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断羽绒服的好坏
一般使用含绒量90%羽绒,充绒量230g~320g(根据商品尺寸)的羽绒服才适应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环境。羽绒服如果用手摸,如果摸得出很多毛杆的话绝对不是90%羽绒,如果羽绒服用手压这然后把手放开的话,90%羽绒很快就蓬松起来回复原来状态,如果用手压一下然后放手羽绒服还是扁扁的样子的话!可能您购买的羽绒服没有达到90%羽绒,充绒量也不够,保暖性也很低。 专业些从两方面判断:衡量羽绒的重要指标 ⑴、充绒量:充绒量不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它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⑵、含绒量:含绒量是羽绒里面绒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这个数据表面其中绒的含量是80%,羽则占到20%。 ⑶、蓬松度: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如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蓬松度在国内不是一个硬性指标,而且测量的相对误差也较大。 羽绒服面料基本要求 ⑴、防风透气:大部分的户外羽绒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风性。 ⑵、防绒:增强羽绒面料的防绒性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通过薄膜或涂层来防止漏绒,当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气的,并且不会影响面料的轻薄和柔软程度。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期处理,提高织物本身的防绒性能。三是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防绒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衣的品质。 ⑶、轻薄柔软:在装备轻量化的今天,羽绒服的面料的轻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件羽绒服的整体重量,而且柔软的面料,对于本身就臃肿的羽绒服而言,会增强羽绒服穿着的舒适度。另外一方面,轻薄柔软的面料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羽绒的蓬松度,因此保暖性也会更高。 ⑷、防水:主要针对专业型羽绒服,在酷寒环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绒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冲锋衣使用。 羽绒服面料类型 ⑴、防水型涂层(覆膜)面料 这类面料有点类似于冲锋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湿的性能,一般用于高山专业型羽绒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体会比冲锋衣面料更加轻薄柔软一些。另外因为羽绒服一般在寒冷环境下使用,针对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态水的融水为主,因此面料耐水压的要求不会像冲锋衣那么高,而且大多数采用防水面料制成的羽绒服是不用压胶的。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低廉的羽绒服为了防止漏绒而使用不透气的涂层面料,如果仅仅是日常穿着,可以勉强考虑。 ⑵、高密度防泼水面料 本身织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后再通过高温融合表层织物以减小织物空隙的后期处理工艺,提高防绒性。面料的轻薄、柔软程度是所有羽绒服面料里面最高的,同时具有防风、防泼水、透气性能。这类面料是羽绒服和羽绒睡袋使用最广法的面料,但后期处理工艺的高低对于面料的防绒性影响很大。 ⑶、普通梭织面料加防绒布 一般采用密度较低的尼龙或者涤纶,在制作羽绒服的时候,在面料里侧添加防绒布,可以起到防绒的作用,防绒性能不错。缺点是,防绒布影响了羽绒服的柔软度,并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绒布的话,羽绒服的透气性会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涤之后,防绒布容易破损或结块。另外一种方式是作防绒处理,其工艺是在面料里层刷上一层防绒胶,面料手感很差,并且不透气。
㈡ 谁知道国家规定的羽绒服的检验方法
2003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将于2004年5月正式实施。这套标准的实施将结束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贸加工分离的局面;标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标检验,将使中国羽绒制品真正进入“绿色”时代。
两个标准战壁垒
早在1989年前,我国就有羽绒的部颁标准。
1989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后来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参考我国的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标准。
1997年,又对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进行了修订,于1999年4月1日颁布实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这次标准的修订,具有两个特点:将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融收购、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标准改变了我国羽毛羽绒行业标准不统一,各个部门依据不同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制定各自标准的状况,促进了国内羽毛羽绒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2001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及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新标准着重在于微生物指标的设置和检验方法的变更。
中国羽绒及其制品从2000年开始就不断遭到消费国的技术壁垒的冲击,主要是要求对产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严重影响了羽绒的正常贸易。
美国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加工企业进行认证。美国IDFL(美国国际羽毛局)实验室透露,美国规定如果企业要在美国销售羽绒,其加工厂必须取得消毒许可。
2003年生效的美国商务部的纺织品贸易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公告《中国大陆纺织品防卫方案》,是在对中国取消纺织品被动配额以后的又一项限制纺织品进口的措施,对我国的产品杀伤力很大。
日本实施新的普惠制,羽绒寝具被取消普惠资格。根据日本2003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资格,这将对我输日床上用品造成损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羽绒寝具。
高度关注微生物
