开花
在保证土壤、气候以及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植的紫藤需要5到6年才会开出繁花,不过相比较于其他的花种来说,紫藤花的花期还算是比较长的,一般健康成长的紫藤花的花期为3到4个月,观赏性比较强。
第一、播种时间
播种的季节选择在立春时节为宜,此时气温刚刚回升,万物扶苏,雨热比较充足,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果是在南方地区,那么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Ⅱ 紫藤萝瀑布中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现代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紫藤萝花。
原文(节选):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赏析:
《紫藤萝瀑布》的语言清新隽雅,柔婉含蓄。文章的描写语言,不仅做到了形象、生动,逼真,而且带着独特而含蕴的抒情韵味。
文章中,作者借助于辉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气势与活力,极状了紫藤萝新生后生命的繁茂与蓬勃。表明了花的生命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它和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注定要遭遇各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开花谢连着人类命运的沉浮与漂泊,花荣花枯胶结着社会的兴衰与变迁。
作者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深度的追求,对生命意义执著的拷问,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 。
Ⅲ 紫藤萝生长在哪里
紫藤
【别名】朱藤、招藤、招豆藤
【科属】豆科,紫藤属
【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Wistevia Sinensis Sweet
【产地分布】
产地紫藤原产我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华北地区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最为常见。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中国南至广东,北至内蒙古普遍栽培于庭园,以供观赏。花可炒作菜食,茎叶供药用。花开可半月不凋。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银藤、红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
编辑本段【常见同属】
1.藤萝(W.villosa Rehd.)本种与紫藤极为相似,仅老叶叶背、小叶柄密被白色柔毛,花色较淡。因此,在园林绿化中两者多视为一种,不作细分。
2.白花藤(W.venusta Rehd. et Wils.)小叶两面被丝状细毛,总状花序较短,长10-15厘米,花白色,原产日本。
3.多花紫藤(W.floribunda DC.)又名日本紫藤,复叶小叶多,老叶近无毛,常13-19枚,总状花序特长,可达50厘米,花淡青色(浅蓝紫色)。荚果被黄褐色毡毛,原产日本,长江流域以南多见有栽培。
栽培品种有:一岁藤、席香藤、本红王藤、本白王藤、三尺藤、重瓣紫藤、丰花紫藤等。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7-13枚,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突尖,叶表无毛或稍有毛,叶背具疏毛或近无毛,小叶柄被疏毛,侧生总状花序,长达30-35厘米,呈下垂状,总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近爪处有2个胼胝体,雄蕊10枚,2体(9+1)。荚果扁圆条形,长达10-20厘米,密被白色绒毛,种子扁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熟8-9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避风的地方栽培最适宜。主根深,侧根浅,不耐移栽。生长较快,寿命很长。缠绕能力强,它对其它植物有绞杀作用。三月现蕾,四月盛花,每轴有蝶形花20至80朵。紫藤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根、种子入药,性甘,微温,有小毒。树皮含贰类,花含挥发油,叶子含金雀花碱等。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装饰应用:
紫藤为长寿树种,民间极喜种植,成年的植株茎蔓蜿延屈曲,开花繁多,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瘦长的荚果迎风摇曳,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在庭院中用其攀绕棚架,制成花廊,或用其攀绕枯木,有枯木逢生之意。还可做成姿态优美的悬崖式盆景,置于高几架、书柜顶上,繁花满树,老桩横斜,别有韵致。
园林应用:
紫藤又名藤萝、朱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春季紫花烂漫,别有情趣,适栽于湖畔、池边、假山、石坊等处,具独特风格,盆景也常用。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
培养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一般情况下,盆栽紫藤应及时剪去残花,避免营养消耗。紫藤系落叶藤木,在其休眠期可结合修剪调整枝条布局,以保持姿态优美。紫藤寿命长,管理粗放,只要保证充足的阳光,水肥适当,可保年年花繁叶茂。
