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厌氧手套箱
长沙天创粉末的厌氧手套箱和净化系统手套我们车间都有,厌氧手套箱比净化系统手套箱要简单,净化系统手套箱可以实时控制其中的水、氧含量,液晶屏控制和显示,比厌氧手套箱先进很多,不过净化系统手套箱也可以称呼为厌氧手套箱的。
2. 证明细菌需氧厌氧的常用方法是
摘要 你好亲,久等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3. 好氧微生物适宜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培养
好氧微生物适宜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培养
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都可以,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氧气。实验室中普通的平板培养法(固体)和震荡培养(液体)都可以。为了增加氧的供应,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通气,搅拌等。液体的浅层培养(不震荡)也是好氧菌培养
一、固体培养基分离
1、稀释倒平板
特点:菌落分离较为均匀,进行微生物计数结果相对准确。但操作相对麻烦,热敏感菌有时易被烫死,而严格好氧菌也可能因被固定在培养基中生长受到影响。
2、涂布平板法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是较常使用的常规方法。但有时会因涂布不均匀使某些部位的菌落不能分开,进行微生物计数时需对稀释和涂布过程的操作特别注意,否则不易得到准确的结果。
3、平板划线法
特点:操作简单,多用于对已有纯培养的确认和再次分离。
应用:这三种方法可用于所有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的微生物的纯培养分离。并且,通过选用适当的选择平板及培养条件,可直接分离各种具有特定生理特征的微生物。和厌氧罐或厌氧手套箱技术结合,这3种方法也可用于获得各种厌氧菌的纯培养。
4、稀释摇管法
特点:稀释倒平板法的一种变通形式,但由于菌落形成在琼脂柱的中间,观察和挑取都相对困难。
应用:在缺乏专业的厌氧操作设备的情况下对严格厌氧菌进行分离和观察。
二、液体培养基分离
1、稀释法
特点:工作量大,是否获得纯培养需依靠统计学的推测。
应用:不能或不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分离或数量统计。
2、富集培养
特点:一般不能直接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在通过富集培养使原本在自然环境中占少数的微生物的数量大大提高后,需再通过平板法进行相应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和检测。 应用:
(1)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生长要求,按照意愿从自然界中对这种微生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分离;
(2)分离培养出由科学家设计的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微生物,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微生物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生长。
三、显微操作
单细胞(孢子)挑取
特点:分离过程直观,可靠,但对仪器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多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科学研究。而挑取的微生物单细胞或孢子需经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才能获得其纯培养物。 应用:从样品中直接分离所需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获得其纯培养。
4. 真空手套箱和厌氧手套箱有没有区别
南京科析仪器真空手套箱怎么样?
根据我们使用的情况如下,第一次发货,一台破仪器,前玻璃刮花了,漏气更换手套,几个月后真空泵坏,最气人的是:销售和售后态度恶劣,把责任推给用户.
建议看清楚再购买,如看图,可上传。
5. 一般的细菌培养48小时,大概能消耗多少氧气一般怎么计算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6. 怎么将气体带入厌氧手套箱
我说的是通过接口直接充入,主要我不知道是通入之后是用来干嘛的。至于你说的氦气气氛的环境,也是用来保护箱体内部的培养品之类的,只要乙炔不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就行。而且最主要的是,为何你们老师会认为洗起很麻烦,只要带入的氧气不多,影响不大,而且手套箱是可以通过内部微循环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净化下去,达到低氧的气氛,也不需要洗起,即使洗起也就是耗费一点气体而已,现在的手套箱都是自动洗起,很简单吧,嘻嘻。
7. 细菌培养的具体培养步骤
以光合细菌培养方法为例。光合细菌培养的方法,按次序分为容器、工具的消毒, 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管理四个步骤。
(一)容器、工具的消毒参考、此处从略。
(二)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用水
如果培养的光合细菌是淡水种,菌种培养可用蒸馏水,生产培养可用消毒的自来水(或井水)配制。如果培养的光合细菌是海水种,则用天然海水配制培养基,注意在海水中加入磷元素时,不能用磷酸氢二钾,应用磷酸二氢钾,不然会产生大量沉淀。
2.灭菌和消毒菌种培养用的培养基应连同培养容器用高压蒸气灭菌锅灭菌。小型生产性培养可把配好的培养液用普通铝锅或大型三角烧瓶煮沸消毒。大型生产性培养则把经沉淀砂滤后的水用漂白粉(或漂白液)消毒后使用。
3. 培养基配制根据所培养种类的营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按培养基配方把所需物质称量,逐一溶解,混合,配成培养基。也可先配成母液,使用时按比例加入一定的量即可。
(三)接种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光合细菌生产性培养的按种量比较高,一般为20%~50%,即菌种 母液量和新配 培养液虽之比为1∶4~1∶1,不应低于20%,尤其是微气培养,接种量更应高些,否则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很难占绝对优势,影响培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
(四)培养管理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操作和测试,生长情况的观察、检查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处理等三个方面。
8. 厌氧手套箱的工作原理
厌氧工作站是采用钯催化剂,将密闭箱体内的氧气与厌氧混合气体(N2+CO2+H2)中的氢气催化生成水,从而实现箱内厌氧状态。
9. 厌氧细菌在接种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是严格厌氧菌的话,在普通的超净工作台上是无法完成楼主所希望的操作的,所以必须要配备类似于厌氧手套箱之类的设备,这样才能满足实验操作要求,另外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只能楼主自己辛苦一定,不断尝试筛选目的菌株中的耐氧菌株了,这样也能实验适当接触氧气的操作。
10. 如何培养厌氧菌
我们有装置。以下是说明书,北京缘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
AnaeroPackTM -Anaero
日本三菱厌氧产气袋(2.5L)使用 操作说明书
产品用途:
配合密封罐使用,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本品可吸收容器中的全部O2,同时产生约21%的CO2。
每一个铝塑包装中含有一片纸袋(厌氧产气袋)。
使用方法:
1. 将铝塑包装上侧剪开,取出纸袋,纸袋不需要打开。
2. 立即将纸袋放入密封罐中,将密封罐盖上。接触空气后将即刻吸收O2,产生CO2。不需要加水或使用催化剂。
3. 每袋AnaeroPackTM-Anaero 用于2.5升培养罐,对于大于2.5升的培养罐,根据培养罐的体积用2~3包,当使用多袋AnaeroPackTM- Anaero时,不要叠放在一起。
4. 用完的厌氧产气袋可能会因为剩余反应而产生热量,请等它们变冷以后再丢弃。且不要跟易燃物丢在一起。
5. AnaeroPackTM- Anaero用于45℃以下培养使用。
储藏方法: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保存期:
在铝塑袋的右下角印有批号及失效期,请在失效期之前使用。
生产商: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日本三菱2.5升密封培养罐使用操作说明书
规格尺寸:19.7×13.5×9.5cm,体积:2.5L。
罐体材料:Polycarbonate 可耐受温度:-50℃~140℃
密封材料:Polyacetal 可耐受温度:-30℃~140℃
外观透明,可分别放置12只标准培养皿(直径:9cm)。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两种配套使用即可。