在以往对欧盟国家的羽绒及其制品的贸易中,只有意大利卫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数超过标准规定才进行以下4种细菌的检测: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进口商针对其进口商品的安全卫生提出了诸多严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强了有关安全卫生的检测项目。欧盟其他一些国家近两年来也对我国出口的羽绒及其制品要求这4种卫生指标检测,造成我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羽绒产品受阻。
由于这4种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羽绒原毛的收集、贮存和加工生产过程中都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和繁殖,特别是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时,在3%的福尔马林中生存24小时,能耐煮沸1小时、耐150℃干热1小时,因此用一般的消毒灭菌方法难以将其杀死,因此大多数羽绒产品都能检出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
新标准对微生物及嗜温性需氧细菌、粪链球菌、还原亚硫酸盐梭状芽胞杆菌、沙门氏菌都作了明确定义,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标准都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因此,生产加工企业要在微生物的处理上下功夫。
定义新解“含绒量”
“含绒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含量的百分比。这是我国羽绒行业自创业至今使用的一个定义,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几代羽绒业内人士已经认可了这个定义。然而,这个定义和国际上存在着差异,国际上叫“绒子含量”,即羽绒羽毛中绒子的百分比。侧重点不同,定义不同。从字面上看中国的 “含绒量”和国际上的“绒子含量”差异较大,大家应该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绒羽毛》中的“绒子含量”的定义虽然没有了绒丝,但并没有提高“绒子”的绝对含量,因为技术指标中对绒丝有具体的规定。
库房条件要求高
现行标准中库房条件为“应为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的专用仓库”。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绒和未水洗绒分仓库贮存”,提高了对库房的要求。
因为标准中有了对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库房条件跟不上,会产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术指标很难达到要求。在羽绒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实行微生物的全程控制,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产工艺中达到灭菌目的,同时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各环节要求做到封闭式无菌化操作,车间要求干净、清洁,设备要经常清洗、消毒,仓库要求通风、防潮,包装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杀菌后再次污染而带菌。标准规定库房包垛离开地面30cm以上,距库顶100cm以上,墙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种、规格应分别分垛。未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水洗羽毛绒贮存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超过者应进行复查。在运输中要求保持干燥、卫生,勿与易燃品或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混装。
检验方法作调整
《羽毛羽绒检验方法》标准中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作了相应的修改。抽样数量和样品处理方式基本采用了IDFB方法,根据我国现有的检验设备的情况,作了适当调整。比如保留了拌样、缩样方法,适当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绒服装等制品的抽样数量。组成成分检验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样除灰机、竹筛与拣样盘,而采用分拣箱,分两步分拣,这也是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鹅、鸭毛绒的种类鉴定也基本采用IDFB的方法,该方法与我国现行方法比较接近。
耗氧量检验方法将振荡器的频率、振幅分别改为150次/分和40mm。振荡时间改为30分钟。振荡容器采用2L广口塑料瓶并水平振荡。标准筛孔径改为0.1mm(150目)。用于滴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moL/L,并不再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滴定时增加磁力搅拌器。这些改动基本与IDFB方法和欧洲标准方法一致。
在蓬松度测定方法中增加了样品的烘干与恢复过程,增加了从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换算公式。
残脂率测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样品的烘干过程。增加了用浓缩器回收乙醚的过程。
同时,该标准还改进了透明度仪器的结构,而透明仪器的定购将由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监制,确定生产厂家。在透明度测定方法中,样液制备所用仪器设备与制备过程同耗氧量测定方法改进了透明度计的结构,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确,强调应先使用600mm透明度计,只有当透明度超过600mm时,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计。
小资料
我国是生产鹅、鸭毛绒大国,年产毛绒12万吨左右(其中纯绒约两万吨),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内销的羽绒服在2500万件左右,羽绒被400万条,人均占有率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12.54亿美元,其中,羽绒原料出口3.37万吨、2.13亿美元;羽绒服装出口4298万件、6.37亿美元;羽绒睡袋出口39万条、828万美元;羽绒寝具出口6646万条(个)、3.76亿美元。
背景资料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来自国外的贸易壁垒接踵而来,尤其涉及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垒更多。羽绒由于是动物源产品,涉及到环保、安全等问题,不断受到来自欧美国家的挑战。从2001年开始,欧共体和美国、加拿大纷纷提出对中国的羽绒制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能入关,我们已经有多次被退货的经历,严重影响了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现在,欧共体已经正式制定了羽绒微生物检验标准,并要求所有欧共体国家共同执行,使得羽绒的技术壁垒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现行GB/T17685-1999 《羽绒羽毛》标准修订于1997 年,当时国际上还没有涉及到微生物检验这个问题,而现在国际上有了这方面的要求,我们的标准不利于我国羽绒及制品的出口,也不利于企业在对外交涉中保护自身利益。另外,该标准所涉及的是用以制作服装、床上用品的羽绒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数、清洁度、微生物等指标均为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如果产品的上述指标达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产品含有细菌并造成细菌的再繁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坏死症,危及人体健康。