Ⅳ 紫藤萝花资料
【中文名】紫藤
【学 名】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英文名】Purplevine,
【别名】朱藤、招藤、招豆藤、藤萝
【科属】豆科,紫藤属
【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Wistevia Sinensis Sweet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产地紫藤原产我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华北地区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最为常见。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中国南至广东,北至内蒙古普遍栽培于庭园,以供观赏。花可炒作菜食,茎叶供药用。花开可半月不凋。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银藤、红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
编辑本段【常见同属】
1.藤萝(W.villosa Rehd.) 本种与紫藤极为相似,仅老叶叶背、小叶柄密被白色柔毛,花色较淡。因此,在园林绿化中两者多视为一种,不作细分。
2.白花藤(W.venusta Rehd. et Wils.) 小叶两面被丝状细毛,总状花序较短,长10-15厘米,花白色,原产日本。
3.多花紫藤(W.floribunda DC.) 又名日本紫藤,复叶小叶多,老叶近无毛,常13-19枚,总状花序特长,可达50厘米,花淡青色(浅蓝紫色)。荚果被黄褐色毡毛,原产日本,长江流域以南多见有栽培。
栽培品种有:一岁藤、席香藤、本红王藤、本白王藤、三尺藤、重瓣紫藤、丰花紫藤等。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嫩枝暗黄绿色密被柔毛,冬芽扁卵形,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7-13枚,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或突尖,叶表无毛或稍有毛,叶背具疏毛或近无毛,小叶柄被疏毛,侧生总状花序,长达30-35厘米,呈下垂状,总花梗、小花梗及花萼密被柔毛,花紫色或深紫色,花瓣基部有爪,近爪处有2个胼胝体,雄蕊10枚,2体(9+1)。荚果扁圆条形,长达10-20厘米,密被白色绒毛,种子扁球形、黑色。花期4-5月,果熟8-9月。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避风的地方栽培最适宜。主根深,侧根浅,不耐移栽。生长较快,寿命很长。缠绕能力强,它对其它植物有绞杀作用。三月现蕾,四月盛花,每轴有蝶形花20至80朵。紫藤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根、种子入药,性甘,微温,有小毒。树皮含贰类,花含挥发油,叶子含金雀花碱等。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装饰应用:
紫藤为长寿树种,民间极喜种植,成年的植株茎蔓蜿延屈曲,开花繁多,串串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瘦长的荚果迎风摇曳,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在庭院中用其攀绕棚架,制成花廊,或用其攀绕枯木,有枯木逢生之意。还可做成姿态优美的悬崖式盆景,置于高几架、书柜顶上,繁花满树,老桩横斜,别有韵致。
园林应用:
紫藤又名藤萝、朱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一般应用于园林棚架,春季紫花烂漫,别有情趣,适栽于湖畔、池边、假山、石坊等处,具独特风格,盆景也常用。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
培养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一般情况下,盆栽紫藤应及时剪去残花,避免营养消耗。紫藤系落叶藤木,在其休眠期可结合修剪调整枝条布局,以保持姿态优美。紫藤寿命长,管理粗放,只要保证充足的阳光,水肥适当,可保年年花繁叶茂。
药学应用:
功效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紫藤的种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治筋骨疼,还能防止酒腐变质。紫藤皮具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功效,可治筋骨疼、风痹痛、蛲虫病等。
【小处方】
[腹水肿胀]:紫藤花适量,加水煎浓汁,去渣加糖熬成膏,每次一匙,开水冲服,一日2次。
[胃癌]:紫藤瘤 (无瘤则用藤茎、叶)1~6克,惹仁、野菱、诃子子等量,水煎,一日2次分服。
[防腐]:种子炒研末,撤入酒中。
食用价值:
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
编辑本段【药学记载】
【别名】藤萝
【来源】豆科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以茎皮、花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甘、苦,温。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豆荚、种子和茎皮有毒[A-2]。人食用豆荚和种子发生呕吐、腹痛、腹泻以致脱水。儿童食人二粒种子即可引起严重中毒。
【功能主治】止痛,杀虫。用于腹痛,蛲虫病。
