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图片 » 珠子串成的帽子图片
扩展阅读

珠子串成的帽子图片

发布时间: 2024-10-19 11:33:33

A. 皇帝戴的帽子,上面的珠帘有什么

我们经常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皇帝戴着的“帽子”前有一串珠帘,一眼便知这个角色是皇帝。但是你仔细想想,这个东西美观归美观,难道不会挡住皇帝的视线吗?走起路来不怕珠子甩脸吗?

也有人认为,这种视线遮挡的作用是双向的。玉阶之下,百官拜跪,但被珠帘遮挡得若隐若现,这种画面其实是在为当权者警醒——身居天子之位,宫内宫外许多事情其实看不全面,切不可偏听偏信。

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也总有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声音,若为江山社稷考虑,一个明君应该善于拨开心中的珠帘。这便是冕旒这一服饰为统治者带来的提示。

B. 古代帝王的帽子上为什么要挂那些珠串子

那些珠串子叫做“旒”,一般从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个珠子,符合“九五之尊”之说。说白了这些珠串子就是象征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的。

那当初设计皇帝帽子的人怎么想起来挂串子呢?据说,挂珠串子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提醒皇帝正襟危坐,保持威仪,一旦坐的偏了,珠串就不垂直了。看看,就这么几条珠串子,也是这么有讲究的。

C. 为什么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后都有几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后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而且,冕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摇头晃脑,冕旒就会哗哗作响,有失威仪。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3)珠子串成的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其实皇帝头上的叫“冠”,一般冠还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长方形的东西就叫做“廷”了,像门帘一样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还有东西,有着玉做的两块“黈纩”,但是特别小,就是一个小的圆珠子,大小刚刚够堵住耳朵。

不仅皇帝是“挂珠帘”,一些朝代的诸侯也会带着相似的装饰。然而上面的珠数不一样,帝王所带的冕旒,一般是前后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颗玉石,周朝时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数量次于帝王。

发展到后来,冕旒成为帝王的专属了。虽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后高,寓意着谦恭勤勉。

D.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么作用呢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为旒,标准的科学称谓叫玉藻。

旒的作用:

1、“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2、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那就总共二十四旒)。诸侯九旒(共十八旒),上大夫七旒(共十四旒),下大夫五旒(共十旒)。



(4)珠子串成的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1、冕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2、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唐代进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明灭以后,在满清主导的剃发易服下,冕冠也随之消失,代之以朝冠。


E.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什么作用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叫做旒,也叫作玉藻,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份象征;二是“蔽明”(屏蔽眼睛)。

一、身份象征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二、“蔽明”(屏蔽眼睛)

对于旒蔽明的作用,东方朔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了,一个人过于苛求明白就会曲高和寡少了信徒和朋友。——这是理论思想基础。所以,作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遮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

(5)珠子串成的帽子图片扩展阅读

明代鲁王朱檀九旒冕出土

1971年,明代鲁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冕,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亲王冕冠实物。冕冠通高18厘米、 板长49.4厘米、宽23.5厘米、筒径18.5厘米。为藤蔑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

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鲁荒王这个九旒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垂悬九旒正是明代亲王冠冕的定制。

F. 不只是装饰,古代君王戴的“门帘”帽隐藏着怎样的大学问

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古代很多帝王戴的帽子前后都会很多串珠子,就像“门帘”一样,看起来非常漂亮。那么皇帝帽子前面的门帘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G. 皇帝帽前的这几串珠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具有多方面的含义等深刻的道理。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皇帝戴的帽子前有一串珠子,看上去很美观,但是这样不会挡住皇帝的视野吗?走起路来不会打到脸吗?其实皇帝这样戴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的社会中,礼仪是非常繁杂的。前面存在珠子的帽子叫称为冕,就是冠冕堂皇中的冕,还有种是前后都有珠子的,这种叫旒,这种帽子最早是皇帝戴的,在周朝时确定下来。

所以说这些帽子带有的珠子不是随随便便添加的,它代表了古代的一些哲学,也显示出了古人在政治上的智慧。这个帽子戴着是很好看,但本人有几个问题,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皇帝戴着不会觉的头疼吗?皇帝低头拿东西也不是很方便吧。在我国古代中,就有不少的皇帝都因听信馋言而做错了不少的事情。汉朝时的皇帝就喜欢使用太监,导致汉朝逐渐走向衰败,如果以后的皇帝能够吸取教训,多多思考的话,可能也不会犯如此之多的错误了。所以说冕旒中的哲学还是写下来记住比较好,然后经常戴着以此来提醒自己,这种做法让你想要忘记都难。

H. 古装剧里君王上朝总会戴上有珠帘的帽子,这帽子如何称呼

古代君王上朝时总带有珠帘的帽子称为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冠冕堂皇,其实冠和冕都是帽子的一个称呼,代表的是这个人光鲜亮丽拥有着很高的权利。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皇上上朝的时候总会带一个有珠帘的帽子,不是为了遮阳其实就是有很深刻的儒家寓意。首先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冠,也就是说当古代的男子成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加冠礼,也就是说代表这个人已经长大成熟了,冠是普通人就能够戴的,而冕就不一样,必须是有官职的人才能够带的帽子,如果普通老百姓也带冕的话,那将引来杀头之罪,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这个故事。
对于这些事情你要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