为此,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现行标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绒》进行修订,并对与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检验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检验方法》进行了合并及修订,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绒》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绒检验方法》两个标准。
这两个标准的修订,填补了标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产品向安全、卫生方向发展,为树立中国羽绒制品的安全、卫生的形象奠定基础。
㈢ 如何判断羽绒服的质量好不好
一弹二拍三闻”。“一弹”: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70%以上为宜,拿到羽绒服揿一下再松开,如果迅速回弹说明蓬松度好、含绒量高,否则回弹差且拎在手上有沉重感;“二拍”:羽绒服里料应有防钻绒性能,拍拍就有羽绒窜出的质量难保;“三闻”:紧贴羽绒服深呼吸闻里面,味道刺鼻的不能买。
羽绒服上的标记应当齐全。要检查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绒的种类及含绒量、充绒量的指标、洗涤标志、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尤其是要警惕内衬有塑料薄膜或假冒的不透气的所谓杜邦衬料,因为羽绒服的透气性不能太差,否则穿着时水汽不散容易潮湿,二来洗后不易晒干,羽绒容易变质发臭
㈣ 如何辨别羽绒服的好坏
冬季即将到来,那么有很多小伙伴又开始去准备非常厚的衣服去过冬,那个冬天并不像像夏天,并且衣服的厚度也是不受限制的。通常人们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但是到了冬天人们的衣服就会选择以保暖为主,那么说到保暖有很多人就会想到羽绒服,那么冬天穿羽绒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并且穿羽绒服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天晚上主要就是当大家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应该如何分辨羽绒服的好坏。
看防水度
最后就是还可以看自己羽绒服的防水度,那么如果一件好的羽绒服肯定是有一定的防水效果的。也就是说外面的雨水以及脏水进入衣服里面去,不会变得非常潮湿,或者是不会非常难干,所以大家在选羽绒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防水的填充物。那么在选择时候就可以看面料的厚度,如果面料比较厚的话,就说明这个出绒效果一定是比较好的。
㈤ 怎么看羽绒服的好坏
一要看标签:一件羽绒制品首先必须要有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标识,如果选购的羽绒制品是件“三无”产品,质量很难保证。
二要闻一闻:闻闻羽绒制品是否有异味。有异味的制品很可能是填充物未经过水洗或未洗净,绝对不能购买。
三要按一按:将羽绒制品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3分钟,再用手按压羽绒制品,随即将手松开,看羽绒制品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如弹不起来或回弹很慢,说明填充料质量欠佳。如果能够很快弹起的羽绒服蓬松度好,也较为保暖。
四要摸一摸:用手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完整的小毛片或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管等。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则为正宗产品。
五要拍一拍: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将羽绒制品对着光线拍一拍,看看是否有粉尘飘出。没有粉尘飘出的羽绒制品,说明内层衬的是质量较好的防绒布,不会出现“逃绒”的现象。
六要揉一揉:用双手揉搓羽绒制品,看是否有毛绒钻出,如有毛绒钻出则为使用面料不防绒。
㈥ 怎么辨别羽绒服的质量是不是很好的
博弈游戏为您解答:
选购羽绒服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款式:新颖、别致、适体、大方、实用,以脱卸式为好。
2、价格:一般以价格适中为宜,如价格过低,则羽绒内在质量无法保证,容易产生各种质量纠纷。
3、含绒量与充绒量:应选购适合自己需要的含绒量和充绒量。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轻柔感。充绒量的多少,则涉及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根据自己穿着的需要来确定。
4、回弹性:将蓬松的羽绒服揿一下,再松开后,迅速回弹,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如含绒量低,掺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弹性就差,并感到羽绒服拎在手里有沉重感。
5、防钻绒性能:羽绒制品面里料应具有防钻绒性能。拍一拍,发现钻绒的羽绒制品肯定是劣品。由于羽绒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绒丝从缝线中溢出是正常的。
6、透气性:羽绒服不能钻绒,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如羽绒服的面料、里料、胆料的透气性差,一是穿着过程中的水汽不易散发,引起潮湿而感到不舒适、不保暖。二是洗涤后不易晒干,以上二个因素都会使羽绒在受潮的条件下而不同程度的变质,散发臭味。
7、气味:闻一闻,紧贴羽绒制品作深呼吸,闻一下里面的气味,避免选购味重刺鼻的商品,但由于是动物羽毛,有一定气味是正常的。
8、辅料:一件羽绒服上,有不少辅料,如拉链、金属扣等,是否美观、光滑、松紧适宜。 权威部门人士还特别提示消费者,一是羽绒服上的各种标记应当齐全,如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成份含量、羽绒的种类及含绒量、充绒量的指标、洗涤标识、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二是要注意羽绒服内衬有无塑料薄膜和假冒的不透气的衬料。三是应到有质量信誉、售后服务规范的大中型商场购买,以利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选购羽绒服除注意外观质量外(包括做工、面料),更重要的是对填充料质量上的选择。选择羽绒服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 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是否标有生产厂家?含绒量多少?