【用法用量】 1钱。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紫藤,花LU碎拭酒醋白腐坏;子作角,其中仁熬令香,著酒中令不败,酒败者用之亦正。四月生紫花可爱,人亦种之,江东呼为招豆藤,皮著树,从心重重有皮。
【备注】种子内含氰化合物,用量过大有中毒的可能,虽能治疗蛲虫病,但不宜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期】仲春(即:二月)
【实用便方】
1.驱除烧虫:根10至15克,水煎服。
2.体虚:根30克,炖猪肉吃。
3.风温痹痛:紫藤根和锦鸡儿根各15克水煎服。
4.筋骨疼痛:紫藤子50克炒熟,泡烧酒一斤。每次服25克,每日早、晚各一次。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紫藤繁殖容易,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方法,主要用播种、扦插,但因实生苗培养所需时间长,所以应用最多的是扦插。
1.秆插繁殖 包括插条和插根。
插条繁殖一般采用硬枝插条。3月中下旬枝条萌芽前,选取1~2年生的粗壮枝条,剪成15cm左右长的插穗,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苗床,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插后喷水,加强养护,保持苗床湿润,成活率很高,当年株高可达20~50cm,两年后可出圃。
插根是利用紫藤根上容易产生不定芽。3月中下旬挖取0.5~2.0cm粗的根系,剪成10~]2cm长的插穗,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保持插穗的上切口与地面相平。其他管理措施同枝插。
2.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在3月进行。11月采收种子,去掉荚果皮,晒干装袋贮藏。播前用热水浸种,待开水温度降至30℃左右时,捞出种子并在冷水中淘洗片刻,然后保湿堆放一昼夜后便可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贮藏,播前用清水浸泡l~2天。
压条、分株、嫁接均在3月中、下旬进行。
下面就是简单介绍几种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秋天种子采下即播种,或在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促使结荚,成熟后连荚采下干藏(沙藏更好),翌春播种。
2.扦插繁殖 南方在早春,北方以土壤解冻后,取一两年生嫩枝,剪成10至15厘米段,直插斜插均可。
3.压条法 在落叶后取两年生枝,削去部分皮后压入土中。
4.分蘖法 切取根际发出的幼小植株,于冬春进行移植。
5.嫁接法 以一两年生枝在根部进行嫁接,成活后移出。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紫藤直根性强,故移植时宜尽量多掘侧根,并带土地。多于早春定植,定植前须先搭架,并将粗枝分别系在架上,使其沿架攀援,由于紫藤寿命长,枝粗叶茂,制架材料必须坚实耐久。幼树初定植时,枝条不能形成花芽,以后才会着花生蕾。如栽种数年仍不开花,一是因树势过旺,枝叶过多,二是树势衰弱,难以积累养分。前者采取部分切根和疏剪枝叶,后者增施肥料即能开花。肥料应适当多施钾肥。生长期一般追肥2~3次,开花后可将中部枝条留5~6个芽短截,并剪除弱枝,以促进花芽形成。
盆栽紫藤,除选用较矮小种类和品种外,更应加强修剪和摘心,控制植株勿使过大。如作盆景栽培,整形、修剪更需加强,必要时还可用老桩上盆,嫁接优良品种。
栽培管理
栽植紫藤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高燥处,过度潮湿易烂根。栽植时间一般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紫藤主根粗长,侧根少,不耐移植,因此在移栽时,植株要带土球,或不带土球,对枝干实行重剪,栽植穴施有机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对较大植株,在栽植前应设置坚固耐久的棚架,栽后将粗大枝条绑缚架上,使其沿架攀缘。紫藤的日常管理简单,可根据土壤的水肥状况进行适当地水肥管理。
紫藤的修剪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修剪时间宜在休眠期,修剪时可通过去密留稀和人工牵引使枝条分布均匀。为了促使花繁叶茂,还应根据其生跃习性进行合理修剪,因紫藤发枝能力强,花芽着生在一年生枝的基部叶腋,生长枝顶端易干枯,因此要对当年生的新枝进行回缩,剪去1/3-1/2,并将细弱枝、枯枝齐分枝基部剪除。
编辑本段【树状紫藤】
紫藤为藤本植物,一般依附棚架或其他支撑物攀缘而上。如果采用缚杆支撑、扭蔓、修剪整形等栽培措施,可以培育成伞形树状紫藤,别有趣味。
要让树状紫藤保持形状不变,在养护上必须下功夫。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有极强攀缘能力的藤本植物,虽然能培育成树状,但它的属性没改变,抽生的藤蔓只要一搭上可攀缘之物,又会缠绕而上。所以在日常养护时,既不能让藤蔓搭上它物,又不能让其无限制地自由缠绕,必须经常不断地牵蔓、修剪、整形,控制藤蔓生长,否则会长得不伦不类,既非藤状,也非树状,一旦出现此种形态,非但开花量会减少,甚至会多年不开花。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应保持栽培环境的整洁卫生,经常清除日光温室内以及温室周围的杂草,及时检查并清除黄叶病株,对发病较重的病株要废弃掩埋,以防其成为感染源,对发病较轻的病株要用剪子剪除病叶,马上喷洒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隔离栽培,以控制病虫害蔓延。喷洒农药要不留死角,特别是叶背、温室的角落及地面均要充分喷到,温室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紫藤常见虫害有蜗牛、介壳虫、白粉虱等,春夏多雨季节,蜗牛经常活动,此时应定期撒石灰粉于园四周及栽培架支脚处,当通风不良时常引起介壳虫,可用800-1000倍液速朴杀或速蚧灵喷杀。