2、按 将羽绒制品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三分钟,再用手按压制品,随即将手松开,看制品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如弹不起来或回弹很慢很低,说明填充料质量欠佳,如根本无回弹性,则填充料很可能是鸡毛或是其它长毛片的粉碎毛而非羽绒。
3、摸 用手摸捏羽绒制品,试其手感柔软程度,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毛片则为正宗产品,如有过大过粗的长毛片,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系软化毛片而非羽绒。
4、抖 用力将羽绒服抖一抖,如果这时会有羽绒跑出来,肯定使用的布料欠缺防绒外钻的加工,这种羽绒服会愈穿愈轻,保暖性也会愈差。优质羽绒服面料大多选用250T以上高密度纺绒布、尼龙绸或尼龙纱丁缎,以防绒毛外钻。
5、拍 将羽绒制品放在桌上轻轻拍打,如蓬松度高,拍打后迅速恢复到原来蓬松状态的,说明是上等品;若蓬松度和回弹性能都不高,就是次品;若拍打后发死,像棉絮一样,就可能是粉碎绒6、抓 有些厂家为了增加重量,在羽绒服中添加细微的棉,用手抓一下,如果掺有棉花就会有较粘的感觉,如果是羽绒就会松开。
7、掂 用手掂一掂羽绒制品的重量,同时观看体积的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则为佳品,含绒量30%,同等重量体积小于棉花一倍,含绒量70%以上,则大于棉花二倍以上。
8、试 选购羽绒服装一定要试穿一下,特别是胸围要大小适中,内穿毛衣一件,再穿上羽绒服,要感到既不紧也不松才适合穿着。
㈦ 如何判定羽绒服质量
羽绒服的材料组成是“羽”和“绒”,在这两种材料中,“绒”是主要填充物,一般是鸭绒,“绒”是羽绒保暖的主要材料。而“羽”的含量不能太高,但因为它有提高羽绒蓬松度的作用,因此必须含有一定的比例。虽然“羽”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并不意味着绝对,含绒量高,则质量好。因绒子能使人体热量不易散失,且手感柔软,但当受压和遇湿后不易及时鼓起,而小羽片此时则能使衣服蓬松鼓起以保持衣内有较多的空气,有助保暖,但小羽片多了,热量易流散,且有毛梗感。所以绒子和小羽片必须兼收并蓄,比例得当,一般在70%到80%含绒量。我们的产品的充绒量为94%.
一般市场上的羽绒服的层次图就是只有两层的面料,我们的产品采用独特的三层面料
鉴别羽绒服质量的方法有六种,分别为:
看:看羽绒服有无商标、厂名厂址,有没有合格证、质量等级、含绒量等。
拍:用手拍几下,如果没有粉尘溢出则为质量可靠的产品。
摸:仔细触摸看手感如何。如果手感柔软,基本上摸不到毛梗,说明含绒量较高,质量较好。
捏:含绒量越高的羽绒服,其收缩性就越大,质量也就越好。一件好的羽绒服可以缩小到枕心大小。
试:买衣服一定要试穿。试穿可以检查羽绒服的保暖性。好的羽绒服只要穿2分钟左右就可以感到发热。
闻:质量好的羽绒服应该闻不到异味,如果有明显的异味,则说明羽绒没有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和水洗消毒,质量不好。
存储羽绒服的检查是否蛀虫的方法:
将羽绒衣、羽绒被的角朝下,由下而上拍打十几次,再用手摸羽绒衣物角尖有无粉屑,如发现增多,说明已被蛀蚀,应立即放入清水浸泡15分钟,再放到30℃的中性皂液中,浸泡几分钟,取出铺平拉直,用软毛刷轻轻刷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净,压挤水后晒干,即可防止蛀虫增多。如果蛀蚀严重,则要请专业商店用药物熏蒸
为了防止蛀虫这类的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要注意如何保养我们的羽绒服:
一忌尺寸选择不当。羽绒服过肥会使服装和人体间流动空气层加大,体温散失快,过瘦会使羽绒服中的空隙缩小,内含静止空气变少,从而降低保暖性。
二忌烫伤。羽绒服多采用锦纶等化纤作面料,因锦纶织物耐热性极差,当温度达到160℃时,就会变形,所以穿羽绒服时要避开热烟筒、香烟的热灰、花炮的散落物等。
三忌洗涤不当。洗涤羽绒服应用软毛刷轻刷,切不可用搓板,也不能拧绞。
四忌洗涤过频。羽绒服虽可整洗,但因羽绒强度较差,经常洗涤会使羽绒粉碎、结团,降低保暖性。
五忌曝晒。锦纶织物怕日光曝晒,在烈日下较长时间曝晒会使锦纶面料纤维老化
㈧ 怎样辨别羽绒服的质量好坏
1、 看标签
含绒量在90%以上就是高品质,含绒量值越低品质越差。
5、 闻一下看有没有异味
如果有明显化学品味道或者其他异味,证明工艺处理不过关。
买羽绒服注意事项:
材质陷阱。一定要注意标签标注的羽绒种类,目前最常见的羽绒就是“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几种,鹅绒比鸭绒更好。朱洪亮表示,鹅绒的绒朵大且饱满,蓬松度好,更保暖;鹅食草、鸭杂食,所以鹅绒的异味也会小很多。曾经还有不法商家标注“鸡绒”,其实,鸡没有绒。
颜色误导。从颜色上来说,白、灰色鹅绒、鸭绒的性能指标相差不大,但白鹅绒、白鸭绒价格都稍贵。这是因为,白色羽绒颜色浅,适用面料广,浅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而灰色羽绒只适合深色面料。从产量上来说,无论鹅绒还是鸭绒,白色的产量都远低于灰色,物以稀为贵。
等级陷阱。按照现行的产品标准,羽绒服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种。如果产品标注的是“最顶级”“黄金级”“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们没有任何依据,也不规范。
含绒量的数值。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绒子和绒丝属于“绒”,羽毛则不是。同等条件下,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国家标准要求羽绒服含绒量不低于50%,否则就不能出现“羽绒”字样,只能称为防寒服等。
含绒量大于80%,就可看作是比较好的羽绒。有极个别的商家会标注“含绒量100%”,实际上,机械分拣不可能做到100%,这样标注显然是不可信的。
产品标示不规范。有的产品标注了含绒量,并未标注充绒量;还有的产品标注了含绒量、充绒量,但没有标注羽绒种类。标签上应完整标有生产厂家、含绒量、充绒量、羽绒种类、面料、里料等基本信息。如果信息不全,质量也没法保证。
羽绒棉、羽丝棉、羽丝绒都不等于“羽绒”。没有任何检测机构会出具“羽绒棉”“羽丝棉”“羽丝绒”的报告,因为这几种称呼都是商家起的名字,现行标准中没有这些称呼,它们也和羽绒没有任何关系。
(8)羽绒服怎么检测品质扩展阅读:
羽绒服保养方法:
1、在保持清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洗涤次数。不过穿脏就要洗,不能一件衣服穿个1-2月,才洗一次。表面上看洗涤的频率降低了,减少的洗涤对纤维的磨损。实际上,比较干净的羽绒服,洗涤的机械力也会比较小,而严重脏污的羽绒服,洗涤的机械力也会相对应的增大。
并且,很多液体的污渍,会渗透到羽绒服的内部,和羽绒结合在一起,时间一长就氧化了,形成新的污渍,给洗涤带来更大的困难。
2、洗后要用无纺布袋防尘,洗干净的羽绒服,不能使用不透气的塑料袋子防尘,否则,容易发霉、发黄、产生异味。
3、梅雨季节要晒太阳,潮湿的环境,会滋生细菌。保存羽绒服的环境要通风,并经常将羽绒服拿出来,晒晒太阳。
4、避免暴晒,长期在阳光下暴晒,会造成衣服颜色的脱落。
5、不能脏衣储存,羽绒服洗干净后,在收藏,不然衣服上的污垢会滋生细菌,会发霉变质。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有些污渍,经过夏天高温,时间一长,就很难洗干净了。从而影响穿着的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