白粉虱可用3000倍液速朴风蚜或蚜虱消喷杀。病害发生后,可于早晨或傍晚喷施农用链霉素防治,一年内喷施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紫藤的虫害主要有介壳虫。介壳虫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叶级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灭杀或50%马拉松乳油2000倍液喷杀。紫藤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叶斑病,叶斑病发生时危害紫藤的叶片,软腐病发生时会使植株整株死亡,可采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溶性湿剂800倍防治。
编辑本段【养护要点】
肥:萌芽前可施氮肥、过磷酸钙等。生长期间追肥2-3次,用腐熟人粪尿即可。
土:不择土壤,但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宜。
温:喜温暖,也耐寒。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露地越冬。
光:略耐阴,喜阳光。
繁殖:扦插、压条繁殖为主。秋季扦插,选当年生枝条8-10厘米长带踵扦插,生根较快,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6℃。压条在落叶后进行,保持压条处湿润,促生根,待充分发根后,即可分离另植了。
苗株定植时,需设置棚架,因紫藤树势强健,枝粗叶茂,架材必须坚实耐久。
盆栽紫藤为保持树形优美,应控制植株肥水,勿使其生长过大,加强修剪与摘心。每年抽新梢约15厘米长时,应摘心1次,花后可重剪1次。
盆栽紫藤花繁色艳的窍门:
要使盆栽紫藤年年花繁色艳,除精养细管,还要掌握几点窍门。
(1)选择成龄苗木盆栽。紫藤具直根系,主根长,侧根少,移栽上盆时宜带较长一段主根,盘在盆内。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栽培,放少量碎蹄片作基肥。花盆应置于通风的阴处一周后,再放在光照充足处。
(2)花于3月初开,开花时少浇水施肥,从而延长花期。残花立即剪掉,不使其结荚,以防养分消耗,影响第二年开花的数量和质量。
(3)及时短截伸长的枝蔓,不使其向周边物体攀援,以防养分散失及来年开花时养分不足,花开不盛不艳。
(4)日常养护时,要适当扣水、控肥,以防枝蔓徒长,并以长效磷、钾肥为主要追肥。
(5)越冬时,应置于0℃左右低温处,保持盆土微湿,使植株充分休眠,第二年春花、叶旺发,花繁色艳。
水:地栽成年苗一般不需浇水,特干旱时浇水即可。盆栽,则见干浇水,也较耐干燥。
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李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生动地刻画出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暮春时节,正是紫藤吐艳之时,但见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 难怪古往今来的画家都爱将紫藤作为花鸟画的好题材。
其他作品:
"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花经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李德裕《忆新藤》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紫藤花有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想要一段情缘,于是她每天祈求天上的红衣月老能成全。终于红衣月老被女孩的虔诚感动了,在她的梦中对她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后山的小树林里,她会遇到一个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想要的的情缘。”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痴心的女孩如约独自来到了后山小树林。等待她美丽的情缘--白衣男子的到来。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哪个白衣男子还是没有出现,女孩在紧张失望之时,反而被草丛里的蛇咬伤了脚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难回了,心里害怕极了。
在女孩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白衣男子出现了,女孩惊喜地呼喊着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帮她吸出了脚踝上被蛇咬过的毒血,女孩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最终二个相爱的人双双跳崖徇情。
在他们徇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树,那树上居然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说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树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为情而生,无爱而亡。
Ⅳ 紫藤萝有怎样的变迁
一、课文思想主旨
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恢复了生机,“在笑”“嚷嚷”,“我在开花!”表现了花儿生命的喜悦。这种喜悦感染了作者,“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作者从“生死”的思虑、“手足”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超越个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文章的脉络
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自己的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本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描写花瀑,“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不停地生长”,以“瀑”为喻,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突出花的情趣。
写花穗时,更是全用拟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好像肩并肩手挽手的孩子们在嬉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更显得花儿们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突出它们生命盎然勃发。
写花朵时,比喻和拟人交替使用,用“帆”“舱”绘花朵的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另外,作者还运用通感、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写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表现出自己观花赏花时心情趋于宁静平和的细微感受;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味觉转化为视觉,把飘逸无形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让人感到亲切。
作者用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花繁枝茂相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四、含蓄地表达感情
作者出身学者世家,本人又是作家,对感情的渲泻很注意尺度分寸,不可能表现得慷慨激昂大悲大喜。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折磨,她也只是淡淡地以紫藤萝花花朵的“稀落”到“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作喻,表达自己的感受;对那时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讽讥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更是不着一笔,用“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自己悲伤欲绝的感情。但是作者这样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并不是感情不深沉不真挚。作者的出身、性格、教养使她能节制、含蓄,而这种感情上的节制,使她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
五、想象新颖,内涵丰富
作者发挥自己出色的想象力,营造出许多新奇生动的意象,把紫藤萝花的生命力形象化,如写“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闪光的“河流”中“航行”。上面所说的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的手法,也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独特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地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既突出花的勃勃生机,也表现了生命的喜悦之情。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找出来加以体味。
Ⅵ 急求 紫藤萝的资料
盘虬卧龙的拼音 pan qiu wo long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还有很多,可惜会超字数就摘了些重要的给我,你还要什么资料找我喔,我有很多资料的!QQ394388694
Ⅶ 紫藤萝瀑布
4 紫藤萝瀑布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手足,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二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一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教学建议
5.内容研讨。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
辅助性问题设计:
——你能不能画一张图表,画出作者所说的藤萝的变迁小史?
——课文所说的“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历史你知道哪些?
——“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2)“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占据什么地位?
(3)探究最后第二段含义。作者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想想从这个信念中可以引出什么结论来作为人生的指南?作者描写一朵朵花与整树花的河流,花的瀑布,二者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6.小结这次探究的经验。
——这一次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研究这一篇比较含蓄的文章,你取得什么经验?把自己想到的和同学谈到的,记在“语文学习经验录·阅读经验·内容探究”上。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二、宗璞的人生之路和校园情结(侯宇燕)
宗璞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呢?翻开作家的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宗璞的经历,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她不像师陀、田涛等老一辈作家,是从中国的底层社会一步步艰难地爬到了知识的殿堂;她也不像巴金、谢冰莹,从旧的地主家庭中游离出来,流入城市,形成瞿秋白所说的一代“薄海民”(bohemian);她更不像新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自己的青年甚至少年时代就离开书本,离开家人,在贫穷、愚昧与困惑中探索人生的价值。甚至生长于“文革”之后的一代年轻人,也很少有像她这样得天独厚的学养根基。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就象夏洛蒂所言,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生活环境,基本上限于高等学府和高等学术研究机构,由于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因而奠定了一生的做人与做文准则。她确实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时代。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宗璞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别人学不来的大家之气,冲和之态,甚至一种率真洁白的“学生腔”的原因所在吧。
宗璞童年所生活的大学校园中,教授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优越的,绝无今日“脑体倒挂”之虞。生活的舒裕与地位的高贵,使得钻研学业的教授们能比较专心于书本的研究(当然抗战开始后又有了不同),他们的子弟也能在一个相对单纯、明净的天地中获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他们过分地单纯,书卷气过于浓厚,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则免不了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挫折。我手头正好有一本1990年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不妨拿来,随便撷取几段,为宗璞笔下的清远世界作一个更详尽的注脚。宗璞的同辈人,著名文史专家虞振镛的女儿,西南联大1943年学生虞佩曹在《水木清华——童年的回忆》中曾饱含深情地描写了清华校园在自己童年眼中的平静与清雅,以及清华人文景观的优越与独特。她说“那时清华只有附小(即冯友兰提到的宗璞就读的成志小学)及附设的幼稚园。马约翰是我们的校长。……后来由蔡顺理夫人教,她本人也是留美学生。”在这样条件下成长的孩子,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而当时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水木清华的工字厅……里面典雅、阴凉,有一股楠木香味,单身教授吴宓、叶企孙先生曾在里面有过住所。”“我们住的南院是一个四周由房屋围绕着的大院……西式住宅一号是赵元任先生家……”。这种耳濡目染的文化气韵,在一点一滴中已深深地渗入了孩子们的灵魂之中。宗璞《南渡记》中所写的方壶小院,不就是这种充满清远文化气息的精英荟萃之地吗?法国现代派女作家纳塔丽·萨马特说:“文学所描写的,永远只能是某种看不见的,每个作家所向往的——他独自一人感觉的现实。”作品中的生活、人物可以虚构,然而意境却总是忠诚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敏感禀赋的作者童年时对周围景物的特殊感觉以及这种感受对其终生造成的影响。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这种非过来人不能写出亦不能读出的爱,正是宗璞“校园情结”的真谛所在。
(《这方园地中的冯家山水》,《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三、关于“生死谜、手足情”(宗璞)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
在泉水缓缓地流淌中,我们从小学、中学而大学,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学校。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不知不觉间,听到人家称小弟为强度专家;不知不觉间,他担任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很难想像一个人的将来。这几年,父亲和我倒是常谈到,只要环境许可,小弟是会为国家做出点实际的事的。却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去年夏天,得知他患病后,我于8月20日到西安。记得有一辆坐满了人的车来接我。我当时奇怪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原来他们都是去看小弟的。到医院后,有人进病房握手,有人只在房门口默默地站一站,他们怕打扰病人,但他们一定得来看一眼。
手术时,有航空科学研究院、623所、631所的代表、弟妹、侄女和我在手术室外,还有一辆轿车在医院门口。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但是一切都没有用。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着才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这致命的东西在他身体里长到这样大!
我知道在这黄土高原上生活的艰苦,也知道住在这黄土高原上的人工作之劳累,还可以想像每一点工作的进展都要经过十分恼人的迂回曲折。但我没有想到,小弟不但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而且把性命交付在这里了。他手术后回京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就复发了。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等啊等啊,盼啊盼啊,我们知道病情不可逆转,只希望能延长时间,也许会有新的办法。航空界从莫文祥同志起,还有空军领导同志都极关心他,各个方面包括医务界的朋友们也曾热情相助,我还往海外求医。然而错过了治疗时机,药物再难奏效。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要他“回陕西去”。小弟说起这话时仍然而带笑容,毫不介意。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他始终没有丧失生的愿望,他还没有累够。
小弟生于北京,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个人的功绩总是有限的,也许燃尽了自己,也不能给人一点光亮,可总是为以后的绚烂的光辉做了一点积累吧。我不大明白各种工业的复杂性,但我明白,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够建树的。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他是儿子,30年在外奔波,他不该尽些家庭的责任吗?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问小弟”。有时只要想到有他可问,也就安心了。现在还怎能得到这样的心安?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他的思念是深的,苦的,我知道,虽然他不说,现在他永远失去他的最宝贝的小儿子了。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哭小弟》,《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四、《紫藤萝瀑布》赏析(海岗)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在这里,不但那片紫藤萝的大致轮廓你可以从画中加以把握,而且那花的色泽,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气味,你也尽可以从画中领略到。也许,在大自然中,当你面对这样一片紫藤萝,你也未必能够如此真切地认识它、感觉它。读着宗璞的这篇文章,仿佛在你眼前,就展现出一条紫色的瀑布,绚丽的色彩曳动你的目光,郁郁的幽香缭绕在你鼻前……这样一幅卓绝的“图画”,除了得力于作者卓越的笔力,亦与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紫藤萝瀑布》又是一首深沉的歌。当作者把一幅精致的“工笔画”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也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明快的情绪与生活的欢欣。但是,当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可以说,当作者细致地观察这素朴的紫藤萝时,当作者一笔一笔勾画着这紫藤萝的神态时,在她心中一定翻涌回荡着一曲深沉的歌。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在璀璨的生活面前目眩神摇,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因此,尽管在这幅精致的图画之中,作者没有大力张扬、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但是,当人们观察着《紫藤萝瀑布》的每一个细部时,必然会体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自天而降,弥漫于《紫藤萝瀑布》的整个框架之中。
从直观上说,《紫藤萝瀑布》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但是,当你阅读过《紫藤萝瀑布》,会感到,在它的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而对《紫藤萝瀑布》反复阅读,不可能不对下述见解有会于心:美好的事物(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种象征)是遏止不了,也戮杀不灭的,生活的河流必将冲决各种障碍,日复日、年复年地涓涓流动……“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的人们,“加快了脚步”吧,前边就是更加美好的彼岸……
由此,《紫藤萝瀑布》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五、《紫藤萝瀑布》赏析(张梅)
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常常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她往往会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性,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便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色调的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使它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眷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尽情绽放着它们自己的生命。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腾笑闹。
在描述了藤萝带给自己的强烈的瀑布般的整体印象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细处落墨,描写了组成那神奇瀑布的每一朵小花。原来那迸溅着的浅色水花,是已经盛开了的;那流动的、仿佛沉淀了的紫色瀑水,便是那正含苞待放的。而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是在那紫色河流上轻泛的一叶扁舟,这张满了帆的小舟有着鼓鼓的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些小生命盛着怎样的仙露琼浆,才会有这神话样的美丽啊!作者几乎感到有点疑惑了,忍不住想摘一朵来看看。
但是作者没有摘花的习惯。在这一犹疑的驻足中,她陷入了凝思。这美丽的紫色瀑布不再只是眼前的景致,它也缓缓流过作者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这架盛开的藤萝几乎有一种魔力,不惟光彩,它的芳香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将作者笼罩在宁静与喜悦中。她忽然记起从前的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在那个年代,由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连这稀零的藤萝后来也没有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终于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文章至此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宗璞的写景散文,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在精神,比如这藤萝花的充盈蓬勃的生命力,与既灿烂奔放又耐得寂寞的纯朴本性。同时,她避免作主观的渲染抒发,避免直接的说教,而是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自己去领略这景物的精神与意义。这与宗璞本人醇厚自然的天性,重视内敛的个人修养,与直面人生的勇气是分不开的。
比如在这篇《紫藤萝瀑布》中,假使作者真的摘了一朵花来仔细欣赏,那么她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在这花的美丽上了;惟其惜花驻足,作者与如水的繁花才有了内在的沟通,它抚慰了作者的郁痛,作者才能在宁静与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而假使作者直接盛赞这花的生命力,读者也不过是感叹藤萝之热烈美盛;惟其回想与展望交织,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的丰茂曾经经过怎样长久而执著的期待,在倍加珍惜的同时,更会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本文有着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由于文章的写作是在创乱初定,热情复炽的年代,这篇优美的散文便有着更普遍的时代意义,在当代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六、宗璞语言特色
其语言,如“明月照积雪”,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之美,又有外国语言的长处,并把这几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体,在情景创造和意境处理方面炼成了独特的功力。正如老作家孙犁所云:“宗璞的语言,较之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语言极其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看来是深谙中国古典文论中“意境说”之要旨了,细究其成功之道,一是语言的基调选得好,淡雅冲和,让读者的主观意识积极参与其中,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象外之趣。二是语言的功底深,句式并不烦琐复杂,然而简洁中透着高远的内涵,如镂窗中的后院园林,并不一览无余,却给人以想像思索的天地,诚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Ⅷ 紫藤萝在哪有
武汉客运港花鸟市场很不错,什么花鸟鱼虫应有尽有,你想要的东西在那里应该都有的卖,那里还有一家藏獒专卖,路过的时候要小心了,呵呵
如果你是在武昌可以坐轮渡过来,就在离外滩的入口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往里走就是了(在马路上面应该看得到招牌),要是在汉口就可以搭110,206,207,209,402,502,503,523,527,546,563,579,595,601,603,606,68,708,721,737,武昌 有个卓刀泉花鸟市场,
在 虎泉站——卓刀泉站 的路段上,很好找的。
715
538
572
66
。。。。。。很多的!~ 9路等等到武汉客运港站下车就行了 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又称藤萝、朱藤。蔓左旋缠绕。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前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下垂。花蝶形,紫色,有芳香。荚果扁平呈刀形,表面密生银灰色短绒毛。荚果含种子1~3粒。较耐寒、性喜光,略耐荫。主根深,侧根少,不耐移栽。喜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有一定耐干旱、瘠薄和水湿的能力。实生苗最初几年呈灌木状,长出缠绕枝后,能自行缠绕。寿命长。大多用播种繁殖,也可行分蘖、压条、扦插或嫁接。管理简便,常作适当修剪、摘心,以调节树势。
紫藤枝叶茂密,花穗秀丽,多用以攀附花架、绿廊、枯树或山石等。但不能种在活树旁,以免缠绕活树。也可盆栽重剪作成桩景。紫藤花可制成食品。花、果及茎皮还可入药。茎皮可制人造棉。
紫藤是我国原产著名的观花藤木,栽培历史悠久,远自唐代已有栽培的记载。别名藤萝、朱藤,为蝶形花科、紫藤属落叶藤木。木质茎粗壮,干皮灰白色,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因而呈现出螺旋状沟槽,表面皮孔明显。冬芽紧贴在侧枝上,芽外被深褐色的鳞片,上有白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7 枚至 13 枚,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幼时两面有白柔毛,及长脱落。总状花序生新枝顶端或叶腋,长 15 厘米至 30 厘米,下垂,每一花序着生蝶形小花 50 朵至 100 朵
紫藤枝叶茂密,花大且香,是棚架、门廊绿化的优良树种。紫藤的花和种子可供食用;树皮纤维可织物;根和种子可杀虫;果实入药,治食物中毒,驱除蛲虫。
紫藤栽培
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均可繁殖。采种后晾干贮藏,翌春播种前先浸种 12 小时左右,在露地苗床播种育苗。立秋以后适度间苗,三年后出圃,移苗宜带土球。还可在早春选 1 年生健壮枝条截成 15 厘米至 20 厘米一段作插穗,数十根一捆,上端朝下先埋在背风向阳湿润地段,覆土 10 厘米踏实,上盖地膜保温保湿。 5 月上旬挖出扦插,具很高的成活率而且成苗较快。还可用起苗时剪下的断根作根插繁殖。分株繁殖应在春季冬芽开始萌动时操作,挖掘根蘖苗时,一定要深挖掘
生长习性
有很强的气候适应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露地越冬。喜光、稍耐荫,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厚,但也能在瘤薄土壤中正常生长。耐干旱 和水湿。主根深长,侧根稀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花穗多在去年短枝和长枝下部腑芽上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